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正确采集的痰标本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我们将介绍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痰标本的采集。
最佳的时间是早晨起床后,因为这个时候痰液比较容易咳出,且含有较多的细菌和病毒。
其次,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先漱口,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对痰标本的干扰。
其次,正确的姿势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坐在椅子上,身体略微前倾,双腿分开。
然后深呼吸几次,用力咳出痰液,尽量将痰液咳入干净的容器中。
在采集痰标本的过程中,患者应该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
第三,采集好的痰标本需要尽快送到医院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痰标本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采集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
如果无法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可以将痰标本放入冰箱保存,但不要冷冻。
最后,医护人员在接收到痰标本后,需要及时进行标本的处理和检测。
在进行标本处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以免被感染。
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会根据痰标本的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痰标本的采集方法,做到规范操作,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痰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和材料是否齐全,包括痰杯、痰杯盖、标本袋等。
2. 患者是否已经了解检查目的和方法,并同意配合。
3. 医务人员应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操作无菌。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采取其他合适的姿势,保持舒适。
2. 让患者先咳嗽几次,以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产生。
3. 使用无菌的痰杯,让患者深呼气,然后用力咳嗽,将咳出的痰液直接吐入痰杯中,注意避免掉落到地面或其他污染物上。
4. 收集的痰液应达到痰杯的1/3至1/2,避免过少或过多。
5. 立即将痰杯盖盖紧,并在标本袋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相关信息。
6. 将痰杯和标本袋交给实验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三、注意事项1. 痰液样本应尽早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本的变质。
2. 采集痰标本时应确保操作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3. 在采集痰液之前,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含有颜色的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 如果患者无法主动咳嗽,可以采用人工刺激咳嗽的方法,如轻拍患者的背部等。
5. 对于无法咳嗽的患者,可以采用吸痰器等辅助工具进行痰液的采集。
四、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 虽然痰标本采集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采集到的痰液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初次采集的痰液标本结果为阴性,仍然需要重新采集痰液进行检查。
2.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采集时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入。
3. 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标本的变质和结果的误差。
4.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确保患者清楚操作流程,并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采集不到位或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门诊痰标本采集作业标准

门诊痰标本采集作业标准项
目作业标准
标本盒选择◆审核、执行医嘱,
◆根据检验项目选择标本盒并粘贴条形码
◇痰常规:清洁有盖广口瓶留取
◇痰培养、痰找结核杆菌:无菌集痰器留取标本
采集方法◆护士接到标本容器核对无误后,给病人
◆根据检验医嘱告知病人检验项目的目的、注意事项、采集方法及配合要点
◆痰常规
◇病人晨起空腹状态下,清水漱口一深呼吸数次一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一盛清洁有盖广口瓶中一放到标本收取处
◆痰培养:无菌集痰器留取标本(检查痰液有无致病菌)
◇病人晨起空腹状态下,漱口溶液漱口一清水漱口一深呼吸数次一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一盛于无菌集痰器中一放在标本收取处
◇无菌集痰器保持无菌,在留痰之前不能打开
◇留取痰标本时不能触及容器内层,留取痰标本后立即加盖保存
◇痰培养一般连续留取三天或遵医嘱
◆痰找结核杆菌:无菌集痰器留取标本(检查痰液中的结核杆菌)
◇病人留取标本前清水漱口一深呼吸数次一收腹用力咳出自支气深部的脓样或黏液样痰液一盛于无菌集痰器中一放在标本收取处
◇留取痰找结核杆菌标本时,避免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12~24小时内的痰液
◇在治疗期留痰培养标本,应在停药48小时后留取
◇病理学检验以清晨第一口痰标本最适宜;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标本送检◆护士根据化验、检查单、姓名给病人标本留取器◆核对正确后收回标本
◆将采集完的标本进行条码扫描
◆按照送检时间及时送验。
痰标本采集操作规程(标准版)

痰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目的(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的一般形状,涂片检查细胞、细菌、虫卵,以及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和量以协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2)痰培养标本:检查痰中的致病菌,及确定病菌类型。
(3)24h痰标本:检查24h痰的量及性状,协助诊断。
二、评估(1)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的理解能力及其合作能力。
(2)病人的临床诊断和目前的病情、治疗情况。
(3)检查目的。
三、计划(1)用物准备:①病人能自行留痰者:标本容器(痰培养标本被无菌容器及漱口溶液200ml,24h痰标本备广口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目的、送检日期时间)。
②病人无法咳痰或不合作: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病室、床号、姓名)、吸痰用物(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手套。
痰培养标本需备无菌用物。
(2)病人准备:核对并向病人解释收集痰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环境准备:通风。
(4)护士准备:做好个人防护。
四、实施(1)操作步骤:①常规痰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痰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请病人于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内,盖好痰盒→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协助病员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用集痰器和吸引器按照吸痰法将痰吸入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②痰培养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取痰液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病人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嗽或不合作病人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用无菌集痰器和吸引器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③24h 痰标本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在广口集痰器内加少量清水→从7am 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晨7am 未进食前第一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h 的全部痰液吐入集痰器内→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2)注意事项:①帮助病人排痰,如伤口疼痛无法咳嗽,可用软枕或手掌压迫伤口,减轻肌肉张力,减少咳嗽时的疼痛。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4
3
痰标本采集法
(一)目的
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目的选择正确的容器。
2、患者做痰培养及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
3、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起止时间。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分
值
扣分及原因
准
备
质
量
15
分
1、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一项不合格扣1分)
2、用物准备:治疗卡、Lis条形码,一次性使用痰杯、手电筒、压舌板,弯盘、纱布、快速手消毒液、清水适量、24h痰标本准备容积约500ml的清洁广口容器,漱口液200ml(物品少备或补备一项扣0.5分,物品摆放不合理扣1分)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告知,呼叫器放于随手可触及
15
10
10
10
5
5
全程质量
10
1、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
2、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留取痰液之前要漱口,然后深吸气,用力咳出第一口痰,留于容器中
3、告知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3、检查用物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扣3分)
4、核对医嘱,粘贴lis条形码
3
6
3
3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75
分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确认,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2、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查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
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
要点:
1. 痰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时痰
液比较容易咳出,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较高。
2.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细菌的
干扰。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咳出痰液。
3. 采集容器,使用无菌的干净容器来收集痰液,通常是一个干燥、干净的容器,最好是带有盖子的容器,以避免痰液被外界污染。
4. 采集方法,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然后用力咳嗽将
痰液咳出并直接咳入收集容器中。
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
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5. 采集后处理,将盖子盖紧,确保容器密封,避免痰液外溢或
被外界污染。
标注好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
和分析。
6. 送检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或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或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
以上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要点,正确的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标准得分物品准备弯盘、手电筒、压舌板、纱布、根据检验目的准备标本容器(痰盒或无菌痰盒、大容量痰盒)、冷开水、漱口溶液、条形码标签、化验执行单、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必要时戴手套、备集痰器10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根据医嘱选择标本容器扣2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检查速干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检查手电筒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操作步骤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5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做到双向核对扣0.5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错误一项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未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一项扣1分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取得配合63.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观察口腔黏膜、咽部情况84.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5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戴口罩扣1分操作前未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检查项目一项扣1分采集前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痰培养标本协助患者漱口顺序不正确扣1分指导患者取痰标本方法不正确扣2分24h痰标本容器上未注明起止时间扣1分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未给予翻身扣背扣1分通过吸痰收集痰标本未戴手套扣1分集痰器连接方法不正确扣1分未协助患者擦净口鼻部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收集痰标本(1)常规标本:晨起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置于痰盒中6(2)痰培养标本:晨起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无菌痰盒8(3)24h痰标本:晨起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起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止,将24h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内8(4)无力咳痰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先叩击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127.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5痰标本采集后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操作后未将条形码贴于标本容器上扣1分操作后未核对扣1分医用、生活垃圾未分开扣1分未记录痰液的外观和性状扣1分,24h痰标本痰液总量未记录扣0.5分;记8.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标本及时送检6录不实扣0.5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1. 引言痰液标本是评估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确的采集技术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标本质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本操作标准旨在规范痰液标本的采集过程,确保操作准确、安全、无菌,提高采集者的能力及质量。
2. 术语定义- 痰液标本:患者从呼吸道排出的分泌物。
- 采集者:痰液标本的采集工作人员。
3. 采集环境要求- 操作室保持清洁,通风良好。
- 采集工具和处于无菌状态。
- 采集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穿戴无菌手套。
4. 采集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工具和。
- 检查采集工具和是否无菌。
- 关注采集者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洗手惯。
- 戴上无菌手套,确保采集过程无菌。
5. 采集步骤1. 通过告知患者痰液采集过程,获得患者的合作。
2. 提醒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干扰。
3. 患者刷牙后,嘴巴含漱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4. 患者取深呼吸,保持舌头平放。
5. 将无菌痰杯递给患者,提醒患者咳嗽或吐痰直接进入痰杯。
6. 确保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顺利呼吸,避免吸入其它异物。
7. 采集足够的痰液量,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8. 患者咳嗽或吐完痰液后,将盖子紧闭,确保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9. 采集完成后,将标本封存,填写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采集者签名等。
6. 采集后处理- 采集者将标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或病理科室。
- 标本送达后,实验室或病理科室负责进一步处理和检测。
- 采集者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报告。
7. 检查和考核- 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采集者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采集工具的无菌状态、痰液标本量的准确性等。
8.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的指导书、视频等参考资料,以便采集者研究和参考。
以上为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的最新考核表,希望采集者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工作,确保痰液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1. 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 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 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 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 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 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
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 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 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 洗手,戴口罩、手套。
4.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 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
于集痰器内。
(4)24 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 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 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 处理用物,洗手。
9. 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 除24 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 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后送检。
3. 避免在进食后2 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
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