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合集下载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产量。

以中国为例,花生作为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随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生产生产出更高质量的花生。

一、花生的生长特点在进行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前,我们需要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花生是一种低温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气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花生的生长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花生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光照和充足的水分。

同时,花生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深层的土壤养分,因此,栽培花生需要保证土壤的深度和肥力。

二、花生高产栽培技术1、选优良种子。

在栽培花生时,种子的选择十分重要。

优良的花生种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籽粒饱满、色泽良好、干燥透亮、无病无虫、体积均匀。

同时,在选择种子时还需要注意其来源和品种,只有选用具有优异生长性能的品种才有利于高产栽培。

2、科学施肥。

花生栽培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因此,在施肥时应该根据土壤性质和花生的生长周期来进行科学施肥。

通常在种花期和伴果期应该加强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在生育期间还应该适量加入有机肥料。

此外,为了保证肥料的充分利用,还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数量等。

3、及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花生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栽培花生时,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十分重要。

可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控的方法等,以确保花生的健康生长。

4、科学管理。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科学的管理。

包括耕作、灌溉、采摘等等。

在选用适宜的耕作机具和工具的同时,要保证耕作的深度和质量;另外,在种植时还应该根据花生的需水量及时浇水,并在干旱季节采用保墒措施,以保证花生生长所需的水分;采摘时应该注意采摘成熟的果实,不当采摘会使地面腐烂,不利于下一季的生长。

三、花生高产栽培的优势采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益。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十分有益。

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十分必要。

一、选种优质种子在种植花生时,选取优质种子是十分重要的。

优质种子可以保证农作物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和较好的抗逆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益。

选种优质种子的条件包括: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枝条茂密,叶片翠绿,大小均匀。

二、正确选择种植时间花生是适应性强的作物,适宜在秋季进行种植。

在南方地区,建议在9月份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和形成丰富的营养物质。

如果在种植季节选择不当,那么将会影响生长进程,降低产量和效益。

三、科学施肥花生需求丰富的营养物质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花生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来科学施肥,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第一次施肥应在花生萌发后的6天-10天进行,主要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磷酸一铵等。

第二次施肥应在花生生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以普通磷钾肥为主,如可溶性磷酸钾等。

第三次施肥应在花生生长到50厘米左右时进行,以一般氮、磷、钾肥为主,如复合肥、硫酸铵等。

四、适当清除杂草田间的杂草是影响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多的杂草不仅会影响光照、通风,还会争夺花生的水分和养分,影响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应及时适当地清除杂草,以保证花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五、善于管理温度和湿度花生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33℃之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在干旱季节,应适时加强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在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水浸现象。

六、禁止过早摘果过早摘花生果实会使花生发育停滞,影响花生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效益。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应禁止过早摘果,待花生坚实成熟后再进行摘果。

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

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

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优质花生的主要产地之一。

山西省的气候条件适宜花生的生长,加上良好的土壤质量和技术支持,使得山西省的花生产量和质量一直居于较高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山西省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制定增收对策,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优质种子花生种子的选择是确保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的花生主要栽培品种有长花生、双季花生、早熟花生等,农民在选择种子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要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避免病虫害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花生高产的关键。

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肥力测试,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

一般而言,花生对氮、磷、钾的需求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磷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在生长期间还可以进行追肥,及时补充养分,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

3.科学灌溉山西省属于半干旱气候区,花生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

科学灌溉是保证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长初期,要进行适当的浅灌,促进花生的出苗和生根;在生长中后期,要进行深层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促进花生的坐果和壮苗。

要避免水分过多或者缺水,防止花生生长不良或者倒伏。

4.科学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花生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花生生长期间,要及时对蚜虫、蚜茧、踱叶蚧等病虫进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对花生的危害。

5.科学管理栽培科学的管理栽培措施对保证花生高产同样至关重要。

对于花生的整地、开沟、种植、覆土、中耕等环节要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正确操作,提高栽培质量和产量。

要注意及时除草,保持花生圃地的整洁和通风,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1.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花生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工生产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糖、花生饼等系列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地膜花生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地膜花生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地膜花生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一、地膜栽培花生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增产效果1979年我国开始种植地膜花生。

1980年全国地膜栽培2000花生亩,据抽样统计,平均单产达280.1公斤,比露地栽培每亩增产143.7公斤,增产率为51.3%。

近年来,不论地理位置如何,覆膜花生都能高产稳产,超千斤的地块比比皆是,有的小面积种植产量高达740公斤。

经试验:覆膜比不覆膜的花生增产25~36%。

2、经济效益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在播种时虽费工,但盖膜后不需要除草、中耕,终为省工。

同时还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99年,尉氏县农技站调查,地膜花生比露地亩增112.6公斤,每公斤按2.2元计算,亩增效益247.72元,除去膜和除草剂每亩按30元投资外,还纯增217.72元。

并且效益还与花生成熟期,上市时间关系很大。

覆膜比春播露地播种的花生成熟期可提前10右,比麦套花生可提前1个月左右。

另外,地膜栽培的花生不但产量高,效益好,而且还能提高花生品质。

据测定,其油酸与亚油酸比值由1.49增大到1.69,赖氨酸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7.87%,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提高24.46%。

二、地膜花生增产的原因(一)增温、调温,促进花生生育进程1、增温与提前成熟:提高地温,是促进花生生育进程的措施之一,也是预防春季倒春寒为害的重要措施。

地膜栽培有调节地温的作用,其温度的高低,能随花生生育进程、群体覆盖度的变化而增减。

据测定,覆膜花生生育期0—5cm土层平均地温比露地栽培提高2.5—3.9℃,生育后期高0.6—1.1℃,全生育期平均高1.4—2.7℃。

总省去积温,覆膜花生为3467.6—3528.4℃,比露地栽培增加195.3—370.8℃。

据观察,地温每增加1℃,约相当于2℃的气温的效果。

所以地膜花生,缩短了生育进程,促进了早熟和高产稳产。

2、调温:在花生生育中期为自然高温期,群体覆盖度增大,太阳辐射热不能直接到达地面被吸收,加之地膜的相对不透气性,从而抑制气化热对地面的侵袭,起到了调温作用。

豫东地区花生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豫东地区花生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择 ,精 细 播 种 , 建 立 科 学 的 群 体 结 构 ,合 理 施 肥 . 加 强 田 间 管 理 以 及 最 佳期 收 获 等 综 合 管 理技 术 措 施 , 为 花 生 优 质 、 高 产 栽 培 提 供 了 参 考 依
据。
宜 ,可 以随 即 播 种 , 如 墒情 不 足 则要 顺 垄 浇 水 。播 种 密 度 每
除 杂 草 , 随 喷 随 覆膜 ,膜 面 要 拉 平 ,膜 边 要 压 实 。覆 膜后 要
花 生是 豫 东 地 区主 要 的油 料 作 物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无 公 害 花 生 成 为 市 场 需 求 的必 然 ,花 生 无 公 害 栽 培 是 一 项 符 合 现 代 人 民健 康 需要 的新 技 术 ,要 使 产 品达 到 安 全 、优 质 、营 养 的预 期 标 准 ,必 须 做 到 栽 培 技 术 规 范 化 ,最 大 限度 地 降低 产 品 中农 药 、亚 硝 酸 盐 、重 金 属 、激 素 类 药 物 以及 有 害 生 物 残 留 ,符 合 国家 卫 生 质 量 标 准 。现 将 花 生 高 产 、优 质 、无 公 害 栽 培 技 术 规
的侧枝抠出膜外。
料 、 农 药 符 合 无 公 害 农产 品 的 产地 环 境 要求 。 商 丘 市 花 生 生 产基 地 可 以选 择 生 态 条件 好 、远 离污
染 源 的黄 河 故 道 , 以黄 河 沿岸 的 乡镇 村 作 为 项 目基 地 最 好 ,
并 尽 量 做 到 区 域 化 连 片 种植 ,便 于规 范化 管理 。
尿 素 90k 、 磷 酸 二 氢 钾 1 ,将 肥 料 溶 于 4 0k . g . 5 5 g水 中 进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具有高蛋白、高油、高营养,且易于储存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花生高产栽培的技术,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土壤准备花生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保持一定的休闲期,并进行深耕翻土、施肥、改良土质等工作。

在花生萌发时,土温应保持在15℃以上,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2. 品种选择花生品种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有助于提高产量。

早熟品种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中熟品种适宜种植在中部地区,晚熟品种则适宜种植在北方地区。

3. 施肥花生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及时补充足量的营养元素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花生在萌发期、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需要施肥3-4次,每次施肥可以选择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或钾肥等复合肥进行施用。

4. 灌溉花生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而干旱或过量灌溉都会影响花生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花生初生根较短,需要经常浅层灌溉,帮助其生根。

在花生生长后期,逐渐增加灌溉量,并控制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过湿。

在干旱或高温天气中,应在早晨或晚上进行灌溉,避免花生受到高温和光照的影响。

5. 病虫害防治花生容易受到根腐病、灰霉病、叶枯病,叶斑病以及蚜虫、飞虱等害虫的危害。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适当采取化学、生物或物理方法。

比如,对于灰霉病,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钠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蚜虫、飞虱等害虫,可以使用敌敌畏等药剂进行防治,还可以采用适量的生物农药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花生高产栽培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合理栽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花生的优质高产。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具有种植简单、管理容易、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本文将介绍花生栽培的技术规程。

一、选择优质品种选择适当的品种是花生高产的前提之一。

我国主要的花生品种有海南早生、南京早生和四川五号等。

具体选择品种时应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抗倒伏、耐旱、适应力强、高产的优良品种。

二、合理施肥花生种植前的土壤应进行耕作和施肥处理。

一般来说,花生生长期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花生的需要,合理调配施肥量。

一般要求在播种前的1-2月间,进行基肥施用。

基肥要广施、厚施。

以每亩有机肥2000-3000公斤和20-30公斤复合肥为宜,同时根据土壤情况进行适当的追肥。

三、科学排栽花生的排栽间距一定要科学合理,株距以60厘米×30厘米~70厘米×30厘米为宜。

如果株距过小则容易导致底部枝叶萎缩,株距过大则花生产量会受到影响。

同时,排栽前也需要做好地面整平,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埋入土中。

四、严格田间管理严格田间管理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

在生长季节中,应加强病虫害和野草的防治。

对于花生大花叶病、疫病、霜霉病、花生蚜虫、蜱虫等病虫害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保证花生充足的营养供给。

五、适当修剪花生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修剪。

一般来说,花生的主茎可以留3到4个叶子后进行套袋锁花;侧枝可以留4-5个叶子后自然枯萎。

修剪后应及时清理剪枝的枝叶,防止病虫的滋生。

六、掌握适时采收采收是花生种植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掌握适时采收花生对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

花生的采收期一般在中午到下午阳光充足时进行。

花生体表的毛刺具有损伤皮肤的作用,所以采摘时最好戴手套。

采收后要进行晒干,使花生适度失去水分,以免霉变和发生质量问题。

通过以上技术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成为农民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花生喜光、耐寒、喜湿,生长温度在20℃-35℃之间。

选取pH值5.5-7的土壤较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是栽培花生的理想场所。

二、合理的施肥花生营养成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对磷的需求较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生长时期和花生对营养的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基肥应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一般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和磷肥40-60公斤/亩,可以提高单株产量。

三、合理的种植密度花生的种植密度影响着产量。

一般墒情较好,土壤肥力高的地区,花生的行距宜为60-80厘米,株距宜为20厘米,亩种植量约为5000-7000株左右。

一般墒情较差,土壤肥力低的地区,行距宜为40-60厘米,株距宜为15厘米,亩种植量为7000-9000株左右。

四、合理的翻斗管理翻斗过程是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翻斗萌芽后5-6天开始,要及时在花生根团未形成前进行,以利于生根和增加土地通气性。

翻斗有利于花生整体亩产的提高,一般在花生开花后2-3天进行一次翻斗。

花生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渡浇水,应根据土壤含水率合理浇水,以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一般采用滴灌或旱田灌溉方式,但应适时停水,以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导致枯叶或生长不良等情况。

六、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花生常见的病虫害有花生野蛮花螟、花生茎腐病、白粉病和萎蔫病等,应加强防病防虫工作,施用病害粉尘剂、农药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

总之,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和区域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提高花生的单产和总产,为农民的收入增加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量均不断增大。
❖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将稳中有增 。
精选课件
19
三、花生的品质、质量与优质途径
❖ 花生仁:脂肪含量44%~60%;蛋白质含量 23%~36%。
❖ 花生油约含8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20%的饱 和脂肪酸。——品质优良。
❖ 花生蛋白可消化率高,消化系数90%(大豆
65%),基本不含胆固醇 。食用后不会产生
精选课件
16
❖ 2、花生生产技术
❖ 各主产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 花生生产机械化、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 等研究。
❖ 注重提高花生生产品质。
❖ 3、花生产业化生产
❖ 观念、结构、设备、科研都存在差距。
❖ 提出:清洁花生生产技术;花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
❖ 加速发展:花生种植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加工多元化、管
我国花生三大产区:
黄河流域花生区:豫、鲁、冀、皖、苏,面积占全国50%以上。
东南沿海花生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面积占全国20%;
长江流域春、夏花生区:四川、湖北、湖南,面积占全国的15%。
精选课件
11
河南、山东、河北、广东是我国花生四大生产省。
河北省花生种植面积、总产居全国第三位,但花
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精选课件
3
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居世界第一。 印度种植面积最大,但单产较低,总产居世界第二。 单产最高的国家:以色列。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2008年世界花生荚果出口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2008年世界花生米出口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2008年世界花生油出口
精选课件
10
近年来,我国花生面积在400万公顷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王文颇
精选课件
1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 一、当今世界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二、我国花生生产的发展展望 ❖ 三、花生的品质、质量与优质途径 ❖ 四、花生高产潜力和高产途径 ❖ 五、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精选课件
2
一、当今世界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世界花生主产国: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印尼、美国、缅 甸、塞内加尔、乍得、阿根廷。
❖ 基地生产者与收购者没有契约关系,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效 果相对较差。
❖ (2)企业基地产业化生产 ❖ 大型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契约进行花生生产。
❖ 基地实施农户登记制度、良种更换制度、农业投入品推荐制 度(准入制),进行标准化无公害花生、绿色食品花生、有 机食品花生的生产和供应,实现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
❖ 4、花生生产标准化
❖ 西方国家:育种、栽培、植保、产后加工、贮藏、运销、生 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都标准化生产管理。
❖ 花生产品质检:残留物超痕量分析(10-12克)。
❖ 花生产前、产中及产后都进行标准化的质量检测与监控。
精选课件
15
(二)我国花生产业发展
❖ 1、花生品种选育
❖ 93年我国花生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第一生产大国。
精选课件
12
(一)世界花生产业发展
❖ 近20年来,花生科技发展较快。
❖ 美国:科技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品种资源收集、保存、利 用、创新、遗传育种,到病虫草害防治,食品加工利用等, 都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 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主要科研任务之一
是花生研究。主要花生生产邦均有花生研究的专业机构或专
业人员。
精选课件
13
❖ 1、更新和推广花生新品种
❖ 花生总产增加%以上来自品种更新。
❖ 育种:注重高产、优质、抗逆、专用。——抗青枯病、白娟 病、线虫病、黑腐病、叶斑病;抗黄曲霉毒素。
❖ 日本:注重花生口味和外在质量。
❖ 2、花生生产技术
❖ 美国:广泛应用良种、包衣精播,除草剂除草,生产全程机 械化,灌溉指标化,计算机平衡施肥等。大农场应用卫星和 微机进行花生田施肥。
❖ 良种是决定花生品质的内因,要实现优质优价,必须选择对 路的专用花生品种。
精选课件
21
❖ 2、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 按区域特点(地理、生态、土壤、经济)确定花生发展方向,
配置适合品种,实现按用途、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 (1)项目开发式标准化生产 ❖ 政府部门建立花生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
❖ 日本:70年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面积500kg/亩规范化
栽培。病虫害防治、灌溉技术、平衡施肥等方面均快速发展。
精选课件
14
❖ 3、花生产品加工
❖ 美国:新的提取分离技术、酶技术、膜分离技术用于花生加 工业。
❖ 发达国家:加工企业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 系。
❖ WHO、FAO和各国:严格的食品营养、卫生标准。
食用大豆蛋白常出现的腹胀、嗝气现象 。
精选课件
20
花生的优质途径
❖ 1、选用优质、专用花生品种
❖ 按用途划分:油用、食用、加工和出口。
❖ 不同用途的花生,优质标准有很大差异。
❖ 油用花生:含油率、油酸/亚油酸比率(O/L比率)等;
❖ 食用花生:蛋白质含量、口味等;
❖ 农残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出口花生是否优质的重要指标。
理标准化、供需信息化。
精选课件
17
(三)我国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认识不足,投入水平低。
❖ 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 花生科研、技术开发、产业化发展投入严重不足。
❖ 花生生产基础设施差,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
❖ 2、技术推广难度大,缺乏扶持措施。
❖ 花生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繁殖系数低,单位面积种子成本高, 种子经营利润低。造成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 花生育种研究:50年代后期开始。人工改良品种300多个。
❖ 中花4号、鲁花11号、豫花7号、豫花15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20多个品种获国家科技攻关新品种后补助。
❖ 优良品种普及率95%以上。
❖ 近年:出口型、加工型、油用型、高蛋白型、保健型、甜花 生型等优质育种新思路。
❖ 已从单纯追求产量和抗性——品质性状改良,专用品种。
❖ 3、加工技术及产业化水平落后。
❖ 花生加工龙头企业缺乏,大多数花生企业规模较小,加工产 品较少,综合效益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较低,应对市场风险 的能力不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大。
精选课件
18
二、我国花生生产的发展展望
❖ 加入WTO后,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花生将具有强劲的 国际竞争力。
❖ 我国花生出口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 ❖ 提高我国油脂自给率和降低进口风险的需要。 ❖ 花生作为我国的精出口农产品和优质油脂原料,国内外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