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2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也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在本文中,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庭园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园林艺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入进去,以塑造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历史感的庭园景观。

比如,在庭院设计中使用抱厦、假山、楼阁等传统元素,营造出意境和格调,增强了园林的文化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植物选择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画等文艺作品中常常描绘花卉、树木等植物,因此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植物元素进行植物选择。

比如,利用红豆杉、紫薇、梅花等名贵花木作为园林的主要景观植物,既满足了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造景材料的选择中的应用传统的造景材料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古色古香的雕刻、屏风、砖瓦等,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

在选择造景材料时,可以考虑采用红木、青砖琉璃、石灰石等有着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加工和安装方法上也可以借鉴传统的技艺手法,打造出更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装饰中的应用在园林装饰方面,可以选用传统的图案、文字符号等元素进行装饰。

比如在园林的栏杆、门楼、花架等构件上,可以采用传统美术中的山水、花鸟图案和吉祥物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气息,也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和传承,借助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启示,打造出更好的现代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使场地或设计对象既能够凸显独特的文化底蕴,又能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设计应用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设计运用一、概述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包含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能提炼出大量的代表符号、艺术形象等文化元素。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沉淀,充满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一些优秀的习俗和思想代代相传。

近些年来,我国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了中国的名片。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加速,在这种发展趋势之下,美好的环境是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在城市化进程及环境提升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园林景观设计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对某一特定的区域或设计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把控与规划,进而打造出一个更具丰富体验的环境艺术,带给人们全新的形象,大到一些市政设施,公共场所、居住区、景区,小到园林小品,标识等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范围。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传统绘画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画论和古典造园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绘画与园林设计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艺术处理手法却有相互借鉴之处。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文人山水画的渗入,创造出如诗如画般的意境,模山范水,处理原则悉符画本,是立体的画。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丰富而形成的,自然会受到中国传统画论的影响。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有传统绘画艺术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的建设将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运用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将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融入可以使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同时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我国文化的传递提供有效途径,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更加迅速。

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在当今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国民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为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组成要素,其对文明的发扬与传承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同时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绘画和雕刻、书法与剪纸、皮影以及传统符号等层面,用以从根本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促使其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阐述:首先,鉴于时代经济的逐步发展,景观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间协调关系愈发密切,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的谈论或关注热点,以便更好地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

其次,以传统文化运用与改造的层面,将其和景观设计相融合,既彰显景观作品感染力,又可体现二者时代特性、精神内涵。

最后,通过激发设计者灵感,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全面升华,用以构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1中国传统汉字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汉字属于最为主要的元素构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

汉字文化元素,具有独特性的造型,且具有较为深远的内涵。

因而,汉字文化元素被设计领域所广泛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对园林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人性需求的理解来创造一个美丽、实用、人性化的园林空间。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的改变,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越发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被成功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庭院构建传统文化的色彩、形态、建筑风格等特征被应用在了现代园林的庭院设计中。

庭院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展示主人的文化修养。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将古代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景观中,打造现代化的传统庭院。

比如,传统建筑中的拱门、亭台、廊腰等建筑元素被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园林景观中;传统的岩石以及水池等元素也被应用在了现代园林景观中,使庭院更富有文化特色。

二、园林景观中的文化雕塑文化雕塑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雕塑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

传统的文化雕塑形象有许多内涵和意义,而这些内涵也正是现代园林景观中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四季花鸟、龙凤朝阳、山水等元素的雕塑,被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中,如众所周知的,北京的颐和园就是著名的一例,以其美丽的园林景观和全国闻名的文化雕塑而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追捧。

三、园林景观中的景观树木景观树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域辽阔,其树种资源丰富,而这些树木中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古时代千古绝唱《青玉案·元夕》中所唱的“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道出了人们对槐树的赞美和文化内涵,现代园林景观中,也可以采用槐树、枫树和松树等树种构建不同的情景,以此传达出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中国以花为荣的传统文化已经源远流长,其追求独特而美丽的表现形式使得花卉与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中国园林文化体现之一。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花卉的芜湖气息、花语传达情感等文化内涵来表达其不同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建筑、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园林景观更具魅力与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园林文化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林、石”为基本构成元素,注重自然山水和人工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园林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得园林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更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构造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园林以“天人合一”、“山水和谐”为理念,注重布局的对称与层次感。

这种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造,使得园林景观更富有层次感和对称美,给人一种超然的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诗词与园林的结合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灵感。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园林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他们的诗词和山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园林文化的内涵。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们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灵感,将诗意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得园林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打造出具有深意的景观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建筑风格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设计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建筑构筑,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传统建筑风格为园林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息,也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理解传统文化元素,还要善于创新,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

要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活力,需要设计师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灵活的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文化底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其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历史传承、美学理念、材料构造和空间意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各种思想流派,这些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儒家思想强调的“中和”、“谦逊”、“节俭”等理念,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布局和造型来表达,使人们在园林中体味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道家注重的“天人合一”、“自然”、“虚静”等理念也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佛家的“清净”、“宁静”、“解脱”等思想也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影响,通过景观构筑和植物布局,创造出让人心灵宁静、身心舒缓的场所。

这些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美学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理念,也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概念包括了儒家的“中和谐美”、“克己复礼美”、道家的“清静超逸美”、“虚空无真美”、佛家的“宁静超脱美”等,这些美的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对空间、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氛围,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和情感享受。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搭配,运用传统工艺的技艺,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空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

三、材料构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材料和工艺对园林景观设计也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瓦、木、砖、石等材料,通过精湛的工艺和巧妙的构思,打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的园林构筑物,如亭台楼阁、廊庑长廊、假山水池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园林文化元素,如汉唐园林的构造、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等,都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更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一、汉唐园林的构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汉唐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其构造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汉唐园林强调均衡和对称,注重园中建筑和自然景物的相互配合,追求整体布局的和谐美。

这种构造特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植物配置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打造出具有汉唐园林特色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一种回归自然、高雅淡泊的心境体验。

宋元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其造园技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元园林注重造园的技艺和技术,对于植物的利用、石材的利用、水景的利用、园林小品的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将园林景观打造得更加精致、细腻、富有意境,并且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明清园林注重观景体验,追求情景的变幻和景致的险峻。

其观赏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明清园林通过布局的设计和景观的设置,引导人们通过桥、亭、廊、岛等园林构筑物,体验不同的景观场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通过构筑物的设置和景观的调配,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多样、丰富、具有参与性的园林观赏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被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1. 五行思想五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宇宙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五行思想可以用来表达万物之间的平衡和谐,让人们感受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捉摸。

例如,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在景区内采用五行五元素的配色,表达木火土金水相生相伏的关系,让游客在景区里感受到宇宙的气息。

2. 士人园林士人园林是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它在寻求空间透视和意境上非常有创意。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士人园林所体现的意境和空间设计思想,能够运用到公共公园、花园、水景、让人们获得和谐、和平和灵感的空间。

例如,在大型庭院中运用士人园林式的空间设计,用隔断、假山等方式划分不同区域,给游客留下诸如穿越时空、寻找宁静的感受。

3. 四季景致中国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千姿百态的景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四季景致的运用更是能够给人心灵带来丰富的体验。

例如,利用秋季枫叶的红色、惟妙惟肖的萎鲛、漫天的金黄色的落叶等色彩和形式来设计园林景观,能够让游客感受到秋季的浪漫和美丽。

1. 桥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不同的桥形式所代表的意境和传统文化元素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有梁木桥、弯桥、九曲桥等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桥的应用也极为广泛。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境,选取恰当的桥形式和风格,增强园林景观的主题性和视觉效果。

2. 假山假山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是景观元素,又起到了转移点的作用。

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景观优美。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境,设计不同的假山形式,让游客在欣赏历史文物、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现代景观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摘要:首先通过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的比较以及观察城市现代景观发展的状况,分析景观发展的前进方向。

进而论及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中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然后举例说明并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和原则。

Abstract: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modern landscap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ardens and the city ob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Landscape analysis of the way forward, which deals with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that exist in the necessity and inevitability. And then illustrate and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landscape in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and principles.关键字:现代景观传统文化符号精神中国有悠久的园林景观营造传统,从构思精巧的苏州园林到大气恢宏的皇家园林,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成就。

然而,如同所有建筑设计一样,景观的设计与建造必须时时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中国古老的景观艺术似乎并没有跟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出现了欧洲古典园林景观、欧洲新古典主义景观、英国乡村风情景观等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园林景观。

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轮番上演。

甚至一个小区内会有所有著名景观大师的作品。

使人不禁发问:我们在中国吗?什么是景观?一提到“景观”二字,我们会想起什么?是亭台、楼阁、假山还是修剪整齐的树木和喷泉?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景观的理解仍然是模棱两可的。

在古代中国所有的典籍中是没有“景观”一词的,景观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国古代园林有悠久的历史,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这几类。

中国园林景观在这几个领域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景观吗?景观一词来自国外,也可以叫现代景观。

因为在西方把古代时期的景观称为古典园林。

它与中国的园林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认识不到这种区别,就很难以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质的突破。

一、服务对象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园林是属于仕文化的范畴,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少数人的艺术。

俞孔坚称之为“死去的艺术”。

虽然西方的园林在古代也是只为少数贵族服务的,但是由于在近代的各种先进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景观应该是为人民大众设计使用的,是雅俗共赏的。

现代中国的人口多,活动空间紧张,人均户外活动场地的密度高,这就不能一味简单化地照搬西方现代的景观,也不能照抄中国自己的古典园林景观模式。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都与古代不同;古典园林景观小尺度、小容量的空间格局和缓慢节奏、缺乏运动项目的活动内容都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中国园林景观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指导思想的差异:可以说现代景观和传统园林在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因为指导思想的进步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那就是具有民主色彩的社会主义思想。

它是与近代后工业文明相伴随而发展的产物。

它是实用主义的,功能至上的。

虽然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却相对落后。

三、概念范围的差异:中国园林景观在古代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传统园林都是围墙内的景观。

而现代建筑设计意义上的景观是房屋建筑以外的所有设计,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含义更加广泛。

与西方的景观设计专业相近似的是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创造了灿烂的园林文化。

然而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风景园林专业,面对城市空间的急剧发展与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却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与滞后性。

纵观美国景观设计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美国的景观设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进步以及技术的飞跃而不断得到调整,在动态发展中,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从局部的环境调整走向整体环境的改造。

从大地的生态规划、流域规划到区域景观规划;从国家的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城市广场、步行街规划;从城市公园建设到私家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街头城市小品、雕塑设计等都纳入景观设计体系。

反观中国的风景园林专业,依然局限于风景区规划、园林设计、城市绿化等的设计领域,还没有能够全面进入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为根本改变城市环境面貌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

当然我们的重点不是比较中西方的差异,而是从差异中看到缺陷和局限,这样才能谋求发展。

只有认识到这种区别,我们才能从本质上理解现代景观的概念和灵魂。

我们的设计师当然不能完全继续2000年前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接受现代设计的彻底洗礼。

于是,我们长时间满足与或者说徘徊于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平庸设计和建造中。

于是问题出来了,我们逐渐对这些景观反感了,为什么?就像我们在照镜子时,看到了世界、看到了很多美好的食物,但是却唯独看不到我们自己。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民族身份!所谓民族身份是形成国家、现代化民主政治过程的政治资源,表现在国家的核心情感和象征上。

从文化景观和人文地理学意义上说,它是指一个地方有别于其它地方的地理特征,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个地方。

那我们是不是认定我们自己属于某一个地方呢?有没有物理特征来表明中华民族这群人有他的个性?我们的景观、城市是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你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你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城市景观。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城市和景观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身份证,也就是说,我们盖的每一栋楼实际上就象征了、代表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现在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出现了身份危机。

与欧洲设计师注重实用性、关注生态价值的探讨不同,他们已经比较成功的转型。

现在国内的设计师更加迫切的希望是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于是我们想到了我们的老祖宗,我们求助于的我们的传统。

那么传统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想到很多:儒、道、释、亭、台、楼、阁、图案、装饰……我想所谓中国特色并不是指中国传统样式。

中国景观的发展受西方理论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当代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西化的社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大多数西方国家更缺乏传统,在这种条件下要走“小桥流水式”的路子是不现实的。

其实因为发展的需要,打破旧的传统、确立新的发展方向之前,出现混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我们却丧失了进步的勇气,沉迷于其中,几十年来都没有根本的改变。

当然这里有许多的因素,比如政府行为、经济体制等等。

但是主要的是设计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思想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比如最近的“第5园”、歧江公园等。

无论在建筑空间和景观设计上都是现代而且中国的,虽然可能还存在某些缺陷。

日本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例子,日本的现代景观是西化的、现代的,同时也很明确的表现出是东方的、日本的。

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拘泥于东方和西方的对立,只要设计是当代的,不是照搬国外和中国古代的、同时又有创意和创新的、又为大众所接受的,不管它的设计者是外籍华人、外籍洋人、中籍洋人还是中籍华人的景观设计,它就应该是优秀的景观设计。

但是我认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怎么样要装扮成西方人,他的举手投足还是能显露出他是中国人,或许有时候他看起来象是一个西化的更早的日本人或者韩国人,但最终他还是骨子里的中国人。

一个纯粹西方手法的设计到了中国,无论怎么努力最终还是会打上中国的印记,因为经济、文化、自然的因素决定它不可能保持所谓纯粹。

又因为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巨大的同化性,若干年后,我相信它本身也会变成中国传统的一部分。

我们现时对传统的创造,必将在未来成为一种新的传统。

问题又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样运用传统?这是一个很现实、很实在的问题,不管你的理论多么先进,思想多么前卫,实现它的途径仍然是比较棘手的。

具体方法的混乱与模糊不清造成的结果大家已经有目共睹。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些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的,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创新。

它是最容易站得住脚的观点,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对任何领域里的学术态度都实用,这种观点是不会遭到攻击的,因为它看上去很哲学,又很中庸,特别符合中国人的心理。

但是遗憾的是,古典园林能让现代园林借鉴的东西太少了。

我前面说过,现代景观的概念已经是非常广泛的,我们现在不能只停留在对古典园林的研究上来谋求现在的发展。

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也不能跳出古典园林的圈子,只能在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造园手法的屋檐下,谋取一点残羹剩饭。

但是现在的高校园林教育,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研究我们的“死去的艺术”。

因为中国的古典园林,从文化背景到设计方法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非常经典,而当代景观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总结。

于是我们看到了结果:所谓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比比皆是。

景观园林设计都是很荒诞的,不能“代表先进文化”,都是落后的文化心理支配下的应景设计,杂乱无章,繁杂琐碎,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对传统园林借鉴和继承的作品,除了一些装饰的纹样、建筑符号和古朴的色彩之外什么都没有。

看上去不伦不类,就像一个人上身穿着对襟土布衣衫,脚上穿着名牌旅游鞋,脑袋上还竖起染过的黄发。

看上去很傻。

完全意义上的折衷主义!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在“继承中发展”,难道我们继承的东西就只是一副图案一个装饰吗?我们究竟要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什么东西呢?继承“枯木、怪石、瘦竹、细水”?它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却无意中扭曲了自然之真实。

继承“借景、对景、漏景、限景、分景、夹景、障景”?它们细微之极,但久而久之形成了套路,意在汇自然之美于一盘,但毕竟远离自然之真实,矫揉造作之气十足,让人精神沉闷。

……有时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传统的形式和表现,对它的精神实质和不求甚解。

优秀的中国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是视觉上的赏心悦目,而是在它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真正体会到独有的中国的气氛,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的熏陶。

自己逐渐融入到这种氛围中。

比如说,古典园林中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非常经典的,于是我们把园林的设计单独的拿出来,放在一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