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动物
非洲的动物

非洲瞪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瞪羚属(Gazella)是羚羊亚科 的一属。之所以叫瞪羚,是因为它 两只眼睛特别大,眼球向外凸起, 看起来就像瞪着眼一样。瞪羚是非 常敏捷的动物;以每小时80公里的 速度跑下来,1小时都不觉得累。 大多数瞪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 是也有少数生活在亚洲(例如鹅喉 羚)。大多数瞪羚都是群居动物, 以嫩的,容易消化的植物为食。牛 科有49属59种。瞪羚属的分类有很 多争议,有些专家认为瞪羚属只有 12种,而有些专家认为瞪羚属有几 十种。大多数专家认为瞪羚属有16 种。红瞪羚(1894灭绝)、也门瞪 羚(1985灭绝)和阿拉伯瞪羚 (1993年灭绝)已经灭绝,而野生 的沙特瞪羚也在1993年灭绝(只有 少数生活在动物园)。阿拉伯瞪羚 由于灭绝得比较晚,所以在网上仍 然可以看见阿拉伯瞪羚。其他瞪羚 也都是濒危物种,尽管格兰羚和汤 普森瞪羚很常见,但是由于分布太 窄,数量仍然不是很多。
一般的河马几乎不用担心尼罗鳄双方基本上和平共处有时候尼罗鳄会猎杀落单的小河马而河马也有攻击尼罗鳄还有杀死小型尼罗鳄的纪录但是河马并不能像传说中的轻松重伤35米以上的大鳄
非洲的动物
非洲斑马
奇蹄目马科马属4种兽类的通称。 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 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 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 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 和南部产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 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 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成年 拟斑马身长约2.7米,鸣声似雁叫, 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 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东非还产 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 (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 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马产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喜 欢栖息在平原和草原。
非洲野生动物科普:非洲象

非洲野生动物科普:非洲象非洲野生动物科普本周介绍:非洲象中文学名:非洲象拉丁学名:Loxodonta纲:哺乳纲目:长鼻目科:象科属:非洲象属种:非洲象亚种:丛林或无树草原象;森林象非洲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雄性和雌性在体形和身体特征上有所不同。
雌性比雄性小。
大象的食物包括大部分草类和灌木,以及很多种树的果、皮、叶、枝。
形态特征非洲象体长为5~7.5米,尾长1~1.3米,肩高2.6~4米,体重2700~6000千克,最大的重达10000千克。
雄性身高可达4米,雌性比雄性低大约45厘米。
从体格上看,非洲象有好几个地方不同于它的亚洲同类,比如它们有更大的耳朵,上下可长达1.5米。
在炎热的非洲大陆,耳朵可以散发热量,保持身体凉爽。
非洲象前额突起,背部下弯,肩部是最高点。
前足五蹄、后足三蹄,有21对肋骨和最多26个尾椎骨。
雄非洲象和雌非洲象都有象牙。
非洲象长长的鼻子不仅可用来闻味、呼吸、吹号、喝水,还能抓东西。
单单象鼻就有大约10万块肌肉。
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非常敏感和灵巧,可以用来抓小东西,亚洲象仅有一个。
栖息环境非洲象喜欢在灌木、乔木混生的有树草原生活。
它们可以生活于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多种自然环境中,包括森林、开阔草原以及半干旱的丛林。
现在,非洲象的栖息地仅限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森林、矮树丛和稀树大草原。
生活习性非洲象喜欢群居,分成两种社会群体。
母象一生一般只待在它们的基本家庭单位里,每个单位包括约4头母象及其幼象,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30头。
母象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它们互相合作照料幼象。
当家庭成员数量增加时家庭单位经常一分为二,次级单位经常保留一些联系。
公象们组成较小的两头或三头个体的公象群,但成员的流动性较大。
为了采食,在极干旱地区,非洲象会进行季节性的迁移,迁徙的路线往往还要穿过溪流、湖泊、沼泽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数量有200~300头的象群。
每个象群都有自己的声音和气味,无论走出多远,都可以找到家族的去向。
非洲动物大迁徙原因

非洲动物大迁徙原因
非洲动物大迁徙是指在非洲大陆上,有数百万头动物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这些动物包括了许多种类,如角马、斑马、瞪羚、大象等。
这些动物进行大迁徙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非洲大陆上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动物需要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旱季时,草原上的草木凋零,水源也变得稀缺,动物需要向更丰富的资源区域迁徙,以便生存下去。
第二,动物进行大迁徙也是为了繁殖和保护后代。
在某些时候,动物需要前往特定的区域,以便找到合适的配偶并生育后代。
此外,有些动物也需要前往更安全的区域,以避免天敌的袭击,从而保护自己和后代的安全。
第三,大迁徙也是因为动物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动物需要寻找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有些动物需要生活在湿地或沙漠等特殊环境中,它们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迁徙,以寻找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非洲动物大迁徙是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非洲大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非洲大草原有什么动物

非洲大草原有什么动物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主要有狮子、羚羊、猎豹、长颈鹿、大象、河马、斑马、鳄鱼、秃鹫等等。
非洲大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的食草动物,由于食草动物的繁盛从而为肉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此,在这里生活了很多种种类繁多的食草食肉类动物,由于大面积的草原覆盖,树植被较少,所以也就出现了类似于鸵鸟这种动物。
由于非洲大草原地势高,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并且上升的气流较弱,所以不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带地区树木较少,多为广阔的草原,并且由于雨季较少,所以该地区时有干旱发生。
扩展资料:非洲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总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占整个非洲面积的1/3。
辽阔的非洲大草原非常神奇,这里不仅有奇特的气候(干湿季分明但没有四季的热带草原气候)、神奇的波巴布树(树身特别粗大,有的树身内竟然可以储水两吨多)、奇特的动物(如有严重“高血压”的长颈鹿,有“草原之王”之称的非洲狮竟然雌雄两态等),还有世界上最壮观的东非动物大迁徙等。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神奇的非洲大草原。
一、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
该气候在非洲分布最广也最典型,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高原上和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
其气候特征非常奇特:全年高温,没有四季;干湿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
图1所示的是位于西部非洲的巴马科的气候资料,它就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其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C以上;每年5至10月为湿季,降水较多;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很少。
非洲大草原的植被为“稀树高草”。
因为有漫长的干季,所以这里的植物都具有旱生特性。
草原上生长的多为禾本科草类,草高达1~3米,叶狭直生,以减少水分的过分蒸腾。
草原上也稀疏地分布着一些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叶小而硬,树皮很厚。
其代表树种就是神奇的波巴布树。
大草原上干湿两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象:湿季时因降水丰富,草原上草木葱葱;到了干季,由于降水稀少,草原上万物凋零,一片枯黄。
一种动物有四条腿喜欢吃肉是非洲的标志性动物之一(狮子)

一种动物有四条腿喜欢吃肉是非洲的标志性动物之一(狮子)狮子:非洲标志性肉食动物狮子(Panthera leo)是非洲大陆上标志性的肉食动物之一,被广泛认为是草原之王。
作为一种具有四条腿的动物,狮子具备强大的体力和攻击力,适应了非洲严酷的环境,并在草原上展现出独特的特征和行为。
1. 外貌特征狮子是体型较大的大型猫科动物,雄狮体长约2.5米,肩高约1.2米,体重可达230公斤,雌狮稍小一些。
狮子具有浓密的鬃毛,雄狮的鬃毛由黄色逐渐过渡为棕色或黑色,鬃毛是狮子独有的特征,也是其外貌特征中最为醒目的部分。
狮子的四肢粗壮有力,前腿更为发达,有助于迅速捕捉猎物。
2. 觅食习性狮子是典型的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
它们主要猎食大型草食动物,如斑马、角马、水牛等。
狮子的捕食方式是采取群体合作,常常由雄狮带领雌狮组成狩猎队伍,通过集体行动增加猎物的攻击力。
狮子通常采用近距离奔袭的方式捕杀猎物,速度快、攻击力强,是非洲草原的顶级猎手。
3. 社会结构狮子具有明显的社会性,通常生活在群体中。
狮子群体一般由一头雄狮、多头雌狮和幼仔组成。
雄狮负责保护领地和繁殖权,雌狮负责狩猎和照顾幼仔。
狮子群体之间会形成明确的领地,用于觅食、繁殖和休息。
具体的领地大小取决于环境资源和群体规模。
4. 生活习性狮子主要栖息于非洲的广阔草原和狮族,这些地区的开阔空间有利于狮子的觅食和追捕猎物。
狮子通常在黄昏或清晨活动,白天则选择阴凉的地方休息,以避免高温带来的疲劳。
在狮子的领地内,它们还会建立一些隐蔽的巢穴或者躺卧地,用来休息和保护幼仔。
5. 保护现状尽管狮子是非洲的标志性动物之一,但其种群数量却在不断减少。
由于栖息地损失、非法狩猎以及与人类的冲突,狮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物种,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保护区、加强法律保护和推动公众意识的提高等,努力确保狮子能够在非洲大陆上继续繁衍生息。
总结:狮子作为非洲标志性的肉食动物之一,以其强壮的体格和优秀的狩猎能力在非洲草原上独树一帜。
非洲草原动物的知识点总结

非洲草原动物的知识点总结狮子(Lion)狮子是非洲草原上最为著名的动物之一,它们是“五大”动物之一,也是非洲草原上的顶级捕食者。
狮子是一种强壮、精壮的猫科动物,身体长约2米,体重可达200公斤。
它们的头部宽大,有一个浓密的鬃毛,雄性狮子通常比雌性狮子略大,有更加明显的鬃毛。
狮子通常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由雄狮领导,雌狮负责狩猎和照顾幼崽。
它们是非常善于狩猎的动物,常常在夜间进行狩猎,利用自己强大的体型和狩猎技巧捕食其他动物,比如水牛和斑马等。
狮子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它们通常以吼叫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领地和统治地位,而且通常会在夜间或清晨活动,避开白天的高温。
非洲象(African Elephant)非洲象是非洲草原上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身高可达4米,体重可达7吨。
非洲象具有非常强大的嗅觉和听觉,通常生活在草原、河流和森林等环境中。
它们以树叶、树皮、草和水果等为食,是一种纯素食动物。
非洲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通常以家庭单位为单位生活,由一只领头雌象领导,其他成员包括幼崽和雄性成员。
它们是非常善良和温和的动物,但是一旦感到危险,它们也会变得非常凶猛和强大,可以用它们的长鼻子和强壮的身体来保护自己和家庭成员。
非洲大象是一种面临着严重威胁的动物,主要是因为非法狩猎、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因此,国际社会和相关国家都在保护非洲大象,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数量。
斑马(Zebra)斑马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种典型动物,它们身体细长、修长,通常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因此非常容易辨认。
斑马是一种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草和树叶为食,它们通常生活在开阔的草原、河流和湖泊附近。
斑马是一种群居性动物,通常以大群的方式生活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它们互相保护和感应危险。
斑马是一种非常善于奔跑的动物,通常在面临危险时会迅速逃跑,而且它们拥有一种独特的“军团”如步伐,可以迅速变向逃离危险。
动物~非洲动物战斗力排行榜,第一名你不会失望的

动物~非洲动物战斗力排行榜,第一名你不会失望的TOP10:疣[yóu]猪,战斗指数1颗星疣猪,野猪的一类,分普通疣猪(非洲疣猪)和荒漠疣猪,因面部有疣而得名,属偶蹄目猪形亚目猪科疣猪亚科疣猪属。
其嘴角长有獠牙,一般用于自我保护。
身上有稀疏的毛,头占身体的三分之一。
疣猪在自然界中的天敌为狮子等。
疣猪数量众多,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
TOP9:非洲灌丛野猪,战斗指数2颗星4~20只为一群,栖息在撒哈拉以南的森林和灌丛地区。
杂食性,用鼻拱土寻食。
成年肩高64~76公分(25~30吋),毛色从浅红褐至灰黑色。
脸部有黑色和白色斑纹,背部有白鬃。
非洲灌丛野猪有几个亚种,浅红褐色的叫做P. porcus porcus。
TOP8:野牛,战斗指数,3颗星野牛是脊索动物门、它有60条染色体和56条染色体的家牛无生殖隔离,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动物。
野牛体形巨大,体长200-300厘米,肩高达2米,体重600-1500千克。
两角粗大而尖锐呈弧形。
头额上部有一块白色的斑。
亚洲野牛是世界上现生野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在森林中,几乎没有动物可以伤害它;欧洲野牛数量稀少,现处于半野生状态;美洲野牛因商业猎杀和居住地的丧失而逐渐灭绝,目前处于保护恢复期。
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由数只到20-30多只不等,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TOP7:河马,战斗指数,4颗星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现存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也是现存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非洲森林象、白犀牛、印度犀牛的陆地动物,一般个体体长3.3米,肩高1.5米,平均体重约1.35吨,一般体重在0.9吨-1.8吨之间,最大野生个体重达2.66吨(2.7吨以上的野生个体其实都是卫星数据或重量单位数据错误,而传说中所谓5吨的个体则是重量单位错误)。
躯体粗圆,四肢很短,脚有4趾,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较小,下犬齿巨大,长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较厚,约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肤裸露,呈紫褐色;生活于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8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时,便在夜间上岸觅食植物、农作物甚至别的动物尸体,也会主动捕食其它食草动物;胃三室,不反刍,性暴躁,惧冷喜暖,善游泳,可沿着河底潜行5~10分钟;在交配季节,雄性间时有争斗,妊娠期约8个月,每胎1仔。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

长颈鹿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物。
雄性个体高达4.8到5.5米高,重达900公斤。
雌性要小一些。
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亚热带广阔的草原上。
但是,长颈鹿的祖籍却在亚洲。
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长颈鹿起源于亚洲。
长颈鹿(giraffe)根据颜色、花纹变化和分布范围等的差别分为九个亚种。
长颈鹿它可高达5.78米,素有“最高的动物”之称。
长颈鹿通常生一对角,终生不会脱掉,皮肤上的花斑网纹则为一种天然的保护色。
长颈鹿喜欢群居,一般十多头生活在一起,有时多到几十头一大群。
长颈鹿是胆小善良的动物,每当遇到天敌时,立即逃跑。
它能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奔跑。
当跑不掉时,它那铁锤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长颈鹿除了一对大眼睛是监视敌人天生的“瞭望哨”外,还会不停地转动耳朵寻找声源,直到断定平安无事,才继续吃食。
长颈鹿喜欢采食大乔木上的树叶,还吃一些含水分的植物嫩叶。
它的舌头伸长时可达50厘米以上,取食树叶极为灵巧方便。
奇特的外貌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
雌雄都有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角。
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适宜远望。
遍体具棕黄色网状斑纹。
原来,它的祖先并不高,主要靠吃草为生。
后来,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地上的草变得稀少,它们为了生存,必须努力伸长脖子吃高大树木上的树叶。
这样一代代延续下来,长颈鹿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出众的脖子长颈鹿的长脖子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独树一帜,这样它们在非洲大草原上,就可以吃到其他动物无法吃到的,在较高地方的新鲜嫩树叶与树芽。
但长颈鹿和其它动物的脖子椎骨同样只有7块,只是它们的椎骨较长,一块椎骨有两公尺长。
由于它们要时常咀嚼从树上摘下的树叶,这就使得它们的下颚肌肉不停的运动,而脸部因缺少运动而生长缓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颈鹿总是一副僵硬的表情。
沉默是金长颈鹿很少发出声音,因为它们没有声带。
也许沉默是金的该是它们吧。
(长颈鹿能发出一些声音,只不过很少出声而已)长颈鹿的高血压长颈鹿的身高要求它们拥有比普通动物更高的血压,因为只有这样,心脏才能把血液输送到“远在天边”的大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象
• 非洲象被美国濒危物种法案 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被CITES列入附录I,但是在津巴布 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非 洲象被重新划定到附录II。 •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一般体 重4吨以上,大的可将近10吨。近 年来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非洲 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见的非洲 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 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 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及其暴躁, 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 和亚洲象一样,非洲象也用它 们的鼻子来闻、吃、交流、控制物 体、洗澡和喝水。非洲象鼻子的前 端有两个像手指一样的突出物来帮 助它们控制物体。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非洲上最成功的食 植动物。它生活在沼泽,非洲的平 原以及mopane草场和森林的主要山 脉。水牛可从居住在最高山脉海拔 地区,喜欢栖息在被植物密集覆盖 的地方,如芦苇和灌木丛。也被发 现在开放的林地和草地生活。 • 每年都传出非洲水牛杀伤成倍 的人的消息。非洲水牛每年杀死的 人数要比其它任何动物杀死的都多。 • 除了人类以外,非洲水牛很少 有能力保卫自己免受伤害。狮子会 定期吃水牛,但它通常需要多头狮 子推翻一个成年水牛,只有强壮的 成年雄性狮子才可以独自猎杀水牛。 除了狮子外, 尼罗河鳄鱼也会攻击 年老和年轻的水牛。另外,豹鬣狗 也是一种威胁,不只有新生犊牛受 猎,发现已记录鬣狗杀死公牛的纪 录正在全面增长之际。
非洲火烈鸟
• 火烈鸟,是鹳形目红鹳科红鹳 属的一种,因全身为火红色而得名。 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 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 这种外形美丽的鸟类能够飞行,但 是事先得狂奔一阵以获得起飞时所 需动力。 • 火烈鸟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 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 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 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 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 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 结群。火烈鸟以泥筑成高墩作巢, 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孵卵时 亲鸟伏在巢上 ,长颈后弯藏在背 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卵壳 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 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 。 因羽色鲜丽,被人饲为观赏鸟。
非洲的动物
非洲斑马
• 奇蹄目马科马属4种兽类的通称。 奇蹄目马科马属4种兽类的通称。 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 斑纹而得名 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 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 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 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 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 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 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 和南部产普通斑马, 和南部产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 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 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 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 拟斑马, 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成年 拟斑马身长约2.7 2.7米 鸣声似雁叫, 拟斑马身长约2.7米,鸣声似雁叫, 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 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 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 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东非还产 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 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 20厘米 而宽, 厘米) (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 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 马产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喜 马产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 欢栖息在平原和草原。 欢栖息在平原和草原
非洲河马
河马喜群居,善潜水,怕冷,喜 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 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 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 • 河马是草食动物和肉食性动物, 但是稀疏獠牙长十厘米,母河马为 保护小河马极具领域攻击性,每年 非洲有数十人接近水边遭河马攻击 丧命。 • 一般的河马几乎不用担心尼罗鳄, 双方基本上和平共处,有时候尼罗 鳄会猎杀落单的小河马,而河马也 有攻击尼罗鳄,还有杀死小型尼罗 鳄的纪录,但是河马并不能像传说 中的轻松重伤3.5米以上的大鳄。 虽然河马的体形让他在和一般的尼 罗鳄的冲突中占了优势,但是最大 的尼罗鳄的体形已经和一般年轻的 成年的母河马相等,如古斯塔夫级 别的尼罗鳄也对幼年甚至较小成年 河马相当的威慑力。河马并非完全 没有天敌,狮群(还有过2头雄狮) 有过猎杀成年河马的纪录。 •
非洲角马
非洲角马长得像牛,它们生活 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 (3月-5月),雨水充足,大地一 片,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 洲角马。但到了旱季 (7月-9月), 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 得不离开这里,它们聚集起来,数 量多达1万头,成群结队地去寻找 食物,每天要走48千米。 • 非洲角马只吃嫩草。斑马与它 吃同样的一种草,却要等草得稍老 一些才吃。另一种食草动物,非洲 大羚羊,也吃这种草,只是只吃已 经长老的草。这样,这些动物能够 在同一地方,在相互不争夺食物的 情况下和平共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洲瞪羚
• 瞪羚属(Gazella)是羚羊亚科 的一属。之所以叫瞪羚,是因为它 两只眼睛特别大,眼球向外凸起, 看起来就像瞪着眼一样。瞪羚是非 常敏捷的动物;以每小时80公里的 速度跑下来,1小时都不觉得累。 大多数瞪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 是也有少数生活在亚洲(例如鹅喉 羚)。大多数瞪羚都是群居动物, 以嫩的,容易消化的植物为食。牛 科有49属59种。瞪羚属的分类有很 多争议,有些专家认为瞪羚属只有 12种,而有些专家认为瞪羚属有几 十种。大多数专家认为瞪羚属有16 种。红瞪羚(1894灭绝)、也门瞪 羚(1985灭绝)和阿拉伯瞪羚 (1993年灭绝)已经灭绝,而野生 的沙特瞪羚也在1993年灭绝(只有 少数生活在动物园)。阿拉伯瞪羚 由于灭绝得比较晚,所以在网上仍 然可以看见阿拉伯瞪羚。其他瞪羚 也都是濒危物种,尽管格兰羚和汤 普森瞪羚很常见,但是由于分布太 窄,数量仍然不是很多。
非洲长颈鹿
•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 偶蹄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 偶蹄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 雄性个体高达4.8 5.5米高 个体高达4.8到 米高, 物。雄性个体高达4.8到5.5米高, 重达900公斤。 900公斤 重达900公斤。雌性个体一般要小 一些。 一些。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埃塞俄比 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 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 比亚等国,生活在非洲热带、亚热 比亚等国,生活在非洲热带、 等国 广阔的草原上。但是, 带广阔的草原上。但是,长颈鹿的 祖籍却在亚洲。 古生物学家研究 祖籍却在亚洲。据古生物学家研究 认为,长颈鹿起源于亚洲。 认为,长颈鹿起源于亚洲。 • 长颈鹿(giraffe)根据颜色、 长颈鹿(giraffe)根据颜色、 花纹变化和分布范围等的差别分为 九个亚种 长颈鹿它最高高达5.78 亚种。 九个亚种。长颈鹿它最高高达5.78 素有“陆地最高的动物”之称。 米,素有“陆地最高的动物”之称。 虽起源于亚洲, 虽起源于亚洲,却只分布于非洲部 分国家。 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