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补强机理
《炭黑补强机理》课件

炭黑在橡胶中的分 散
影响橡胶性能:炭黑分散不均匀会导致橡胶性能下降 影响加工性能:炭黑分散不均匀会导致橡胶加工困难 影响使用寿命:炭黑分散不均匀会导致橡胶使用寿命缩短 影响环保性能:炭黑分散不均匀会导致橡胶环保性能下降
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状态: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其补强效果
导电性:炭黑可以提高橡胶的导电性
提高橡胶的 耐磨性
增强橡胶的 抗老化性
改善橡胶的 抗撕裂性
提高橡胶的 导电性
硬质炭黑:提高橡胶的硬度和耐磨 性
半硬质炭黑:综合硬质和软质炭黑 的优点,提高橡胶的综合性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质炭黑:提高橡胶的弹性和抗撕 裂性
特种炭黑:具有特殊的补强效果, 如导电性、磁性等
炭黑分散的影响因素:炭黑的粒径、表面活性、橡胶的粘度、温度等
炭黑分散的方法:机械搅拌、超声波分散、高速剪切等
炭黑分散的效果评价:通过观察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状态,以及测试橡胶的力学性 能等指标来评价炭黑分散的效果
提高炭黑表面活性:通过表面处理提高炭黑表面活性,使其更容易分散在橡胶中
控制炭黑粒径:选择合适的炭黑粒径,使其更容易分散在橡胶中 提高橡胶流动性:提高橡胶流动性,使其更容易与炭黑混合 加入分散剂:加入适当的分散剂,提高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效果
密度:相对密度为1.82.1
电导率:低电导率
光学性质:黑色,不透 明,有光泽
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具有高度分 散性和多孔性
石墨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连接, 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炭黑的晶体结构主要由石墨层和碳 原子组成
简述炭黑补强的机理

简述炭黑补强的机理炭黑是一种常用的填料,其在橡胶、塑料、涂料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炭黑补强效果显著,是炭黑应用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分子水平和宏观特性两个层面探讨炭黑补强的机理。
一、分子水平1. 炭黑表面化学性质炭黑表面具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与聚合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增加了聚合物与炭黑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粒径效应由于炭黑颗粒粒径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因此可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来增加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由于小颗粒直径可导致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曲率半径,并且可以在聚合物中形成比较均匀的分散态势,从而增加了聚合物与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分散效应当填充剂(如炭黑)添加到聚合物中时,它们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团簇,这些团簇可以导致机械性能的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使用分散剂来保持填料的分散状态。
炭黑表面上的官能团可以与分散剂形成键合,从而增强其分散效果。
二、宏观特性1. 硬度和强度添加炭黑可使聚合物硬度和强度提高。
这是因为炭黑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曲率半径,可以增加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通过增加填充剂体积分数来增加聚合物体系的密实性。
2. 耐久性添加炭黑可提高聚合物的耐久性。
这是因为炭黑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防止紫外线、氧化和其他环境因素对聚合物产生负面影响。
3. 电导率由于炭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某些应用中可以用作导电填料。
当填充剂浓度较低时,其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填充剂颗粒之间的距离和填充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填充剂浓度较高时,其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填充剂颗粒之间的连通性和电子传输。
综上所述,炭黑补强机理涉及到分子水平和宏观特性两个层面。
在分子水平上,炭黑表面化学性质、粒径效应和分散效应是影响补强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宏观特性方面,硬度、强度、耐久性和电导率是炭黑补强机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炭黑在橡胶、塑料、涂料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白炭黑补强硅橡胶机理

白炭黑补强硅橡胶机理白炭黑是一种常用的填料,可以用来补强硅橡胶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增强效果和抗老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中。
补强硅橡胶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白炭黑的高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增加与硅橡胶的物理结合力。
其次,白炭黑的颗粒形状和尺寸能够增加硅橡胶的机械强度,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在物理机械作用方面,白炭黑填料与硅橡胶基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物理上的键合关系。
白炭黑颗粒的高比表面积使其能够与硅橡胶分子链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物理上的吸附作用。
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增加硅橡胶的黏附能力和内聚力,使其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和耐磨性。
在化学作用方面,白炭黑填料还能与硅橡胶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其化学键合力。
白炭黑的表面含有许多活性基团,可以与硅橡胶中的官能团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
这种化学键能够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除了物理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白炭黑还能够通过改变硅橡胶的微观结构来提高其性能。
白炭黑填料的加入可以改变硅橡胶的晶粒尺寸和分布,使硅橡胶具有更细密的结构和更均匀的分布。
这种微观结构的改变能够提高硅橡胶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和韧性。
总的来说,白炭黑补强硅橡胶的机理是通过物理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和微观结构调控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白炭黑的高比表面积和颗粒形状能够增加硅橡胶的物理强度和黏附能力,而其表面的活性基团则能够与硅橡胶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其化学性能。
此外,白炭黑的加入还能够改变硅橡胶的微观结构,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因此,白炭黑作为一种常用的填料,能够有效地补强硅橡胶材料,提高其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中。
炭黑补强机理

填料的性质对橡胶橡疲劳老化的影响
活性填料
活性填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表面活性,能使 橡胶分子在其粒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结构,使体系中橡 胶分子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差异很大,在疲劳过程中这种不 均质的状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加速了疲劳老化 过程。
活性小的填料
活性小的填料对橡胶分子的吸附能力小,在离子表面 上不能形成致密的结构,应而橡胶分子的空间分布较为均 匀,在疲劳过程中橡胶分子受较小的束缚而具有较大的活 动性,并易从填料粒子表面上脱落下来,减轻体系的不均 质程度,结果出现了较好的耐疲劳老化性 。
A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 B相—交联团相;C相—被填料束缚的橡胶相
C相中有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
物理吸附
当炭黑和橡胶分子在湿 润温度以上混炼时,橡 胶分子链可以进行较强 的分子热运动,进入炭 黑粒子的吸引力界限以 内,并被炭黑粒子表面 吸附取向。此状态为橡 胶对炭黑的浸润状态。 若温度低于流动温度, 分子链运动能力弱,不 能进入炭黑吸引范内, 则补强效果不理想。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结合胶模型
A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 B相—交联团相;C相—被填料束缚的橡胶相
C相(结合橡胶 区),橡胶分子 在炭黑粒子周围 形成的稠密集合、 定向排列、相互 交错的非运动性 结合橡胶层。C 相结构对弹性无 贡献,但对强度 和耐久性能有极
大的补强作用。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结合胶模型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4Leabharlann 活性小的填料活性小的填料对橡胶分子的吸附能力小在离子表面上不能形成致密的结构应而橡胶分子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疲劳过程中橡胶分子受较小的束缚而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并易从填料粒子表面上脱落下来减轻体系的不均质程度结果出现了较好的耐疲劳老化性该理论认为炭黑与橡胶生成了微观多相不均匀结构属于一种复合材料的补强机理
炭黑增强天然橡胶的原理

图 3.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非均质模型 A 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B 相—交联团相; C 相—被填料束缚的橡胶相 对壳层补强作用的解释是双壳层起骨架作用。 提出了填充炭黑橡胶的不均质 结构示意图,见图 3。图中 A 相为自由大分子,B 相为交联结构,C 相为双壳层, 该理论认为 C 相起着骨架作用联结 A 相和 B 相, 构成一个橡胶大分子与填料整体 网络,改变了硫化胶的结构,因而提高了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橡胶大分子链滑动学说
二、影响炭黑对天然橡胶的补强的因素主要有: (1)炭黑的结构度 结构度是指炭黑在生成过程中, 炭黑微粒间以化学键熔聚连结 成三维不规则链枝的聚集体,称一次结构,也称永久结构;一次结构间以物理力 形成疏松缔合物称二次结构, 也称暂时结构。炭黑结构度对定伸强度影响最为突 出。在相同粒径下,结构度越高,定伸强度越大。此外,提高炭黑结构度可降低 伸长率,提高抗张强度和硬度,特别是可提高耐磨耗性。炭黑结构度对硫化胶动 态性能也有影响。 (2)炭黑的粒径 炭黑粒子愈小, 它与橡胶分子的接触面愈大, 补强作用也愈明显, 但混炼时难于分散,胶料生热也大。然而,由于能形成均匀、致密的橡胶—炭黑 空间网络,所以小粒径炭黑能赋予硫化橡胶较高的强伸性与耐磨耗等性能。 大 粒径(50nm 以上)炭黑经超声波分散后,炭黑基本上以单个粒子的形式出现,因 此大粒径炭黑比较容易被分散到橡胶中去, 但是单位重量炭黑所形成的炭黑—橡
炭黑的种类、用量、粒径和结构对橡胶补强效果的影响因素
图 1.
由图可见,炭黑用量有一个峰值。 炭黑补强胶料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在峰值之前,炭黑大部分是以单个粒子 分散于橡胶中;在峰值之后,炭黑部分以团粒形式分散于橡胶中,妨碍了其补强 作用的发挥。 理论上只要一条橡胶分子链有一个点同炭黑结合, 则整个分子链就成为凝胶, 这种凝胶是疏松的。当炭黑的填充量大时,一条橡胶分子链可能被吸附于几个炭 黑粒子上,形成结实的凝胶。
改善白炭黑在胶料中补强作用的方法

人们在不断寻求各种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白炭
黑等填料的分散,同时提高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相
互作用。直接添加少量的分散剂是一种方便的方 法。一般认为分散剂属于金属皂基混合物。相对 于橡胶大分子,分散剂是小分子,又具有表面活性 剂的双亲结构。因此,分散剂的引入起到了增塑 润滑作用,可以弱化大分子之间的缠结,同时,分
般地说,大部分能够与白炭黑的表面羟基发生化
学反应的易挥发物质均可作为改性剂。 白炭黑的结构改性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白炭黑 进行分子设计,将亲水性的白炭黑改性成程度不 同的疏水性、两亲性的或带反应活性的白炭黑。 最近几年,国外出现了一种生产方法,叫硅酯水解 法,产品称为WPH,所得二氧化硅极细,最大粒径
键;活性羟基与有机大分子链上的氢形成氢键;白 炭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白炭黑一聚合物一白炭 黑与白炭黑聚集体间的“桥”链构成了空间网络 结构。其补强的机理可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白
散剂还利于缠结的解除。目前国内文献对分散剂
重要的作用,但必须使其在填充体系中能够均匀 分散,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Si69使用方法主要
包括直接混合法和预处理法两种。直接混合法是 将二氧化硅、生胶与Si69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 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剂,以免阻碍偶联剂与聚合物
的合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也只作了初步研究,加 之对其组成的不明确,一般将其统称为加工助剂。
的混合物口J。
并均匀分散在二氧化硅表面进行处理;湿式处理
则是在二氧化硅的制作过程中,用偶联剂处理液
此外,设法在组成胶料的聚合物分子上附加
可以和白炭黑粒子相结合的官能团(胺、酰胺、烷 氧基硅烷、环氧基、羟基等),使白炭黑可以直接
炭黑补强

1.按制造方法分 (1)接触法炭黑:接触法炭黑,其中包括槽法炭黑、滚筒法炭黑和圆
盘法炭黑。
槽法炭黑转化率大约为5%。其特点是含氧量大(平均可达 3%),呈酸性,灰分较少(一般低于0.1%)。 (2)炉法炭黑: 炉法炭黑的特点是含氧量少(约1%),呈碱性,灰分较多 (一般为0.2%~0.6%),这可能是由于水冷时水中矿物质带来的。
传统橡胶补强:CB、白CB、有机树脂、 纤维、聚合物共混等 新兴补强:纳米技术
炭黑补强体系
1.炭黑的生产、分类与命名
2.炭黑的组成与结构
3.炭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5.炭黑对橡胶工艺性能的影响 6.炭黑的补强机理
§1橡胶补强与填充的历史与发展
年发明了二氧化硅气相法白炭黑。
近年来无机填料的发展也很快,主要表现
在粒径微细化、表面活性化、结构形状多
样化三方面。从填料来源看对工业废料的
综合利用加工制造填料发展也较快。
§2 炭黑的生产、分类和命名 一.炭黑的定义
炭黑是由许多烃类物质(固态、液态或气 态)经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生成的。它主要由碳元
素组成,其微晶具有准石墨结构,且呈同心取向, 其粒子是近乎球形的粒子,而这些粒子大都熔结 成聚集体。
(3)热裂法炭黑:转化率30%~47%。炭黑粒子粗大,补
强性低,含氧量低(不到0.2%),含碳量达99%以上。
(4)新工艺炭黑:新工艺炭黑的聚集体较均匀,分布较窄, 着色强度比传统的高十几个单位,形态较开放,表面较光 滑。N375、N339、N352、N234、N299等均为新工艺炭 黑。
2.按作用分:
橡胶工业中填料的历史几乎和橡胶的历史一样长。
橡胶炭黑补强原理

橡胶炭黑补强原理
橡胶炭黑补强是橡胶工业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其原理是将炭黑粒子加入到橡胶中,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提高橡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炭黑是一种黑色粉末,由天然气或石油等碳质原料经过高温热解、气相沉积等工艺制成。
炭黑具有高比表面积、分散性好、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
橡胶和炭黑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橡胶补强的基础。
橡胶分子链中的双键可以与炭黑表面上的羟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形成强的分子键合力。
这种键合力可以有效地改善橡胶的力学性能。
在橡胶生产过程中,炭黑的添加量通常在10%-50%之间。
炭黑的种类、粒径、表面活性等因素都对橡胶补强效果有影响。
一般来说,表面活性高、粒径小的炭黑补强效果更好。
除了炭黑外,还有其他补强剂,如硅石、白炭黑、碳纤维等。
它们与橡胶分子链的作用方式不同,但都可以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橡胶炭黑补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密封件、管道和鞋底等领域。
不同用途的橡胶制品对炭黑的要求也不同,需要在炭黑的种类、添加量、分散性等方面进行调整。
橡胶炭黑补强技术是橡胶工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炭黑选择和添加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耐用性,为橡胶制品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相(未交联或 交联少的橡胶 区,交联点间 的分子链长度 80~100nm), 橡胶中分子或 链段未被炭黑 吸附,能进行 分子热运动, 接近生胶的状 态,主要提供 橡胶的高弹性 能。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结合胶模型 A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 B相—交联团相;C相—被填料束缚பைடு நூலகம்橡胶相
B相(橡胶的交 联区),因交联, 分子运动受束缚, 但比C相活动能 力强。能提高橡 胶的高弹性和强 度。作用大小取 决于B相在硫化 胶中的分布状态, B相的直径大小、 两相邻B相之间 的距离以及交联 键的类型、密度 和分布的均匀性。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结合胶模型
A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 B相—交联团相;C相—被填料束缚的橡胶相
C相(结合橡胶 区),橡胶分子 在炭黑粒子周围 形成的稠密集合、 定向排列、相互 交错的非运动性 结合橡胶层。C 相结构对弹性无 贡献,但对强度 和耐久性能有极
大的补强作用。
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的结合胶模型
(4)是收缩后胶料的状况,表明再伸长时的应 力软化效应,胶料回缩后炭黑粒子间橡胶链 的长度差不多一样,再伸长就不需要再滑动 一次,所需应力下降。
(5)在适宜的情况(加膨胀)下,经过长时间,由 于橡胶链的热运动,吸附与解吸附的动态平衡, 粒子间分子链长度的重新分布,胶料又恢复至 接近于原始状态。但是如果初次伸长的变形量 大、恢复常不超过50%。
措施
提高填料粒子 的分散度(降 低炭黑等填料 的粒径)和采 用表面活性剂 以提高填料粒 子对橡胶的浸 润性,有助于 补强效果。
化学结合
在混炼时橡胶分子断裂成自由基,与 炭黑表面的活性中心发生结合作用,或炭 黑表面含氧基团和自由基在硫化时与橡胶 分子发生交联作用形成化学结合。
综上,炭黑补强作用主要是,炭黑的加入改变了橡
胶的结构,产生了C相结构。在硫化胶中,若炭黑得到 较好的分散,并且每个炭黑粒子表面都形成C相结构, C相起着骨架作用联结A相和B相。构成一个橡胶大分子 与填料整体网络,改变了硫化胶的结构,因而提高了硫 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橡胶大分子链滑动学说
该理论的核心是橡胶大分子能在炭黑表面上 滑动,由此解释了补强现象。炭黑粒子表面的活 性不均一,有少数强的活性点以及一系列的能量 不同的吸附点。吸附在炭黑表面上的橡胶链可以 有各种不同的结合能量,由多数弱的范德华力的 吸附以至少量强的化学吸附。吸附的橡胶链段在 应力作用下会滑动伸长。
大分子滑动学说的基本概念示意图
(1)表示胶料原始状态,长短不等的橡胶分子链被吸 附在炭黑粒子表面上。
(2)当伸长时,这条最短的链不是断裂而是沿炭黑表 面滑动,原始状态吸附的长度用点标出,可看出滑 移的长度。这时应力由多数伸直的链承担,起应力 均匀作用,缓解应力集中为补强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3)当伸长再增大,链再滑动,使橡胶链高度取向, 承担大的应力,有高的模量,为补强的第二个重要因 素。由于滑动的摩擦使胶料有滞后损耗。损耗会消去 一部分外力功,化为热量,使橡胶不受破坏,为补强 的第三个因素。
表面吸附层理论
该理论认为,炭黑与橡胶生成了微观多相不均 匀结构,属于一种复合材料的补强机理。
核磁共振研究证实,在炭黑表面有一层由两种运动 状态橡胶大分子构成的吸附层。在紧邻着炭黑表面的大 约0.5nm(相当于大分子直径)的内层,呈玻璃态;离 开炭黑表面大0.5~5.0nm范围内的橡胶有点运动性,呈 亚玻璃态,这层叫外层。这两层构成了炭黑表面上的双 壳层。双壳层的厚度Δγe基本上是上述范围 ,这个双壳 的界面层内中的结合能必定从里向外连续下降,即炭黑 表面对大分子运动性的束缚不断下降,最后到橡胶分子 不受束缚的自由状态。
A相—进行微布朗运动的橡胶分子链; B相—交联团相;C相—被填料束缚的橡胶相
C相中有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
物理吸附
当炭黑和橡胶分子在湿 润温度以上混炼时,橡 胶分子链可以进行较强 的分子热运动,进入炭 黑粒子的吸引力界限以 内,并被炭黑粒子表面 吸附取向。此状态为橡 胶对炭黑的浸润状态。 若温度低于流动温度, 分子链运动能力弱,不 能进入炭黑吸引范内, 则补强效果不理想。
炭黑补强机理
填料的性质对橡胶橡疲劳老化的影响
活性填料
活性填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表面活性,能使 橡胶分子在其粒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结构,使体系中橡 胶分子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差异很大,在疲劳过程中这种不 均质的状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加速了疲劳老化 过程。
活性小的填料
活性小的填料对橡胶分子的吸附能力小,在离子表面 上不能形成致密的结构,应而橡胶分子的空间分布较为均 匀,在疲劳过程中橡胶分子受较小的束缚而具有较大的活 动性,并易从填料粒子表面上脱落下来,减轻体系的不均 质程度,结果出现了较好的耐疲劳老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