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教案

合集下载

世界区域地理 北美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 北美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北美教案教案标题: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教学目标:1. 了解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 了解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包括不同民族、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分析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2. 北美地区的地理和文化资料。

3. 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北美地区的位置和周边国家。

2. 提问:你对北美地区有哪些了解?你认为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15分钟)1. 展示北美地区的地形图和气候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分组讨论:北美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有何影响?3. 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总结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了解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15分钟)1. 展示北美地区不同民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多样性。

2. 分组研究:选择一个北美地区的民族,了解他们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3. 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总结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四、分析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如何影响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 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整合学生的观点,总结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自主或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北美地区的国家或城市,探索其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

2. 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制作展示。

3.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北美地区课文讲解教案

北美地区课文讲解教案

北美地区课文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北美地区课文讲解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讲解北美地区的课文,提高学生对北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

2. 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和词汇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例如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北美地区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北美地区的问题,例如北美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主体:3.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北美地区的课文,例如一篇关于北美地区的历史事件、名人、地理特点等的文章。

4. 在课前,提供课文的预习材料,例如课文的标题、关键词汇、主题等,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例如扫读、略读和详读,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和主要观点。

6.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帮助他们扩展词汇量并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7.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释,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正确和全面。

8.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讨论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总结:9.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课文讲解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技能。

10.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北美地区的相关内容,例如阅读更多关于北美地区的文章、观看相关的视频等。

教案评估:11. 设计一个简单的评估活动,例如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词汇掌握情况。

教案拓展:12. 提供学生更多关于北美地区的阅读材料,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北美地区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1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研究,例如选择一个北美地区的州或城市进行深入探索,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课文的选取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

- 在讲解课文时,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以及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 了解两大洲的环境、地形特征,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 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 通过事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经济部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读图法:通过观察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事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美洲吗?美洲有什么特别之处?2. 回答:美洲是地球上的一块大陆,它位于西半球,与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相邻。

二、新课内容1. 美洲的位置1) 美洲大陆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邻。

2)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对于国际航运具有重要意义。

2.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国家。

2) 拉丁美洲的居民组成复杂,包括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等。

3) 拉丁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与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3. 美洲的环境和地形特征1)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 南美洲地形特点是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部的广阔平原。

4. 美洲的气候特征1) 北美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地形影响,气候差异明显。

2) 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多样丰富。

5. 美洲的经济发展1) 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其他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

O3北美红雀教案

O3北美红雀教案

4. 公的北美红雀的全身,除了眼睛和喙之间有一圈黑亮亮的羽毛外,

整个就是一团火红。甚至连嘴巴也是眩目的鲜黄。红雀的头顶上
有鲜红的冠子,一小片立起的羽毛,竖起来的时候特别的精神。
Cardinal 也是红衣主教的意思,这就难怪有些地方直接把红雀叫 》北美红雀英文名 Northern Cardinal
做红衣主教了,不过也真是贴切啊。(图片 ppt4)
可 它们会变得较为淡红色,而非黄色。

北美红雀是地盘性的。雄鸟会在树顶或其他高处以清晰的歌声来保护地盘,并会追逐进入地盘内的其他雄鸟。不过,它们很
行 多是会将自己的倒影看为入侵的雄鸟,并与之打斗。交配后的夫妇会一起出入。不同地区的北美红雀的叫声也有不同。单凭其叫

声,就能轻易分辨其性别。北美红雀有很特别的警报声,就是一下很短的金属声。这警报声就可以提醒雌鸟及雏鸟有掠食者接近
资 料 鸟巢。当危害越大时,它们警报声的频率及声浪也会加大。雄鸟及雌鸟也会用此声音来确定对方的位置。
2/3

北美红雀是多种北美洲原生掠食者的猎物,包括鸡鹰、呆头伯劳、灰伯劳、灰松鼠、长耳鸮及东美角鸮。牛奶蛇、美洲黑游
蛇、冠蓝鸦、狐松鼠及东美花鼠也会掠食它们的雏鸟及鸟蛋。
北美红雀主要吃野草、农作物及果实。它们会在地上寻找食物。它们也会吃甲虫、草蜢、蜗牛、野生果实及草莓、玉米及燕
巢后的 1-6 天就会生蛋。
鸟蛋是白色的,有绿色、蓝色或褐色色彩,并有薰衣草色、灰色或褐色的斑点。蛋壳光滑及稍有光泽。雌鸟每次会生 3-4 只
蛋。鸟蛋约有 2 厘米大小。一般会由雌鸟负责孵蛋,雄鸟很少及只会孵很短的时间。孵化期为 12-13 日。雏鸟到了 10-11 日大就
会换羽。每年会生育 2-3 次。当雌鸟生产或孵化另一胎时,雄鸟就会负责喂养上一胎的雏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教材分析:本科教材主要围绕1787年宪法展开。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他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从而丝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制衡——这是本课的核心。

维护联邦体制的斗争和两党制的形成都是围绕宪法所制定的国家体制而来。

1787年宪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

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美国大选的时事让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制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明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认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于社会正常运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根据教材文字资料、图表分析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与英国政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知识结构: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二、联邦制的巩固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教学策略:导入一:1776年,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的经济占据世界第一长达100多年,现在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七的6个国家的经济的总和。

幼儿园探究五大洲教案

幼儿园探究五大洲教案

幼儿园探究五大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五大洲的各自位置和基本地理概念。

2.认识五大洲的特点,如:气候、风俗、文化等。

3.培养幼儿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五大洲并掌握它们的位置。

2.掌握五大洲的气候、天气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使幼儿对五大洲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

2.通过互相沟通和合作,发现五大洲不同的地理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可以用儿歌或图片引导幼儿尽量唤起他们的记忆来回忆五大洲。

唱儿歌《五大洲》。

地球上有五大洲,欧洲和非洲和亚洲,还有北美和南美州,让我们一起认识它们。

二、准确认识五大洲1、欧洲: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边缘。

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的洲。

欧洲的人口为7.38亿,它被居住在北半球,靠近北极。

欧洲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

例如泰姬陵、古罗马竞技场等等。

2、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洲的面积是地球的三分之一。

它涵盖了超过50个国家的大多数地区。

亚洲的气候各不相同,依其位置而定。

3、非洲:非洲的南端和南极洲离得很近。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洲。

它由54个国家组成,人口为12亿。

非洲的颜色多彩,尽管这里的某些地区也存在贫困和不安,但是非洲大陆依然让人们联想到动物、野生世界和传统文化。

4、北美洲: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上。

北美洲由23个主权国家和其他领土组成,这些领土包括夏威夷、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阿拉斯加是与美国共同组成。

北美洲的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包括:美国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等。

5、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第四大洲。

它由13个国家和一个属地组成。

主要地区是巴西、秘鲁和阿根廷。

南美洲有沙漠、丛林、草原和山区,气候差异很大。

三、五大洲的活动和游戏在上课之前,准备五块地图,每个地图都有一个大的“洲”字(可以制作彩色卡片或在纸上手绘制)和五个小“国旗”标记。

将五张地图分别分配给五组。

给出简单地理问答,在回答正确的基础上,组员可以贴上一个小五星红旗以占领地盘。

最终拥有最多地盘的小朋友可以获胜。

初中地理湘教版美洲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美洲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美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

3. 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读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美洲大陆的位置和地理分布。

3. 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世界政区图,引导学生找出美洲大陆的位置。

2. 向学生解释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由来。

二、新大陆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明确美洲的地理位置。

2. 教师讲述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地理意义,解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三、北美洲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北美洲地形图,了解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北美洲气候类型图,了解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等。

四、拉丁美洲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拉丁美洲的概念,包括南美洲、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地峡和加勒比地区。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分布。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的经济、文化和人口特征。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美洲的发展和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指出美洲大陆的位置,明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学生能够理解拉丁美洲的概念,并了解其地理、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准备:1. 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北美洲气候类型图。

2. 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

《世界分区地理第五节 北美地区》第一课时教案

《世界分区地理第五节 北美地区》第一课时教案

《世界分区地理第五节北美地区》第一课时教案重庆市66中学牛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美地区和北美洲在范围上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北美地区的地形特点。

3、了解北美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4、掌握北美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对影响北美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的自然条件对其他自然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和综合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事物。

教学重点:北美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北美地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地形和洋流对北美地区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读图析图法: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北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比较教学法:将北美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进行比较,更直观的得出地形对气候的重要影响作用。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趣味性,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科罗拉多峡谷地区的景观图,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区域——北美地区。

[新课教学]一、北美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北美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通过读图得出结论:1、纬度位置:北美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30°N以北的地区,即中高纬度地区。

2、海陆位置:北美地区位于美洲北部,三面临洋。

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3、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和格陵兰岛。

思维拓展:北美地区和北美洲在范围上的区别。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小结:北美洲是指自然地理的划分,是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

北美地区是狭义的北美洲,是人文地理的划分,只包括加拿大、美国和格陵兰岛。

而把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一起称为拉丁美洲。

二、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北美地区的分层设色的地形图,通过读图得出该地区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地形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学案学习目标1.区别北美和北美洲;了解北美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湾、岛屿、国家和首都。

2.了解本区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分布及特点;了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了解北美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了解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特点。

4.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举例说出美国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掌握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分布,能举例美国三个工业区的主要工业类型;掌握美国三大工业区的中心城市。

5.了解本区居民的来源、组成及分布状况。

了解美国的居民组成,种族歧视状况,美国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迁移状况。

学习重点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农业的特点;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学习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及天气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基础知识点击自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填空题1.本区位于美洲______部,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国。

以及属于____岛______,社会上通用语言是______,两国都是经济______的国家。

本区位于______(东、西)半球的北部,西北隔______海峡同______洲相望,南临________(国家)。

2.北美地形明显分为三大区:西部是______区,西部有几条______走向的高大山脉,由______山等向条______的山脉组成。

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______,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______和______,按板块构造学说,北美科迪勒拉山系是______板块向西漂移,受______板块阻挡而被挤压后______形成的。

中部是______区,北起______,南抵______,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______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______,西部为地势较高的______,东部为______和______,分别为______高原和______山脉。

3.北美五大湖中,除了______湖属于美国外,其余均为______两国共有。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这五大湖连在一起,是世界是最大的淡水湖群,有______之称,它们是过去______作用形成的,五大湖的各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______河,流入______洋。

4.北美地跨______、______、______三带,气候类型复杂,但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本区没有______和______气候。

5.北美气候除了受______的影响,气温有南北之差外,降水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受______的影响比较显著。

6.西部高山区的山脉______,来自______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______在太平洋海岸山脉______侧的______风一面,形成多雨的______地区。

落基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______、______则降水稀少,成为______区,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______气流阻挡作用______,降水由______。

7.北美中部大平原______,冬季______气流可从______上空长驱直达南部______湾,短时间内气温会下降______左右,形成______天气,对交通和农作物造成灾害,夏季,______气流也可以自由北上,使本区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苏门答腊岛2.北美最大的半岛是()A.加利福尼亚半岛B.佛罗里达半岛C.拉布拉多半岛D.阿拉斯加半岛3.关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贯南北美大陆的西部B.北起阿拉斯加,南至中美洲C.地壳比较稳定D.很多山脉年代古老,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

4.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群B.东非裂谷带的一系列断层湖群C.芬兰的冰川湖群D.北美的五大湖群5.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A火山爆发形成的B.冰蚀作用形成的C.陆地陷落形成的D.海洋地壳上升形成的6.北美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在加拿大境内的高原是()A.德干高原B.帕米尔高原C.伊朗高原D.拉布拉多高原7.有关北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一样,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B.与欧洲一样,有大面积温带海洋性气候C.与亚洲一样,有大面积温带季风气候D.与非洲一样,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8.北美最长的河流是()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伏尔加河D.多瑙河9.北美最主要的山脉有()A.海岸山脉B.内华达山脉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脉10.北美大陆的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加勒比海11.北美的原住居民属于()A.白种人B.黄种人C.棕种人D.黑种人12.北美五大潮中面积最大的是()A.休伦湖B.伊利湖C.密歇根溯D.苏必利尔湖综合能力提升三、综合题(一)读下图北美地区图,填写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图中①________洋,②________洋,③________湾,④_______岛,⑤________半岛,⑥_______海峡,⑦________河。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气流,来自_________洋,在其影响下形成_________气候。

为什么这种气候只局限在沿海地区?。

2.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在其影响下,北美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③气流的影响下,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

4.③④两种气流为什么能在北美中部长驱直入?美国一、填空题1.美国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个州和一个首都_________所在的_________特区,其中________州和_________州不在美国本土上。

2.美国人口约2.7亿,_________种人占80%以上,主要是_________国等移民的后裔。

有色人种主要是_________种人。

3.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

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_。

4.美国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这里有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是_______5.美国农业_________水平很高,其农业产值占世界第_________位,是世界输出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6.美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玉米、烟草、_________等,需要进口的有_____________、可可、香蕉、____________等热带农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中国B.加拿大C.美国D.法国2.美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是()A.纽约B.洛杉矶C.西雅图D.休斯敦3.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港口是()A.圣弗朗西斯科B.上海C.横滨D.纽约4.有关美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B.石油工业居世界前列,每年有大量石油出口C.汽车、钢铁工业发达,是汽车和钢铁的纯出口国D.美国铁矿储量不多,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和钢材5.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工业中心是()A.芝加哥B.底特律C.匹兹堡D.纽约三、双项选择题1.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本土大都在温带,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有寒带和热带气候B.美国平原和耕地面积广大C.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二大河,纵贯美国中部平原D.美国石油资源短缺,因此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2.有关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B.美国农业的特点之一是地区生产专门化C.棉花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周围D.小麦区的农业产值在各作物带中居首位3.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是()A.纽约B.华盛顿C.旧金山D.洛杉矶4.有关美国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盛顿是首都,也是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B.芝加哥是著名的汽车城C.休斯敦是美国的高科技中心D.电子工业中心“硅谷”位于旧金山附近5.有关美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B.美国的工业品进口大于出口C.美国的工业品出口大于进口D.美国工业集中分布在矿产丰富的五大湖地区四、综合题:(一)读图,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是________山脉,②是________山脉,③是________河,④是________湖,城市⑤是_______。

城市⑥是________。

⑦是________湾。

⑧是________国。

中考名题(一)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美国农业特点之一是地区生产________化,形成一系列农作物带和农业区。

这种划分的根据是____________。

农业专门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代表的是________带。

3.小麦区分布在中部和北部两块地区,北部主要种植________,中部主要种植________。

4.图中①代表的农业区是________带,这里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5.玉米带分布在图中________数字代表的地区,实行玉米和________轮作。

(二)读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工业区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地区。

2美国经济发展最早的是________地区,该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________资源,便利的________条件和周围的________(地形)。

3.图中③代表的工业中心是______,位于美国______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等。

4.图中④代表的工业城市是______,位于美国______工业区,该区的工业中心还有⑤________、⑥________。

5.图中①代表的城市________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②是首都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