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计算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管井降水是指利用管井进行地下水位降低的一种地下排水方法。

在建筑工程、地铁隧道、矿山开采等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位过高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水。

管井降水作为一种常用的降水方式,通过建设井筒来改变地下水流动的通道,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管井降水的计算方案。

1.地下水位的调查和分析:在进行降水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调查和分析。

可以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井、钻孔等手段获取地下水位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水位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降水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2.井距和井深的确定:在设计管井降水方案时,需要确定井距和井深。

井距是指管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选择合适的井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降水效果。

井深是指管井的深度,一般选择合适的井深可以确保井底拦水层的深度,从而实现有效的降水。

3.管壁渗透率的测定:管壁渗透率是指管井壁渗透水量与壁面积之比。

通过测定管壁的渗透率可以评估管井的排水能力,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保证管井的排水效果。

4.流量计算:根据地下水位变化调查和井距、井深的确定,可以利用水力学原理进行流量计算。

常用的流量计算方法有井阵法、井与井之间扰动的超前水头法等。

通过计算得到的流量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和设计井阵。

5.降水能力计算:降水能力是指管井降水系统能够达到的最大排水能力。

根据流量计算结果,结合管壁渗透率和井阵形式,可以计算出管井降水系统的降水能力。

通过比较降水能力和实际需求,可以确定降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设计井筒和井点: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进行管井降水系统的设计。

设计时需要考虑井筒的布置和井点的选取,保证井点之间的井距和井深符合需要。

同时,还需要考虑井筒的开挖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等因素。

7.施工和监测:在进行管井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井筒开挖、管道安装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及时调整降水方案以实现预期的降水效果。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按非完整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井深为25米,根据现场坑槽涌水程度将地下埋水位定位2.5米,井间距设为30米。

根据公式进行测算:井点深度:25M地下静水位:Hn=2.5M管井半径为:r=¢/2=0.36/2=0.18m(砼管径为¢300mm,壁厚为30mm,公式中¢=0.3+0.03+0.03=0.36m)有效深度为:H=25-2.5-2=19.5m井内降水深度:S=7.5-2.5+0.5=5.5m(1)影响半径:R=1.95S√HK (库萨金公司)R=1.95*5.5*√19.5*1.5=58m(2)单井涌水量:Q=(1.36K<(2H-S)S/lg(R/r)>)/24,Q=(1.36*1.5*<(2*19.5-5.5)*5.5lg(58/0.18)>)/24=6.25m3/h(及149.87m3/d)(3)基坑总用水量:Q=1.366KS(2H-S)/lg(l+R/r0)Q=基坑潜水涌水量(m3/d)K=含水层透水系数=1.5m/dH=有效深度=19.5m(如按完整井计算H为透水层厚度)S=降水深度=5.5mR=影响半径=58mr0=基坑换算半径=√F/π因阜阳一路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雨水管位于中心线南北两侧13.5m 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两侧15m,井位于北侧雨水管4m处,基坑模拟宽度为42米,长度为50米。

r0=基坑换算半径=0.29*(a+b)=0.29*(42+50)=26.68mS=降水深度=5.5米Q=1.366*1.5*5.5(2*19.5-5.5)/lg(1+58/26.68)=7521.05m3/d 按100米为一个施工段,每个井点出水量为降水井数量:n=1.1Q/q;每天抽水量为150m3/d,n=752.05*2/150≈3;以100米为一个施工段,应该布置3个井点同时降水,间距为30m,抽水天数=总储存量W/每天抽水量W=mv或w=mahV=含水层体积V=基坑面积*降水深度hm含水层给水度0.15v=42*100*5.5=23100m3V=23100*0.15=3465m3抽水天数=3465/149.87*3=7.7天。

管井降水方案

管井降水方案

目录一、基坑降水方案总体技术思路 (1)二、组织机构: (1)三、降水设计计算: (2)四、井点布置: (3)五、施工工艺程序: (3)六、防止沉降措施 (5)七、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6)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6)2、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6)七、进度计划: (6)降水施工方案一、基坑降水方案总体技术思路采用深井井点降水,做法是在深基坑的内部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使地下水通过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电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

本法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M),不受吸程限止,排水效果好;井距大,对平面布置的干扰少;可用于各种情况不受土层限止;成孔用人工和机械均可,较易于解决;井点制作、降水设备及操作工艺、维护均较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一次性投入大,成孔质量要求严格。

深井井点布置见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中的挖土平面图,井点宜深入到透水层6~9M,通常还应比所需降水深度深6~8M,间距一般相当于埋深,为10~30M。

本工程设置为井深12M,沿基坑四周布置。

二、组织机构:由我公司组成基础施工项目部,在建设单位及总包方的授权、委托及领导下,对基坑支护、土方挖运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并对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负责。

基础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如图所示。

说明:施工部由各专业施工队按统一的人员编制自行组建,设队长一人、工长一人、质检一人;其中机动施工部主要负责除土方挖运、基坑支护以外的基础施工阶段的其他工作。

基础施工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进行环保、文明施工、扰民及民扰问题处理等工作。

三、降水设计计算:1. 基坑等效半径rr=0.29(a+b)式中:a为基坑长度,约为119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外皮距离);b为基坑宽度,约为111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外皮距离)。

即:r0=66.7m,综合考虑r取70m。

2. 影响半径R:R=2S HK式中:H为含水层厚,取12m ; S为降深,取12m;k 为渗透系数,取10m/d 。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1、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2、水文地质资料3、计算过程3.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Q = A·M1·μA为基坑面积;M1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1 = 6+0.5-1=5.5 m;μ为含水层的给水度,一般取0.1。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495m3。

3.2、降水井数量确定单井出水量计算:q0=120πrslk1/3降水井数量计算:n=1.1Q/q0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r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13个。

3.3、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S1=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q=πk(2H-Sw) Sw /(ln(R/rw)+Σ(ln(R/(2r0 sin(jπ/n)))))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Sw= H1+s-dw +ro×i =6+0.5-1+2.725×0.15=5.909m根据计算得S1=5.62m >= Sd=5.5m,需要布置管井数量14个,大于根据涌水量计算的管井个数,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本次综合管廊降水施工按照100m的单元长度进行验算,通过计算共计需要布置14座管井方可满足需求,管井按照等间距布置,管廊两侧各布置7座,综合项目管廊施工实际情况,以一百米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考虑封闭降水效果及突发以外情况、管井损坏以及参照吴家店车辆段内其他单位降水施工资料等因素,综合管廊每百米计算单元长度内需要布置42座降水井,降水井间距为5m。

3.4、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y0>ly0=[H2-0.732Q/k×(lgR0-lg(nr0n-1rw)/n]1/2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rw为管井半径;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0=R+r0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2m。

管井降水计算参数

管井降水计算参数

管井降水计算参数引言:管井降水计算是指通过对地下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管井降水的参数和方法。

管井降水计算参数的准确性对于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土壤渗透性参数、水力梯度参数和管井降水计算方法。

正文:1. 土壤渗透性参数1.1 水分渗透系数:水分渗透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渗透的水量。

它受到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来测定水分渗透系数,常用的试验方法有负压法、浸渗法等。

1.2 孔隙度:孔隙度是指土壤中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孔隙度反映了土壤的贮水能力和渗透性。

不同孔隙度的土壤对水分的渗透性也有影响,孔隙度越大,土壤渗透性越好。

1.3 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是指土壤中孔隙水所受的压力。

孔隙水压力的大小与土壤的渗透性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或压力计测量来获得。

2. 水力梯度参数2.1 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是指单位长度内水位的变化。

水力坡度决定了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于管井降水计算来说,水力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降水的排除速度。

2.2 渗流速度:渗流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中水分的流动速度。

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和土壤渗透性有关,可以通过Darcy定律进行计算。

2.3 渗流方向:渗流方向是指水分在土壤中的流动方向。

渗流方向的确定对于管井降水计算来说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流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

3. 管井降水计算方法3.1 降水量计算:根据地下管道周围土壤的渗透性参数和水力梯度参数,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管井降水的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格林-阿姆斯特朗法、斯特兰德法等。

3.2 降水速度计算:降水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管井降水的速度。

可以通过降水量与管井的面积进行计算,或者通过水位下降速度进行测定。

3.3 排水设施设计:根据管井降水计算的结果,可以确定合适的排水设施,包括管井的排水孔隙度、排水管道的直径和坡度等。

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

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

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一、引言地下室在建造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地下室管井降水是一个常见而且复杂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以匡助解决这个问题。

二、方案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地下室管井降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排水,防止地下室积水和伤害建造结构,同时满足相关法律和规定的要求。

三、方案内容1. 管井降水识别:确定地下室中存在的管井降水问题,包括降水量、降水源和降水渗漏位置等信息。

2. 降水分析:分析管井降水原因,包括地下水位、表层渗透、降雨等因素,并评估降水对建造结构的影响。

3. 排水设计:根据降水分析结果,设计适当的排水系统,包括管井、排水管道和抽水设备,保证管井降水能够有效地排出。

4. 排水施工: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5. 实施监测:在地下室管井降水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处理任何问题和故障。

四、管井降水识别1. 确定地下室中存在的管井降水问题,并记录降水量的大小。

2. 检查地下室中可能的降水源,包括地下水和雨水渗漏等。

3. 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确定降水渗漏位置和路径。

五、降水分析1. 测量地下水位,确定地下水位变化的趋势和周期。

2. 分析地下室周边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渗透性。

3. 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情况,评估降雨对地下室管井降水的影响。

六、排水设计1. 根据降水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管井数量和位置。

2. 设计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和分支管道。

3. 确定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水泵和排水阀等。

4. 考虑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安全性,计算管道的尺寸和坡度。

七、排水施工1. 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包括管道的铺设和连接等。

2.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密封性。

3. 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和效能。

八、实施监测1. 在地下室管井降水系统投入使用后,进行定期监测。

2. 监测地下水位、排水管道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管井降水方案

管井降水方案

管井降水方案摘要:管井降水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室或其他地下空间排水的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管井降水方案的原理、设计和施工过程,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效果。

通过对管井降水方案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以确保地下空间的有效排水和保持良好的工程状况。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地下空间的排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地下室、停车场等地下区域常常会遇到积水问题,给工程和使用带来许多麻烦。

管井降水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保持地下空间干燥和安全。

一、管井降水方案的原理管井降水方案采用管道系统将地下水通过泵站排入管网,并将其排出到适当的排水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管道布局,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堵塞和渗漏。

1. 管道布局设计:根据地下空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管道的走向、直径和连接方式。

通常情况下,管道要经过地下室或停车场的各个区域,以保证排水全面均匀。

2. 泵站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和排水量确定泵站的位置和规模。

泵站负责将地下水抽送到管道系统中,需要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和适当的排水能力。

3. 排水渠道设计:排水渠道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确保排水通畅,并与本地区的排水系统相连。

排水渠道的设计应考虑地形、地势和排水容量等因素。

二、管井降水方案的设计过程1. 地下空间调查:首先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质情况、建筑结构和使用情况等。

通过调查结果,确定管井降水方案的具体要求和设计参数。

2. 管道系统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系统的设计。

包括管道的路径、直径、连接方式和材料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排水能力、防堵塞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3. 泵站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和排水量,确定泵站的位置和规模。

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排水量的要求,并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和自动控制能力。

4.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材料采购和施工人员安排等。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本文介绍了关于管井降水计算的相关资料和计算过程。

首先,列出了不同土层的名称、埋深、粘聚力和渗透系数等数据。

其次,说明了本计算书的依据和参考资料,包括国家行业标准和相关手册。

最后,详细介绍了计算过程,包括基坑总涌水量计算、降水井深度确定和降水井数量确定等内容。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计算了基坑总涌水量,通过选用适当的公式和参数,得出了涌水量为2672m3.接着,确定了降水井
深度和数量,其中降水井深度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为
17.0m,降水井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进行剔除和改写。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公式和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湖北路建设工程施工二标段基坑降水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第①层杂填土,含有粉土、砖块、炉渣,碎石、植物根等。

结构松散,成分杂乱、不均匀。

K2+480-K2+840段位于鱼塘与菜地之间。

层底标高介于776.76 —777.74m。

第②层粉土,褐灰色。

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混有砂粒等。

湿,中密。

无光泽反应。

具有中等压缩性。

该层含水量平均值为24.7%,该层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739.层底标高介于769.36 —774.44m之间。

第③层中砂,褐灰色,饱和,松散,含石英、长石、云母等。

含土量较小。

颗粒级配较差,磨圆度较差。

揭露层厚 1.5 —8.4m。

第④层粉质粘土,褐灰色。

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等。

软塑~可塑。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2.7~9m之间。

K2+850-K3+550.794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2.4〜4.0m,标高在774.24 —774.86之间,属孔隙潜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沿线池塘、水渠浅层补给及晋阳湖深层补给。

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砂土。

现场基坑深度为8.5m,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沿基坑纵向两侧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三、降水模型选择及设计计算1、降水模型的选择假定:由于第④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远小于其它土层的渗透系数,近似将第④层视为不透水层。

(1)含水层厚度:日=第2层土层厚度+第3层土层厚度=11.5m,(2)管井深度:依据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 W=H W+H W+H W+H W+H W+H W6式中:H—降水井深度H W—基坑深度,取8.5mH W—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0.5mH W—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

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4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i为1/10〜1/15 ,如降水井需影响到基坑中心,H W—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

H W4取0mH W—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2mH W—沉砂管长度,取1.5m代入上式:H W=13m< H+地下水位埋深=11.4+3.6=15m降水模型按照条形基坑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勺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 1.0m处。

(1) 基坑等效半径 r = 4m(2) 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E kh/ 刀 h= (6.6*8.4+4*(15-3.6))心 5-3.6)10 -3cm/s =8.86-3cm/s=7.66m/d (3) 降水影响半径R二 2S =1kH l .36m ,取 R=100m其中 S=8.5+0.5-3.6=5.4m (4) 总涌水量Q _2 T KHS=^04mR3/d (h^— h )n w 2d2Q 为单井出水量(m/d ) K 为渗透系数(m/d ) H 为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R 为影响半径 d 为井间距之半(井间距为10m r w 为排距之半(排距为8m )H=11.5m S=5.9m (5) 单井出水量①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单井出水量为:1-:■' 1" 」=120*3.14*0.2*2*1.97=296.9m 3/d式中:q ——单井出水量(n i /d ); rs ——管井半径(m ) ; I 、——淹没部 分的滤水管长度(m ;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② 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q二65W 仮=65>3.14 >0.04 X13.5 >2=220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vm/d); d——拟采用水泵抽水管管径(m) ; l' ——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参照两种计算结果,取较小者,单井出水量为220nVd考虑群井中每个井的出水量相互影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实际的单井出水量只有设计计算的50% 故最终单井出水量为q=110m/d < 106.04 m3/d (6)管井间距基坑两侧布置两排降水井,排距8m井间距10m,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本工程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5米,井间距为10米,抽水水泵采用功率1.8kw,扬程为26米,抽水管径为40mm四、管井降水方案实施1、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下井管泥浆制备一|降水一洗井排浆一填滤料2、关键工序说明(1)钻机就位①吊移设备,必须由持有专业执照的起重人员作业,严禁无证操作,吊移钻机时由专人指挥。

②桩机安装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即钻杆中心、转盘中心、桩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证钻孔垂直度,转盘中心同桩孔中心位置偏差 < 10mm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钻进中不得有位移,底座应垫实,在钻进中经常检查。

③设备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安装牢固,作业之前应先试运转,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

④所有的机电设备接线要安全可靠,位于运输道路上的电缆应埋设管道保护。

⑤各项设备的安装、使用、搬迁、拆卸和维护保养应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使用。

(2)泥浆制备①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膨润土,膨润土泥浆按下表所列的性能指标进行制备。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②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

(3)钻进成孔①循环系统设置: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循环系统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并要求冲洗液循环畅通,易于清除钻渣。

循环池容量不宜小于12m3,沉淀池容量不宜小于8底以确保冲洗液正常循环,循环槽的坡度以1:100为宜。

开孔钻进时应先轻压、慢钻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

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成孔。

②钻孔作业要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钻。

③在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

在硬粘土中钻进时,用一档转速,放松起吊钢丝绳,自由进尺;在普通粘土、砂粘土中钻进时,可用二档、三档转速,自由进尺;遇地下水丰富容易坍孔的粉砂土,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头对粉砂土的搅动,同时要加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水头,以加强护壁防止塌孔。

④钻孔时,必须采取减压钻进,即使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出钻锥重力和压重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后的80%这样可使钻杆维持竖直状态,使钻头竖直平稳旋转,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⑤达到设计孔深后及时清孔提钻,清孔时先将钻头提离孔底15-20cm,输入泥浆循环清孔,并应控制泥浆比重,调节泥浆性能。

以所换新鲜泥浆达到孔内泥浆含砂量逐渐减少至稳定不沉淀为度。

(4)下管:下管采用悬吊式托盘下管法,管筒在砂层段必须用纱网包封严密,以防涌砂。

在下滤水管先下长 1.0m沉淀管(砼实壁管),然后再下砼滤水管,上下管之间用竹皮(细竹子)铁丝绑扎连接。

下管时,必须把管中心对准钻孔中心,严禁管壁与孔壁靠在一起。

下泵宜用麻(或棕)绳吊装在井内,下到设计深度,并在井口绑牢。

(5)填滤料:下管结束后,应立即在管壁与孔壁之间进行填滤料,围填时应慢慢用铁铣从四周填入,并用钢筋捣实,防止中间出现漏空现象。

(6)洗井:采用排污泵或清水泵洗井,洗井标准以井内抽出的水清沏为准,并洗井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

(7)基坑周边铺设主干集水管(①二200mm,将各井抽出的水汇入排水指定地点。

主干集水管的坡度(坡向指定地点)为5%。

左右,管道连结牢固、严密, 防止漏水,以免影响边坡稳定性。

3、监测、维护(1)利用降水井进行地下水位观测,降水初期每天观测1〜2次,。

(2)降水期间必须保证降水井点的完好,对降水井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3)降水期间,禁止向管井内投放异物,避免影响抽水效果,并将管井口进行绑扎封闭,保证地面人员安全。

(4)降水工作结束后,对全部降水井采用碎石进行回填。

4、质量保证措施(1)基坑降水各工序设专职负责人,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2)严格控制井管、滤料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许使用(3)在各井点应设置单独用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以期达到安全用电和停泵与开泵的用电的要求,并在主干集水管与降水井硬塑管连接处设置球型阀或将硬塑管上弯止点高于主干集水管50cm。

,以防某井需要停泵时,主干集水管内的水倒流到该井内。

(4)电源:为确保降水井作业的连续性,还需准备一台60KW的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5、安全保证措施(1)健全组织,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工作,各班组、工种设兼职安全员。

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管理框架。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灌注桩工程的项目特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如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奖励制度等,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3)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执行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令,杜绝声音指挥和声音作业。

(5)安全防护措施:①现场人员必须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进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戴安全帽。

②机械设备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WORD格式-可编辑③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雨、大风天气禁止高空作业。

④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做到整个工地照明无死角。

⑤做好“夏季五防”工作。

(6)安全用电,灌注桩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做好供电管理,安全用电,配备专业电工;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6、环保措施(1)现场要设场地管理员负责现场的环境保护和清洁卫生。

(2)施工场地要保持清洁,材料、物品摆放整齐、美观,物流有序。

严禁随地乱扔乱放杂物。

(3)制笼场地、灌注导管工具、电焊机要及时清理保养。

(4)设备进出场和车辆进出工地时,场地管理员要负责监督检查,保持路面清洁,严禁污泥抛洒污染环境。

(5)施工中废浆及碴土要及时外运和有序堆放。

严禁废浆排入地下管道、河流、农田。

(6)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现场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及噪音,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特别是夜间施工要采取措施,以防对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7)施工场地办公室、宿舍、食堂符合卫生条件,并定期进行卫生大检查。

(8)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置隔离带,封闭施工,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工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