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探析
土地权重确定方法

权重确定方法: 特尔菲测定法 因素成对比较法 层次分析法 特尔菲测定法:该方法综合多数专家意见,又称专家评判法(专家咨询法) 最大特点:将定性资料定量化在土地评价中该方法可解决以下问题:1、将定性表示评价指标优劣的资料变成定量表示评价指标优劣的资料2、确定一个地区影响土地质量的指标数目,进行指标选择3、确定土地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性顺序(权重)运用程序:1、确定预测问题2、选择专家要求:⑴权威性高,代表面广 ⑵知识丰富 ⑶人数适当 ⑷严格推荐 3、专家征询和轮询信息反馈 第一轮:评价指标征询。
第二轮:指标评估。
⑴请专家在制定好的评价指标表中打权重分,然后收回。
(背对背打分法) ⑵进行数理统计计算,求出均值和方差。
公式 均值: Eye —均值,反映专家对第i 个评价指标意见的平均水平m —专家人数 aij —第i 个指标第j 位专家的评分值方差:符合此范围,进行下一轮工作。
第三轮:轮询信息反馈与再征询4、轮询3—4轮后专家意见逐步集中,即可最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因素成对比较法:该方法通过因素间两两成对比较,对比较结果进行排序、赋值,从而确定出因素的影响程度或权重。
1、方法简介:运用前提:⑴因素间具有可比性,即可通过主观判断确定彼此的重要性差异。
⑵因素比较结果具有传递性(A >B ,B >C ,A >C )赋值方法:1 Vi 比 Vj 重要Vij = 0.5 Vi 与 Vj 同等重要0 Vi 不如 Vj 重要权重值计算公式∑==mj iji a m E 11212)(1∑=-=mj i ij E a m σ4.002<≤δ∑==ni ii i E E a 1'∑∑∑+=+≠=+==111,111/n i n ij j ijn i ij i v v w )1,...,2,1(),1,...,2,1(+=+=n j n i2、操作程序:⑴确定土地评价因素集合,对因素重要性排序,增设虚拟因素,设计比较表格;⑵进行因素两两成对比较; ⑶计算权重值。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是确定土地资源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土地价值及利用潜力的一系列过程,是土地管理和规划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1、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的是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作为物质载体所表现出来的资源价值总和。
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功能,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居住用地:主要用于居住、生活、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公益性和社会服务设施。
(2)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公共事业设施等用途。
(3)商业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旅游业等市场活动环节。
(5)交通用地:主要用于交通、运输、通信等活动。
土地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土地条件:包括土壤质量、水文地貌等,用于评价土地的质量和可用性。
(2)土地利用方式:包括现状利用方式、未来发展趋势等,用于确定土地的利用前景和方向。
(3)土地利用现状及历史变化:包括利用性质、规模、集约程度、土地利用强度、整合度、生产效益、生态效益等。
(4)土地利用潜力:包括土地规模、质量、开发难度、环境影响等。
土地资源的调查方法主要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方法。
(1)定性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历史档案调查等方式,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潜力、利用状态等信息。
(2)定量调查方法:主要通过数据调查、实验测定、模拟模型等方式,得出比较精确的定量数据,完成土地资源的量化评估和分析。
土地资源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地进行质量评价,确定土地的适宜用途和开发能力的评估过程。
2、土地资源评价标准(1)调查标准:通过实地勘察、统计分析、实验模拟等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
(2)质量标准:依据土地资源的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肥条件、地貌条件等地理要素,对土地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3)适宜性标准:根据各种用途的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以及现代发展的需要,分析和比较各种适宜的用途。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区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的调查方法、评价指标和分析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一、土地资源调查方法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高空平台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的有效手段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覆被等数据,为土地资源调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持。
2、地面调查地面调查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主要包括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现状等内容。
地面调查可以直接获取土地资源的详细信息,为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土地资源评价指标1、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评价土地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土壤肥力、土地水分状况、土地适宜性等内容。
土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持续利用能力。
2、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是评价土地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农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林地面积等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可以直观地反映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潜在问题。
3、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评价土地资源的基本指标之一,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地具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对土地资源的评价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收集土地资源数据首先需要收集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等信息,为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评价指标体系3、进行分析评价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分析评价,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利用能力等内容进行评价分析。
4、提出建议和措施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的评价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方案,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土地整理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或城乡建设中,对土地进行调查、测量、规划、整理、开发、改善和利用的过程。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对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浅谈。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整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包括土地的地貌、土壤、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获取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土地规划和整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土地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可以采用土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排水情况、坡度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土地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环境评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生态环境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科学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土地增值评估土地整理后,土地的使用价值往往得到提升。
可以采用土地增值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增值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价值的提升程度,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 投资回收期评估土地整理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额转化为收益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采用投资回收期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投资决策的参考。
3. 社会效益评估土地整理项目不仅仅对土地本身产生经济效益,还会对周边社区和农民产生社会效益。
可以采用社会效益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对周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土地资源评价-具体内容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 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
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水平。
实质:农业用地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城镇用地对土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定义:土地评价是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表明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待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2 土地评价的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评价的结果应该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3 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交易土地税收土地补偿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管理估计土地利用评判经营好坏4.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多样性原理: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同一地区的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也会发生变化。
综合性原理:构成土地质量的土地性状有很多种,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等,而这些性状也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如气候又包括光照、气温、降水等;土壤又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碳酸钙含量等等。
同时,土地的不同性状或不同因素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因此土地质量是一个多样因素影响的统一体。
所以,在分析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的要求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全面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原理:一个系统是由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即决定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土地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两个要素;土地和土地利用,如图。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和利用等方面。
而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程度、土地利用强度等数据,从而评估土地资源的状况。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范围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分级、评价等,从而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GIS技术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空间分析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从而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经济评估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经济评估方法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土地资源的价值。
经济评估方法可以考虑土地资源的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以及非使用价值等因素,从而综合评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经济评估方法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经济决策的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评估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GIS技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和经济评估方法都是常见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它们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土地资源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综合利用的过程。
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合理的指标权重赋值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优劣及适用性。
目前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主要有主观赋值法、客观赋值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先来介绍一下主观赋值法。
主观赋值法是土地资源评价中最早应用的一种方法,指标权重根据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赋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反映专家经验和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主观性太强,容易受到个人观点和主观偏见的影响,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客观赋值法是主观赋值法的一种改进方法,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和经验数据进行指标权重的赋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但客观赋值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指标权重的赋值是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的,而不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无法准确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误差。
层次分析法是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避免了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的缺陷。
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判断需要依靠专家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确定指标权重。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计算量较大,且易受到数据质量和精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各有优劣,适用性也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指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尽量减少主观性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土地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土地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土地评价,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实际上,它就像我们在超市里挑水果一样简单。
只不过,我们这次不是在挑苹果和橙子,而是在为一块土地“打分”。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聊如何为土地评价因子分配权重。
你会发现,这其实就像是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得把握好各种调料的量,才能让最终的菜品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1. 权重的基本概念首先,啥是权重?权重就像是一道菜中的盐和糖,有些因子(也就是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比其他的更重要。
咱们得搞清楚哪个因子的分量该大,哪个该小。
比如,地理位置好的地方,肯定更值钱,对吧?所以位置这个因子的权重就得高点儿。
1.1 权重确定的基本原则权重的确定就像是选股一样,得看市场行情。
首先,你得有个清晰的原则。
比如,土地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土壤质量等,这些都是咱们要考虑的因子。
每个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它们的权重。
就像做菜时,你得根据个人口味调节盐和糖的比例。
1.2 影响因子的分类那么,啥是影响因子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左右土地价值的各种因素。
比如,地段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肯定更值钱;而土壤肥沃的地方,种点儿菜、建个花园都棒极了。
我们得把这些因子分类,像分类水果一样,把它们分成几个大类:地理位置、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环境因素等等。
2. 确定因子权重的方法说了这么多,我们的重点来了:咋确定这些因子的权重呢?这个过程其实也不复杂,就像找出最适合你的那本书一样。
2.1 专家咨询与市场调研首先,专家的意见非常重要。
你可以请教那些在土地评估方面有经验的人,就像你去找厨师请教菜谱一样。
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权重确定的“金标准”。
再加上市场调研,看看同类土地的价格和卖点,这样你才能对每个因子的影响力有个大概念。
2.2 定量与定性分析接下来,我们得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权重。
定量分析就像是在用计算器算账,具体到每一个因子的具体影响力。
定性分析则是更主观的,就像是你的直觉,或者是对市场的一些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探析
作者:于勇, 周大迈, 王红, 张爱军, YU Yong, ZHOU Da-Mai, WANG Hong, ZHANG Ai-Jun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
刊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年,卷(期):2006,14(2)
被引用次数:14次
1.刘建军;李春来;邹永廖贵阳市区土地资源评价模型的建立[期刊论文]-地质地球化学 2001(02)
2.朱德举土地评价 1996
3.郭熙;赵小敏;曾建玲鄱阳湖区土地资源评价[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4.何绍箕;俞春鸣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研究论文集 1996
5.钱海滨;薛永森;田彦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土地科学 2001(02)
6.靳之更;曲新华;孙平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初探[期刊论文]-现代化农业 1997(04)
7.傅伯杰;陈立顶;马克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2001
8.杨忠全;吴颖;袁德美德尔菲法的定量探讨[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5(05)
9.李学全;李松仁;韩旭里AHP理论与方法研究:一致性检验与权重计算 1997(02)
10.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期刊论文]-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9(05)
11.李艳双;曾珍香;张闽主成分分析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1999(01)
12.李昌爱;顾也萍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在水稻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桐城市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3.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 1985
14.曹军;胡万义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 1993
15.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华南预防医学 2002(06)
16.樊治平;赵萱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确定的主客观赋权法 1997(04)
17.梁梁;陈晓剑重要性与信息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1993(03)
1.张萍.刘高焕.邢立新.Zhang Ping.Liu Gaohuan.Xing Lixin农业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国土资源遥感2000(1)
2.董炜华.许振文.刘刚.DONG Wei-hua.XU Zhen-wen.LIU Gang浅析土地资源评价[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
3.陈良.CHEN Liang贝叶斯准则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1)
1.杨海镇.马海州.王振华.沙占江青海湖流域东北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2.王瑞燕.赵庚星.陈丽丽基于ANN-产量的耕地地力定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8(1)
3.赵源.JIANG Yun-zhi RBF网络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9)
4.王善文.刘功智.任智刚.何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有毒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
生产科学技术 2009(6)
5.杨明龙.潘萍层次分析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3)
6.苏亨荣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勘察设计 2008(2)
7.韩书成.濮励杰.严祥.张文方区域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变化的耦合性空间分异——以江苏省为例[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8.韩书成.濮励杰江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异研究[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6)
9.王满银.肖瑛.汪应宏.张绍良中国基准地价评估近10年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0.韩学琴.史亮涛.金杰.张明忠.龙会英.纪中华.沙毓沧紫花苜蓿品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生产性能[期刊论文]-草业科学 2009(9)
11.林狄显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2)
12.张鹏岩.周志民.秦明周.王宪.张浩.刘欣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
13.崔浩然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绩效及优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4.刘沛.段建南.王伟.曾敏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tnyyj20060206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