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调研分析(以滨湖家园为例)

合集下载

居住区景观调研报告

居住区景观调研报告
21
THANK YOU
22
9
.
10
11
居住区概况
金科中央公园城地处永川新城核心位置,占地600余亩,紧邻兴 龙湖公园。在中央公园城,业主还能加入金科“邻里会”,感 受邻里温情,分享恣意人生。
物业类别:住宅、花园洋房 建筑类别:多层 建筑风格:托斯卡纳 建筑面积:365000平方米 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容积率:2.50 绿地率:35% 总户数:3000
居住区景观设计 ——调研报告
1
目录context
居住区景观定义 案例分析
调研总结
2
• 居住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 • 居住区景观设计定义 • 设计规范
3
居住区定义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民的日常生活包含着居住、 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 甚至工作等各种活动,因此也需 要有与生活服务相配套的设施支 持。因受公用设施合理服务半径、 城市街道间距以及居民行政管理 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区的合 理规模。.一般为:人口3~5万(不少 于3万)人,用地50~100公顷右左
12
整体风格
建筑风格:托斯卡纳式
托斯卡纳风格式建筑,又名意式园林,源于意大利中西部托斯卡纳地区,是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 托斯卡纳风格是乡村的,简朴的,但更是优雅的,它是建筑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托斯卡纳意式风格的建筑多 为连续半围合格局,注重小中庭花园和露台的设计,还配有开阔的周边和密林种植区,为庭院提供极致意式 风情的景观效果。
硬质景观
装饰元素
搭配植物
托斯卡纳风格景观以自然质感的 砖石为主,铺装材料多成规则形 状,适当使用彩砖,墙面则 涂刷灰泥或鲜艳的颜色。
托斯卡纳建筑较多地使用铁艺桌 椅、赤陶花器、石雕花器和兽头 水口等装饰物,营造出自然又舒 适的居住空间,户外空间的家具 搭配亦是如此。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一、引言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环境景观设计对于居民的居住感受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小区布局:对于小区的布局,应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便利性。

现有小区的布局存在问题,如道路狭窄,车辆出入不便;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过近,影响了居民的隐私和采光等。

2.绿化设计:小区的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

目前小区绿化面积较小,树木植物品种单一、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居民对绿色环境的需求。

3.公共空间:小区的公共空间应该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现有小区的公共空间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和足够的公共设施。

三、景观设计优化建议1.改善小区布局:应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小区的道路和建筑布局,提高交通流线和通行能力,提升小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增加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保护居民的隐私和采光。

2.扩大绿化面积: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引进多样化的树木和植物品种,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

同时,可在小区设置花坛、草地等景观元素,增加居民的观赏性和活动性。

3.营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通过划定和规划小区的公共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可增加室外座椅、景观照明等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宜人度。

四、设计实施1.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设计团队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定期维护保养:完成景观设计后,应加强小区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修剪树木、修整草坪、清理垃圾等,确保小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3.加强社区居民参与: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景观设计和改进,通过居民意见征集和投票等方式,增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五、结论通过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小区的环境景观存在布局不合理、绿化面积不足以及公共空间单一等问题。

居住区绿地调查报告

居住区绿地调查报告

居住区绿地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居住区绿地则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态环保和社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某居住区的绿地情况,为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某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调查范围包括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小区绿地和宅旁绿地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绿地的分布、面积、植被种类、绿化覆盖率、服务半径等。

三、调查结果1.绿地分布调查发现,该居住区的绿地分布较为均匀,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覆盖了大部分居住区,但宅旁绿地的面积较小。

2.植被种类该居住区的植被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草坪、灌木、乔木、花卉等。

其中,草坪覆盖率较高,但乔木和灌木的数量较少。

3.绿化覆盖率该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较高,达到了60%以上。

但是,由于部分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绿地的绿化效果不佳。

4.服务半径该居住区的服务半径较大,大部分绿地的服务半径都超过了500米。

但是,由于部分绿地的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使用绿地的频率较低。

四、问题分析1.绿地规划不合理该居住区的绿地规划不够合理,部分绿地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

同时,部分绿地的设计不够人性化,给居民的使用带来不便。

2.植被种类单一该居住区的植被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是乔木和灌木的数量较少,导致绿地的生态效益不高。

同时,植被种类的单一也容易引发虫害等问题。

3.绿化管理不到位部分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绿地的绿化效果不佳。

这不仅影响了居住区的美观度,也影响了居民的使用体验。

4.设施不完善部分绿地的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使用绿地的频率较低。

例如,部分绿地的座椅、灯光等设施不足,给居民的使用带来不便。

五、建议措施1.优化绿地规划建议对该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进行优化,增加绿地的面积和人性化设计,提高绿地的使用率。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居住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居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居住区的整体状况以及居民对居住区的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和功能。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本城市六个不同类型的居住区进行了调查,包括城市中心区、郊区、新建区、老旧小区、高档小区和普通小区,以便全面了解各种居住区的特点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环境评估:从环境方面来看,大多数居住区的环境整体较好,包括道路干净整洁、公共绿地和花坛维护良好。

但是,还有一些小区存在垃圾乱堆放和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

2. 交通评估:调研显示,大多数居住区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有公交站和地铁站等交通设施。

但是,少数居住区存在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

3. 便利设施评估:居民表示,在居住区内有商业设施、医疗机构和学校等便利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但是,一些老旧小区和郊区的居民反映,便利设施不够完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 居民评价:调研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居住区的环境和生活质量较为满意,认为居住区的安全性和社会氛围较好。

但是,少部分居民对居住区的噪音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担心。

四、建议1. 加强管理:对一些存在垃圾乱堆放和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的居住区,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

2. 加强交通规划:针对少数存在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的居住区,需要加强交通规划,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和停车位,以解决居民出行问题。

3. 完善便利设施:对于一些老旧小区和郊区的居民反映的便利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商业设施、医疗机构和学校等便利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针对少部分居民对居住区的噪音和环境污染问题担心的情况,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和噪音治理,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

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

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环境调研报告旨在对无锡滨湖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供全面的环境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介绍无锡滨湖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起太湖滨河银泰北,东至新吴区园林大道和大港路,南至江苏皮革城,北至阳山王家园;总面积约为54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余万。

三、自然环境1.地理条件无锡滨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长江南北两岸。

滨湖区地势较低,海拔约为4至8米,地势平坦。

区内湖泊众多,太湖和鸿山湖是两大主要湖泊,水域面积占比较大。

2.气候条件滨湖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5℃,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为1000至1300毫米。

四、环境问题1.空气质量通过对滨湖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发现空气质量总体比较好,但在高温季节和雨天时,可能出现轻度污染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因素导致的。

应重点关注工业企业和机动车排放的治理工作。

2.水质状况滨湖区的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太湖作为重要水源地,水质需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面上漂浮物的清理、废水排放的管控等。

3.垃圾处理滨湖区的垃圾处理工作相对滞后,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和居民小区附近,垃圾处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压力。

建议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垃圾处理的投入和管理。

五、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针对市民群众,特别是学校和居民小区,加强环保知识和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2.推行垃圾分类加大对垃圾分类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3.加强工业排放管控对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4.加强水资源保护太湖作为重要水源地,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严禁乱倒垃圾和废水等行为,加强太湖周边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居住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居住区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对居住区的需求和对现有居住区的评价,以及为未来居住区的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居住区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选择了某城市的一个典型居住区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多个问题,涵盖了对居住区环境、公共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评价和需求,并且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考察了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绿化、垃圾分类处理等情况,还与部分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对居住区的评价。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对居住区的评价,为居住区的改善和未来规划提供参考。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评价普遍较高,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他们认为居住区的绿化和环境整洁有序是最大的优点,为居住提供了良好的舒适感和生活品质。

同时,居民对交通的满意度较高,认为便捷的交通能够方便他们的出行。

2.公共设施方面,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还需改善,主要表现在商业和教育设施的不足。

居民希望居住区能增加更多的购物场所、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以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另外,一些受访者对居住区的停车场布局不合理表示不满。

3.安全问题是居民关注的重点。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居住区的安全状况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并提出希望加强居住区的安保措施的建议。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对居住区的改善和未来规划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

增设购物场所、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2.合理规划停车场和交通路线,提高居住区交通的便捷性。

3.加强居住区的安保措施,增加巡逻和监控设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4.鼓励居住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居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滨湖区调研报告

滨湖区调研报告

他们,是推动城市创新的人
35-50岁,行业的领导者
私营业主,高层管理人员,追求品牌与产品舒适 性
他们可能是最高端的“刚需客” ——他们在35岁 以前将主要精力花在事业发展上,资金大多用于扩 充自己的事业,到现在,事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且家庭结构也已发生变化,他们是真正的豪宅“ 刚需客”
客户特征
区域客户白描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25-40岁为主,中等收入阶层 他们的职业角色可能是政府职能结构等职业角色; 可能是企业中层管理者;可能是高端产业的职员… 他们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公司白领,随着家庭结构 的变化,他们需要比较适用户型 他们,不是只为自己创造财富;更是为脚下的城市 创造财富、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这条道路 上他们在逐渐产生自己的影响力
关键词
背景
年龄:35-50 年收入:30-100万 家庭生命周期:后小太阳、中年之家 行业:不一定 职业角色:财富积累期的私营业主、高层 管理人员 居住区域:全市、巢湖
用途
自住、投资并重
置业敏感点 开发商品牌/圈层的纯粹性/自然资源/产品 舒适性
需求特征 大平面产品:稳定资产阶级、品牌追随者
他们是……
滨湖
——开发商突围必争之地
滨湖新区调研报告
调研项目
A、旭辉御府 B、中铁滨湖名邸 C、保利拉菲公馆 D、滨湖万科城
项目分布图
A B
C D
A、旭辉御府 B、中铁滨湖名邸 C、保利拉菲公馆 D、滨湖万科城
旭辉御府
项目定位:滨湖唯一在售有别墅的高层
物业
项目位置 类型/规模 产品及价格
滨湖新区方兴大道与西藏路交叉口西南角 高层住宅、别墅、商铺,共3440套 在售82-160平米户型,整体均价为6800元/㎡,毛坯交付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根据对居住区的调研,以下是关于该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问题的报告。

该居住区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区内有多个住宅小区,居民多为中产阶级和上班族。

小区之间绿化环境良好,周围有多个公园和休闲场所,方便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

然而,该居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停车位不足是居民普遍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小区内的停车位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停车难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部分小区的停车位管理混乱,导致停车乱象严重。

解决停车问题,提供更多的停车位,合理规划和管理停车资源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小区内的垃圾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居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完善,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导致垃圾处理效果不佳。

在小区内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是改善垃圾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此外,部分小区的绿化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

有些小区的花坛缺乏精心的维护,导致花坛中杂草丛生,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

应该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管理与维护,保持花坛的整洁和美观。

最后,部分小区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居民们的关注。

尽管居住区内有安保人员和摄像头,但还是时有盗窃和恶性事件发生。

提高小区的安全性,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居住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该居住区虽然有着便捷的交通和美好的环境,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停车位规划和管理、改善垃圾处理工作、加强绿化管理和加强小区安全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该居住区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6 滨湖家园小区景观调研分析………………………6.1 景观调研分析的意义…………………………………………………………………6.2 周边景观现状…………………………………………………………………6.3 滨湖家园整体景观分析…………………………………………………………6.3-1 景观布局与功能分区…………………………………………………………6.3-2 植物配置与绿化…………………………………………………………6.3-3 景观设施及小品…………………………………………………………6.3-4 景观铺装…………………………………………………………6.4小区景观规划的现存问题…………………………………………………6.5 景观改建建议…………………………………………………………………6.1景观调研分析的意义:景观的布局规划讲究因地制宜,关注本土的历史人文,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力求创造处于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的宜居生态化城市空间。

由于功能需求和适用范围的不同,景观规划呈现出千差万别。

拆迁安置区的景观规划作为较特殊的一类,他的景观规划布局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模式不同于国内现当下商业性质的居住区。

拆迁安置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的惠民工程项目,其主要受众是大量的非城市人口或者低收入人群,它在规划设计之初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满足最基础的人居环境要求下追求更大的人口容纳量(商业性质的居住在此基础上则更多的考虑到优质的景观空间体验,更讲究生活的格调和质量),所以安置区的景观在很大程度上让步于住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多以简单的广场和绿化带为主,就景观的尺度感、可视性、适用性以及人群参与度的情况都差强人意。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置区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景观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我们通过对滨湖家园内部的景观规划布局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安置区内这一特殊人群对于景观需求,提升我们不同类型场地的景观规划的认知,6.2住区周边景观现状:调研场地所在区域高密度集合式住宅密布,相应的交通、商业、文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全,但相对应的场地周边可用于公共活动性质的绿地景观建设开发的场地有限,所以附近居民的日常游憩散心的活动多在小区内部。

通过对安置区内部景观规划布局的现状及适应性分析,有利于帮场地偏西一有隔离高速的绿化林带,不利于公共绿地景观的开发;其他几处较偏远的大型公共绿地,如东南方向的塘西河公园、金斗公园(附近有合肥美术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西北向较远处的南艳湖公园以及更远处的环巢湖景观绿道,但是小区住户达到这些地方进行休憩游玩的可达性不高,多属于家庭周末才会去的地方。

因此看来,所调研小区的周边可供住户日常使用公共绿地有限,住户对于景观环境的需求多体现于小区内部的配套景观。

6.3滨湖家园景观简介:拆迁安置区由于其功能需求(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上追去人口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化)的特殊性,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都比一般的商业性住区高,可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资源和场地有限。

因此,滨湖家园在设计出以满足安置人群的日常正常生活所需为主,侧重于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医疗、文教等基础设施齐全;而对于景观休闲空间的建设过于简略,就景观的品质和类型而言过于单一,形势与功能不相匹配,是属于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的景观作品。

下面我们将对滨湖家园的景观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深究其中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希望能够对美化优化滨湖家园的景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有所帮助。

6.3-1景观布局与功能分区滨湖家园景观规划依托于城市路网划分十字空间进行布局,采用以东西向的商业景观带为景观主轴,同时向南北两侧居住小组团延伸的鱼脊式布局,具有很强的内聚性。

在十字路网划分的四个小的景观组中采用极简式的景观风格,主要景观设计元素为圆形广场、弧形景观墙、凉亭、廊架、树阵等,通过自然曲线型大的园林道路链接。

在功能分区上与一般小区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分为以下:中心商业景观带:因东西向商业裙房夹成的带状景观带,以多个几何形植物种植池为主,加以两旁类行道树的树池形成的景观休息观赏空间,在景观规划布局形式上类似于商业街。

小景观组团:通过单元楼围合而成的内部块状景观。

是滨湖家园的主要景观规划区域。

景观防护林带:主要是外围种植的乔灌木林地和宅旁绿地公共活动空间:主要位于各个小景观组团中且多以圆形广场为主,在广场四周散布健身设施和休息座椅,,然后利用植物生长的特点对目标空间进行围合与划分,活动边界明显。

半私密场所空间:主要是通过廊架和景观墙形成的相对小尺度景观空间。

下图是一些园区内部道路和景观节点分布示意图:6.3-2植物配置与绿化绿化种植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同时也是景观特色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人们最能直观体验到的可视景观。

滨湖家园所引种的大多数植物多为安徽本土物种,在合肥的很多现代化小区也有大面积的种植。

下面是实地调研记录的植物树种:基调树种:栾树、香樟骨干树种:银杏、广玉兰、合欢、槐树一般树种:雪松、河曲柳、棕榈、女贞、碧竹、桂花树、特色景观观赏树种:樱花树、紫荆、红枫、碧桃花卉及灌木:石楠、红花檵木、海桐、小叶女贞、细叶麦冬、迎春、洒金珊瑚、杜鹃、黄杨关于在景观空间中的植物的物种搭配方式上,滨湖家园采取最简单直接的乔灌木混合种植的方式。

小区最外围是高大乔木和茂密的灌木搭配,保证了内部空间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宅间绿地采用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灌木和小乔木,通过带状的种植形式强调空间的边界,整体上过于均衡而没有突出点。

但在一些关键性的景观节点缺少色彩明亮的花卉类植物来点景,在植物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考虑不足。

在种植形式上,现有的方式大多分为以下几类:孤植一般选用树形优美,树冠和枝叶都比较外张的观赏性树种,这种种植方式一般多体现于中心景观、视觉焦点和景观转折点之中。

如小区的环形廊架广场中间的的单棵桂花树,在功能上来讲它是整个场所的视觉焦点,同时柔化了整个硬质铺装广场的现代都市的生冷气息。

对植在一些景观小品组团周边常常采用对植的种植方式,在空间形态和体积上与景观小品形成均衡对抗,两者相辅相成,相益得彰。

丛植和列植这种种植方分别出现在防护带绿化和行道树中。

丛植通过种植数量和体积来限定空间,同时也实现住区减噪防尘的生态功能。

6.3-3景观设施及小品在整个小区里,景观设施和小品是住户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

景观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小区的生活质量,使得小区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而景观小品也是整体景观特色在细部上的具体表现,它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内容,赋予场所新的活力。

在滨湖家园中的景观设施有主要有休息座椅、景观照明设施、垃圾箱、标识牌、健身设施、消防栓等;景观小品多为常见的廊架,凉亭、景观墙等。

6.3-4铺装铺装在景观规划中是常常容易迷糊处理的一部分。

铺装犹如针线,它将各个特色和性质不同个的场地衔接起来。

在另一方面上,铺装还与高视点景观有关,在丰富了高层居民的视觉景观,让小区景观在另一层面上新的变化。

滨湖家园在景观铺装上变化不多,组团景观的铺装主要广场方砖和碎石块路面衔接,在局部区域(健身设施区)为保障安全型加上塑胶;在绿地间主要有町布和西沙路面,增加地面的渗水性。

总的来说整体铺装风格统一,但是形式和色彩上的搭配不足,引导性和观赏价值不高。

以下是在滨湖家园中的常见铺装形式:6.4小区景观规划的现存问题(1)景观设计元素的不合理组织导致景观空间形式单一,在实用性和可游可赏性方面有所欠缺。

空间尺度多为较大型活动的使用空间,在私密空间和小型景观观赏空间的规划建设上不足,缺少小尺度的宜人景观。

(2)景观绿化景观绿化在植物种植上过于单一,大多是沿给定空间的外围进行植物的围合种植,植物搭配形式缺少变化;在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上不够合理,没有亮点,在重要节点处缺少花卉类植物烘托环境氛围;植物的生长维护管理不是很到位,植物长势差从而导致景观品质下降,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景观空间的情感体验;整体植物布局均衡单一,没有侧重点和突出点,因此缺少小区的景观特色。

(3)人性化设计安全小区的安全标示的忽视。

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场所的警示不够明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小区的高压变电箱,周边商业裙房的通风排气散热口缺少必要的安全提示。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数量的不足和布局的不合理。

小区的基础停车数量不足,随意的临时停车导致消防通道被占用,有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生活垃圾箱的分布多集中在商业景观带附近,影响了整体的商业景观质量。

在居住楼附近的垃圾箱数量不足,导致日常生活不便,底层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关于休息类的设施如座椅设置的很少,人们在散步的时候很不方便休息。

(5)在空间的形式和利用上过于单一,缺少小尺度的个人游憩空间。

在四周居住楼的围合空间下的广场需要一个良好的活动背景。

这在一方面与环境心理学有关,人们在视野较开阔的空间下往往会产生不安全的心理情节,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作为背景庇护,这也就是景观学中提出的“瞭望庇护原理”。

在小区中表现在广场过于空旷开敞,人在其中活动缺少安全感,因此这类场所往往缺乏活力。

(6)景观的管理与维护再好的景观在时间的侵蚀下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光彩,所以维护很重要。

在滨湖家园中我们发现一些地下通分口和凉亭所用的木料被侵蚀的很厉害但是管理上并没有及时更新,以此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6.5改造建议和方案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结和小区特点提出了一些微小的景观改造:(1)引入水景景观,对于自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水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它能够调节小区内部局部微气候,加开场所内部循环同时满足园区绿化用水需求。

有水的景观场所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水景也会成为该区域的景观特色,丰富人文环境氛围。

缺少水景的场所往往景观效果会大打折扣。

建议在商业绿化带进行改造,引入水环境,丰富商业景观层次,为场所注入新的活力。

(2)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对园区内部的景观设施景观新的规划布局。

早期的设施布局可能过于不且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居民生活不便捷。

需要重新对景观休息座椅和生活垃圾收集箱的数量和布局进行考察,合理布局。

(3)丰富完善小尺度私密景观空间。

其主要布局多在四个景观组团中适当场所增加或者功能上的删减。

(4)加强场所与植物的联系,完善空间氛围的营造。

小区的景观由于植物的生长和物种搭配的问题致使预期的空间体验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在改造中可以适当丰富园区内部关于花卉类植物的配置。

从色彩和视觉层次的体验出发,引种可在花、叶、果等不同层面的景观植物。

下面是一些关于小区景观改造的意向图,仅作为改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