拆卸和安装空气悬架减震器
公交车空气弹簧(减震气囊)悬挂系统介绍

避免没有压力时使用空 气弹簧,定期检查气路 是否有泄漏,在系统没 气时,在车桥与大梁之 间加垫木,避免气囊长 时间被压
高度阀安装在大梁上,调节杆座安装在与车桥连接的支座或 托梁上,空气悬架系统通过高度阀来调整气囊高度,当整车 的承载力加大时,摆臂上摆,高度阀出气接口向气囊里充气, 承载力减小时,摆臂下摆,高度阀排气口向大气中放气。
摆杆
高度阀总成
连接杆
调整杆总成
高度阀结构图
3
进气
1
4
2
进气口
5
6
9
2.阀片 3.滤网 3
使用及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注意前后轴距的平行,并相对车架纵向中心线对称, 如超出许可范围可通过推力杆调整,这样可以确保气 囊的垂直度。(整车出厂时应检查气囊是否处于垂直 状态,允许偏差8mm)行驶中如发现有行驶跑偏时, 请注意检查轴距:首先检查前桥左右与车架纵向中心 的对称度是否一致.以前桥定位检查前后轴距的平行 度。
• 空气悬架系统有单独的储气筒,为了防止 高度阀堵塞和气囊过早老化,应保持储气 筒及管路的干燥,应经常给储气筒放水。
• 行驶中如发现有异响,请及时上地沟检查 紧固件是否松动及运动件是否干涉。
常见故障与维护
气囊鼓包
气囊内裂纹
长期暴晒硅裂
气囊故障
故障迹象
常见故障与维护
原因分析
措施
气囊端口变形 橡胶被磨坏 外层橡胶被磨损
通过减震器的阻尼,可以减小车辆行
驶中传递到车身的振动,提高整车的平顺
性,改善舒适性,同时防止车身上跳时气
囊上盖下座脱离。
高度阀总成
■ 高度阀由进气接口、阀、 出气接口、活塞杆、活 塞、排气口、驱动轴组 成。
空气悬挂系统维修注意事项

8
2012/11/14
TPI-2015216
空气悬挂报警供货前的故障存储器记录Biblioteka 水平高度调节控制单元 J197
通过MMI操作,控制压缩机或排气阀工作,调节车身高 度或自适应悬架高度。
主要故障为车身高度无法调节。
► 无法升降 1.系统无泄漏; 2.压缩机工作正常; 3.车辆短时间不能频繁进行高度调节; 4.诊断有故障码; 5.系统过热故障码01577无效,偶发; 3.地址码34中有明确故障码指向J197; 4.对换后故障排除。
6
2012/11/14
空气弹簧故障模式
空气弹簧构造与螺旋弹簧+减震筒形式是几乎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在螺旋弹簧上部设有一个密闭的气室,通过改变 气室体积(上下方向),便可以改变弹簧的长短,来调 整车身离地距离并一定程度改变软硬特性;另外减震器 部分则由电机改变通气孔大小,从而调节减震器的衰减 力。 ► 漏气 1.诊断无故障码; 2.检查外观是否有破损; 3.肥皂水检查密封性. ► 异响 1.无破损或漏气; 2.是否只有在低速过减速带是产生; 3.颠簸不平路面异响 。
20121114悬架模式20121114q7空气悬挂结构布置电磁阀体上的管路布置空气管道用彩色标记20121114d4空气悬挂结构布置电磁阀体上的管路布置在穿入至车内空间的套管7前把空气管路捆绑到导线20121114c7空气悬挂结构布置电磁阀体上的管路布置提示在穿入至车内空间前将空气管路捆绑到导线束中
TPI-2029906 舒适模式不可用
TPI-2011674 过热导致关闭
► 重新位置学习的条件 车身高度过低 1.已拆卸和安装或者更换了下部横摆臂; 2.更换了副车架; 3.在车辆高度传感器上进行过装配工作; 4.更换过车辆高度传感器; 5.从下部横摆臂上松开了车辆水平高度传感器连接杆的螺栓连接; 6.更换了J197。
减震弹簧安装方法

减震弹簧安装方法
减震弹簧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正确的安装减震弹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减震弹簧安装的步骤:
1. 准备工具:减震弹簧、扳手、起子、千斤顶等。
2. 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使用千斤顶将车轮升起,以便更方便地安装减震弹簧。
3. 使用扳手和起子将旧的减震弹簧拆卸下来。
注意:拆卸时需要注意安全,必要时需要使用防护手套和眼镜。
4. 检查新的减震弹簧是否与原来的型号和规格相同,以确保其适用于该车型。
5. 将新减震弹簧安装到原来的位置上,确保减震弹簧与悬挂系统的其他部件连接牢固,并紧固螺栓和螺母。
6. 重复以上步骤,将所有减震弹簧都安装好。
7. 降下汽车,将千斤顶移走,并进行试车。
在试车前需要先检查减震弹簧是否安装正确,以确保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8.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再次安装,直到减震弹簧安装正确。
总之,减震弹簧的安装需要仔细、耐心和专业的技能,以确保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能力,请向专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寻求帮助。
- 1 -。
悬挂系统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悬挂系统拆装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汽车悬挂系统结构、原理及拆装工艺的理解。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悬挂系统各部件的拆装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三、实习内容1. 悬挂系统简介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支撑车身、吸收路面冲击、保证车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以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振器、稳定杆、悬挂臂、悬挂支架等部件组成。
2. 悬挂系统拆装步骤(1)拆卸前准备工作1)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辆停放平稳;2)准备好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撬棒等;3)了解悬挂系统各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事项。
(2)拆卸过程1)拆卸轮胎及轮毂:使用轮胎扳手拆卸轮胎,取出轮毂;2)拆卸悬挂臂:使用扳手拆卸悬挂臂与车身连接的螺丝,取下悬挂臂;3)拆卸减振器:使用扳手拆卸减振器与悬挂臂连接的螺丝,取下减振器;4)拆卸弹簧:使用扳手拆卸弹簧与减振器连接的螺丝,取下弹簧;5)拆卸稳定杆:使用扳手拆卸稳定杆与悬挂臂连接的螺丝,取下稳定杆;6)拆卸悬挂支架:使用扳手拆卸悬挂支架与车身连接的螺丝,取下悬挂支架。
(3)安装过程1)安装悬挂支架:将悬挂支架安装到车身相应的位置,拧紧螺丝;2)安装稳定杆:将稳定杆安装到悬挂臂上,拧紧螺丝;3)安装弹簧:将弹簧安装到减振器上,拧紧螺丝;4)安装减振器:将减振器安装到悬挂臂上,拧紧螺丝;5)安装悬挂臂:将悬挂臂安装到车身相应的位置,拧紧螺丝;6)安装轮胎及轮毂: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拧紧螺丝。
3. 拆装过程中注意事项1)拆卸过程中,注意保护车身和零件,避免损坏;2)拆卸螺丝时,注意顺序,避免混淆;3)安装过程中,注意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向,确保正确;4)安装完成后,检查各部件是否安装牢固,确保车辆安全。
前悬挂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前悬挂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工具准备在进行前悬挂拆装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1. 用于拆卸和紧固轮胎的千斤顶和轮胎扳手。
2. 用于拆卸和安装前悬挂组件的专用工具和扳手。
3. 用于清洗和检查的清洁剂和棉纱布。
4. 用于安装新的组件的螺栓和螺母。
二、车辆支撑在进行前悬挂拆装前,需要将车辆支撑起来,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支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支撑车辆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支撑点,避免对车辆造成损坏。
2. 支撑车辆时应将支撑点垫好,避免车辆滑动或倾倒。
3. 支撑车辆时应确保支撑稳定可靠,避免发生意外。
三、拆卸轮胎在拆卸前悬挂前,需要先拆卸轮胎。
拆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千斤顶将车辆顶起,拆卸轮胎时应注意不要损坏轮毂和轮胎。
2. 使用轮胎扳手将轮胎螺栓松开,但不要完全拆卸下来。
3. 将轮胎从轮毂上拆卸下来后,应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滚动或损坏。
四、拆卸前悬挂组件在拆卸前悬挂组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专用工具和扳手进行拆卸。
2. 拆卸前悬挂组件时应注意不要损坏周围的部件和管路。
3. 将前悬挂组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其掉落或损坏。
五、清洗和检查在安装新的前悬挂组件前,应对其进行清洗和检查。
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清洁剂和棉纱布清洗前悬挂组件,去除灰尘和污垢。
2. 检查前悬挂组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如有需要应进行更换或修理。
3. 检查周围的部件和管路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如有需要应进行更换或修理。
六、安装新的组件在安装新的前悬挂组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制造商推荐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2.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周围的部件和管路。
3. 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确保前悬挂组件工作正常。
七、调整和测试在安装完毕后,应对前悬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测试。
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前悬挂工作正常。
2. 在测试前应将车辆支撑好,避免发生意外。
汽车悬架系统磁悬浮空气减震器的研究与探索

汽车悬架系统磁悬浮空气减震器的研究与探索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路面状况一直制约着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减小或消除路面输入引起的震动,缓冲传递给驾驶员、乘客或货物的冲击,减震器应运而生。
减震器不仅提高了汽车稳定性和舒适感,延长了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燃料,还降低了汽车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标签:汽车悬架;减震器;电磁铁1 汽车悬架系统概述及现状1.1减震器的基本原理汽车的减震器也称为“悬挂”,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
减震器并不仅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
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
减震器通过一系列结构或设备,抑制路面状况传递给车身的震动,使车辆运动收敛最合理化,从而让驾驶员远离震动带来的不舒适感,尽量减小路面状况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的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汽车减震器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发达,尤其是液压减震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产汽车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差距依然很大,汽车减震器亦然。
我国具有广阔的汽车市场,而国产高档汽车减震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开发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的汽车减震器是中国汽车制造业必须要克服的难关。
现阶段国外汽车减震器的发展阶段处于充气式减震器、自适应减振器和可调减振器。
比如充气式减震器中就包括荷载感应式和位置依存式,还有电流变减震器、可调减震器、电磁流变减震器等自适应减震器,其中市场占比率较高的使双筒液压减震器,因为其发展时间较长,性能相对不错,所以得到广泛利用。
以上减震器类型都可以针对阻尼力进行无极调整和高频激振大极大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另外,在噪音降低和减震器外特性的改善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 磁悬浮空气减震器设想2.1减震器结构设计传统的汽车减震主要通过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传统减震器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但仍有很多不足。
汽车悬架的拆装检修步骤

汽车悬架的拆装检修步骤汽车悬架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零部件,主要用于减震和支撑车身重量。
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当汽车悬架需要拆装检修时,下面是一些步骤:1.准备工具和设备:拆装汽车悬架需要一些专用工具和设备,如千斤顶、千斤顶支架、扳手、套筒、车辆升降机等。
确保你具备所需工具和设备。
2.确定拆装位置:根据需要拆装的具体部位,确定车辆升降机或千斤顶支架的位置。
确保车辆稳定,以及拆装部位没有其他杂物或障碍物。
3.卸下车轮:首先,使用千斤顶将车辆抬起,然后使用扳手或套筒拧下车轮上的螺栓。
一旦螺栓拆下,小心地将车轮取下并放置在安全位置。
4.卸下悬架部件: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扳手或套筒松开悬架上的螺栓和螺母。
一旦松开,小心地卸下悬架部件。
这可能涉及到松开连接悬架与车身或车轮的螺栓,以及卸下减震器等零部件。
5.检查和更换部件:在卸下悬架部件后,仔细检查它们的磨损和损坏程度。
如果需要更换一些部件,确保使用适当的配件和规格。
检查减震器,确认是否需要更换。
6.安装新部件:在确认所有需要更换的部件后,将新部件安装到悬架上。
确保连接部件的螺栓和螺母都被正确拧紧。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扭矩扳手来确保正确的拧紧力度。
7.安装车轮:将车轮重新安装到车辆上。
使用扳手或套筒拧紧车轮上的螺栓,确保它们被均匀地安装到车轮上。
8.调整悬架:在完成悬架的拆装检修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这可能包括调整悬架高度或减震器的硬度设置。
确保按照汽车制造商的建议进行调整。
9.测试和调整:在完成悬架的拆装检修和调整后,进行测试。
确保悬架正常工作,没有异常噪音或震动。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确保悬架的性能和舒适性达到最佳状态。
总结:拆装汽车悬架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果你没有相关的经验或知识,建议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
这些步骤只是提供了一个一般的指导,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车型和悬架系统的要求进行操作。
汽车前悬架装配工艺流程及注意问题

汽车前悬架装配工艺流程及注意问题汽车前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因此,汽车前悬架的装配工艺流程和注意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前悬架装配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前悬架的各个零部件,包括悬架臂、球头、减震器、弹簧等。
同时需要检查这些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要求。
2.组装悬架臂:将悬架臂与球头进行组装,需要注意的是,球头的安装位置应该与悬架臂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同时需要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确保安装牢固。
3.安装减震器:将减震器安装到悬架臂上,需要注意减震器的安装方向,同时需要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确保安装牢固。
4.安装弹簧:将弹簧安装到减震器上,需要注意弹簧的安装方向,同时需要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确保安装牢固。
5.安装前悬架:将组装好的前悬架安装到车身上,需要注意前悬架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同时需要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确保安装牢固。
二、前悬架装配注意问题1.注意安全:在进行前悬架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2.注意零部件的质量:前悬架的各个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因此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零部件进行装配。
3.注意装配顺序:在进行前悬架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装配,避免出现错误。
4.注意拧紧力度:在进行前悬架的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确保拧紧力度符合要求,避免出现松动或过紧的情况。
5.注意调整角度:在进行前悬架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悬架的角度,确保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行驶不稳定的情况。
总之,前悬架的装配工艺流程和注意问题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