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马原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精选最新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最新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38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这表明(ACD)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2.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是()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哲学物质范畴随着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D.哲学物质范畴为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答案】ABCD4.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通过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BC)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建设中C.改革开放事业中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7.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10.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精神性D. 抽象性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A、B、D5.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人的全面发展C. 阶级和国家的消亡D. 人的自由和解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客观性D. 动态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主观决定客观D. 客观决定主观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改造答案:A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消灭阶级差别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A. 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B. 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C. 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D.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实现的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D. 人的素质极大提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13.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资本积累规律D. 利润最大化规律答案:B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消灭剥削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BC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包括()A. 发展社会生产力B. 消灭私有制C. 实行按需分配D. 提高人的素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最新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最新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确答案】C2.)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正确答案】ABC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B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的标志D工人阶级的解放就是建立起工人阶级政权,人民当家作主4.肯定方面是指()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正确答案】BD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C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二、单选题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正确答案:D,8.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A,9.时间的一维性指时间的A.无限性B.有限性C.客观实在性D.不可逆性正确答案:D,10.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现代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11.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

华中农业大学马原题例

华中农业大学马原题例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批判吸收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辩证法思想 B.唯心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实践观点2.“我思故我在”,这是一个()命题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存在性 B.物质性C.可知性 D.多样性4.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6.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这属于()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7.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8.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10.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指()A.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 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错选、漏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7、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8、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9、“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1.以下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天下物皆可理照"B.“理在事先”C.“事物就是感觉的复合"D.“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一维性B. 时间的持续性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重复性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6.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创造的关系会导致(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消极直观反映论C.二元论D.诡辩论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 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 D.劳动8.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10. “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B.C. D.11.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D.要抓主12.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2.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3.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实事求是的原则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D.辩证否定的原理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D.量变和质变没明显的区别6.“白马非马"的命题()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7.人类已取得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 )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颗粒B.绝对真理中的一个环节C.以往实践已达到的认识成果D.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8.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B.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D.9.下列命题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C. D.“绝对精神”决定历史发展三、辨析题第一章1.天行有常,不为存,不为桀亡。

对2.存在即被感知。

错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对4.心外无物。

错5.白马非马。

错6.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错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

错8.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错9.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对第二章1.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对2.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规律的否定。

错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5.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对6.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7.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错8.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第三章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2.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对3.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错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7.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8.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

错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10.真理的客观性意味着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错五、材料题1.材料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材料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3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请回答:(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2)结合材料4、5作者认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人类认识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3)引结合材料1、2、3、4、5,你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哪两次能动的飞跃?材料题(一)答案要点:(1)根据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分)(2)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第一,感觉的材料要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第二,要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4分)(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两次能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6分)2.阅读下列反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几则故事:材料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

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

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

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

材料鲁人有公孙辍者,告热闹曰:“我能起死人。

”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半身不遂),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材料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想迁到越国去。

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作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材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材料姓石的匠人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可造数以十计的船的树。

但匠人却不看,竟然不停地赶路。

他的学生很奇怪,问:“我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而先生却看也不看,为什么?”匠人说:“这是一棵疏脆无用的树,用来造船就会沉,用来造棺材就腐朽得快,用来造器具就会很快被虫蛀,这是一株不能用作木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会这么长寿。

请回答:( 1 )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 1 中主人最后为什么挤不出牛奶来?( 2 )材料 2 中的鲁人认为自己“可以起死人”的理由与哪些哲学原理相悖?鲁人所犯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3 )阅读材料 3 ,过江者“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和鲁国人想迁到越国去卖草鞋违背了哪些哲学原理?( 4 )材料 4 中的齐人由“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到“田猎之获常过人”的转变中蕴涵了哪些哲学原理?这些哲学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5 )材料 5 的哲学寓意是什么?(1)材料1中奶牛需要定期挤奶,这是它的生理要求,到了适当的时候不挤牛奶,牛奶就会挤不出来了,主人想把奶积攒起来是忽视了奶牛产奶的这种规律性,违背了事物发(2)①材料2中鲁人认为使用二倍的治疗半身不遂的“偏枯之药”的剂量就能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做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