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水地源热泵机组节能认证规则CQC31-439137-2014

水地源热泵机组节能认证规则CQC31-439137-2014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规则
CQC31-439137-2014
水(地)源热泵机组节能认证规则
Energy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rules for
water-source (ground-source)Heat Pumps
2014年11月18日发布2014年11月18日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前言
本规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规则代替CQC31-439137-2010。

主要变化如下:
1.认证依据标准用GB 30721-2014替代CQC3123-2010;
2.修改了适用范围;
3.修改了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原则;
4.对检测依据和项目进行了修改。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参与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主要起草人:袁雅青王博
第1页共3页
第2页共3页
CQC31-439137.01-2014 水(地)源热泵机组产品描述
第3页共3页。

源热泵机组节能认证新-CCC认证

源热泵机组节能认证新-CCC认证
3
制冷消耗功率偏差
制冷消耗功率偏差≤10%。
制冷消耗功率偏差≤10%。
需补差异试验
4
能效比要求
见下表1
无要求
需补差异试验
5
制热量偏差
无要求
制热量偏差应≥95%。
需补差异试验
6
制热消耗功率偏差
无要求
制热消耗功率偏差≤10%。
需补差异试验
7
全年综合性能系数要求
无要求
见下表2
需补差异试验
备注:旧版依据产品标准是GB/T 19409-2003,而新版依据产品标准是GB/T 19409-2013,由于这两个标准的制冷试验工况不同,所以需要重新做实验。
冷热风型
水环式
-
3.90
地下水式
-
4.20
地埋管式
-
3Hale Waihona Puke 90地表水式-3.90
冷热水型
水环式
CC≤150
4.60
CC>150
5.00
地下水式
CC≤150
4.90
CC>150
5.50
地埋管式
CC≤150
4.60
CC>150
5.00
地表水式
CC≤150
4.60
CC>150
5.00
本标准规定了水(地)源人泵机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以电动机械压缩式系统并以水为冷热源的户用、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水(地)源热泵机组。
本标准不适用于单冷型和单热型水地源热泵机组
需补差异试验
16000
2
制冷量偏差
制冷量偏差应≥95%。
制冷量偏差应≥95%。

31.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31.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附件31 编号:CEL 029—2016 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1 总则1.1本规则依据《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第35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制定。

1.2本规则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以空气为热源,提供热水为目的的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以下简称标识)的使用、备案和公告。

不适用水源式热泵热水机(器)。

2 标识的样式和规格2.1标识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长度为109mm,宽度为66mm。

2.2标识名称为:中国能效标识(英文名称为CHINA ENERGY LABEL),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者名称(或简称);(2)规格型号;(3)能效等级;(4)性能系数(W/W);(5)制热量(W);(6)制热消耗功率(W);(7)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8)能效信息码;(9)能效“领跑者”信息(仅针对列入国家能效“领跑者”目录的产品)。

12.3标识样式示例见附件1。

3 能源效率检测3.1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和性能系数等产品能效性能相关参数的检测方法应当依据GB29541的现行有效版本。

对于带辅助能源的热泵热水机(器)进行能源效率检测时,应当关闭辅助能源。

3.2《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的格式见附件2。

3.3生产者或进口商可以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或者委托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并依据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确定产品能效等级。

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确定能效等级的生产者或进口商,应当保证其检测实验室具备按照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并鼓励其取得国家认可机构的认可。

3.4利用自有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的,应当提供实验室检测能力证明材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检测管理规范),已经获得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还应当提供相应认可证书复制件;利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应当提供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证书复制件。

(产品管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产品管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产品管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08年7月1.背景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经济资源,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已日益显现,因此,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壹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壹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政府机构率先节能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功能,积极推进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

为了规范市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消费者选择高效产品,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是壹条有效的途径。

热泵热水机是壹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汽压缩循环,将低温热源(空气或水)的热量转移到较高温的被加热的水中,来制取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的设备。

热泵热水机组作为高效集热且转移热量的装置,将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转移,能够把消耗的电力变为3-4倍的热能。

节能、安全是它的主要优点。

这壹技术于国外已得到应用,于南非、澳大利亚制热水领域,有30%--40%用的是热泵,美国、欧洲也有大量应用。

近年来,热泵热水机于中国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热泵热水机生产的企业有200多家,但国家于能效方面尚未出台标准。

随着近几年热泵热水机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及消费者对热泵热水机能效性能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而且我国的热泵热水机也存于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制定热泵热水机的节能认证技术规范、尽快开展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成为贯彻我国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适应市场需求重要工作,2008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将其列入新产品开发计划。

2.工作过程综述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且归口。

2.1成立工作组2008年初项目正式启动,2008年4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规范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规范起草单位:组长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员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XX公司、江苏天舒电器XX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XX公司、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XX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XX公司。

工程技术知识: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即将揭开面纱

工程技术知识: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即将揭开面纱

工程技术知识: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即将揭开面纱提要:标准还将明确规定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以及能源效率等级的判定、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对于新标准中,制热量小于10kW、普通型静态加热式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为3.4,这一指标引起的争议大。

一个成熟的产业必定会有先关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

近日,记者在中国空气能行业高峰论坛上得到消息,《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在2012年年底已形成报批稿,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

据知情人士透露,标准或将于2013年6月开始执行。

作为新兴产业,热泵热水机行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从2000年第一台热泵热水器研制成功,到2013年近500家热泵生产企业的火热,热泵热水器行业已初具规模。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中也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能效造假等诸多问题。

虽然2008年,相继出台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产品标准,但这些标准只是对热泵热水机和热水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并没有涉及热泵热水器能效比等核心具体的问题,所以《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以下简称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何时能正式出台,成为了行业瞩目的焦点。

近日,制冷商情记者在中国空气能行业高峰论坛上得到消息,《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在2012年年底已形成报批稿,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

据知情人士透露,标准或将于2013年6月开始执行。

标准即将执行,它的内容到底有哪些?,标准的实施存在什么样的争议,标准实施以后又会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标准内容提前知据制冷商情记者了解,参与该标准起草的单位众多,既有中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也有美的、格力、锦江百浪、阿里斯顿、艾欧史密斯、天舒、博浪等热泵企业,还有一些高等院校也参与了标准的起草。

热泵热水器技术的五大标准

热泵热水器技术的五大标准

热泵热水器技术的五大标准额定运行的进风温度GB/T23137-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将20℃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额定运行的进风温度。

该温度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进风温度高5℃,比日本制冷工业协会(JRA)标准规定的进风温度高4℃。

然而,这看似不大的差异却影响深远。

额定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参数是产品性能的代表性指标,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制造企业在设计时都尽可能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维持较高的蒸发温度,以提高制热能力和效率。

但是,现有空调压缩机的冷凝温度上限一般为65℃,通常在热水温度达到55℃时,冷凝温度已经接近该上限范围。

考虑到性能参数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以及冷凝器的技术经济性等因素,热泵制造企业很难采取类似在空调设计中保留温度裕量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因此,热泵热水器制造企业采用了多种解决方案,如使用动作温度较高的压力开关,使压缩机在短期内以高于上限值的冷凝温度运行;采取冷凝温度上限较高的T3气候类型压缩机,允许冷凝温度高达70℃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开发热泵热水器专用压缩机。

然而,由于空气源热泵的制热能力受进风温度影响较大,在住宅场所使用时,当进风温度较低时,会出现热水不够用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进风温度达到15℃时,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热能力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不会出现热水不够用的情况。

如果将15℃作为额定运行的进风温度,热泵热水器的防超温保护功能在进风温度超过15℃时将发挥作用,通常的措施是减少蒸发器的空气流量,降低蒸发温度,从而降低系统热负荷,这使冷凝温度受到限制。

这种措施对于防止系统超温运行是简单有效的。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热泵热水器而言,冷凝温度上限为65℃的常规空调压缩机足以胜任热泵系统要求。

CO2为制冷剂的热泵热水器GB/T23137-2008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以CO2为制冷剂的热泵热水器》的内容基本源于JRA4050:2007《家用热泵热水器》。

如果对热泵制冷系统的压力安全特性进行比较,就会发现CO2为制冷剂的热泵热水器与常规使用碳氟类制冷剂的热泵热水器之间存在差异。

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等级及限定值

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等级及限定值

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等级及限定值一、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等级在当今环保节能的理念下,热泵热水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产品备受关注。

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等级是衡量热泵产品能效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能源效率等级采用能源效率等级标识进行标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四级表示能源效率最低。

1. 一级能源效率等级一级能源效率等级的热泵热水机是目前市场上能效最高的产品之一。

它通过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能够在能源消耗较少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从而有效地节约能源。

一级能源效率等级的热泵热水机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 二级能源效率等级二级能源效率等级的热泵热水机在能效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一般家庭的热水使用需求。

虽然与一级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二级能源效率等级的热泵热水机依然比传统的热水器具有更高的能效表现,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对于能源节约仍然起到积极作用。

3. 三级和四级能源效率等级相较于一级和二级的高能效产品,三级和四级能源效率等级的热泵热水机能效较低,其能源消耗相对较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在市场竞争中,三级和四级能源效率等级的产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排斥。

二、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限定值为了促进热泵热水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限定值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热泵热水机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达到相应的能效水平方可上市销售和使用。

1. 能源效率限定值标准热泵热水机的能源效率限定值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能效比、能效标识、产品额定容量和额定热系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对热泵热水机的能效水平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限定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能源效率标识认证对于符合国家标准的热泵热水机产品,可以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和标识手续,获得能源效率标识认证,凭借认证标识进行产品销售和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
GB ×××××-××××
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试验方法和 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动机械压缩式系统并以水为冷(热)源的户用、工商业用和类似用 途的水(地)源热泵机组。
本标准不适用于单冷型和单热型水(地)源热泵机组。
水(地)源热泵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和名义制热工况下满负荷运行时,节能型机组达到 的全年综合性能系数的最小值。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应符合 GB/T 19409 和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4.2 能效等级
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等级分为 3 级,其中 1 级能效最高。
3
GB×××××-××××
根据水(地)源热泵机组的全年综合性能系数测试结果,依据表1,判定其能效等级。
地表水式
-
4.20
3.90
3.50
水环式
冷热水 型
地下水式 地埋管式
地表水式
CC≤150 CC>150 CC≤150 CC>150 CC≤150 CC>150 CC≤150 CC>150
5.00 5.40 5.30 5.90 5.00 5.40 5.00 5.40
4.60 5.00 4.90 5.50 4.60 5.00 4.60 5.00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前言
本标准的第 4.3 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SAC/TC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 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沃弗圣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劳特斯 空调(江苏)有限公司、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建宏、张明圣、彭飞、钟瑜、汪代杰、蔡永坚、胡祥华、高翀、凌虹、葛 建民、董云达、李建军、程卓明、张维加、陈昭晖、陈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008 年7 月
1.背景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经济资源 , 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紧缺已日益显现 , 因此,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 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政府机构率先节能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功能,积极推进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

为了规范市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消费者选择高效产品,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热泵热水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汽压缩循环,将低温热源(空气或水)的热量转移到较高温的被加热的水中,来制取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的设备。

热泵热水机组作为高效集热并转移热量的装置,将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转移,可以把消耗的电力变为 3-4 倍的热能。

节能、安全是它的主要优点。

这一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应用,在南非、澳大利亚制热水领域,有 30%--40%用的是热泵,美国、欧洲也有大量应用。

近年来,热泵热水机在中国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热泵热水机生产的企业有 200 多家,但国家在能效方面尚未出台标准。

随着近几年热泵热水机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及消费者对热泵热水机能效性能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而且我国的热泵热水机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制定热泵热水机的节能认证技术规范、尽快开展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成为贯彻我国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适应市场需求重要工作, 2008 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将其列入新产品开发计划。

2.工作过程综述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并归口。

2.1成立工作组
2008年初项目正式启动, 2008年 4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规范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规范起草单位:
组长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组员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
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2.2技术规范制定原则
为使技术规范能够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客观反映我国热泵热水机能耗的实际水平,引导热泵热水机的技术发展,在技术规范制定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节能产品为合格产品中的精品;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与已颁布实施的
相关标准相协调;充分考虑我国热泵热水机组生产企业的发展水平。

2.3起草过程说明
2008年 4 月起草组进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对热泵热水机技术规范的制订相关工作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1.技术要求产品范围与 GB/T 21362 的产品范围相同。

2.确定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和性能系数(COP作为检验项目。

3.产品按热源方式和制热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可分成: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水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水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

目前水源热泵热水机组产品偏少,暂定仅对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和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进行评价。

4.暂定制热量 CC X10 kW、10 kM CC X 20 kW 20 kM CGc 90 kW和 90 kW
< CC分为四段进行评价。

5.均支持一个型号为一个认证单元的单元划分。

6.确定空气源一次加热式送样 5 台,空气源循环加热式送样 12 台到第三方实验室测试。

7.确定了后续工作计划,数据验证,征求意见稿完成日期:2008年 5月20
日前,征求意见,修订技术规范,完成日期: 2008年 7月 31 日前。

2008年 4月第一次工作会议结束后认证中心发文向行业征集检测数据,得到了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在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配合下,认证中心完成了对企业提供样机的测试。

在检测数据经过统
计分析后, 2008年 5 月完成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向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于 2008年 7月返回意见,返回意见见《 CQC 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意见反馈汇总表》。

起草组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技术规范进行了修改,形成送审稿。

3.技术规范主要内容说明
3.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以下简称热水机)的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名义制热能力 3 kW以上,以空气为热源,以提供热水为目的热水机,本技术规范适用范围是现行 GB/T 21362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标准中所包括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节能产品的定位是合格品中的精品,所以要求申请节能认证的产品首先是合格品,应为设计定型产品,并通过国家“ CCC安全认证或取得生产许可证并承诺符合GB/T 21362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及企业明示的其他标准要求。

3.2参考标准
技术规范编制参考了以下标准:
GB/T 21362-2008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3.3定义
本技术规范采用 GB/T 21362-2008 中的术语定义。

3.4主要技术指标
3.4.1制冷量:热泵热水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 95%。

3.4.2制冷消耗功率:热泵热水机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 110%。

3.4.3能效比:热泵热水机名义工况的能效比实测值不应小于表 1 的规定值。

3.5分类原则
大类划分原则:
根据GB/T 21362,产品按热源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可分成: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组、水源热泵热水机组。

其中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又根据制热方式和使用地气候类型的不同又分为:普通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低温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

注:1、目前水源热泵热水机组产品偏少,暂定仅对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和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进行评价。

2 、对于10kW以下和90kW以上缺乏数据,并且10kW- 20kW之间的机组测试结果与20kW- 90kW之间的机组测试结果比较集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因此,在技术规范的性能指标中,不进行冷量分段。

3. 6节能指标值的确定
数据来源: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
用电器检测所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样机的测试数据和部分企业提供数据组成。

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统计有 21台机组数据,COF值平均值为4.10,最低值是3.45,最高值是4.54,4.4以上占总数的23.8%,因此将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 COP节能评价值定为4.4 。

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统计有2台机组数据,COP fi平均
值为3.69,最低值是3.63,最高值是3.75,根据GB/T 21362表4性能系数的
普通型与低温型机组COP的数值关系推算,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
组的COP为3.7 ,因此将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COP节能评价
值定为 3.7。

普通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统计有9台机组数据,COP值平均
值 4.35,最低值 3.95,最高值 4.7,由于统计的数据量比较小,根据 GB/T 21362 表4一次加热式和循环加热式机组 COP的数值关系,以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 4.4 为基准推算,普通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 COP 节能评价值定为 4.4。

低温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统计有 2 台数据,数据量太少,根据
GB/T 21362表4各类型机组COM数值关系推算,低温型空气源一次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COP节能评价值定为3.7。

提供水泵的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和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由于没有相关数据,因此根据 GB/T 21362 表 4 各类型机组 COR的数值关系推算,确定提供水泵的普通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的节能评价指标为4.30,提供水泵的低温型空气源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机组节能评价指标为 3.60 。

3.6试验方法
按 GB/T 21362-2008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3.7、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它们相符合,无冲突。

本标准参考了 GB/T 21362-2008,参与本标准制定的单位同时是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 GB/T21362-2008 的协调性。

本技术规范认证评价指标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的指标及试验方法与 GB/T21362-2008 完全相同,性能系数指标高于 GB/T 21362-2008 的要求。

目的在于打造节能认证“精品”,指标确定的依据在前文中有明确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