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种苗非试管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红豆杉非试管快繁育苗技术

根粉 分 5 0×1 、0 0 20×1 、 0 0 100×1 3岩为基质的智能苗床 ( 在快繁时 , 要先用小木条在苗床上打上孔再插苗) , 深度以 2c ~3c 为宜。快繁后开启植物快繁智 m m
在加速其发展。但红豆杉种子休眠期很长 , 播种后 , 需要两年多时间才陆续发芽 , 而种子长时间停 留在 圃地内, 极易腐烂变质或遭 鼠害而失败。我们采用 嫩枝进行非试管快繁取得了成功 , 成活率达 8 %以 9 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
2 材料与方法
2 1 材料 .
的效果最佳。但从根的条数来看 , 使用 5 ×1 的 0 0
最多 ,0 ×1 - 和 100×1 两者没 有明显差 20 0 6 0 0
异。
不 同浓度 A T1 B 生根粉 处理 对南方红豆杉 生根影响
5 0
20 0 1o) ( O 1 0s
处理 2h效果最佳 , 生根 率迭 8 . %。 93
关键词 : 南方红豆杉 ; 快繁 ; 育苗
中 图分 类号 :7 2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3—5 0 (06 0 —0 9 0 10 58 2 0 )1 0 4 1
南方红 豆杉 ( a u cies a. a e) T x s hnni vtm i i属红 s r 豆杉科红豆杉属植 物 , 常绿高大 乔木。它 的枝 、 为 叶、 皮都含有紫杉醇 , 是抗癌药物的主要成分 。红豆 杉的药用价值非常高。近年来 , 国内外不少地方都
3 结果分析
从表 1 以看 出, 可 用激素处理过的插穗不管是 从生根率还是根量都 明显的高于对照 , 明 A T 表 B1 号生根粉对南方红豆杉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各浓度
的激素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生根率依次为 20 0 0 >5 > 1 0> 0 对照 , 中 2 0 0 的 A T 生根粉处理 0 其 0 ×1 B1
切花月季新品‘甜美女孩’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研究

转 接 接 种 于 以 下 增 殖 培 养 基 中 进 行 增 殖 培 养 :1 ()
MS 一BA . / +6 3 0 mg L+NAA . / 0 2mg L+24 .一D . /L 10 mg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种高军 (98 ) 17 一 ,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花
生长缓慢健康 生长缓慢健康 生 长缓慢健康
NAA . mg L 2 4 10 mg L 0 2 / + ,-D . / +蔗 糖 3 / 0 g L;() 4
MS 6 B 0 5 mg L 2 4 D . / +蔗 糖 3 / 十 一 A . / + ,- 10 mg L 0 g L;
sac e . h eut so a tem dl at o o ldn a ehg eti ut ne ii c als( ahn 0 %), n erh d T ersl hw t t h idep r f t e o s st ihs n ci fc nyo cl s h s cy h h d o f e f u r c ig10 e ad
() + 一 A 10mg L NAA 00 / + 5MS 6 B . / + .5mg L 蔗糖3 / 。 0g L
培养室培养2 后统计苗高 、分化倍数 、生长状 况等指标 。 5d
12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剪取健壮的苗高约 15 . c .~20 m
女孩 ’最 佳分化 增殖 培养 基 ,培养 出的 芽 苗生长 速 度快 ,
卉繁育及生物技术方面研究。
蔗糖 3 / 0 g L,(MS 6 A 20mg L NAA . rg L 2 + 一B . / + ) 0 2a / +
2 - . / +蔗糖 3 / , D 10mg L 4 0g L;() + 一 . mg L 3 MS 6 BA 10 /+
目前所谓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目前所谓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植物克隆技术、傻瓜克隆技术,不论叫什么名字,其实都是植物嫩枝扦插快繁技术,利用植物的一叶一芽让其生根和成苗,这个技术的核心说白了就是:1、通过最短间隔一两分钟的间隙喷雾让幼嫩的叶片不至于干枯,让它延续光合作用的功能,这个带叶的插穗就能生根;2、通过补充植物外源激素,调整插穗在离体条件下的内在生理过程,让生根更快以及叶片不脱落;3、通过不同的苗床方式和基质方法方便移栽和提高移栽成活率,还有方便继代培养;4、通过不断的继代培养以几何级数形式倍增植物的数量,百变千,千变万,万变十万,十万变百万,百万变千万......
它并非一个神秘的高科技,但是实用方便,投资很少,值得推广运用。
植物快繁技术不但可以淘汰传统的扦插育苗技术,让育苗更有把握,更重要的是快繁技术能够让绝大多数不能采用常规扦插方法育苗的品种能够顺利快繁育苗了。
但每项技术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植物非试管快繁也不可以排斥试管组培和简单的扦插育苗,每项技术的存在、发展都有它客观的优点和道理,每项技术既然存在,那都是必要的。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单位,有几百万规模的育苗现场可以供大家交流参考,一看或许就懂了,最终你能搞出大量苗来,那就是硬道理!。
【2024版】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植物快繁技术是古今中外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哈伯兰德(g.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体外培养成为一棵完整植株的设想,指引着中外无数研究者开始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1958年斯图尔德(f.c.steward)用胡萝卜根细胞培养成功完整植株,开花结实,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程序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此带来了植物形态、细胞、生理、生化、遗传、无性快繁、育种、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等一系列学科的重要进展。
在国内外已用于高价值的花卉、果树、蔬菜、油料、园林绿化苗木、粮食作物及名贵中草药的快速繁殖,有的苗木快繁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
但40年来,真正面对大多数生产上急需、量大、价格低廉的无性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种苗,由于植物组培(tissue culture)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植物试管克隆苗成活率低,推广难度大等缺点,该试管克隆技术在实际快繁苗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力还相当有限,真正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的植物品种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上百个。
至今实验室成果很多,绝大部分快繁品种的生产技术还主要掌握在科学家手中,真正实现产业化目标的项目寥寥无几。
虽然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在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提高繁殖系数方面做了艰苦卓越的努力,但对很多木本植物快繁、针叶树组培快繁来讲,人们仍不能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tissue culture)在大范围内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我国科学家经过努力,利用植物组培技术已研究成功可快速繁殖的植物很多,但目前只有10种左右的经济植物形成生产线和较大面积推广,发展速度比较慢。
常规育苗如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应用了近2000年,国内外还在使用,作为无性繁殖方法,目前用该类技术在全世界生产的种苗数量最多。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速繁殖技术

4、经过有计划培训一段的普通人员即能参加快 繁操作工作,接种速度极快(超过组培试管快繁 接种速度好几倍,从第二代起多数植物既超过了 超过常规育苗操作速度,也超过了试管快繁的操 作速度。极大地节约了人工开支和提高了劳动效 率)。 5、经技术发明人或发明人技术助理指导每个经 过一段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每月可生产管理2- 10万株苗木,每个骨干加上一定数量的辅助工人 每半年至少可生产30万株幼苗,创经济效益极 高。新职工经强化培训4个月后在技术助理的指 导下可对单一植物品种进行大规模生产育苗工作。
剪取的材料要注意保湿,尽量放在封闭的塑料袋或 桶中,幵避免强光照射。如果远距离运输,要防止 材料发热或风干失水。 尽量在早上取材,此时叶片内的水分充足,幵 且早上的光照弱,空气湿度大,叶片丌容易失水。 尽量进行继代培养,即在已经培育出来的无性 世代后代上进行取材,许多品种开始很难繁殖,但 随着无性世代的延续,成功率越来越高。 取材后,要尽量在最快时间内进入下一步—— 育苗材料的处理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速繁殖技术
主讲:张成义
目录
1
技术简介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特 点 植物非试管快速繁殖的流程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 产业化市场前景
2
3
4
技术简介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chnique of Efficient & Rapid Non-test tube Plant Cloning)是由被国内外媒介誉为“复制绿 色的巨匠” ----李长潇研究员在国内外首创发明的高新技术。 该技术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证明,它同时对现代植物生物技术 中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快繁和人类历史应用近2000年的常规育苗技 术具有双重重大突破。 该技术是一个专有技术,已在近700种经济植物的快繁中取得成 功,显示出对大多数经济植物无性快繁具有普遍意义。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介于扦插 和组培技术之间的一种植物快繁技术。具有外植体用量少、繁殖 速度快、扩繁成本低、再生苗健壮、表型稳定等优点。适用于绝 大多数可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和常规扦插育苗技术繁殖的植物, 及部分用上述技术均难以繁殖的植物。
一种新型光自养微繁体系的建立——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h ut d ma e l . t e c l e tra s ur i
Ke r s L g t - uo rp i c — p p a o y tm ;C mp tr h s a e h o o y i u u ・ y wo d : ih — a tt h c mir - r a t n s se o o o g i o u e ;P y il tc n lg ;T s e c l c s - t r ;P a t o u e l n—t b a i r p ain n n u erpd p a t o g o
培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脱毒苗的培养与实施工厂化生产上具有独到的优势。但迄今真正在生产上普及应用组培
西瓜非试管快繁苗与种子苗的栽培对比试验
・
试验 与研 究 ・
丽水农业科技 2 0 年第 2 06 期
固 0武雷 露固目
种子 苗 的栽培 对 比试验
王晓丹 缙 云 县 新 川 乡农 综 站 3 10 2 42
西瓜是我国农村普遍种植 的一种瓜类作物 , 近年 智能控制 , 5天后其根系就非 常的发达 , 月 1 号将 3 3
22 抗病 性及 其产 量 .
表2 不同西瓜的非试管快繁苗的抗病性及其产量对比
从表 2 可以看 出, 各个品 种 的非试管快 繁苗 和种 子苗 都没有发病 ; 各品种的非试管 快繁苗其单株平均坐果数 、 平 均单瓜重 、 亩产量与种子苗基
本一 致 。 23 西 瓜 品质 .
从 表 3可 以知道 , 试 管 非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 品 种 .
体积 比 1: 混合 , 1 基质混合时 , 每立方米加入 1k 2g
鸡粪商品有机肥混匀后填于栽培槽 中, 然后用 山崎西
其余管理按常规方法实行 特选超甜早红玉( 江西省赣新种子有限公司 )早 瓜 的营养液配方进行滴灌 , 、
于 月各处理的发病率 。 春精品( 门农利得种苗有限公司 )早佳 8 2 ( 厦 、 44 丽水 统一管理 , 5
快繁苗结出的西瓜瓜皮厚度、 中心糖度 、 边缘糖度 、 品味等 种子苗的差异不明显 。
表3 不 同西瓜的非试 管快繁苗的抗病性及其产 量对 比
3 小 结
本 试验 表 明 , 非试 管 快 繁
苗和种子苗在西瓜的抗病性 、 瓜皮厚度 、 产量和品质上并没
有 很 大 的差 异 , 西瓜 运 用 非试
步提高泥鳅在稻 田中的养殖效益 。
33 通过试验认为 , . 放养的鱼种过于单一 , 不利于稻 稻病虫害的作用 , 而且还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以, 所 田水体的充分利用 ; 在今后的示 范推广 中, 以按鱼 这种种养模式具有效益潜力和推广价值 。 可 种总放养量 1%增加白鲢夏花的放养 , 0 以提高稻 田鱼 种总产量 , 也利于控制稻田水质。 3 在整个试验过程 中,单一种稻 田共喷了 5 . 4 次农
《一叶成林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一叶成林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一叶成林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2004.5.11)央视国际2004年06月15日17:23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变生活。
观众朋友,尽管每次《科技苑》节目开始的时候,我都要说这句话,但今天我的确是在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到今天这种改天换地的境界而感动着,是实实在在有感而发!我问大家,如果我现在坐在这里对观众朋友们说:给我一片绿叶,我就还你一片森林,您会相信我吗?别着急回答我,请让我们的前方记者带着我们一起去领略这样一项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去期待着这项快繁技术将回报给我们的那片森林。
这个小小的叶片,您能想象到吗?它在这里经过10天—20天以后就会生根,变成有叶、有茎、有根的完整植株,那么,您给我一片树叶,我还您一片森林还难吗?其实,夸下这个海口的是这位从1991年就开始致力于植物及植物全息性、全能性研究的徐伟中。
别看这个研究基地仅有插满了叶子的几个温室,但从那块豁然映入眼帘的牌子,就可以看出这里张扬着研究人员的个性。
我们用一张叶,一个芽就能培育出一个完整的植株,这个全息就是一张叶,一个芽的信息跟整个植株的信息是一样的。
这些叶片只有在温光气热各方面最佳控制的情况下,它的全能性、全息性最能表达出来。
基于生物全息性和全能性的理论,用植物的叶子繁育出整个植株来,就是用温、光、汽、热、营养、激素环境的刺激,使植物本已经退化了的生理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植物叶片上的生根基因尽快表达,从而实现植物叶片的快速生根,生长,长成完整植株。
记者:过去为什么一片树叶不能够来繁育呢?徐主任:因为以前的话,因为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加上生物技术各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所以说它环境的控制没有做到精确化,最优化的控制,传统的方法,我们都是用小弓棚,盖上遮阳网,人工洒水,人工凭经验去管理,去施肥。
记者:那这叶片很快就干枯了。
徐:这个叶片一叶一芽取下来,领取材料,插到外面去,由于没有精确化的控制,很快就失水,干枯,干枯了,它光合作用能力没有了,光合作用能力没有了,它的碳源各方面不能满足它生根的需要了,看来,让叶子生根,并在二三十天内长成完整的植株,计算机对叶片周围的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是其中一项核心技术。
一叶成林的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目录序言 (2)第一章走近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2)第二章认识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3)一、与种子育苗的区别 (3)二、与嫁接育苗的区别 (4)三、与扦插育苗的区别 (4)四、与组培技术的区别 (5)五、植物非试管克隆技术的本质与特点 (6)第三章学会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12)一、理论基础 (12)二、环境因子对于离体材料发育的影响 (16)三、生物因子对离体材料发育的影响 (20)四、离体材料本身对发育的影响 (26)五、标准化非试管克隆基地的建立 (36)六、植物快繁环境模拟计算机原理及运用 (53)七、植物非试管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 (64)第四章运用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73)一、在F1代及太空蔬菜育苗上的运用 (73)二、蔬菜断根育苗上的运用 (74)三、果树苗木培育上的运用 (75)四、在试管外生根及炼苗上的运用 (76)五、在试管花卉生产上的运用 (77)六、在水培花卉水生根诱导上的运用 (77)七、无土栽培净根苗培育上的运用 (78)八、在常规性生产方面的运用 (78)第五章各种经济植物的快繁技术要点 (79)一、果树类 (79)二、园林绿化类 (82)三、经济作物类 (83)四、药材类 (84)五、花卉类 (86)六、经济林类 (87)七、濒危植物类 (87)第六章新型的非试管克隆技术及未来的展望 (88)一、太阳能供电的非试管克隆系统 (88)二、闭锁型苗木生产系统 (88)三、气雾快繁法——雾增殖技术 (89)四、超声波生物育苗箱 (89)序言植物繁殖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瓜果、蔬菜、林业、绿化、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种苗。
目前用于种苗生产的方法有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与组织培养育苗等技术,但不管是哪种育苗繁殖技术都是为了能为生产提供健壮而根系发达并且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的商品苗。
人类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在数千年的农业生产经验与技术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许多固有而稳定的育苗技术与方法,如种子播种育苗,扦插嫁接育苗等,随着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形成与推进,对于传统的育苗方法与速度已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西部退耕还林工程,急需生产上能为之提供大量整齐而健壮的商品苗,供绿化山川之用。
月季“圣斯威辛”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育种 、 种质资源保存 、 培育人工 种子 、 次 生代谢 产物的生 产、 遗传 学 、 分子生物学 和病理 学研究等[ 6 ] 。近年来 , 该 技术 已在苗木的繁殖上得 到了广泛 的应用 , 尤其 在园林 植物上的应用更 为广 泛 , 取得 了另人 瞩 目的成就 , 并 为 人们展示 了无 限广 阔的前 景 。采用植 物组 织培养 技术 进行扩大繁殖 , 已是 目前 良种繁育的有效途径E 7 - 8 3 。
传至 国外 , 经欧美 园艺 学家 长期杂 交选 育 , 现代 月 季 已 发展到 2万个品种 , 在 国际贸易 中 占有重要地 位 。月季 是 中国十大名 花之 一 , 被誉 为“ 花 中皇后 ” , 具有 极 高的
观赏价值和商 业价 值 。月 季具有 花 色多 、 花 期长 、 枝 叶
数为 6 . 3条 , 根诱导频率 9 2 , 平 均根 长 为 3 . 7 c m。该 结 果 与 添加 低 浓度 的 I B A( O . 2 mg / L ) 对根
的诱 导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高浓度 的 N A A和 I B A诱 导 出大量的愈伤组织 , 不定根的数量显著
减少。将 生根 的月季试 管苗移栽到温 室中, 移栽成 活率达到 9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度、 空气湿度、 矿质营养的离子浓度( C )环境光照等, E值 、 这些参数通过智能叶片反馈给主机 , 由快繁专家系统进行参 数运算, 再指令 自动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外围设备的启停, 以 调控苗床育苗环境。 在整个控制过程中, 系统还可通过方式转换实现系统设
32 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利用智能叶片( . 传感器) 自动感 应各种环境因子, 结合快繁专家系统对植物离体材料的细胞
活化期 、 伤组织形 成期和 生根炼苗 期的 环境 因子进 行智能 愈
23 基质铺设 .
苗床底部先铺设排水通气的鹅卵石一层 ,
调节控制, 为植物离体材料生根提供适宜的温、 气、 养 光、 热、 分等环境条件 , 促进根系形成并快速成苗。
系统 监测 的环 境 参数 主 要有 温 度 、 分蒸 发 系数 、 质 水 基
于卵石上盖无纺布, 并填人基质 5 m作为衬垫层, c 再按 电热
酿温床要求 布置 电热 加温线 ( 用于 冬春 育苗加 温 )然 后布 设 ,
电场网的负极 网, 最后在苗床内铺设 8 0 m的扦插基质。 1 c
22 基 质处理 . 基 质 材 料必 须 进行 处 理 。珍珠 岩 质 轻 , 使
图 1 植 物非 试 管快 繁 专 冢 系 统
用前应先淋湿 以免漂浮; 煤渣粒径在 2 3 m左右 , m 使用前 要经过粉碎筛选; 扦插前基质可高温消毒或用高锰酸钾处
理, 以达到杀虫灭 菌要求 。
31 系统基本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非试管快繁系统由植物生长模拟计算
12 大棚及苗床规格 .
标准棚一般采用镀锌薄壁钢 管骨
机及快繁专家系统( 1、 图 )智能叶片 ( 传感器)微喷弥雾系 、 统、 地温控制系统 、 电场杀菌与光合促进 系统及 c 2 0 发生系
统构成 。
架, 无滴耐老化塑料膜, 此外, 还需压膜线及其材料。大棚宽 8 , m 长度视地形而定( 一般为 5 m , 0 )拱高为 25 .m, . 30 每个
01— 6120 ) — 02 57 6 1( 61 33 一 0 3
表1 几种常基质的物理性状
植物非试管快繁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新型育
苗技术 , 是 目前 发展 最快 的先 进育 苗 技术 , 也 已成 为 园艺 种
苗无性繁殖及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试管快繁育 苗技术实质是通过环境优化技术激发离体材料 自身的光合
同化本 能 , 现离体 材料 发育过 程 中所 需 的碳 源 、 质营 养 、 实 矿
激素的自 自给和科学调控 , 养 形成开放环境下光 自养快繁体
系 。利用非试 管技 术 不仅 能 克服 常规 育 苗方 法植 物 材料 难
以生根或育苗成本过高等育苗障碍 , 显著提高苗木的生根率 和成活率, 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 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 满足周 年育苗需要, 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效率。笔者就园艺种苗非 试管快繁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简介
吕伟德 ( 6 一 )男, 1 8 , 浙江缙云人 , 9 副教授 , 从事 园艺植物栽
培技 术 的教 研 工 作 。 收稿 日期 20-52 060.1
1 苗床设施建设
3 系统安装
植物非试管快繁系统设备 由国防科技大学开发 , 高压静 电源由昆明陆军院科技开发部生产( V=0 0 )静电场 —50 V , k
仪 由丽水农 科所快 繁 中心研 制 ,0 气体 由 自液态 70 C2 0 1 X0 C2 0 气钢瓶 释放 , 流量计控 制在 70no m l 目实施 转子 0/ l o n / 。项 地 点为杭 州职业 技术学 院园艺技术 实训基地 。
11 场地选 择 .
场地应 选 择地 形平 坦 、 地势 较 高 , 、 、 东 西 南
三面无高大树木及遮 阳建筑物的开阔地带 ; 尽量避开风 口、
风道 和在 峡谷低 洼盆地建 园 ; 有水 源 ( 要 水质要 好 ) 和供 电设 施 , 良好 的排 灌条 件 , 且交通方便 。 有 而
摘要 阐述 了园艺种 苗非试 管快繁技 术 系统的 构建 方法 , 对快 繁 苗床设 施 建设 、 插基 质 选择 与 处理 、 扦 系统 构成 与工 作原理 进行 了分 述 , 着重介 绍 了植物 非试 管快繁技 术主要措 施 。 并 关键词 园艺种 苗 ; 植物 非试 管快 繁 ; 基质 ; 育苗技 术 中 图分 类号 Q 4 . 93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2 扦插基质 的选择 与处理
21 基 质选择 .
在 非试 管 快繁 环 境下 , 同 的基质 直 接 影 不
响着扦插苗的生根和成活率。基质的透气透水性越强 , 生根
率、 成活率越高。理想 的基质是: 干净、 卫生、 保证没有病害 对插穗造成危害 ; 通气性好 , 有足够的氧气保证插穗生根、 成 活; 常用的基质有珍珠岩、 蛭石、 沙子 、 砻糠灰 、 煤渣和泥炭等 ( 1, 表 )也可以用多种基质按一定混配作为扦插基质。
标 准棚 内按宽 1 m 高 1 ~ 0 m 长 1~1 . 、 5 2 c 、 4 6 m的规格 建 立 2 c
8 条东西走向的苗床 , 每条苗床上架小拱棚 , 拱架上安装弥雾
管 道 及 电场 网的正 极 网, 床 之 间 留出纵 横 相 通 的操 作走 苗 道 。大棚 间距 以互不遮 光为准 。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 nl f nu 姆 i c.O63 (3 :02 03 J a o hi Si2O 。4 1 )33 —33  ̄ A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园艺种苗非试管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吕 徐伟忠 1 州 业 术 院浙 杭 3 1 . 省 水 农 科 研 所浙 丽 2 o 伟德 , 2( 职 技 学 , 州 18 浙 丽 市 业 学 究 ,江 水3o . 杭 江 0; 江 02 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