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合集下载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红小鬼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红小鬼的背景介绍。

2. 红小鬼的服装和形象。

3. 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

4. 红小鬼的表演和演讲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海西家园红小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背景,包括成立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等。

3. 展示红小鬼的服装和形象,解释其象征意义和特点。

4. 学习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动作进行学习和模仿。

5. 分析红小鬼的表演和演讲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等。

实践活动:6. 分组让学生合作编排一段红小鬼的表演,包括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

7.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反思:8.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讨论表演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9.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红小鬼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红小鬼的服装和道具。

3. 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教学视频或音频。

4. 分组表演的评价表和反馈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舞台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于红小鬼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红小鬼的参与者进行讲座或座谈,深入了解红小鬼的历史和意义。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红小鬼文化展览或演出活动,加深对红小鬼的认识和体验。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在进行舞蹈和表演活动时注意场地和道具的安排。

2. 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3. 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避免过分强调竞争和排名。

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

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

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海西地区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海西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

2. 海西地区的地图和图片。

3.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大屏幕或投影仪展示一幅海西地区的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西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海西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二、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和地图,向学生介绍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2. 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让学生对海西地区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教师提供词汇和句型的解释,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表达。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活动,利用学生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海西地区的特点。

3. 教师巡回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西地区的自然资源如何影响当地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海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六下《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他包”、“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教学课时安排 十八课 总共 18 课时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学进度表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备注 时1 1、世界公园丹霞美 1 2.7-2.122 2、人间仙境桃源洞 1 2.13-2.19 3、天下奇景白水洋3 4、东南屋脊黄岗山 1 2.20-2.26 5、海峡风情惠安女4 6、海滨皇城赵家堡 1 2.27-3.4 7、崇武古城观海景5 8、海边奇观“兵马俑” 1 3.5-3.11 9、八闽文化先驱者6 10、开闽圣王王审知 1 3.12-3.18 11、朱熹理学传四海7 12、童真思想家李贽 1 3.19-3.258 13、近代天文奠基人 1 3.26-4.1 14、毛估大师卢嘉锡9 15、熊猫世界的故事 1 4.2-4.8 16、厦门金门门对门10 17、动漫情牵海峡缘 1 4.9-4.1511 18、番石榴落户海西 1 4.16-4.2212 毕业考复习 4.23-4.2913 毕业考复习 4.30-5.614 毕业考复习 5.7-5.1315 5.14-5.20 毕业考复习16 毕业考复习 5.21-5.2717-18 5.28-6.10 毕业会考

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教案

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教案

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专题:绿色海西第一课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内容: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丹霞美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泰宁县的初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泰宁的图片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丹霞美有一定的认识,一定很感兴趣。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第一湖山”,深入探究出示丹霞美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丹霞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升华:到泰宁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

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让学生运用学习丹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第二课时1、回顾巩固“天下第一湖山”的特殊之处。

2、作文比拼随机抽取,10小篇作文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二、作业设计写写自己对学生介绍的动植物的认识,形成作文交上来。

三、课后反思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

应该注重课外迁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

第二课人间仙境桃源洞(上课时间:2011-3-11 周五第五节)教学内容:人间仙境桃源洞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桃源洞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了解何谓“一线天”,它的美具体体现在哪里?教学准备:图片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一线天认识较少,课前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

3. 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海西家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地理坐标、气候、地貌等。

2.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名人、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海西家园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思维拓展(1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合作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

2. 学生们需要合作完成景点的名称、特点、景点图、宣传口号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进行评选。

第六步:总结回顾(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海西家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你们对家园的保护有什么想法?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设计的质量来评价。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和小组合作实践来评价。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设计和展示的过程来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海西家园的保护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运用英语单词和短语,包括家庭成员、家居环境等;2. 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2.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3. 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3. 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认识的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家庭成员的单词。

Step 2: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10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3: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居环境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4: 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描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Step 5: 听力和口语训练(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对话中的情景,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Step 6: 小结和延伸(5分钟)- 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概述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介绍海西家园的行政区划,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各个乡镇。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如地形、地貌、植被等。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人文景观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让学生熟悉家乡的著名景点。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主要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趋势。

第五课时:保护环境,热爱家乡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乡。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乡的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对海西家园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能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素养。

3.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资源1. 海西家园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 实地考察所需器材,如地图、调查表等。

3. 环保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海西家园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

第一单元绿色海西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设计一:图片展示与解说结合教学教材分析:《武夷山水双世遗》内容丰富,可讲的知识很多,水色山像、雾形云影、摩崖石刻、珍奇物种,悠久历史、奇特地理、美丽传说、历代名家及当代建设的成就,有如夜空的星星,点点灿烂、无可穷尽。

我们只能带着学生用管仲窥豹法,通过一扇窗口去了解美丽神奇的武夷山水。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简单介绍武夷山水的一些风景名胜,文人古迹和一些美丽的传说。

2、通过欣赏“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十八弯”代表处等美景,激发学生因自己生活在这福天福地里的自豪感,诱导出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之情,产生游览观光、亲临其境的欲望。

3、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一两处奇峰或秀水,在讲述中体现出自己的自豪感或向往之情;或是了解“仙舟”等古迹,能说说“仙舟”的神奇。

教具准备:武夷山丹岩全景图,大王峰与玉女峰等岩峰及九曲溪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从武夷的奇山导入教学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到过武夷山,到过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游览后的体会。

然后导入,出示山峰全景图。

讲解:不知道大自然是怎样的一种造化,把武夷山塑造的这样神奇、多姿,武夷山的自然天成难道是岁月老人眷顾的结果吗,带着对这片山水的憧憬与好奇我们走进了武夷山。

今天我们看到的武夷山奇特秀丽的自然山水,是四亿年地质变化的结果,我们的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本的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自豪地、大声地朗读。

谁能告诉大家,这片美丽而神奇的景色在我们福建省的哪个位置。

可以翻开第二页的地图说一说。

武夷山有36奇峰,同学们能说出几座呢?当学生说出一些后,教师再补充一些,不必都说全。

二、认识几座奇妙的岩峰,单列放大图。

出示时师做简单讲解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海拔410米,峭壁千寻、高拔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第一专题:绿色海西第一课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内容:世界公园丹霞美一、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丹霞美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泰宁县的初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教学准备:泰宁的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丹霞美有一定的认识,一定很感兴趣。

第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第一湖山”,深入探究出示丹霞美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丹霞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升华:到泰宁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

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让学生运用学习丹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第二课时1、回顾巩固“天下第一湖山”的特殊之处。

.2、作文比拼随机抽取,10小篇作文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六、作业设计写写自己对学生介绍的动植物的认识,形成作文交上来。

七、课后反思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

应该注重课外迁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

第二课人间仙境桃源洞一、教学内容:人间仙境桃源洞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桃源洞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了解何谓“一线天”,它的美具体体现在哪里?四、教学准备:图片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一线天认识较少,课前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1、教师罗列几种一线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一种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来理解。

2、让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借助幻灯片重点讲解。

、3七、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究。

天下奇景白水洋第三课一、教学内容:天下奇景白水洋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白水洋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天然浅水广场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掌握“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名称,激发珍惜、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浅水认识较少,学生可以较好地联系生活实际。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播放白水洋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以及游客对白水洋的评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白水洋的美。

2、让学生看完动画的感受,并提出自己该怎么做的实际行动。

3、成立保护白水洋的保护组以及破坏白水洋的残暴组,让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赛。

4、教师小结:保护大自然的浅水广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六、教学反思:课堂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

第四课东南屋脊黄岗山一、教学内容:东南屋脊黄岗山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黄岗山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山有一定的认识,可让学生通过询问朋友或者家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的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东南屋脊”?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站在黄岗山上,大自然的雄姿风采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

六、教学反思:课堂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

第二专题蓝色海西第五课海峡风情惠安女一、教学内容:海峡风情惠安女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惠安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惠安女的精神本质------勤劳简朴、吃苦耐劳。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惠安女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较少进行思考,可让学生通过询问朋友或者家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惠安三宝之一”?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惠安女的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惠安女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六、教学反思:教学应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介绍当地人的美德,并且进行对比。

第六课海滨皇城赵家堡一、教学内容:海滨皇城赵家堡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赵家堡的赞美和讴歌。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图示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赵家堡认识较少,课前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1、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并且思考:为什么赵家堡被称为“宋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 2、让学生欣赏图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赵家堡”。

4、让学生说身边的特色建筑物,并说与课文所讲的不同之处。

5、七、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究。

第七课崇武古城观海景一、教学内容:崇武古城观海景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崇武古城的赞美和讴歌。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古城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前往惠安县观赏,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观赏崇武古城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a).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欣赏观赏时所拍摄的照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明初福建海防”。

e)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七、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究。

第八课海边奇观“兵马俑”一、教学内容:海边奇观“兵马俑”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兵马俑”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实地考察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兵马俑”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前往云霄县观赏,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观赏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欣赏观赏时所拍摄的照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北有五大连池,南有牛头山”。

七、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究。

充分就身边的事件,让学生说说切身的感受,就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第三专题:人文海西第一课八闽文化先驱者教学内容:八闽文化先驱者教学目标:欧阳詹的地位---“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具体体现在哪里?二、教学重难点:为何欧阳詹的地位---“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具体体现在哪里?三、教学准备:收集欧阳詹的事迹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通常只是听过欧阳詹而已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事迹,深入探究出示欧阳詹的事迹,让学生进行简要地说明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为何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首先你请同学在文章当中寻找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总结: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周遭的人,儒学风气开始振兴。

升华:《闽政通考》写道:“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让学生结合作品,说说对作品的理解。

第二课时1、回顾巩固欧阳詹的贡献,学生口头表述。

、作文比拼2.随机抽取,10小篇作文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八、作业设计写写自己对学生介绍的动植物的认识,形成作文交上来。

九、课后反思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

应该注重课外迁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

第十课开闽圣王王审知一、教学内容:开闽圣王王审知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学习名人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读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自由读书,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开漳圣王陈元光”。

e)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名人效应的现象,尤其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名人世界不可避免的忽视现象,让学生说说自己切身的感受。

六、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究。

充分就身边的事件,让学生说说切身的感受,就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第十一课朱熹理学传四海一、教学内容:朱熹理学传四海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理学的认识。

八、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九、教学准备:图片十、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朱熹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十一、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读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欣赏图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朱熹吟诗分水关”。

e)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