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最全重点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让学生根据组成写出这个数是难点。尤其是这样的:一个数是由3个千、4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几?
1.先要确定最高计数单位,然后确定是几位数,再去对号入座。
2.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计数器,或自己画简易图的方式帮助理解数的组成。
3.练习:可以根据组成来做猜数游戏。
读法
写法
会读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可增加的练习形式:根据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根据问题说说需要哪两个条件。
连加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加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连减(两种方法解决)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读数和写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完全分开。读数和写数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正确理解之上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的过程。
1.遇到不会读的数在计数器上拨,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协助读。
2.在掌握读法规则的前提下,变幻形式练习。
3.掌握写数的步骤。具体步骤是:
(1)读完汉字的数后,圈出计数单位。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现象的不同特点。
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时,有些同学就不能很好的区分两种现象,出现了混淆。
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时,出示生活中的画面,从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期末复】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已更新,题目不提供答案,需要家长监督孩子做一下,以便达到研究的效果。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何;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几何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半数,双方完整重合。

半数后能够完整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孩子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目,下面我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

1、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能认识数字0~
20,能读写1~
10,会读写10~
20,掌握加减法标志及其含义,会看到更大的数字,学会用米字格比较大小,学会用数字和算术符号表达数量。

2、研究空间概念,掌握上、下、左、右、里、外、正、
反等方位词,会运用这些方位词表达位置关系。

3、研究表示数量的概念,掌握大小概念及其含义,研究
数量的比较及其原理,研究比较数量的几种方法。

二、数的运算
1、掌握加减法运算,掌握两个数的加法、减法运算,研
究几个数加减法运算,研究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整数的加减法。

2、研究比较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原理,会比较数量的大小,研究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大小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3、研究乘除法,掌握乘除法的原理,研究乘除法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的乘除法。

三、图形
1、研究图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研究图形的性质及其含义,研究判断图形对称性的方法。

2、研究图形的运算,掌握图形组合及其原理,会用图形进行几何运算,并能运用几何运算求解实际问题。

3、研究图形的比较,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研究比较图形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图形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汇总。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⑴加减混合⑵连加、连减(两种方法解决)⑶乘加、乘减难点: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二、第二单元重点:1、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用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用口诀求商。

三、第三单元重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画角。

3、认识平移和旋转,画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画平移后图形四、第四单元重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应用除法含义解决的两种实际问题:⑴会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五、第五单元重点:1、读写万以内的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3、整十数、整百数及简单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重点:1、认识克和千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七、第七单元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2、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估算八、第八单元重点:1、每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2、复式统计表九、第九单元重点:1、图形的规律2、数列的规律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

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最全重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最全重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最全重点复习总结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到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办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较。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统计表可以用来收集数据。

例1、调查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

(1)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最多,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最少。

(2)参加篮球小组的有13人。

统计时,可以用“正”字记录数据,“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个1,一个“正”字表示的数是5。

例2、投票做班长。

正正正正正(1)小明的票数是12张,小亮的票数是21张,小刚的票数是18张。

(2)小亮的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到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没有余数)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有连续的几个0,只读1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8单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