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稳定性的可靠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公路压覆石膏芒硝矿采空区稳定性及影响评价分析

公路压覆石膏芒硝矿采空区稳定性及影响评价分析◎王勇(作者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引言:目前,我国对于资源的需要在不断的增加,开采量也越来也大,长期发展下去,我们所面临的采空区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但我国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公路压覆和穿越采空区地表的现象就普遍存在,这样极有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对公路压覆石膏芒硝矿采空区稳定性及影响评价分析,找到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地面塌陷、地压灾害等地质灾害情况发生。
一、案例基本情况概述湖南省衡山石膏矿开采区,西高东低,主巷道为南北向,开采厚度约2.5m 左右,少数矿坑采用废渣回填,主道宽2m 多,铁轨60cm,有砼支护。
路线K1+260-K3+500段,为含厚度2-4m 的泥质石膏(青石膏)层,上下为白垩系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岩石倾向北东向70°,倾角3-5°,青石膏矿层沿岩层走向分布,倾向北东向,倾角约2-5°,石膏矿层走向与岩体走向基本一致,埋深西高东低。
桥位里程K1+900-K2+710为乡镇企业曙光石膏矿和棠兴石膏矿矿区范围,矿层及采空区埋深西高东低,倾斜开采,采空区洞高一般按2.5m 设计,实际开采洞高范围在2.5-3.5m 之间。
其中在K2+040左侧20m 出地表有塌陷(约10年前塌陷)。
其中K1+900-K2+160为尚不确定的路段,因地表存在塌陷,钻孔揭露矿层,但未揭露采空区,需进一步物探和钻探验证。
二、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由于石膏矿的开采主要是以地下为主,开采的深度往往较浅,所以石膏矿山的采空区往往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区,其地质灾害的形式表现为多方面,相关人士对各种已发的地质灾害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石膏矿采工区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受矿柱和顶板的影响。
因为矿柱失稳会使采空区发生坍塌,顶板失稳,护顶层掉落坍塌。
对于已经得到的结论,矿柱和顶板的稳定性决定了石膏矿采空区的稳定性,所以研究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就不得不对矿柱和顶板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其实影响两者的因素较多,采空区的面积大小、矿柱的面积比率大小、矿柱的宽高比大小、采空区岩体结构、采空区开采的深度、采空区采空的时间、地下水形式等等多种因素都会对矿柱和顶板的承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采空区高层建筑安全稳定性分析

采空区高层建筑安全稳定性分析作者:张占兵禹朝群王磊巩瑞杰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4期■张占兵禹朝群王磊巩瑞杰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通过分析煤矿采空塌陷区的采空影响和建设项目的结构基础,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计算采空区上方构建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为采空区合理利用以及采空区上方建设构筑物安全建设提供依据,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采空塌陷区;采空影响;高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愈来愈珍贵,尤其是位于城区的煤矿采空区,逐渐被利用起来。
采空区的不均匀沉降作用会对地表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破坏,如果地基及建筑物选择处理不当,会使建筑物发生局部开裂、倾斜、直至倒塌。
本文以某工程实例分析在采空区上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并探讨在采空区构建建筑物的可行性。
1 工程项目概况本工程为住宅楼1栋,地下2层,地上17层,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5.5m。
2 场地地质条件建设项目位于某煤矿塌陷区东北部,场地地势平坦,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表为厚度2~3m的杂填土层;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洪积沉积层,岩性为粉质粘土及细砂层,第四系覆盖层总厚度20m左右。
下覆基岩为二叠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砂岩、砂岩、砂质页岩及碳质泥岩夹煤层和粘土岩,厚约600m。
其下为石炭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砂质页岩、灰岩夹煤层和粘土岩,厚约160m,地层岩性、岩相稳定。
本区地下煤层主要是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开采,最小采深约530m,最大采深约750m,平均采深约615m,累计采厚7.4m,停采时间为1963年。
开采方法采用短壁开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塌陷是自北向南逐步扩展的,属于连续性沉降变形。
3高层建筑安全稳定性分析掌握地表移动的持续时间是评价地基稳定、保护建筑物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根据相关规程,在6个月内累计下沉值不超过30mm即为基本稳定。
地表移动持续时间按下式计算:T总=2.5H式中:T总——总移动时间(月)H——开采深度,场地最大开采深度按670m计算计算结果:总移动时间为1682天≈4.6年。
京西某村小窑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

第3 卷 1
第 4期
赵 忠 海等 : 西 某村 小 窑采 空 区 的稳 定 性 分 析 京
29 9
主要 由大气 降水入 渗补 给 , 良好 的径 流条件 。地下水 主要 由井 、 有 泉和采 煤巷道 排泄 。
本 区在解 放前 就 有 采 煤 活动 , 《 据 九龙 山北 翼 ( 罗纪 ) 子 门矿 井 田扩 大 最终 地质 报 侏 城
和龙 门组 , 此外 在沟谷 和山坡地 带分 布有厚度 不等 的第 四系松 散堆 积物 。 内地质 构造 不发 区 育, 仅有 九龙 山向斜和 规模不大 的正 断层 。在《 北京地 区地震烈 度 区划 图》 , 区属 于 Ⅶ度 上 本 区 , 区内未发生过 强震 , 但 只是小 震较 多 。
采空 引起 的地表 形 变还 导致 了房屋 等地表 建 筑物 的破 坏 , 内的 多数房 屋 均 出现 了斜 区 向或 “ 型 裂缝 , X” 裂缝 宽度 多在 0 1 m 之 间 , . ~2c 最宽 可达 5c 裂缝 长度 多在 0 5 之 m; . ~3m
间 , 长 可 达 5m。 最
价。
1 采 空 区 区域 地质 概 况
该村位 于北京 西部 山区 , 属低 山地 貌 , 势南高北低 , 地 最高 海拔 3 0m, 2 最低 海拔 2 5m, 4 平 均海 拔2 0m 左 右 。 7 在大地构 造上 , 村位 于北京 西山坳 陷区 , 处九龙 山 向斜 的北 翼 , 该 地 区 内出露 的地 层有 石炭系 太原组 和 山西组 、 二叠 系 的石盒 子组 以及 侏 罗系 的南 大岭 组 、 窑坡 组
赵 忠 海
( 京市地 质研 究所 , 京 1 0 2 ) 北 北 0 10
摘 要 : 西是 北 京 地 区 的 主要 产 煤 区 , 下 有许 多 煤 层 采 空 区 , 影 响 地 表 建 筑 物 稳 定 的重 京 地 是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问题实例分析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问题实例分析建筑工程所 任彦会 万叶青摘 要针对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最初选址为采空区地基的问题,通过多方论证和预测分析,对该采空区地基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否定了该选址方案,从而避免了灾害的发生。
本文汇总有关评价方法,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采空区 地基 塌陷1 采空区概念采空区是将岩体中间的煤层或矿层开挖后在顶板和底板岩层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
采空区根据开采现状可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三类,其中老采空区是指建筑物兴建时,历史上已经采空的场地;现采空区是指建筑物兴建时,地下正在采掘的场地;未来采空区则是指建筑物兴建时,地下富存有工业价值的矿层,目前尚未开采,而规划中要开采的场地,见图一。
图一 采空区剖面示意图采空区所带来的主要灾害是地表变形和采空塌陷,其特点是:采空区面积区域性差异大,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及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一般是同一地区采深采厚比越大、采空区面积越大、开采层数越多其所造成的地面影响也越大。
大面积的采空区扰动了地球环境,改变与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产生了大面积的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
其结果导致江河断流,泉水、地下水枯竭,土地干旱贫瘠,农业欠收,生态环境恶化;还会导致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建筑因处理采空问题而增加建设难度的费用。
2 工程概况本工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中心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800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工艺先进,居世界领先水平,一期工程均为新建建筑,主要建筑物包括1号铸铁车间(70000㎡)、综合库、成品库、金属炉料库、焦炭石灰石及耐火材料库、膨胀土煤粉合金库、砂库、气体机装配试验车间及其配套服务的厂区办公楼、食堂、浴室、其他辅助站房等共计1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号铸铁车间是主要生产车间,屋架下弦标高标高12.000~15.000米,跨度18~24米,钢排架结构;主要结构采用焊接H型钢柱,梯形钢屋架钢天窗架,1.5x6.0米预应力大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构件;维护结构采用煤矸石砖墙体,外加单层彩钢板;冲天炉是铸造中心关键设备,为美国公司厂品,30多米高钢框架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不允许有沉降差;其余大部分生产线采用进口设备,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也较高,允许沉降差2/1000。
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

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摘要:由于矿藏的开采,形成大范围的地下空洞区域,这个区域就称为采空区。
采空区稳定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等等。
采空区稳定性问题在国内外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许多学科的发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
从丰富岩石力学内容,将理论的发展转化为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本课题的研究也显得非常迫切,也具有很高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采空区的存在,给工程建设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在国内,对于采空区,工程建设时,由于在开采时技术管理的不规范和在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手段上存在一定难度,多数情况下采取绕避措施,造成了投资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土地资源显得日益紧缺,大多数采空区还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最大化的重新利用采空区地表,加强对采空区稳定性研究和处治显得日益紧迫。
一、影响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的因素分析1.1 煤矿采空区覆岩的石岩组类型覆岩力学性质是对采空区下沉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我国的煤矿开采实践也表明:岩体越坚硬,地表下沉系数的值就越小。
由于破碎的岩体具有分形的几何特性,因此,可以用小尺寸的破碎岩体(数十毫米级)模拟大尺寸的破碎岩体(数十米级)。
为了模拟近似实际的矿山压力,采用伺服机实验设备,可以达到实验要求。
而只要满足了几何相似和应力应变相似,即可进行相似模拟实验。
软硬岩石高压固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覆岩的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对沉陷变形的影响很大,软岩比硬岩更易被压缩变形,故在软岩厚度大的采空区,地面沉降量会相对较大;②地下水的浸泡可使软岩产生更大的附加沉降,故煤层顶板中较厚的软岩会导致固结沉陷速度加快,沉降量增大,采空区稳定性变差;③覆岩主要为硬岩的条件下,沉陷稳定的时间较长,若覆岩主要为软岩,则沉陷稳定的时间较短。
采空区稳定性可靠度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02
实验研究方 法的发展: 提高实验数 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3
智能监测技 术的应用: 实现实时监 测和预警
04
多学科交叉 技术的应用: 提高分析问 题的深度和 广度
政策法规支持
0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采空区稳定性可
靠度的研究与开发
04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提高采空区稳定性 可靠度的技术水平 和应用范围
工程实践
03
某金矿采空区 稳定性可靠度
工程实践
04
某铜矿采空区 稳定性可靠度
工程实践
稳定性可靠度的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采空区监测: 实时监测采空区变 形、位移等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
优化采矿工艺:采 用先进的采矿工艺, 降低采空区稳定性
风险
加强支护设计:合 理设计支护结构, 提高采空区稳定性
加强安全管理:建 立健全安全管理制 度,提高采空区安
地下水:地下水的存在和 运动对采空区稳定性有很 大影响
采空区充填:采空区充填 材料的选择和充填质量对 采空区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采空区监测:采空区监测 技术的选择和监测结果对 采空区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采空区稳定性的评估方法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采空区的 应力、变形和破坏过程,评估其稳定性。
现场监测法:通过在采空区布置监测点,实时监 测采空区的变形、应力等参数,评估其稳定性。
经验公式法: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数据,建立经验 公式,评估采空区的稳定性。
综合评估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采空区的稳 定性进行因素的识别
01
地质条件:地层结构、岩性、地下水等
02 采矿工艺:采矿方法、采矿设备、采矿参数等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分析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分析摘要:洛钼集团矿山公司所开采的三道庄钨钼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的钨钼矿,90年代前,由于进行大规模的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地下采空区,优其是东南部较大空区,从去年发生一次小规模的塌落以来,一直未能进行正常的开采。
穿孔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所以对采空区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入其空间位置的探测和力学性质等的研究就优为重要。
关键词:露天开采;采空区;岩石稳定性;应力分析Abstract: The perforation device can not be a normal job,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normal production. Goaf stability factors in-depth analysis into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the detec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arch on gifted was important.Key words: open-pit mining; goaf; rock stability; stress analysis1.引言三道庄钨钼矿区是地下采矿转露采的典型矿山,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由于地下无序开采,滥采滥挖,把我一个完整的三道庄钼矿区挖得是千疮百孔。
井下采场开挖后,其周围岩体应力发生变化,应力将重新分布,在采场的各个方向将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状况和屈服状况,给后来的露天采矿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在开采过程中安全有效的采空区处理是必须超前进行的。
2.井下采空区围岩应力、位移及屈服状态的一般规律如下:2.1. 采空区顶、底板及帮壁为拉应力集中部位,采空区帮壁与顶底板的交接处(采空区上下边角处)为压应力和剪应力集中部位。
最大拉应力出现于采空区顶板中央处,最大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出现于采空区边角处。
全面法采场矿柱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1 矿 柱 稳 定性 分析
1 1 矿柱载 荷 .
础上, 结合理论分 , 提出了十余种矿柱强度的计算 公式 。这 主要 是针 对 煤 矿 矿柱 的研 究 结 果 , 对金 属
矿 山特别 是对 硬岩矿 山矿 柱 的稳定 性研究 较少 。
对作 用 于矿 柱 上 的载 荷 问题 , 为正 确 地估 算 矿
第6 2卷 第 5 期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21年 9 00 月
全 面法采场矿柱 稳定 性及影响 因素敏感性分析
李 坚玲
( 云南 国土 资源 职业 学院 , 昆明 6 0 1 ) 5 2 7
摘 要: 全面采矿法在采场 中留下规则 ( 方形 、 矩形或圆形 ) 或不规则的矿柱作为永久支撑 , 予 回采 。全 面法 不
F co si ealMii g Meh d a tr n Ov rl nn t o
L inig I al J n ( u nnS t Ln eore oai a C lg , umi 5 27, un n C ia Y n a t e a dR sucsV ct nl o ee K n n 6 0 1 Y n a , hn ) a o l g A s at noea nn t d rgl ss p ias(qae etnua o rud rieua plr ael t bt c:I vr l i me o , eua t eplr sur,r agl r on )o r glr ia r e r lmi g h r o l c r r ls f
中 图 分 类 号 :D 5 . 2 T 8 3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2 2 1 ) 5— 0 6—0 17 4 7 (0 0 0 0 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破坏比
0.600 0.400 0.200 0.000 0 1 2 3 水平 4 5 6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未破坏比关系图
2.5 试验结果分析
1.000
最大拉应力(MPa)
0.800 0.600 0.400 0.200 0.000 0 1 2 3 水平 4 5 6
h S k α H
采空区形状及赋存状态与最大拉应力关系图
2.5 试验结果分析
1.000
最大拉应力(MPa)
0.800 0.600 0.400 0.200 0.000 0 1 2 3 水平 4 5 6
ρ E μ φ C σt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最大拉应力关系图
2.5 试验结果分析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0 0 1 2 3 水平 4 5 6 h S k α H
未破坏比
最大拉应力
最大位移
波动范围总水平数
H >ρ=E = C > h =S >φ=μ=α= k>σt
3 采空区稳定的可靠度分析计算
3.1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一次二阶矩法
JC 法 蒙特卡洛方法
3.2 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Z g ( X ) g ( X 1 , X 2 , X n ) 0
0.694
0.373 0.374 0.569
0.860
0.284 0.665 0.705
0.856
0.739 0.505 0.557
0.692
0.942 0.517 0.593
极差顺序
φ> H > E >σt >μ> C > k >α> h >ρ> S
2.5 试验结果分析
最大位移极差分析表
因素 水平 1 h 4.909 S 2.333 k 4.523 α 5.863 H 1.428 ρ 3.857 E 11.078 μ 4.583 φ 5.952 C 9.455 σt 4.496
0 Z g ( X ) 0 0
失效状态 极限状态 可靠状态
Z 3
1 sin 1 sin
2C
cos 1 sin
1
Z 0 .015 E 0 .117 2 .094 C 0 .037 h 0 .164 S 0 .023 H
失稳概率(%)
采空区高度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80 79 78 77 76 75 74 73 72 2 2.4 2.8 3.2 3.6 4 顶板暴露面积(千m2 )
失稳概率(%)
顶板暴露面积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72 240
最大位移(mm)
采空区形状及赋存状态与最大位移关系图
2.5 试验结果分析
12.000 10.000 ρ E μ φ C σt
最大位移(mm)
8.000 6.000 4.000 2.000 0.000 0 1 2 3 水平 4 5 6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最大位移关系图
2.5 试验结果分析
各因素最大、最小水平表
2
3 4 5 极 差 极差顺序
5.373
5.662 4.125 8.220 4.095
4.913
5.946 9.037 6.060 6.704
5.571
9.235 4.443 4.517 4.792
6.054
5.295 4.046 7.031 2.985
2.547
4.874 7.470 11.970 10.542
因 素 指 标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h 2 4 5 1 4 5 7 S 2 4 4 2 1 4 7 k 2 5 3 1 4 3 6 α 3 2 5 1 4 5 6 H 1 5 1 4 1 5 11 ρ 1 5 3 5 1 3 8 E 4 1 4 3 5 1 8 μ 1 3 4 1 1 2 6 φ 5 4 4 2 5 2 6 C 4 1 1 3 4 1 8 σt 4 1 5 4 3 4 5
粘聚力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75 70
失稳概率(%)
65 60 55 50 45 40 26 28 30 32 34 内摩擦角(°) 36 38
内摩擦角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84 82 80 78 76 74 72 12 15 18 21 24 采空区高度(m) 27 30
失稳概率(%)
250
260
270 埋深(m)
280
290
300
埋深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100 96 92 88 84 80 76 72 68 64 0 0.1 0.2 0.3 变异系数 0.4 0.5 0.6
失稳概率(%)
变异系数与失稳概率关系图(Z<0)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采空区稳定的可靠度 及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
主 要 内 容
绪论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采空区稳定的可靠度分析计算
可靠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
工程应用
结论及展望
1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矿山,留下大量未处理的采空区。采空区 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安全生产。采空区对工程的危害 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 落,产生气流冲击,对井下工作人员和设备产生重大伤害, 而且可能引起地表沉陷和开裂,地面建筑物的陷落、倒塌及
3.00
60
0.40
40
4.5
6.5
2.3 计算模型
2.4 试验方案及结果
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论文中表2-3。
2.5 试验结果分析
未破坏比极差分析表
因素 水平 h S k α H ρ E μ φ C σt
1
2 3 4
0.558
0.600 0.445 0.344
0.496
0.545 0.434 0.418
* *
p 1 ( )
3.4 本章小结
在对采空区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弹性模 量、粘聚力、内摩擦角、采空区高度、顶板暴露面积和埋深 作为随机变量,根据莫尔强度理论,结合FLAC3D模拟计算结
果,回归出了采空区稳定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法
和JC法对采空区稳定的可靠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模拟次数 N=10000时,蒙特卡洛法可以满足工程评价精度要求,两种可 靠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一致。
76 74 72 70 68 66 64 25 30 35 40 45 弹性模量(GPa) 50 55
失稳概率(%)
弹性模量与失稳概率关系图
4.1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8
失稳概率(%)
1
1.2
1.4 1.6 粘聚力(MPa)
1.8
2
0.594
0.426
H> C >σt > h >μ>α>ρ> S > k >φ> E
2.5 试验结果分析
最大拉应力极差分析表
因素 水平 1 2 h 0.768 0.614 S 0.628 0.717 k 0.959 0.459 α 0.909 0.756 H 0.293 0.441 ρ 0.629 0.675 E 0.467 0.588 μ 0.942 0.734 φ 0.319 0.989 C 0.299 0.718 σt 0.349 0.617
3
4 5 极 差
0.570
0.750 0.415 0.353
0.619
0.524 0.629 0.193
0.433
0.532 0.734 0.526
0.564
0.456 0.432 0.477
0.606
0.974 0.803 0.681
0.467
0.640 0.706 0.239
0.933
0.300 0.829 0.633
矿区地震等形式的严重地压灾害;另一个就是在矿山开采过
程中,采空区围岩受爆破震动影响导致岩体裂隙发育,甚至 贯通地表或连通老窿积水,发生突水事故,从而淹没坑道和
工作面,造成损失。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比如顶板暴露面积、矿柱
的形状及尺寸、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中的结构面、采空 区赋存的条件、地下水、采矿时的爆破震动等。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而且复杂,从目前的研究现状 来看,没有将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排序研究,也没有 从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入手,对采空区稳定的可靠度进行研究。 为此,本文以云南景谷矿冶有限公司宋家坡矿段采空区为研究 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敏感性和可靠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0.486
0.544 0.476 0.502
0.515
0.365 0.581 0.447
0.949
0.654 0.397 0.262
0.547
0.534 0.546 0.462
0.449
0.465 0.458 0.547
0.621
0.454 0.376 0.496
0.463
0.494 0.521 0.414
4.527
7.569 6.014 6.322 3.712
4.921
4.944 4.513 2.833 8.245
7.605
4.762 4.978 6.361 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