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土壤 红壤肥力较低.水稻土.紫色土肥力较高.
作物 水稻.油菜.甘蔗.柑橘等.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问题
旱涝.水土流失.红壤肥力低.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或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土壤(砖红壤)
作物 水稻.油菜.甘蔗.热带经济作物众多.
作物
冬小麦.棉花.花生.梨.苹果等.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作为主.
问题 缺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0℃等温线
华中亚热带湿润区
地貌 地貌结构复杂.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为主. 积温 4500 ℃ ~ 7500℃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农业:①河谷农业(青稞.小麦均高产).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②高寒牧业:藏山羊,藏绵羊.牦牛.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北部和南部:东西向山脉. 西北部:较完整的高原(藏北高原).
东南部:高山峡谷相间(横断山区).
2.气候:高山气候(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气温 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太阳能丰富.)
3.植被的水平分异:由东南向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植被的垂直分异明显:喜马拉雅山有七个自然带
植被 土壤
针叶林.混交林. 草甸草原为主.
典型黑土
作物 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问题 低温.潮湿.黑土流失
2.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第三节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及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ppt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 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 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淮河线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和8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 带与亚热带、旱地与 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
湿润地区 北
呈马蹄形 风气候
草甸草原
品粮、林业基地
方 界 线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地 区
华北暖温 带湿润半
平原、高原 地势西高东
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冬小麦、
湿润地区 低
旱作、棉产区
界 线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物 北方
南方
13
饮食 工 语 身 武 运动项 业言 高 术 目
南
米
北
面
轻繁
矮
拳
游泳、 龙舟
竞赛
重 齐 高 腿 冬季 滑冰
14
华中亚热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带湿润地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重要的商品 红壤
区 盆地为主
棉产区
南
方 界 线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一年两到三熟、水
田、水稻、柑橘、 商品粮、棉产区
地
多低山、
区 华南热带 丘陵
湿润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季相变 土壤淋溶 一年三熟、橡胶、
活动 有水源处灌溉农业
线 发展绿洲农业
10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河流结冰期 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土 植 地 壤 被 形
3.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差异
阅读《教材》P10图1-1-8
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
小结;东部季风区内的亚区的差异
自然 地区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分界
(积温)
地形
气候带
景观
土壤
作物 熟制
农作物
小结;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差异
3、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农业以旱作物为主,其制约 因素是( C ) A.地表崎岖 B.热量不足,冬季较冷 C.水分不足 D.劳力不足 4、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红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 B ) A.增施有机肥,补充碱石灰 B.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 C.挖沟排水,增加透气性 D.有灌有排,合理灌溉 5、东部季风区内植被常年青绿,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D ) A.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B.华北暧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C.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D.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
)
√
东北森林 江南水乡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东部季风区热量条件的南北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B ) A.地形差异大 B.南北跨纬度很大
C.南北日照时间差异大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A ) A.春小麦 C.冬小麦
D.南北跨经度很大
2、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基地, B.水稻 D.花生
自然 分界 地区 (积温) 东北 3200℃ 华北 4500 ℃ 华中 地形 气候带 景观
针叶林 针阔混 交林
土壤 黑土
作物 熟制
主要农 作物 春小麦 冬小麦 棉花
水稻、 柑橘 茶 水 稻 热带经 济作物
山环水绕 寒温带 平原广 中温带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A 3、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水源条件制约的是(
)
A、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B、东北平原的大豆生产
C、东南亚的稻米生产
D、我国南方的甘蔗生产
C 4、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 ③④
5、列表归纳我国三大自然区农业自然条件的有利 和不利条件。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东部 西北
贺兰山 一线, 相当于
200mm 年等降 水量线
宽广平 坦的高
原Hale Waihona Puke 山地、 盆地相间温带半 干旱区
温带、 暖温带 干旱区
多内流 河
季节性 河流
旱生草 原
荒漠草 原
旱作农 业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考点搜索】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教材分析】在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三大自然区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其内部的自然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分析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的显著性。
◆ 知识纲要◆重要图释图1.3 “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由于所跨纬度比较大,气温差异最为明显,在北方从东到西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中热量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地区又分为华中区、华南区。
【学习策略】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识记三大自然区内部的空间位置、相互界线,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核心特征。
运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理解三大自然区中各自然地区的区域差异。
【教学内容】一、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热量其他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水分主要差异——东西差异 影响因素——水分其他差异——垂直差异 影响因素——高度变化主要差异——垂直差异影响因素——高度变化其他差异——水平差异影响因素——水分同一性 差异性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即四个地区的主要特征) 表1-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的东西差异表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图1-6图1-7自然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自然条件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海陆分布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ppt1

荒漠、草原 土壤发育差 高寒动物
青
多冰川、西北 属内流区,东南 多大江大河源 头
藏 高 寒 区多高山—— 不利交通源自高、寒喜温凉作 物生长
气温低、无霜 期短、光照强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居民区
3、青藏高寒区内人类活动的垂直分异
地带 农业类型 原 因
河谷地带
高山地带
3、青藏高寒区内人类活动的垂直分异
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
东北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海 陆 位 置
受 季 风 影 响
东 部 季 风 区
南 北 差 异
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热 量 条 件 变 化
纬 度 位 置
同一性
差异性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特征:①宽广坦荡的草原
②半干旱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③以草原为主,有荒漠
④黑钙土
⑤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可发展绿洲农业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1)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2)地域差异
①水平地域差异
东南部:
地势:较低
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温暖湿润
植被变化:由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 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全国性差异,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及其各区之间的差异。本节进一步探讨学习三大自然区内部的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主要特征,理解东部季风区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2.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两个自然地区的基本特征,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地区性差异主要是东西差异;
答案:AC
[例2]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
A.地表结构具有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特征
B.由于降水较少,形成了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C.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但流程短,水量少
D.植被以草原为主,且稀疏点缀一些高大的乔木
解析: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气候;植被以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基本上是由旱生的、叶退化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构成。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掌握并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区性差异的变化规律:东部季风区是由纬度决定的南北方向和变化规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由经度决定的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青藏高寒区是由高度决定的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因素,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的指示作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学案

第2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学习目标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活动(1)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广泛而深刻。
该区聚落②稠密,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草原和荒漠草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而③绿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
(3)青藏高寒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
2.交通:我国东部地区交通发达;西部地区,尤其是④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⑤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因此交通线路建设困难。
3.经济和文化:东部地区⑥自然环境适宜,开发历史久,经济文化发达;西部地区交通不便,造成信息闭塞,⑦经济落后,⑧教育和文化滞后。
二、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3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是()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 D. 大兴安岭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3.两图文化景观反映了()A.精神文化景观影响自然环境B.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起决定性作用C.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D.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日益增强考查点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5.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冰沼土—灰化土—红黄壤—棕壤C.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D.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方法技巧练方法一利用框图法巧记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下列关于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广泛和深刻,也是人口最集中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源不足,但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并不严重C.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风力大,气温低D.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致使教育和文化滞后方法技巧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活动——交通——经济和文化——东部季风区: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居中;青藏高寒区:人类活动影响最弱框图法直观、醒目,是速记的好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活动
(1)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①。
该区聚落②,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和经
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草原和荒漠草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而③绿洲区受人类活动影
响深刻。
(3)青藏高寒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
2.交通:我国东部地区交通发达;西部地区,尤其是④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⑤、地质条
件复杂,因此交通线路建设困难。
3.经济和文化:东部地区⑥,开发历史久,经济文化发达;西部地区交通不便,造成信息闭塞,
⑦,⑧和文化滞后。
二、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3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是( )
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 大兴安岭
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3.两图文化景观反映了( )
A.精神文化景观影响自然环境 B.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起决定性作用
C.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D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日益增强
考查点2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5.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冰沼土—灰化土—红黄壤—棕壤 C .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 D .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 方法技巧练
方法一 利用框图法巧记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下列关于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广泛和深刻,也是人口最集中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源不足,但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并不严重
C .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风力大,气温低
D .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致使教育和文化滞后 方法技巧
中国三大自
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
⎪⎪—农 业 活 动—— 交 通 —
—经济和文化——东部季风区: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居中;青藏高寒区:人类活动影响最弱
框图法直观、醒目,是速记的好方法之一。
方法二 比较法理解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2~3题。
2.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 ) A .甲比乙土壤肥沃 B .甲矿产比乙丰富
C .甲海洋比乙广阔
D .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
3.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 ) A .钢铁和造船
B .甘蔗种植业
C
.淡水养殖业 D .造纸和化工 方法技巧
比较法是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选择题
1.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
该城市是( ) A .昆明 B .兰州 C .拉萨 D .呼和浩特 2.南方方言的繁杂是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下列不是反映南方
的这种区域环境特点的是( )
A .交通便利
B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C .战乱灾荒较少
D .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 3.关于我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的影响,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较薄
B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变窄
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D .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二、综合题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较
材料二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 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民居住宅及城市住宅楼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________ 的差异。
北方气候_______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________逐渐减小, 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气候_______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联系生活再举出一些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的例子,并阐述这些习惯的形成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