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六)(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六章 地基处理(二)(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六章  地基处理(二)(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饱和软土 u 0,C Cu时,Nq=1,Nc= 则
pcr 3.14Cu rD 3.14Cu r2h
6-2 软土处理
第六章 地基处理
4.用原位测试方法确定
由于室内试验测定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cu等)常受土被扰 动影响使结果不正确;而一般土的承载力理论公式用于软土 也会有偏差,因此采用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往往能克服以上 缺点。
(一)要取得代表性很好的地质资料
(二)软土地基路堤地基处理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1.软土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2.软土路堤的变形分析 3.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择 4.观测和试验
(三)软土地区的桥涵基础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四)软土地基桥台及桥头路堤的稳定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6-2 软土处理
第二节 软土地基
第六章 地基处理
软土的分布:指沿海的滨海相、三角洲相、内陆平
原或山区的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主要由细粒土组成 的土。
软土的特点:具有孔隙比大(一般大于1)、天然含
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压缩性高(a1-2>0.5MPa-1) 和强度低的特点,多数还具有高灵敏度的结构性。
软土的分类: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黏性土、淤泥
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6-2 软土处理
第六章 地基处理
一.软土的成因及划分
(一)滨海沉积
1.滨海相: 常与海浪岸流及潮汐的水动力作用形成较粗的 颗粒(粗、中、细砂)相掺杂,使其不均匀和极松软,增强了淤 泥的透水性能,易于压缩固结。
2.泻湖相: 颗粒微细、孔隙比大、强度低、分布范围较宽 阔,常形成海滨平原。在泻湖边缘,表层常有厚约0.3~2.0m 的泥炭堆积。底部含有贝壳和生物残骸碎屑。
3.溺谷相: 孔隙比大、结构松软、含水量高,有时甚于泻 湖相。分布范围略窄,在其边缘表层也常有泥炭沉积。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六章 地基处理(六)(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六章  地基处理(六)(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第六节 化学固化法
概念:指在软土地基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等,采用喷射、
搅拌等方法使其与原土体充分混合,产生固化作用;或把一 些具有固化作用的化学浆液(如水泥浆、水玻璃、氯化钙溶液 等)灌入地基土体中,以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加 固目的。
分类:按加固材料的状态可分为粉体类(水泥、石灰粉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二)硅化法
利用硅酸钠(水玻璃)为主剂的化学浆液加固方法称为硅化 法。 1.硅化法的加固机理
硅化法按浆液成分可分为单液法和双液法。单液法使用 单一的水玻璃溶液,它较适用于渗透系数位0.1~0.2m/d的湿 陷性黄土等地基的加固。此时,水玻璃较易渗透入土孔隙, 与土中的钙质相互作用形成凝胶,而使土颗粒胶结成整体。
(1) 渗透灌浆 (2) 劈裂灌浆 (3) 压密灌浆 (4) 电化学灌浆(或电渗法)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2.浆液材料
按浆液所处状态可分为真溶液、悬浮液和乳化液; 按工艺性质可分为单浆液和双浆液;按浆液主剂分为无 机系列和有机系列; 按浆液颗粒可分粒状浆液(纯水泥浆、水泥黏土浆和水 泥砂浆等或统称为水泥基浆液)和化学浆液(环氧树脂类、 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等)两大类。
1.加固机理 对天然地基土的加固硬化机理和形成复合地基以加固
地基土、提高地基土强度、减少沉降量。 2.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施工
① 首先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② 桩机按布好的桩点就位; ③ 开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④ 高压喷射注浆; ⑤ 边注浆边提升; ⑥ 成桩结束提管冲洗。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基础工程5

基础工程5
封底可分干封和湿封(水下浇灌混凝土),有时需在井 封底可分干封和湿封(水下浇灌混凝土),有时需在井 ), 底设有集水井后才进行封底。 底设有集水井后才进行封底。待封底素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抽干积水,再在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 后,抽干积水,再在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 为了使封底混凝土和底板与井壁间更好联结和传递地基 反力,于刃脚上方的井壁设置凹槽。 反力,于刃脚上方的井壁设置凹槽。
三、水上沉井的施工 水上施工沉井有两种方法, 如果水的流速不大, 水上施工沉井有两种方法 , 如果水的流速不大 , 水 深在3或 以内 可用水中筑岛的方法;如果水深较大, 以内, 深在 或4m以内,可用水中筑岛的方法;如果水深较大, 筑岛法很不经济,且施工也困难,可改用浮运法施工, 筑岛法很不经济 , 且施工也困难 , 可改用浮运法施工 , 沉井在岸边做成,利用在岸边铺成的滑道滑入水中, 沉井在岸边做成 , 利用在岸边铺成的滑道滑入水中 , 然 后用绳索引到设计墩位。 后用绳索引到设计墩位。 如果预计沉井下沉困难, 如果预计沉井下沉困难 , 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井壁侧 面摩阻力,方法有:将沉井井壁设计成阶梯形; 面摩阻力 , 方法有 : 将沉井井壁设计成阶梯形 ; 在井壁 内埋设高压射水管组,利用高压水流冲松井壁附近的土, 内埋设高压射水管组 , 利用高压水流冲松井壁附近的土 , 且水流沿井壁上升而润滑井壁,使沉井摩阻力减小; 且水流沿井壁上升而润滑井壁 , 使沉井摩阻力减小 ; 也 可采用壁外喷射高压空气或触变泥浆,这也需要在井壁 可采用壁外喷射高压空气或触变泥浆, 中预埋管道。 中预埋管道。
5. 接高沉井 第一节沉井顶面下沉至距地面还剩1m~2m时,应停止 第一节沉井顶面下沉至距地面还剩 时 挖土,接筑第二节沉井。 挖土,接筑第二节沉井。待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 后再拆模继续挖土下沉。 后再拆模继续挖土下沉。 6. 地基检验和处理 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底检验。 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底检验。检验内容是 地基土质、平整情况,以决定是否对地基进行处理。 地基土质、平整情况,以决定是否对地基进行处理。 如果是排水下沉的沉井,可以直接进行检查, 如果是排水下沉的沉井,可以直接进行检查,不排水 下沉的沉井由潜水工进行检查或钻取土样鉴定。 下沉的沉井由潜水工进行检查或钻取土样鉴定。 7. 封底、充填井孔及浇筑井盖 封底、 地基经检验及处理合乎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封底。 地基经检验及处理合乎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封底。如 封底是在不排水情况下进行, 封底是在不排水情况下进行,则可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 待混凝土达设计强度后,再抽干井孔中的水。 土,待混凝土达设计强度后,再抽干井孔中的水。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四)(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四)(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第四节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内容:包括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计
算和施工过程中沉井结构强度计算。
沉井设计与计算前,必须掌握如下有关资料:
➢ 上部或下部结构尺寸要求和设计荷载; ➢ 水文和地质资料 ➢ 拟采用的施工方法。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图 5-23 刃脚向外挠曲受力分 析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1) 刃脚外侧土压力及水压力的合力 p ew
1 pew 2 ( pe2 w2 pe3 w3 )hk
2)作用在刃脚外侧单元宽度上的摩阻力T1可按下列两 式 计算,并取其较小者
T1 qk hk 或 T1 0.5E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二)第一节(底节)沉井的竖向挠曲验算
1.排水挖土下沉
排水挖土下沉的整个过 程中,沉井支承点相对容易 控制。可将沉井视为支承于 四个固定支点上的梁,且支 点控制在最有利位置处,即 支点和跨中所产生的弯矩大 致相等。
图5-22 底节沉井支点布置示意 a) 排水除土下沉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2.不排水挖土下沉
不排水挖土下沉施工 中,机械挖土时刃脚下的 支点位置很难控制,沉井 下沉过程中可能出现最不 利支承。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图5-22 底节沉井支点布置示意 b) 不排水除土下沉
5-4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三)沉井刃脚受力计算
沉井基础受到墩台水平力H 及偏心竖向力N作用时[图 5-19a)],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将上述外力简化为中心荷 载N和水平力H的共同作用,转变后的水平力H距离基底

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第五章 沉井基础PPT参考课件

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第五章  沉井基础PPT参考课件

5.2 沉井的类型及构造
9 凹槽 ★ 作用:①使封底混凝土更好的与井壁联结 ②如将沉井改为沉箱,凹槽处可制作箱顶
10 井顶围堰 ★ 作用:防止井顶以上的土,水落入井内
11 封底混凝土 厚度由计算确定 12 顶盖
受力和稳定条件确定是否填充
主要内容
5.1 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修筑方法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5.3 沉井的施工方法 5.4 沉井的设计计算
5.4 沉井的设计计算
5.4.1 集资料
设计资料:①上部结构、墩台类型及尺寸、沉井基 础的设计荷载
②水文、地质资料等 设计内容:①作为基础本身的检算,深埋刚性基础
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基础工程
第五章 沉井基础主要Fra bibliotek容5.1 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修筑方法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5.3 沉井的施工方法 5.4 沉井的设计计算
5.1 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修筑方法
概述
基础埋深
施工难度
施工安全系数
水中施工
需采用特殊 的处理方式
施工困难 新方法
造价上升
需更多更强 的支撑结构
③ 难沉问题 井底有障碍物
井壁阻力过大
5.3 沉井的施工
★清除障碍物 ★加重法 ★减小井壁摩阻力
高压射水法
泥浆套法
空气幕法 ④ 突沉问题
炮震法
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区,可加宽刃脚踏面解决
主要内容
5.1 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修筑方法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5.3 沉井的施工方法 5.4 沉井的设计计算
5.3 沉井的施工
5.3.2 水中沉井的施工
• 筑岛法
在河流浅滩或水位不深 水流速度不大时采用
5.3 沉井的施工

5 沉井基础-PPT文档资料

5 沉井基础-PPT文档资料

位置:取土井的平面布 置应与中轴线对称,以利 于沉井均匀下沉 大小:由取土方法而定, 采用挖土斗取土时,应能 使挖土斗自由升降,一般 宽度≥3m,对称布置 处理:以素混凝土、片 石混凝土或砌片填充。
图5.7 井孔构造示意
15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凹槽:使封底砼和井壁结合良好 深约0.15-0.25m,高约1.0m,距刃脚底面一般在 1.5m以上

图5.5 刃脚构造示意
13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隔墙:加强沉井整体刚度
内隔墙的间距一般 不大于5~6m,厚 度一般为0.5~1.0m 一般要求隔墙底高 出刃脚底面
0.5~1.0m
图5.6 隔墙构造示意
14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井孔:挖土排土的工作场所和通道
圆端形沉井:控制下沉、受力条件、阻水冲刷均较矩形 者有利,但沉井制造较复杂。对平面尺寸较大的沉井,可在 沉井中设置隔墙,使沉井由单孔变成双孔或多孔
立面形状
主要有竖直式、倾斜式及台阶式等。采用形式 应视沉井需要通过的土层性质和下沉深度而定。
上述各类沉井的适用条件:
外壁竖直形式的沉井,它在下沉过程中不易倾斜,井壁接 长较简单,模板可重复使用。故当土质较松软,沉井下沉深度 不大,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倾斜式及台阶式井壁可以减少土与井壁的摩阻力,其缺点 是施工较复杂,消耗模板多,同时沉井下沉过程中容易发生倾 斜。故在土质较密实,沉井下沉深度大,要求在不太增加沉井 本身重量的情况下沉至设计标高,可采用这类沉井。 台阶式井壁的台阶宽度约为100~200mm。倾斜式的沉井 井壁坡度一般为1/20~1/50,外壁倾斜式沉井同样可以减少下 沉时井壁外侧土的阻力,但这类沉井具有下沉不稳定,制造困 难等缺点,故较少使用。

基础工程ppt沉井基础课件

基础工程ppt沉井基础课件

4-3 沉井的施工
第四章 沉井基础
2.制造第一节沉井
制造沉井前,应先在刃脚处对称铺满垫木(图5-10),以 支承第一节沉井的重量,并按垫木定位立模板以绑扎钢筋。然 后在刃脚位置处放上刃脚角钢,竖立内模(图5-11),绑扎钢 筋,再立外模浇筑第一节沉井。
图 5-10 垫木布置实例
图5-11 、对称、同步。
4-3 沉井的施工
第四章 沉井基础
4.挖土下沉 沉井下沉施工可分为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 排水下沉:当沉井穿过的土层较稳定,不会因排水而
产生大量流砂时,可采用排水下沉。它适用于土层渗水量 不大且排水时不会产生涌土或流砂的情况;人工挖土可使 沉井均匀下沉和清除井下障碍物,但应保证施工安全。排 水下沉时,有时也用机械除土。
4-3 沉井的施工
第四章 沉井基础
2.沉井下沉困难
原因: ➢开挖面深度不够,正面阻力大; ➢偏斜,或刃脚下遇到障碍物、坚硬岩层和土层; ➢井壁摩阻力大于沉井自重; ➢井壁无减阻措施或泥浆套、空气幕等减阻构件遭到破坏。
解决下沉困难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压重和减少井壁摩阻力 , 增加压重的方法 : ➢提前接筑下节沉井; ➢在井顶加压砂袋、钢轨等重物; ➢不排水下沉时,可井内抽水。
5-垫木;6-砂垫层
4-3 沉井的施工
第四章 沉井基础
3.拆模及抽垫
当沉井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时可拆除模板,达设 计强度后方可抽撤垫木。抽撤垫木应分区、依次、对称、同 步地向沉井外抽出。其顺序为:先内壁下,再短边,再长边, 最后定位垫木。长边下垫木隔一根抽一根,以固定垫木为中 心,由远而近对称地抽,最后抽除固定垫木,并随抽随用砂
1.偏斜 偏斜原因 : ➢ 土岛表面松软,河底土质软硬不匀; ➢ 井壁与刃脚中线不重合 ; ➢ 抽垫方法欠妥,回填不及时 ; ➢ 除土不均匀对称 ; ➢ 刃脚遇障碍物顶住而未及时发现; ➢ 排土堆放不合理,或单侧受水流冲击淘空等导致沉井承受不

基础工程课件: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基础工程课件: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01
地下连续墙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在地下建筑中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连续墙体,主 要用于承载建筑物重量、防止水土流失和提供侧向支撑。
特点
地下连续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好、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高层建筑、公路和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 。
特点
沉井基础具有结构强度高、承载 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简便 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土质条件和 深度范围。
沉井基础的适用范围
01
适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 重型厂房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地下 基础工程。
02
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较高、施工环境恶劣等不利条件 的基础工程。
沉井基础的优缺点
优点
沉井基础具有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 强、抗震性能好、施工简便等优点, 能够满足大型基础设施对基础承载力 和稳定性的要求。
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
01
02
03
城市地铁
地铁车站和隧道通常采用 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 ,以防止水土流失并提供 侧向支撑。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和基础 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 围护结构,以防止水土流 失并提供侧向支撑。
公路和铁路
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路基和 桥梁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 作为侧向支撑,以防止滑 坡和坍塌。
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分析
总结词
承载力分析方法与要求
详细描述
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分析是确保结构安全的 重要环节。分析方法包括极限状态法和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法,应综合考虑地质勘察报告 、结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对墙体 进行承载力分析和验算。同时,应关注墙体 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确保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2.墙体内力计算
地下墙内力计算理论和方法及适用条件一览表
表5-6
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
计算理论及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的基本条件
方法名称举例
较古典的钢板桩计算理论 横撑轴力、墙体弯矩不变 化的方法 横撑轴力、墙体弯矩随之 变化的方法
共同变形理论(弹性)
非线性变形理论
土压力已知 不考虑墙体变形 不考虑支撑变形
土压力已知 考虑墙体变形 不考虑支撑变形
土压力已知 考虑墙体变形 考虑支撑变形
土压力随墙体变化而变 化
考虑墙体变形 考虑支撑变形
考虑土体为非线性介质 考虑墙体变形 考虑支撑变形 考虑施工分部开挖
假想梁(等值梁)法 二分之一分割法 太沙基法
山肩邦男法
标有密度、黏度、失水量、pH值、稳定性、含砂量等。
(三)挖掘深槽
是用专用的挖槽机来完成的。挖槽机械应按不同地质 条件及现场情况来选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挖槽机械按其 工作原理分为抓斗式、冲击式和回转式三大类,我国当前 应用最多的是吊索式蚌式抓斗、导杆式蚌式抓斗及回转式 多头钻等。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三、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现浇钢筋混凝土壁板式连续墙的主要施工程序有:修 筑导墙,泥浆制备与处理,深槽挖掘,钢筋笼制备与吊装, 以及浇筑混凝土。
(一)修筑导墙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以前,必须沿着地下墙的墙面线
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导墙是临时结构,主要作用是: 挡土,防止槽口坍陷;作为连续墙施工的基准;作为重 物支承;存蓄泥浆等。
(四)混凝土墙体浇筑
槽段挖至设计高程进行清底后,应尽快进行墙段钢筋 混凝土浇筑。它包括下列内容:
(1)吊放接头管或其他接头构件; (2)吊放钢筋笼; (3)插入浇筑混凝土的导管,并将混凝土连续浇 筑到要求的高程;
(4)拔出接头管。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动画演示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图5-42 地下连续墙施工程序示意图 a)成槽;b)放入接头管;c)放入钢筋笼;d)浇筑混凝土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简称地下墙)具有以下优点:
➢ 结构刚度大;整体性、防渗性和耐久性好; ➢ 施工时基本上无噪声、无振动,施工速度快,建造深度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古典土压力理论 静止土压力理论 经验图式法
作用在地下连续墙上的水压力与土压力不同,它与墙 的刚度及位移无关,按静水压力计算。
地下连续墙作为结构物基础或主体结构时的荷载, 其荷载根据上部结构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在一般情况 下,它与作用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上的荷载大致相同。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施工方法:
在地面上用抓斗式或回转式等成槽机械,沿着开挖工程 的周边,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形成 一个单元槽段后,在槽内放入预先在地面上制作好的钢筋 笼,然后用导管法浇灌混凝土,完成一个单元的墙段,各 单元墙段之间以特定的接头方式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地下 连续墙壁(图5-42)。
5-6 地下连续墙
第六节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
一、地下连续墙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与发展
地下连续墙技术起源于欧洲,是根据钻井中膨润土 泥浆护壁以及水下浇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而建立和发展起 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初应用于意大利和法国,在 1950年前后,意大利首先应用了排式地下连续墙,1954年, 这一施工技术传入法国、德国,并很快得到广泛应用。 1959年传入日本,目前,日本为该技术使用最多的国家。
1.墙段接头
(1)接头管(图5-44)
图5-44 接头管接头的施工程序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2)接头箱接头
接头箱接头的施工程序 a)插入接头箱;b)吊放钢筋 笼;c)浇筑混凝土;d)吊出 接头管;e)吊放后一槽段的钢 筋笼;f)浇筑后一槽段的混凝 土形成整体接头 1-接头箱;2-接头管;3-焊在 钢筋笼上的钢板
日本的《建筑基础结构设 计规范》的弹性法
有限单元法 森重龙马法 有限单元法(包括土体介 质)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 计规范》法
考虑分部开挖的非线性有 限单元法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3.地下连续墙挡土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主要采用下列验算方法。
(1)土压力平衡的验算; (2)基坑底面隆起的验算;
图5-45 接头箱接头的施工程序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2.墙面接头
地下连续墙与内部结构的楼板、柱、梁、底板等连续 的墙身接头,既要承受剪力或弯矩又应考虑施工的局限性,
目前常用的有预埋连接钢筋、预埋连接钢板、预埋剪力连 接构件等方法。可根据接头受力条件选用,并参照钢筋混凝 土结构规范对构件接头构造要求布设钢筋(钢板)。
工方法,然后决定结构的类型和构造,使它具有足够的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作用在地下墙体上的荷载
作用在墙体上的荷载主要是土压力和水压力,砂性土 应按水土分算的原则计算;黏性土宜按水土合算的原则计 算。当地下墙用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或结构物基础时,还 必须考虑作用在墙体上的各种其他荷载。
5-6 地下连续墙
桩式 壁板式 桩壁组合式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现浇钢筋混凝土壁板式 地下连续墙按支护结构方式
自立式地下墙挡土结构 锚定式地下墙挡土结构 支撑式地下墙挡土结构 逆筑法地下墙挡土结构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二)地下连续墙的接头构造
地下连续墙一般分段浇筑,墙段间需设接头,另外 地下墙与内部结构也需接头,后者又称墙面接头。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导墙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制筑(现浇或预制),也有用 钢的。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墙断面如图5-46所示。
图5-46 导墙的几种断面形式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二)泥浆护壁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利用泥浆护壁进行成槽。泥 浆的主要作用除护壁外,还有携渣、冷却钻具和润滑作用。 泥浆的质量对地下墙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泥浆性能的指
(3)管涌的验算。
确定地下连续墙的插入土深度是非常重要的,若深度 太浅将导致挡土结构物的失稳,而过深则不经济,也增加 施工困难,应通过上述验算确定。具体验算方法可参阅本 书第二章及有关文献。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四、地下连续墙设计计算简介
(一)地下连续墙的破坏类型
整体失稳
基坑底隆起 稳定性破坏 管涌
地下连续墙的破坏类型
流砂 支撑强度不足
强度破坏 压屈
墙体强度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二)地下连续墙的设计计算 地下连续墙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地下墙的应用目的和施
• 在开挖期作为挡土防渗结构,以后单独作为主体结构侧 墙使用;
• 作为建筑物的承重基础、地下防渗墙、隔振墙等。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二、地下连续墙的类型与接头构造
(一)地下连续墙的类型 地下连续墙按其填筑材料分类
土质墙 混凝土墙 钢筋混凝土墙
组合墙
预制 现浇
地下连续墙按成墙方式可分为
大,能适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 ➢ 可以作为地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节省挡土结构的造价。
5-6 地下连续墙
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在工程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
• 作为地下工程基坑的挡土防渗墙,它是施工用的临时结 构;
• 在开挖期作为基坑施工的挡土防渗结构,以后与主体结 构侧墙以某种形式结合,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