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畜禽对饲课题授课方式讲授学时一课时料的消化1.概念:消化、吸收、消化力、可消化性2.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3.饲料可消化养分及饲料消化率的计算知识目标4.影响畜禽消化力的主要因素:畜禽种类、品种、年教学目标龄、个体等5.影响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饲料组成、营养配比、教学重点收获时期、加工、适口性等结合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评定饲料营养价能力目标值的方法1.消化的概念、吸收的概念及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2.饲料可消化养分及消化率的计算3.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讲授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提问1.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哪几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2.动、植物体中主要的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导语:以上三种营养物质都是大分子的物质,是不能直接被畜禽吸收利用的,他们是怎样经过一系列变化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物质而被吸收利用的呢?(导出课题并板书,明确教学目标)一、消化的概念(一)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的消化管,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二)吸收:饲料中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管壁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

二、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教师多媒体展示下列表格,将学生分为六个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讨论, 最后将表格中的内容写在课堂记录本上。

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种类消化特点不同畜禽的特点物理性猪:单胃草食家畜:消化家禽:牛、羊反刍家畜: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部位:牛羊:性消化兔:(一)物理性消化: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肠运动等,将饲料切断、磨碎、压扁,使食物的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2013--2014 年一职专种养殖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计划(安排学时160)一、课程性质和教案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案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畜禽营养与饲料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一般性畜禽营养与饲料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一)知识教案目标1、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幻灯片、录像片或现场提供的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能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熟练掌握当地20〜30种常用饲料及所属类别、营养特点及品质鉴定。

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配合畜禽日粮的基本技能,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学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具备饲料概略养分常规分析的能力。

6、学会进行畜禽饲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1、在教案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案内容和要求(一)知识部分1、畜禽营养基础(1)动物与植物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合物。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
一、导入
1. 问题引入:你知道畜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
2. 目标明确:通过本节课进修,你将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及合理饲养方法。

二、知识讲解
1. 畜禽的营养需求:
畜禽在发展发育过程中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其中,蛋白质是畜禽发展的基本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机体代谢过程。

2. 合理饲养方法:
a.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合理配饲料,保证畜禽获得全面的营养。

b. 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和饲料,避免细菌感染。

c. 定期检查畜禽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计划。

三、案例分析
以养鸡为例,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饲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确保鸡只健康成长。

比如,幼鸡期需要高蛋白饲料,发展期需要高能量饲料,产蛋期需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四、思考提升
1. 你认为畜禽的饲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营养需求?
2. 如果你是养禽者,你将如何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了解了畜禽的营养需求及合理饲养方法,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做好畜禽的饲养工作。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涞源职教中心畜禽营养与饲料实践指导书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目的要求围绕专业课的教育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在教学中,加大实验技术安排。

一、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培养或采集代表性的实验材料。

(2)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

(3)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按要求进行实验。

(4)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5)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性,指出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

(6)组织学生清理实验室。

2、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目的明确(2)充分利用演示材料和标本、挂图(3)掌握时间,引导思维具体安排如下:实验目录实验实训 1 观察畜禽营养物质缺乏时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实训 2 常用饲料的识别实验实训3饲料级鱼粉掺有植物质、尿素、胺盐的化学实验实训 4 秸秆饲料氨化和碱化处理实验实训 5 青贮饲料的调制实验实训 6 参观饲料厂实验实训 1 观察畜禽营养物质缺乏时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一、目的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畜禽因日粮营养物质缺乏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从而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在畜禽生命和生产过程的重要作用。

二、实习器材幻灯机一台,畜禽营养缺乏症幻灯片一套;系统介绍畜禽营养缺乏症的教学录像片或多媒体软件。

三、方法1.在放映之前,系统讲解各种营养物质缺乏的典型临床症状。

2.结合幻灯片、录像片或多媒体软件的观看,再进行讲解,直至学生全面了解。

四、作业组织学生深入鸡场、猪场和牛场,调查和了解畜禽佝偻症、产后瘫痪症、皮肤不全角化症、多发性神经炎、脚趾麻痹症、痛风症、滑腱症等典型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5脂肪的营养作用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5脂肪的营养作用
讲授法
学法指导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糖类的营养作用,这些物质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脂类作为三大有机营养物质之一,其主要的营养作用如何?在生产中怎样合理利用脂类营养物质呢?
参考资料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版) 邱以亮、宋建兰主编
教学反思与建议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预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学习第三部分时,由于教师采用先讲解后让学生总结的方法,致使部分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很不利。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把这部分内容放给学生,然后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板书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一、脂肪的组成及营养作用(教师用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1.脂肪由哪些元素组成?其如何分类?2.脂肪有哪些营养作用?学生阅读教材,分组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授内容,对学生的回答不作点评)
(一)脂肪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元素:C、H、O 其中C、H含量较多
根据脂肪的结构分为:
真脂肪:由脂肪酸与甘油化合而成
第五节 脂肪的营养作用
课题
脂肪的营养作用
授课方式
讲授
学时
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脂肪的组成及营养作用
(1) 脂肪的组成:C、H、O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 引言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饲料作为畜禽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产能和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合理配置适应的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各类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畜禽养殖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2. 教学目标•理解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并能根据不同阶段的养殖需求进行饲料配置;•掌握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3.1 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蛋白质需求•碳水化合物需求•脂肪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3.2 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幼崽期•生长期•成熟期•繁殖期3.3 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精料•全价饲料•含料饲料3.4 饲料的配方和加工•饲料配方原则•饲料配方软件的使用•饲料加工工艺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理论讲解,详细介绍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实验,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饲料配置和日常管理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表现的一部分。

6. 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畜禽饲料与营养学》•参考资料:《畜禽营养学》、《饲料配方与饲养》等。

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共16周。

教学计划如下:教学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1-2周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讲授第3-4周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讲授、讨论第5-6周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讲授、讨论第7-8周饲料的配方和加工讲授、实验第9-16周实践操作和巩固复习实践、讲评8. 教学反思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具备进行饲料配方和加工的能力,并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家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家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案授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畜禽营养与饲料所用教材:专业:班级:任课教师:课题(项目)第一节动物营养基础知识课时 2教学目标方法手段教学目标:1.了解动植物质的化学组成,掌握其化学组成的不同点;2.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特点;3.掌握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以及能量在动物质内的转化;4.了解水的作用及利用。

教学方法:1、运用暗示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2、情感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3、案例教学(如1.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2.微量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教学手段: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重点难点重点: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作用;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利用特点;3. 能量在动物质内转化过程。

难点:动物营养基础知识1.维生素的缺乏症;2.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和过程二、教学内容知识内容1. 动植物质的化学组成,掌握其化学组成的不同点;2. 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和在动物质内的消化、代谢规律;3. 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技术措施;4. 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与营养作用;5. 能量的代谢转化;6. 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7. 水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1. 油脂酸价的测定。

2.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观察。

思考题1.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2.小肽的种类和作用。

3. 提高NPN的利用率和防止氨中毒的措施。

4. 粗纤维的作用。

5. 不同能量质质的利用。

授课教师签名实到学生人数课题第二节饲料与原料课时 2 (项目)教学目标方法手段教学目标:1.了解饲料原料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掌握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3.掌握不同饲料原料的利用特点和加工方法。

教学方法: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3、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9能量与畜禽营养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9能量与畜禽营养
教学难点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导语: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能量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没有能量,畜禽就不能存活,更谈不上生产性能高低的问题。能量在机体内有多种形式,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怎样才能合理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
(板书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一、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
(教师小黑板出示问题:1.饲料中的能量有几种形式?2.饲料中的能量是怎样在畜禽体内转化利用?教师同时挂图展示图1-19 要求学生看图,并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不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1.总能(GE):饲料所含能量的总和
3.日粮中能量水平变化与饲养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版)邱以亮、宋建兰主编
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节课教师贯彻民主式教学思想,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讲授中充分利用挂图、小黑板等教具,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效果较好。但在教学中,感觉到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致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回答时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上多做研究,多变换问题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
二、日粮中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的意义
(教师口头提问:日粮中能量过高或不足对畜禽有哪些影响?畜禽的能量需求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阅读教材后,共同回答问题,教师简单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饲料原料的分类条件及分类?
2.大豆饼粕的质量判定?
3. 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及步骤?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三节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了解营养需要与饲料标准的概念及指标质质。
2.掌握饲养标准与饲料配方之间的关质。
教学方法: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1.全价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
2.配合饲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ISO9000质量质及HACCP技术技技。
实习内容
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现场教学。
思考题
1.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
2.粉碎过程的质量控制?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六节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饲料的分类
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人们称之为饲料。从广义上讲,能强化饲养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如各种添加剂,现今也划归饲料之列。符合要求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
从来源方面可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天然饲料,也有矿物性的和人工合成的产品。
从形态方面可分为:固态的和液态的,固态饲料又有粉状、粒状、块状的以及整株或切碎的植物,肢解并加工的各种动物性饲用品。
2. 了解青绿饲料和粗饲料的种类。
3. 掌握粗饲料和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4. 掌握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饲喂特性。
5. 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常用的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作用、用量。
实验内容
1. 青贮饲料的制作。
2. 氨化饲料的制作。
3. 大豆饼(粕)脲酶活性的测定。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
重点难点
重点:
1.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
2.饲料原料的利用特点。
难点:动物营养基础知识。
1.不同饲料原料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
2.饲料添加剂的利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1. 了解饲料原料的分类。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饲料的主要分类方法。2、饲料的分类。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饲料的主要分类方法。
难点:饲料的分类。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重点难点
重点: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作用;
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利用特点 ;
3. 能量在动物质内转化过程。
难点:动物营养基础知识
1.维生素的缺乏症;
2.微量元素的缺乏症;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1. 动植物质的化学组成,掌握其化学组成的不同点;
2. 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和在动物质内的消化、代谢规 律;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启发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水的营养功用及缺乏症。
难点:
水的营养功用及缺乏症。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一、水的营养作用与动物缺H2O的后果。
3、家禽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1、家禽饲料配制的原则。
2、家禽饲料配制需掌握的基本参数。
3.饲养标准的与饲料配方的关质。
实习内容 无
思考题
1.饲养标准的概念及应用?
2.营养需要的表达方式?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四节饲料配方的设计技术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了解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2.掌握不同饲料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 提高NPN的利用率和防止氨中毒的措施。
4. 粗纤维的作用。
5. 不同能量质质的利用。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二节饲料与原料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了解饲料原料的分类及基本概念;
2.掌握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
3.掌握不同饲料原料的利用特点和加工方法。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掌握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难点:
全价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
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PPT)。
重点难点
重点:
饲养标准的与饲料配方的关质。
难点:
饲养标准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1. 畜禽营养需要的概念、内容和指标;
2.畜禽饲养标准的概念、指标质质;
2、 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
实习内容
实地观察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及缺乏症。
思考题
1、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
2、钙、磷的缺乏症有哪些?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七节水与动物营养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熟知水的营养生理功用。2、清楚缺水的后果。
3、熟知不同动物排水的方式。4、熟知不同动物的需水量。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2、非营养性添加剂。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
难点:
添加剂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和过程
3.掌握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以及能量在动物质内的转化;
4.了解水的作用及利用。
教学方法:
1、运用暗示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情感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如1.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2.微量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
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脂肪的理化特性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2、饲料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导入法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2、多媒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
3、对比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质教学(1.PPT、2.录像、3.挂图) 、现场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饲料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难点: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四、单胃动消化吸收
六、脂类的代谢及代谢紊乱
七、必要的脂肪酸
八、脂类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对肉类脂肪的影响;对乳脂肪品质的影响;对蛋黄脂肪的影响。
思考题
饲料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脂肪酸的作用及缺乏症?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九节饲料的基础介绍
课时
二、畜禽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
来源:饮水、饮料水、代谢水水的排出
水的排出:通过粪和尿的排泄;通过皮肤和肺脏的蒸发;经动物产品排泄。
水的调节
三、动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需水量 影响因素
思考题
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猪、鸡对饲粮蛋白质的转化率?
实到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签名
课题
(项目)
第八节脂肪与动物营养
课时
2
教学
目标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 案
授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畜禽营养与饲料
所用教材:
专 业:
班 级:
任课教师:
课题
(项目)
第一节动物营养基础知识
课时
2
教学
目标
方法
手段
教学目标:
1.了解动植物质的化学组成,掌握其化学组成的不同点;
2.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特点;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一、脂肪的组成与理化特性真脂:甘油三酯类脂:磷脂、糖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