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料复习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燃烧与燃料一、知识脉络二、知识梳理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物质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物质具有(2)与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移走(或隔离)____ __ (2)隔绝__ ___ (3)降低___________3、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___再生的化石燃料。

4、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

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

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6、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不能。

不能供呼吸(2)CO2跟水反应:试液由______色变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2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 。

7、 CO 2 用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上,二氧化碳是最好的________。

二氧化碳还是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_________。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主要成分_______)和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发生装置类型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不能用____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 _。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将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___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是二氧化碳三、典例解析1.(2012肇庆市)鉴别O 2、CO 、CO 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2.(2013昆明市)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或 或(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已知加热高锰酸钾KMnO4,生成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4章,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K-39 Zn-65 Mg-24 Mn-55 Hg-20lCa-40 Al-27 Fe-56 S-32 Na-23 Ca-40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1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水是生命之源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3.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

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6.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2023年《燃烧与燃料》复习课课后反思

2023年《燃烧与燃料》复习课课后反思

(燃烧与燃料)复习课课后反思设计思路:本单元主要围绕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三块内容展开复习。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点更清楚,对知识间的联系更加明确。

然后复习根底知识,梳理考点。

再通过三个合作探究,突破本单元的难点,即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计算相关的内容。

之后再链接中考,通过解决中考题提升能力。

最后由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进行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让学生了解怎样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对思维导图的使用更有方向感。

2.在合作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小组交流学习,然后由学生讲解答疑,老师只是加以点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了思考,不只是老师问学生被动地答复。

3.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和谐,课堂气氛融洽。

4.在小组商量时,老师巡视,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主动走近学生中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缺乏之处:1.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导致后边时间紧张,本来让学生讲解的环节,只能师生共同完成。

2.所选的题目中,有一道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难度较大,导致花费的时间较多,没有完成全部环节。

3.没有关注到全部学生,比方有的学生在小组商量时不主动参与,有的学生在纠错时没有完成,有的同学做题速度较慢,却因为时间关系,都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4.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没有多元评价,到达更好的鼓舞效果。

改良:1.在备课时要精选习题,选择的难度不能过大,也不能太简单,要给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挑战和成绩感。

2.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出现前松后紧。

3.要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4.课堂上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解,学生不会的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评价鼓舞学生,鼓舞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燃烧与燃料知识提纲(纯原创)

燃烧与燃料知识提纲(纯原创)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提纲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定义:可燃物与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②;③。

三者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①;②;③。

灭火的实质其实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只需破坏条即可达到灭火目的。

4.促进燃烧的方法:;。

5.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改变。

(填“能”或“否”)6.爆炸的条件:①;②;③;④如果可燃物是气体,需要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7.爆炸极限:爆炸上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爆炸的限度。

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爆炸的限度。

8.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时发生充分燃烧,生成;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时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

9.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若,证明氢气不纯净;若,证明氢气纯净。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

2.石油的分馏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其分离出来。

该变化属于变化。

3.被称作“工业的血液”的是,被称作“工业的粮食”的是。

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色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固态,称作。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两种药品为和(写出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装置,因为反应物的状态分别为和,而反应的条件不需要。

3.以下是几种固液制气装置A B C D E①试写出这几种装置各自的优点A: B:C: D:E:其中,装置D控制反应停止的原理是使和分离。

②装置A在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原因是;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4.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采用法,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

若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端进气。

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6.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7.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粉末状石灰石的原因是:;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燃烧与燃料—化学中考考点重点精选题目

燃烧与燃料—化学中考考点重点精选题目

燃烧与燃料—中考考点重点精选题目考点一:燃烧的条件1.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3.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是()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考点二:燃料的利用和开发1.山茶油是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

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 g柠檬醛在氧气流中完全燃烧,并用合适的试剂充分吸收燃烧后的产物,测得生成了220 g二氧化碳和72 g水,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C、H、O元素C.只含C、H元素D.肯定含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2.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①C2H5OH ②CH3OH③CH4④C2H4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B.只含氧元素C.只含碳、氧两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5.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的主要元素是()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硫元素6.下列燃料不是采用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A.汽油B.煤焦油C.柴油D.沼气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水能、风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三种矿石燃料是永不枯竭的能源C.地下水资源不能无限量地开发利用D.大量排放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8.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H2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式2H2O2H2↑+O2↑表示。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CO
2
+ heat
2.增加可燃物的表面积:木条燃烧比木块燃烧快。

3.提高可燃物的温度:用火机点燃纸张。

4.添加助燃剂:酒精灯用酒精作为助燃剂。

注意: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为了实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尝试。

同时,安全第一,防火防盗,保护生命财产。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7.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它们所含元素不同,煤主要含有碳、氢、硫、氧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硫、氧、氮等元素,而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等元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
端气候事件等问题。

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植被覆盖,开发绿色能源等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①;②;③。

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常采取的方法有: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

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措施有:①;②。

3、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指的是可燃物在空间内发生,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如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

注: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均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必须。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和,它们都属于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元素。

(3)天然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是较清洁的能源。

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石油:石油分馏(属于变化),石油化工(属于变化)(2)煤:煤的气化、液化和焦化(都属于变化)3、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化学性质: 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考点梳理:1、知道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认识其对人类的作用及燃烧产物的危害。

◆过程方法:例1: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
2、明确爆炸发生的条件
3、掌握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
[基础案]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3、灭火的措施
针对燃烧条件,可采取的对应的灭火措施为: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知识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____
2、认识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结果
不充分燃烧导致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
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
(1)_________(2)____________微观原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爆炸
爆炸发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等燃料中往往含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____、____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各组分物质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____变化
(2)石油分馏的产物有____________等。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改变石油中的分子,使大分子断裂为小
分子,再按需要将小分子按需要合成大分子,从而可以将石油转化为塑料、
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药物等,因而发生的是____变化。

2、煤的综合利用
主要有____、____、____等措施,属于____变化
[拓展案]
[中考链接1]:
1、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
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

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
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
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汽车采用的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

普通汽车
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之比为1:15,稀薄燃烧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
质量之比可达1:25以上,与普通发动机相比,稀薄燃烧发动机可以促进
燃料的燃烧,请你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薄燃
烧发动机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在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2]
1、(2016.烟台)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2、我国煤炭丰富,瓦斯存于煤层及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
成分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
体是____
(3)下列图表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链接中考3]
1、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的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属于有机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两者反应生成常见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式为____________
3、 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我市从4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

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这是汽油燃烧产生的。

(2)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监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

[课堂反馈]
1.(2016·滨州)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在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2.(2016·东营·双选)“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
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
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
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3.(2016·枣庄)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4.(2016·烟台)2015年中国航空业高速发展。

先进无人机亮相国庆阅兵式,首架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

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人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的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该技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点)。

5.(2016·滨州)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的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酒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