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合集下载

印尼华文教师湖南学成,称“获益匪浅”

印尼华文教师湖南学成,称“获益匪浅”

印 尼 华 文教 师 湖 南 学成 , “ 益 匪浅 ” 称 获
“ 印尼华文教师 函授学历班” 结束在湖南师大的教学课程 。来 自印度尼西亚的 8 9日 0名华文 教师纷纷感叹此行学有所成 , 获益匪浅。印尼巴淡学员代表纪夏尔姿说 , 这坚定了她献身华文教育 的信心和决心 。 此 次培训 班 由 中国海 外 交 流 协 会 文 教 部 主 办 , 南 师 大 国 际 汉语 文 化 学 院 承 办 。20 湖 0 9年 以

8.
第 8 期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讯
山 、 阳楼 、 岳 张家界 等历史 文化 名胜 。
来 自印尼井 里汶 的学 员代 表何 思 宁说 , 以前 总认 为学 习古 代 汉 语 就 是 “ 死 书 ”, 读 但通 过 老 师 们 深入浅 出 的讲 解 , 才发 现 四书五 经 中有这 么多 优美 诗词 , 问如此 博 大 。 “ 的讲话 特 意运 用 了 学 我 此次 学到 的修辞法 , 并未 用 到夸 张法 。 他诙谐 说道 。 但 ” “ 书到用 时方恨 少 。 长期 从 事华 文教 育 的印尼 占碑 学员 邬丽 萍说 , 过 此 次培 训 , ” 通 深刻 体会 到 自己华 教水平 的不 足 , 也激 发 了 自己献 身华教 事 业 的兴趣 和动 力 。“ 但 只有努 力 填 补 自己的不 足 ,
“0 1 2 1 年全美华文教育访华 团” 由美 国南海有限公司副总裁、 国加州中文教学研究 中心秘书 美 长 张 晓江率领 , 一行 共 1 , O人 由华文 教育 学校 和相 关机 构 负责 人 、 中文 学 科 带 头人 组 成 , 成员 分 别
来 自美 国加州 和 旧金 山等地 区。( 上海市侨办网站21..) 0176

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

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

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印尼三语学校协会陈友明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4年,印尼的新任总统也提出建设“世界海洋中心”的发展战略。

这两个地缘关系密切的国家同时出台了两种海洋战略,如果能够合作,实现海洋战略对接,对中国、印尼两国和人民的福祉是大有裨益的。

印尼华人有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可以为中国、印尼“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印尼华人和华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培养掌握华语的人才,是构建两国人心相通的文化桥梁,是推动两国交流合作的工作重点和大方向。

众所周知,印尼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9・30”政治变故,印尼华人的文化和语言遭到那时苏哈托政府取缔。

20世纪末印尼苏哈托政府下台,印尼开始了民主改革,随着祖籍国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印尼华人的政治认同发生转化,华文教育的定位和性质也发生变化,即从落叶归根的导向向落地生根的理念转化。

在如今的新时代,印尼和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其实就是落地生根的理念。

根据我的观察,当前在印尼,若从使用范围的方面评估,位居第一的还是英语,因为它是世界语言;第二是阿拉伯语,因为它是伊斯兰的宗教语言;第三是日语,因为日本是印尼最早的投资来源国,在印尼有为数不少的日本企业和日籍技术人员,日本还是印尼学生留学和工作的优选对象国;第四是韩语,韩国电视剧的渲染、美容化妆、工业产品和投资,使韩语受到印尼年轻人的青睐;第五才是汉语,因为它是联合国使用语言。

印尼华人众多,如今印尼和中国的关系密切了,来印尼的中国企业家、商人和游客逐年递增,汉语的使用率也随之提高。

但是如果从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数量来说,汉语还是居于第六位,在英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丨7德语之后。

所以汉语在印尼的地位还是偏低的。

下面谈谈华语的教学情况。

从教学形式来说,学校还是汉语的主要教学场所,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三语国民学校和国际学校。

2013年以后汉语也作为选修课列入国民高中阶段。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5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总第815期No.16,2020Total of 815印尼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处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东盟的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同时,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其中更包括1000余万华人,作为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印尼华文教育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关于印尼华文教育的研究,黄昆章、温北炎等关注印尼华文教育曲折的发展历史,李秀坤、田慧玲、崔希亮等有关于教师问题、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的讨论。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型较早,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仍缺乏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印尼教育发展历史为基础,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印尼华文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1曲折向前的发展历程印尼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

“有文字记载的海外第一间华文学校,就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办的明诚书院[1]。

”若以此为滥觞,印尼的华文教育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

1.1印尼华文教育的产生“截至1900年,全印尼已有439间私塾和义学,学生有7835人[2]。

”20世纪以前的印尼华文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其脱胎于中国私塾教育,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人员多为中国落第秀才,不具备现代教育的特征,但逐渐形成的教育氛围,为日后印尼现代华文教育的产生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20世纪初,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发展萌生了现代教育,中国大陆老一辈近代教育家不断探索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深刻影响了印尼华文教育。

1912年更名为中华学校的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堂于1901年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成立,印度尼西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华文教育正式出现。

然而开展新式教育的华文学校强调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等先进思想,逐渐引起了荷兰殖民者的注意,并开始对华文教育进行打压。

印尼丹格朗华校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印尼丹格朗华校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印尼丹格朗华校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丹格朗是印度尼西亚华人聚集较多的城市之一。

早在7世纪之时,就有中国人不断来此经商、耕作和手工制造,目前仍有中国沿海居民不断迁移此处生活。

丹格朗的华人素有重视华文教育的传统,尽管遭受苏哈托时期的破坏和摧残,这里的华人胼手砥足、砥砺奋进,顽强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如今华文教育依然传承有力、方兴未艾。

本文选取笔者家乡丹格朗的华校为对象,通过追溯华人迁移的足迹寻踪、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诉求、创办华文学校的历程以及华文教育的变迁状况等,继而针对性调查三所高级中学的教育状况。

本文具体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也包括丹格朗华文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法。

最后,本文提出了丹格朗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对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学校)现状之调查与分析

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学校)现状之调查与分析

随 着 中 国经 济 的 发展 以及 中 国与 印度 尼 西 亚 经 贸关 系 的密 切 交 往 ,在 全 球汉 语 热 持 续 的背 景
1 多 , 比 20 倍 0 1年首 次 参 加考 试 的 7 0人 增 加 1 1 0 倍 多 。 2 1 年印 尼 H K考试将 每年 举行 两次 , 至 01 S 以
下, 近几年印尼的华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华文 的 市 场 需要 也 日益 多元 化 , 育领 域 、 济领 域 、 化 教 经 文 旅游领域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华文人才。学习华 文 的人数与 E俱增 , t 不仅华族学习华文 , 友族学习 华文的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 , 中印( ) 国政府 尼 两 间 、 际 间 以及 民间 等 多层 次 、 领域 的华 文 教 育 校 多 合作与交流项 目也 日益增多 。中国派往印尼的汉语
东 南亚纵横 A U D S T E S S RO N OU H A TA M
2 1. 0 27
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 学校) 现状之调查与分析
汪敏 锋 ※
摘 要 :印度 尼 西亚华 文教 育解 禁后 已走 过 1 的旅程 , 3年 呈现 出良好 的发 展 势 头 , 而这 离不 开 印尼 华文 教 育 的一个 重要 形式— — 华文补 习班 ( 学校 ) 的贡 献 。本文 在调 查 的基础 上 , 分析 了印尼 华文补 习班 ( 学校 ) 的 学 生构 成 、 程设 置 、 课 师资情 况 以及 发展 中的 问题 , 为 印尼 多元的 、 认 多层 次的 华文 市场为 印尼 的华 文补 习 班( 学校 ) 的发展提 供 了契机 , 其发展 中的一 些 问题也 应 引起 重视 , 此 , 但 对 我们提 出了相 应 的建议和 对 策。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作者:李健源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南部,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

随着现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合作,以及中国游客对印度尼西亚旅游经济的贡献,不但很多留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学习汉语,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

相当数量的印度尼西亚本土学生都将中国视为留学的选择地之一。

即便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对外汉语事业的局限等众多原因,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仍然存在重重问题并相对落后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南亚国家。

从长远来看,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一)历史溯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发起汉语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最早起步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一直到1900年,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一般都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主要为华侨子女。

1901年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创办的“巴城中华会馆华侨学校”标志着印度尼西亚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随后的十年间,又相继成立了爪哇学武总会、荷印华侨学务总会等教育机构,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曲折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以后汉语教育进入停滞状态。

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汉语教学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1965年9月30日开始,印度尼西亚发生军事政变,自此汉语教育事业遭到重创长达三十年之久。

直到1998年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才开始恢复汉语教学。

(三)近年来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汉语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年印度尼西亚教育部与中国签署了在本国举行HSK考试的协议书,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成立了孔子学院,标志着汉语教育进入新起点。

时至今日,汉语教育事业已经有了迅猛发展,很多印度尼西亚中小学甚至将汉语作为必修课和热门选修课。

印尼华文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培训市场的拓展

印尼华文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培训市场的拓展

占 5 .% , 们 是 原 华 文学 校 的 高 中或 大 有 6 8 6 他 3人 , 1. ; 答 “ ” 有 22 占 97 回 % 否 的 1 专毕 业 生 . 划 坚 持 印 尼 民间 华 文 补 习 班 人 , 6 . , 他 4 长 占 61 其 % 6人 不 作 回答 。反 映 的 教学 作 , 足 目前 华 文 教 师 队 伍 的 主 华 文 教 师 群 体 的 教 育理 论 知 识 较 贫 乏 . 也 势 体 部 分 。 年 龄 结 构 特 征 表 明 _ 尼 目前 必 影 响 教 学 效 果 。 扭 转 这 种 教 师 队伍 学 ,印 为 的 华 文 教 师 队 伍 呈 金字 塔 型 , 于 塔 基 是 历 低 的 局 面 。应从 根 本 上 加 强 学 历 教 育 。 位
维普资讯
熬_砚代 { }
E  ̄ C ON I M ) I I l N I A ] A OI ' Z~ o U I EI N r
糠 辨 俺 真
圃凰绎 露蠢凰 固感 蘑圃窗凰鹤箍凰
◎蔡 贤榜
这 0 他 印 度 尼 西 亚 ( 称 : 尼 ) 世 界 上 华 华 文 教 师 的 骨 干 力 。 部 分 教 师 共 17 师 学 历 相 对 较 高 , 们接 受 过 较 正 规 的 汉 简 印 是
2 . . 性 教 师 共 2 9人 , 7 . 8% 女 5 2 占 1 %。 在 在 参 加 培 训 的 10 5 6 0多 名 华 文 教 师 中 . 担 同 年 龄 组 中男 女 性 别 比例 失 衡 更严 重 .

印 尼 华 文 师 资 队 伍 的 现 状 分 析
任 家 庭 教 师 ( 教 ) 3% 程度 低 , 兼职 为主 , 二 职 以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二、发展阶段具体情况
1、私塾教育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有一段私 塾兴盛的历史,华文教育由华人自己兴办,自 己出钱,自己管理的格局。 从创办人看,可分作三类:一是华人领袖 出钱出力倡办的,如萃英书院;二是家族创办 的,如1867年由陈金钟和陈明水创办的毓兰书 院;三是教会创办的,如1872年道南学校,集 宗教与教育为一体。
教育的发展,殖民政府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殖民政府认为“华侨爱国热情如此狂热乃华文 教育的结果”,于是采取行动,于1920年10月 27日颁布了“学校注册条例”,以此来管制华 校。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 放任自流政策的结束。 法令的要点有: 1)所有学校(凡有10名学生以上)必须注册; 监理员、董事、教员亦然;2)提学司和视学 官,得经常巡视已注册的学校,查是否已根据 法令办理; 3) 取缔学校成为政治宣传的机关,其存在足 以妨碍殖民地公众利益,或教学不利于学生, 或作为非法会党的集合; 4)政府有立法加强管理学校的权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除华族外,还 有马来族、印度族等,英语是各族的共同语。 最初学校分两种,一种是英语学校,另一种是 各族母语学校,华语学校占大多数。新加坡政 府为了推行英语为第一语言和民族团结政策, 在教育政策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53年开始实施“双语政策”; 60年代初推广“混合学校制度”,将各母语学 校并到英校,其中华文学校占457所;1979年 实施“浸濡计划”, 1984年起,推行全国统一源流学校计划 80年代也推广讲华语运动。
2、近代学校的兴起 东南亚各国近代华文学校的兴起,无不受 改良派、革命派的影响和推动,两派在各国的 影响有大有小,就新加坡而言,早期的华文教 育受改良派的影响更大。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1900年康有为到 新加坡避难,大力提倡新学,推动华人兴办学 校。从1905年到1920年间新加坡迅速兴办了华 文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女子教育等。 1905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两间华侨学校,养 正学堂(后为崇正学校)和广肇学堂(后为养 正学校)。 1918年6月,华人领袖陈嘉庚发起筹办华 侨中学,得到各帮侨领20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并获新加坡总商会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大会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件分为: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印尼的华文教育、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1901——1966)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讲述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战争、贸易、交通、谋生等导致华人向东南亚一带迁徙定居。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印尼的华文教育,中印两国,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印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历史。

印尼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的国家,印尼的华文教育有过蓬勃发展和令人羡慕的时代,但也曾历尽坎坷,陷入过万劫不复的黑暗时期。

第三部分就讲述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保皇派和共和派都派人到印尼开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至诞生便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地中华会馆纷纷开办新式学校。

1908年,荷兰殖民政府为了争夺生源,开始开办荷华学校并迫害华文教师。

1929——1930年,有25所学校的33明教师被以各种理由驱逐出境、拘留或停职,给华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

1946——1966年,大部分华侨学校过分强调中国民族主义,导致了后来印尼更加激烈的排华情绪和排华事件。

排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学校被取缔,华校逐步走向衰落。

到1966年,终于被悉数取缔,华侨学校从此在印尼国土上消失。

1990年中印复交后,印尼政府开始逐步放宽了抑制华文的政策。

政府不再禁止华裔学生到中国学习华文。

1994年,允许旅游部门开办华语补习班,1995年,允许华裔开办华语辅导中心或补习班;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中文系。

近年来,印尼的汉语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合格的华文教师缺乏,二是教材问题,三是生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