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儿童站在正中央》李晓青
关于诗朗诵《童心向党》【六篇】

关于诗朗诵《童心向党》【六篇】第一篇诗朗诵《童心向党》是一首充满梦想和希望的诗歌作品。
它通过描绘童年时代的快乐与幸福,表达了对党的感激和向往。
诗的开头,以“红领巾、小手举,童心向党唤曙光”为起点,展现了童年时代红红的领巾和举起的小手,象征了纯洁的童心和对党的敬仰之情。
然后,诗人以“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了美丽的梦想”,表达了童年时代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党的伟大事迹,如“鲜红的衣裳,红船漫渡江”,传递出对党的敬佩和崇拜之情。
同时,诗人以“小六一,燃爆童年寻党梦”,表达了对党的祝贺和感激之意。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听领北京鸟鸣曲,儿童福利洒满乡”,表明党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环境和美好的未来。
最后,诗人以“点燃理想,百花齐放,不忘初心童心向党”,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总之,诗朗诵《童心向党》以童年时代的情感为线索,通过对党的敬仰和感激的表达,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党的坚定支持。
这首诗歌充满了希望和梦想,它让人们重新思考童年时代的纯真和快乐,并激发了我们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第二篇诗朗诵《童心向党》是一首催人奋进的诗歌作品,它表达了年轻一代对党的热爱与敬仰,并呼吁大家常怀童心,不忘初心。
整首诗以童心为主题,并通过描绘童年时代纯真快乐的场景,勾勒出年轻一代对党的深厚感情。
诗歌以“穿红领巾的日子,童心与党同行”,交织了童心与党的情感,表达了年轻一代对党的深厚感情。
同时,诗人通过“梦中碧波满园”,“翻翻新华诗韵的翅膀”等描写,展示了年轻一代充满梦想与创新的精神。
他们怀揣着童心和对未来的期许,不忘初心,积极投身于党的事业。
最后,诗朗诵《童心向党》以“天空的鸟儿唱,万里的山川来”为结尾,寓意着党的事业像广阔的天空和壮丽的山川一样辽阔广大。
年轻一代将童心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相信只要怀揣童心,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朗诵《童心向党》以童心为原点,向人们展示了年轻一代对党的忠诚和热爱。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红色故事,一般是说抗日和内战时的故事。
比如八路军,农夫翻身,国内战斗时期、创建新中国等等相关的故事。
以下是我汇总关于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篇1】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诞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夫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果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学校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状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
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
突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侮人了!”于是,全部的同学都跟着嚷道。
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
”几十个同学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
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
于是其次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概汹汹地来到学校。
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
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赔礼。
兵痞不听。
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
”校长也连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
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肯定会烧。
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
快走吧。
”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篇2】宏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
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牢记在我的心里,我希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日我最终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仅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应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红色基因浸润童心》有感

《红色基因浸润童心》有感红色基因浸润童心,让孩子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牺牲,最终走向了奋斗进取的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主力军,更是中国人民拯救国家、振兴民族的伟大领袖。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精髓,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勇毅、勤劳、智慧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它也是革命先烈的灵魂所在,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铸就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红色基因不仅影响了成年人,更需要浸润到童心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继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
要让孩子们牢记祖国历史的沉重、无私付出的伟大和奋斗的信念,需要从小进行教育和引导。
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历史,从红色革命的历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和革命的精神。
让他们明白,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
在学校和家庭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红色基因的教育,如组织各种红色主题活动、利用新媒体向孩子传递正能量、鼓励孩子们争做勇敢、无畏的好少年等。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红色教育,让孩子们坚定红色信仰和快乐成长,才能让红色基因真正浸润到童心中。
红色基因浸润童心,是一条充满阳光和希望的道路。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以更好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态度,迎接祖国的更加美好明天!。
新年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新年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年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新年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1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我们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集中体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伟大成就。
经过10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要理解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党和人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曾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比作万里长征,指出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
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
为此,党中央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党的历程全面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对全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提出新的要求。
童心共筑爱国梦,红色记忆代代传——幼儿园红色文化故事我来讲

童心共筑爱国梦,红色记忆代代传——幼儿园红色文化故事我来讲发布时间:2022-11-11T05:17:45.145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7月14期作者:肖婧[导读] 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把中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肖婧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三毛幼儿园 810000一、案例背景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把中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要让红色基因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就必须从小进行红色教育的熏陶。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影响着幼儿未来一生,同时幼儿阶段是形成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故事作为幼儿阶段最容易也是最常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
优秀的红色文化故事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智力。
红色小文化故事中语言、形象、情节,对幼儿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对幼儿园进行红色故事教育,可以从思想上向幼儿播种爱国主义的种子,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幼儿高尚的品德、品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一)活动目标1.幼儿自愿讲授自己熟悉的红色文化故事、英雄事迹;2.幼儿能够正确地理解和理解“小英雄”的含义,使幼儿在讲红色文化故事的过程中对“小英雄”产生崇敬之心。
(二)活动准备幼儿们围坐在一起,由幼儿个人站在中央,讲述小英雄的故事。
(提前让幼儿准备有关红色文化的小故事)(三)活动过程1.通过对话,引入主题老师:最近我们是不是搜集了大量的小英雄事迹故事,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2.自愿分享,积极交流老师:XX小朋友举手了,那我们先邀请XX小朋友给大家讲一下他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哦,有疑问的话可以在听完故事后举手提问。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1.老师:我们听了这么多小英雄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呢?2.总结:我们目前听了XX、XX的故事,在这些小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在危急关头的勇敢和智慧,他们舍己为人,不怕牺牲,这些是我们要学习的良好品质。
不忘初心 争当好少年

不忘初心争当好少年指导教师:董晓翔姓名:李思涵不忘初心争当好少年李思涵长治市沁源县陈赓红军小学五年级指导教师:董晓霞小时候,我经常听爷爷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深刻难忘。
长大后,我亲自看了《习近平讲故事》,才知道习爷爷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他喜欢用生动的故事说明道理,从历史的故事中寻找借鉴。
《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分为对内篇和对外篇,对内篇包括廉政、品格、励志、治理等;对外篇侧重于人民友好、国家交往、文化融通、历史情感等。
每个故事都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还原故事语境,让我们更好的体悟故事背后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中国文化之道。
通览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励志故事中《英雄出少年》,一个个小小英雄,在年纪轻轻就完成了重大发现和发明,他们敢想敢干、敢作敢为,让我情不自禁的又想起了鸡毛信中的海娃,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十三岁就参军的小兵张嘎,还有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救大火光荣牺牲的新时期中国少年,很多很多,举不胜举。
虽然他们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和感人的事迹,仿佛就在眼前,被后人所歌颂!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四年级爸爸给我讲过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报考军校吧!”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一是回报祖国,二是把自己锻炼成一块好钢。
”我当时心想,报考军校去当兵太苦了。
但看完这本书,我知道我错了,也知道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英雄少年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从小拥有一颗报国之心,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你的人生终将会谱写出辉煌的篇章!我们少年儿童一定要有保家卫国上战场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上课,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是烈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会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不忘初心,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从红孩子到雷小锋

从红孩子到雷小锋作者:来源:《雷锋》2021年第07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前途未知的特殊时期,少年儿童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听党话、跟党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时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红孩子。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我们的少年儿童成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军。
毛主席提出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成为激励一代代少年儿童努力成才的座右铭。
这时的他们被称为少年先锋队员。
走入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我们的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勤奋学习,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雷小锋”成为少年儿童努力的方向。
解放前赵一曼给儿子的信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明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江竹筠的托孤遗书竹安弟:……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导语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两封共产党员的家书,浸透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与期待,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广大少年儿童的殷殷期盼。
在那段艰辛曲折、前途未知的特殊时期,少年儿童也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领下,听党话跟党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组织,在党的精心组织和关怀下,几代少年儿童无所畏惧、力前行,涌现出一大批光耀时代的少年英雄。
他们送情报、散传单,站岗放哨、照顾伤员,投入无穷的热情,甚至奉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孱弱的身躯撑起的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瘦小的身影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显得如此伟岸。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8篇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8篇《童心向党》掌声如潮涌,欢呼声随风。
小学生童心向党,把祖国放在心中。
爱国爱家爱学校,是我一生最好底色。
做个有益社会的人,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向前进。
童心向党,愿我们永远为祖国奋斗不停!《小蜜蜂的快乐》小蜜蜂忙碌,花海世界美好。
可爱的身影,是我们孩子最爱抱握。
勤劳的小蜜蜂,全心全意为花儿服务,童心向党的我们,也要勤学苦练好功夫。
学习像小蜜蜂一样,辛勤课业努力拼搏,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充满期待讴歌!《乘风破浪的小船》乘风破浪向前行,小船是我奋斗的映射。
充满童真的笑容,是我们共同的灿烂。
蓝天白云下,放飞梦想的心。
小学生童心向党,期待未来的重合。
用智慧驾驭风帆,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爱我的家》家是温暖的小港湾,守护着我们成长。
爸爸妈妈朝夕相伴,关爱在心间扬。
我们的家是幸福的源泉,快乐绽放在每个脸庞。
小学生童心向党,为家庭和睦共同努力奋斗。
让我们亲情爱意芬芳,家庭幸福永不凋零。
《小学生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像风一样自由。
学习是我的翅膀,用知识找寻真理。
小学生童心向党,勤学知行奉献社会。
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为祖国蓬勃兴盛奉献力量。
未来的道路漫漫,愿我们勇往直前,梦想成真。
《小雨点的诗篇》小雨点洒落,洗净尘埃。
小雨点融入大海,浩渺无边。
小学生的童心,像清澈的小溪。
汇聚成大河,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小雨点的足迹,永远把祖国放在心中。
《明天的向阳花》明天的向阳花,在我们心中绽放。
阳光洒满大地,愿我们努力成长。
小学生童心向党,用智慧创造祖国的美好。
向阳花般灿烂,为祖国谱写光辉的诗章。
《希望的种子》希望的种子撒下,发芽在我们心间。
小学生童心向党,用勤学苦练默默耕耘。
未来的路漫长,我们要永远保持斗志旺盛。
相信希望的力量,让梦想绽放在明天。
以上是八首小学生童心向党的诗歌朗诵,希望能够鼓舞小学生们的斗志,努力奋进,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小学生童心向党,是一个伟大的主题。
童心,代表着孩子们纯真、天真的心灵;向党,意味着对党的热爱、崇敬和忠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忘初心儿童站在正中央
——全国著名小学名家论坛暨名校观摩之感悟
林州市直九小李晓青5月17——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著名小学名家论坛暨名校观摩研讨会”,聆听了北京清华附小专家的“1+X课程”专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的《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报告、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中国雷夫”常丽华的《在全课程的路上》报告,走进美丽的清华附小和十一学校小学分校,零距离触摸名校,感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前沿的教学改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发现名家、名校都睿智而又慈悲,理性而又温暖,都能拨开层层表面现象,寻找初心,不忘初心,找到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站在正中央”。
不忘初心——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走进清华附小,一种优雅、快乐、幸福、和谐的校风迎面而来,富有人文化、艺术化的校园设计,让我惊叹不已。
眼睛应接不暇的是校园文化,无处不在。
鲜明的学校精神: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醒目的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愿景墙上刻着:“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向上的精神与教育的智慧;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
这一切向我们传递着清华附小的理念: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深入到清华附小的每座建筑,多角度的来个亲密接触。
校园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随处可见孩子们的各种作品:书法、绘画、手工等作品,在教室、在走廊、在卫生间,甚至在校园的下水道盖子上,都可以看见;随处可见孩子们开展活动的海报:自己
策划、自己邀请嘉宾、自己主持,通过“水木秀场”展示自我。
真正让孩子享受到了优雅、健康、快乐、幸福、和谐的校园生活!
在清华附小,见到最多的就是书。
“学习是美的,读书是甜的”、“读书是最好的保养”等标语随处可见。
进入建筑楼,你会发现楼梯口、教室走廊、转角处,甚至窗台上都放着书,旁边小桌子、小凳子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坐下,享受读书的乐趣。
如果不是时间紧促,我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呢。
据说学校每年都会举行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各班都会出来“摆摊”,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作宣传海报,向全校师生推荐好书,并不定期进行图书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善款捐献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学校真正摒弃了功利,做成了功德,全心全意为孩子们服务。
走进清华附小的教室,让我惊奇的是各色各样的班级名称,他们以不同的内容来命名班级名,围绕班级名,拓展班级文化,把班级文化开发到了极致。
如以作家命名的钱钟书班,围绕作家本人,从作家生平、主要作品、和学校的联系等内容,让每一个孩子把班级精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这是清华附小的校园文化,它给孩子提供最大的空间与舞台,让每个孩子成为校园的主人,心生欢喜,快乐向往。
不忘初心——儿童站在课程的正中央
李希贵校长说过“只有改革课程,才能改变学校”。
纵观清华附小构建的“1+X”课程体系、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希望孩子在校园里能够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都希望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和独特的想法,都做到了“儿童站在课程的正中央”。
“1+x课程”通过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课内外整合,分为五大门类:品格与社会、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
“全课程”教育实验则通过打通学科壁垒、实施项目学习,,把小学生枯燥乏味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了一种情趣盎然又富有挑战和启发的生活,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成长。
在名校里,语文、数学等学科融入一个个主题鲜明、饶有趣味的项目课程,不着痕迹地开启了孩子们的小学生活,绘本、故事、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游戏……这绝妙的整合,这创意的课堂,这快乐的课堂,怎能不心生向往?不由得感叹:如果我的孩子也在这样丰富的的课程下游戏、成长,在享受探寻未知世界的快乐成长过程,怎么能不爱上老师、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呢?
不忘初心——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名校里的老师们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师,而是成长为全科教师,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他们遵循“趣味大于意义”的原则,成为孩子的朋友、引领者,根据自己班级的班情学情,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和孩子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享受探索的丰盈、享受收获的喜悦。
这让我想起我们林州如火如荼的语文主题课堂,课堂上丰富的阅读让孩子们享受了读书的乐趣,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真正爱上阅读,这是我们的课堂,阅读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有“中国雷夫”常丽华老师说,她们学校的老师目前正在集体学习吉他,为下一学段孩子们器乐学习做好准备。
听之心生羡慕、敬畏。
在这里,没有年龄、没有专业,有的是对成长的希翼,对知识的渴望,对工作的敬业和追求!
短暂的学习,深深的思考。
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和反思改变永远不会嫌晚。
我愿意在教学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