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教案讲义
第8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症
防治
3.心力衰竭的诊断 (2)心力衰竭 有气急、紫绀、端坐呼吸、咳嗽或痰中带血, 肺底部有持续性罗 音,颈静脉充盈,肝肿大伴
有压痛等。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症
防治
4.妊娠期的处理 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妊娠。 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妊娠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心脏手术后妊娠,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可否妊娠则取决
粒;急性期有高滴度的HEV-IgM抗体,恢复期有低水平的 HEV-IgG抗体。
第二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症
诊断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血清胆红素>170μmol/L(10mg/dl),黄疸迅速加深。②
肝脏进行性缩小,有肝臭气味。 中毒性肠麻痹,出现腹水和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迅速出现肝性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 肝功能严重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急性肾功能衰竭,即出现肝肾综合征。
防治
妊娠合并症
5.分娩期的处理
剖宫产术:有产科指征或心功能Ⅲ~Ⅳ级应选择剖宫产。 为防止长时间宫缩诱发心衰,主张心脏病患者可适当放宽 剖宫产指征,但手术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内进行,术中尽量 减少出血、注意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症
防治
(2)经阴道分娩:心功能Ⅰ~Ⅱ级,无产科指征,宫颈条件良 好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试产。
第一产程:消除其紧张情绪。酌情选用镇静止痛剂。严密监测 心功能变化。纠正心力衰竭
第二产程:缩短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给予镇静剂。胎儿娩出后,应立即腹部用沙袋加压,
妇产科学教学课件第八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024)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妊娠合并外科 疾病可分为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 腺炎、肠梗阻等。
2024/1/29
8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期生理变化、免疫力下降、饮 食结构改变等。
危险因素
高龄孕妇、肥胖、既往有外科疾病史或手术史、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糖尿病等)等均可增加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的风险。
03
终止妊娠
04
当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时, 可能需要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 娠的方式需根据孕妇和胎儿具体 情况而定,可选择引产或剖宫产 等。
产后处理和随访
对于存在并发症的产妇,需加强 产后处理和随访工作,密切关注 产妇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同 时,对新生儿也需进行相应的检 查和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21
处理方法选择及效果评价
01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降压 药、降糖药、抗凝药等。在用 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 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并发症,如妊娠 合并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等 ,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孕妇和 胎儿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 机和方式。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同时患有内 科疾病,这些内科疾病可能对妊娠过程和胎儿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
分类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 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024/1/29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9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ppt

• 本病占孕产妇间接死因的第二位。按 病原分为甲、乙、丙、丁、戊型5种,
以乙型肝炎多见。
一、妊娠肝脏的生理变化:
• 大小形态不变,组织学正常。血清蛋白降 低,以白蛋白为主;ALT、AST多正常, 少数稍升高,AKP升高,孕7个月后可达 非孕时的2倍;孕晚期纤维蛋白原增加 50%,凝血因子II、V、VII、VIII、IX、X 均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2、Intrapartum management :
(1 )、分娩方式的选择:
心功能I-II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好者,可 考虑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胎儿偏大、产道条件不佳及心功能 III级及以上者,应择期剖宫产 。不宜妊娠者应同时行输卵管结 扎。
(2)、分娩期处理:
第一产程安慰及鼓励产妇,适当应用镇静剂,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一旦发现心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2)增大地子宫使膈肌上升,从而使心脏向 左向上移位,导致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增加 心脏负担。
2. 分娩期(labour): 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 (1)The first stage:子宫收缩增加周围循环阻 力。
• (2) The second stage :因用力屏气,腹肌和骨 骼肌同时参与工作,周围循环及肺循环阻力均 增加;另外腹压增加,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
• (3) The third stage:子宫内血窦大量血液突 然进入全身循环,腹压骤减,血液向内脏倾流, 回心血量急剧减少。
3. 产褥期 (puerperium)
• 产后3天内是心脏负担加重时 期。子宫复旧及孕期组织间 液回流,血容量暂时性增加。
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力衰 竭的时期:
• 孕32-34周及以后、分娩期、 产后3天内。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课件

–单纯MI能耐受妊娠、分娩及产褥
8
第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病
•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 AS, AVS):
–重型可发生肺水肿和低排量性HF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 AI):
13
第八章
诊断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 病史 • 症状 • 体征 • 辅助检查
14
心脏病
第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体征及辅助检查
心脏病
• 舒张期杂音(DM) 或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SM) ; • 严重心率失常,心房颤动、扑动,ⅢºAVB、舒张期奔马
律 (diastolic gallop, DG) ; • X-ray:心界扩大; • ECG:心肌受累、心律失常; • UCG
• 心衰的治疗
20
心脏病
第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有关分娩方式的选择
• 阴式分娩:
–心功能Ⅰ~Ⅱ级; –胎儿不大,宫颈条件好者。
• 剖宫产
心脏病
21
第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分娩中的处理
• 第一产程:
–应用镇咳药,注意不能抑制新生儿 呼吸;
–半卧位,面罩吸氧,注意BP、R、P、 心律;
–根据情况给西地兰 0.4mg+5%GS20ml iv 慢速;
• 临床: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咯血、肝大、浮肿等; • 心脏扩大,心缩力、射血功能↓;ECG:心律失常、左室肥厚、
S-T段、T波异常; • 一部分因HF、PI、心律失常而死亡; •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妊娠期合并症》PPT课件

精品医学
8
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监护1
孕前咨询
– 明确心脏情况,确定能否妊娠
妊娠期
– 终止妊娠
– 定期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心衰征象
– 心衰早期治疗:避免诱因,控制体重,治疗诱因, 必要时地高辛0.25mg,2/d
心脏手术的指征
– 一般不主张
– 孕12周前,出现症状,不愿人流,内科治疗不满意, 手术不复杂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产科
边旭明
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 单纯二尖瓣狭窄 –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 主动脉病变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 围生期心肌病 心肌炎
精品医学
2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
– 房间隔缺损:1cm2无症状,2cm2手术后再妊娠
营养物质、蛋白质相对
诊治困难
妊娠加重 激素灭活脂肪转运、胆汁排泄 重症肝炎
肝脏负担 胎儿代谢产物在母亲肝内解毒 肝昏迷
分娩消耗体力、缺氧、产后失血
肝炎影响母儿
–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 、垂直传播
– 早孕反应加重、PIH 、产后出血、肝性脑病
精品医学
12
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
甲肝:不垂直传播,接触母血、羊水、粪便可能传染 乙肝:孕晚期及HsBAg HBV-DNA 者高
产褥期
– 卧床休息,抗感染1周,心功能III级退奶、绝育
精品医学
10
消化系统疾病
影响因素
– 大量性激素影响平滑肌生理功能,混淆诊断 – 急性肝炎累及胎儿,发展迅猛危及母亲
常见疾病种类
– 病毒性肝炎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消化性溃疡
《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学大纲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节内容学时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自学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自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自学第十八章外阴及阴道炎症0.3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第十九章子宫颈炎症0.2第四章妊娠生理 1.5第二十章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1第五章妊娠诊断0.5第二十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第六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自学第二十二章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自学第七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手术自学第二十三章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0.5第八章妊娠并发症第二十四章外阴肿瘤自学自然流产1第二十五章子宫颈肿瘤2异位妊娠1第二十六章子宫肿瘤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第二十七章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0.5第二十八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早产0.5第二十九章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九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异常子宫出血 1.5心脏病1闭经1糖尿病1多囊卵巢综合征1病毒性肝炎0.5绝经综合征0.5性传播疾病1第三十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1急性阑尾炎自学第三十一章计划生育自学第十章胎儿异常:胎儿窘迫、多胎妊娠 1.5第三十二章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自学第十一章胎儿附属物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2.5第三十三章妇女保健自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2第三十四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自学第十三章异常分娩2第三十五章妇产科内镜自学第十四章分娩期并发症2第十五章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产褥感染0.5第十六章妇科病史及检查自学教学进度安排序号内容所属章节学时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三章2 2妊娠生理、妊娠诊断第四、五章2 3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第八、十一章2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八章2 5心脏病、糖尿病第九章2 6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第八、九章2 7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十一章2 8正常分娩第十二章2 9异常分娩第十三章2 10胎儿窘迫、多胎妊娠、产褥感染第十、十五章2 11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第十四章2 12异位妊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第八、三十章213生殖器炎症、盆腔器官脱垂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三章214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第二十一章215子宫颈肿瘤第二十五章216子宫肿瘤第二十六章217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第二十七章218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第二十八章219异常子宫出血、绝经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20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
33页妇产科学: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护理

制定肝炎疫情应急预案,确保疫情得到及 时有效控制。
社会支持与教育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肝炎防治工作,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心理支持
为肝炎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情绪。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交流与合作。
培训与指导
对医护人员进行肝炎防治培训和指导,提高 诊疗护理水平。
04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毒 性肝炎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病 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 夫定等,以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肝脏损伤。
保肝治疗
使用护肝药物,如甘草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以 保护肝功能,促进肝细胞 再生。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 免疫损伤,常用药物包括 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溶血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胃 肠炎、胰腺炎等。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
包括ALT、AST、TBIL、DBIL等指标的检测 。
肝脏超声检查
了解肝脏形态、大小及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病原学检测
HBV、HCV或HEV标志物的检测。
其他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引起免疫反 应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妊娠 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妊娠期高血压 、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均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的分布,其中以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 炎最为常见。
根据地区和人群差异,妊娠合并病毒 性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一般在 0.1%-0.5%之间。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PPT

心理支持
孕妇在患病期间可能会产 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 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帮助 她们缓解情绪压力。
生活护理
对于需要生活护理的孕妇 ,如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等,应给予适当的护理措 施,以确保母婴安全。
注意事项与建议
及时就医
孕妇在出现疑似内外科疾病症状 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时机。
遵循医嘱
孕妇在接受治疗时应严格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 疗效果。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总结词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由于妊娠期生理变化,胆囊炎的症状和体征可能被掩盖,容 易误诊和延误治疗。
详细描述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约为0.3%-0.5%,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发病。胆囊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绞痛或持 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是在确保 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保守治疗或早期手术切除胆囊,避免炎症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 妊娠合并外科疾病 •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的预防与护
理 •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对母婴的影
响
目录
01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总结词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妇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疗原则
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严格 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长期 用药。
注意事项
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04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的预 防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学(第9版)
鉴别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HELLP综合征 妊娠剧吐导致的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
重症肝炎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重症肝炎
肝炎标志物
阴性
多数为阳性
上腹痛
常见
相对少见
尿胆红素
阴性
阳性
尿酸
明显升高
变化不明显
肝脏超声
肝脏弥漫性回声及 反射增强
妇产科学(第9版)
(2) RV 感染 1)在器官发生过程中感染的胎儿后遗症最严重。 2)妊娠20周以后感染者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很低。 3)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脏器损害: ① 眼部缺陷: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等;②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 等;③ 感觉神经性耳聋;④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小头畸形、脑膜脑炎等;⑤ 新生儿紫癜 ;⑥ 肝脾大和黄疸;⑦ 射线可透过性骨病。 远期后遗症有糖尿病、性早熟和进行性全脑炎等。
一、概 念
TORCH : 由一组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 T 指弓形虫 O 指其他(如梅毒螺旋体、微小病毒 B19等) R 指风疹病毒 C 指巨细胞病毒 H 主要指单纯疱疹病毒
妇产科学(第9版)
风疹病毒电镜照片
弓形虫滋养体(直接涂片 )
弓形虫滋养体(吉氏染色)
妇产科学(第9版)
妇产科学(第9版)
三、对母儿的影响
1. 对孕妇的影响 大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部分可表现为不典型的感冒症状:如低热、乏力、关节肌
肉酸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特征性表现 • RV:颜面部广泛出现斑丘疹,可扩散至躯干和四肢,还可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头
颈部淋巴结病和结膜炎等。
妇产科学(第9版)
2. 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原发感染孕妇通过胎盘或生殖道感染胎儿,感染时胎龄越小,先天畸形发生率愈高,畸形越 严重。 (1)弓形虫病 宫内感染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妊娠早期感染对胎儿影响最严重。大多数宫内感染儿出生 时没有明显弓形虫病特征,随后可逐渐出现肝脾大、黄疸、贫血及颅内钙化、脑积水和小头 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还可发展为脉络膜视网膜炎、学习障碍等。
分类与传播 甲型:消化道传播 乙型: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丙型:母婴传播 丁型:依赖HBV的存在 戊型 :消化道传播
妇产科学(第9版)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加重早孕反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 易发生产后出血 孕产妇死亡率增加
对围生儿的影响 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二、传播途径
1. 孕妇感染 • TOX :食用含有包囊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蛋等;带有虫卵的猫等动物排泄物。 • RV :直接传播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 CMV: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尿液和性接触感染,也可经输血、人工透析和器官移植感染。 2. 胎儿及新生儿感染 • 宫内感染:血行性经胎盘感染;上行性经生殖道进入羊膜腔或沿胎膜外再经胎盘感染。 • 产道感染:分娩过程中通过被病原体感染的软产道而感染。 • 出生后感染:通过母亲的乳汁、唾液和血液等感染。
妊娠合并内 外科疾病教
案
第九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第3~5节)
作者 : 陈敦金 作者 : 邓东锐
单位 : 广州医科大学 单位 al hepatitis
妇产科学(第9版)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发病率约为0.8%~17.8%
妊娠后可加重,母儿危害大,应适当治疗后终止妊娠。 妊娠中晚期:加强胎儿监护,抗病毒治疗,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娩期:根据肝功、并发症、产科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褥期:注意休息、护肝治疗、预防感染
妇产科学(第9版)
重症肝炎或肝衰竭的处理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控制24小时后迅速终止妊娠 一般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 ,加强病情监测,推荐肠道内营养,积极纠正低蛋
白血症,注意消毒隔离 病因治疗 :乙型肝炎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其他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肝细胞生长治疗、微生态治疗 防治并发症:脑水肿、肝性脑病、出血等 肝衰竭等严重情况可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肝移植
第四节
TORCH 综合征 TORCH syndrome
妇产科学(第9版)
妇产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乏力、身体不适、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流感样症状 皮肤黄染、尿色深黄,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肝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 肝功能检查: 血清ALT、AST升高水平 胆红素异常或与ALT、AST分离的现象 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度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 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
碍等。
妇产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病史和临床表现 • 反复流产、不明原因死胎或出生缺陷等病史。 • 孕前或孕期宠物接触史,有摄食生肉或未熟肉类等生活习惯。 • 超声影像学发现胎儿水肿等宫内发育异常。 2. 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检查 • 标本采集:母血、尿、乳汁、羊水、脐血、胎盘和胎儿血、尿等; • 检测方法:循环抗原检测;细胞学检查;病毒分离;核酸扩增试验。 妊娠21周后且距孕妇首次感染 6 周以后,检测羊水中病原体特异性 DNA 或 RNA,
有“亮肝”之称
肝脏缩小,肝包 膜皱缩
肝静脉显示不清
肝穿刺组织学 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坏死
预后
产后1周左右病情 恢复相对较慢 常趋于稳定并好转 病程可长达数月
妇产科学(第9版)
处理原则 与非妊娠期相同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护肝治疗 预防感染,以防感染诱发肝性脑病 产科处理 孕前:抗病毒治疗 妊娠早期: 轻症急性肝炎,经积极治疗后好转者可继续妊娠。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妇产科学(第9版)
(3)CMV 感染 • CMV 宫内感染发生率:原发感染(30%~40%),复发感染(0.15%~2%)。 • 大多数 CMV 宫内感染儿出生时无症状,仅 5%~10% 有症状。 主要表现: FGR、小头畸形、颅内钙化、肝脾大、皮肤瘀点、黄疸、脉络膜视网膜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等。 • 远期可发生感觉神经性耳聋、视力障碍、神经功能缺陷、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和学习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