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Analyst-软件中文教程
Analyst 中文说明书

Analyst UR(Resolution Optimization)¤q(Calibration)o q, ©b”API Instrument “ªproject U.R(Manual Calibration and Resolution Optimization):1-1. w”API instrument” Project. ±MassSpecOnly ªw t m(hardware profile) .1. ¦b s u C Manual Tuning, ¦i H Exhaust ®y n}w]o k(Acquisition Method).2.}o k(.dam) (p Q1PosPPGxxxxxx.dam, Q1NegPPGxxxxxx.dam,Q3PosPPGxxxxxx.dam or Q3NegPPGxxxxxx.dam; xxxxxx N).3. ¬o k X{Tune Method Editor ª.1-2. j s U U]w(¥]t U,¦p Gas, Compound, Resolution ¤ De-tector). w u{v w N o]w w]. [½N API 2000]. ¨o kw]Q[y(10 MCA Scans). °w API 1xx/3xx/2000/3000t l y[Negative mode] PPG 3000 ®G. ¹API 1xx/3xx/2000l y [Positive mode]¨ PPG Standard (or PPG 1000/2000) ®G. ¹API 3000 «h Q}PPG Standard (PPG 1000/2000) ®G. {µ}G t k U.}H g w l L G g w(syringe pump)¤W, s g w]w;]A g w D y t(¥l y5µL/min t l y10µL/min)¨G l. [½N, D u P H D L G,¦]n~T X{]1-3. Start ¥H o10 scans MCA (ªN MCA ¼b Advanced MS ¼U). ¦b k U k I Open Files, ÃH U Q}(¦API2000).Calibrate from Spectrum, ‘Mass Calibration Options’ªX{.d O P W z P[½N API2000y]t2242.637Hq]t384.296]t616.464]. ¿A q[Reference File]. ·,¸R H y]w.1-4.Start ¥H i q, ¦. ¤r z,½N v(Slope)Àt h,¤j1819k, ¥i H N. ¥t p UW y G P W q t Z. ¹PPG l y b e. ¹U hP W G j.R[¥b e]À0.60.8{API3000l q2242.637 h0.60.85}, q T{-0.1+0.1}¤. -Y h”Replace the calibration” © "Update the calibration”.1-5.,¦O n. Ãq Manual Tuning e U.I Resolution ª,§”Advanced” Á. The ¸R{Resolution Table}§e{PPGq H DC offsets. The offset ¼v T b V l q{axial ion energy}¥H R.OFFSET V h R V n P[sensitivity, intensity]¶V C, ,OFFSET V C h R Vt P V n. -OFFSET R H.H s y X k(Manual Optimization for Compounds by Infusion)k b MRM o k.1.1Manual Tuning.1.2. ¼~j1µg/mL {¹API-2000}© 100ng/ml{¹ API-3000}. ½TurboIonSpray Âl H o P.1.3Q1 y H T w n l O Q”¬”ª. Áq Q1, 10scans MCA y.i H Q1POSPPG k l k. ¹X, DP = 50 ; FP = 250 ¥i HI, ¦H X i H C DP (35) §l I.1.4Start ¶}l Q1 ±y .Note: A i H”Acquire”¥S w W x s y. §h, ¥b Manual Tuning U Q s API Instrument Project U Tuning Cache ¤l.1.5(Stability Check).Y Q[l X{b Q1 scan, «h]w Q1 SIM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y{¦b Scan Type U Q1 Multiple ions }. ÁA m/z ¨Od[dwell time] 200ms. ° 2.0 ¤y.1.6T.b TIC XIC, k I Open File ¥H Tw P. ¤, °T j b2e5 ¦1e6. °T j C15%, «h T j.*¹API 2000 © 365, ³B Ramping : DP, FP, DP, FP, EP, CEP, CE, and CXP.*¹ API 3000, ³B Ramping: DP, FP, DP, FP, EP (optional), CE and CXP.1.7Pre-Q2q.]A Ramping b S w d U H[T. ”Edit Ramp”. b Ramp Parameter Settings , n{¦p DP}¨A d(start/stop)W q. OK N ramp parameter O Q. ³Start H}l Ramping.k TIC XIC I Open File ¥H q H.B H o:API 2000/365: DP, FP, DP, FP, EP, CEPAPI 3000: DP, FP, DP, FP, EPNote: DP FP »n Ramp L v T.FP (Focusing Potential) Ramp:EP (Entrance Potential) Ramp:CEP (Collision Cell Entrance Potential, API 2000) Ramp:b W z, Àx s o k.1.8CE CXP. ¿Product Ion Scan (¤l l y), ¦b Product of ¤l,]w y d C{30}¨l[W1040amu; dwell time =3 sec. °10 scans MCA.1.9, Collision Energy (CE ) ÀQ Ramping. °I q i H y h p H, ¤p I q h P j H l.1.10Product Ion Scan .1.11, ¿X T j H l. ¦b Tune Method Editor µ, ¿MRM ±y.b Q1l b Q3l l, ¼d[dwell time]¬ 200 msec.e M w[W CE; CEP.1.12CE H Collision Cell Exit Potential (CXP).CE (Collision Energy) Ramp:b k I CE ,¤O O CE.1.13CXP ramp.CXP (Collision Cell Exit Potential) Ramp:O CXP. Àx s o k. -CE CXP Ramp, ³j l l/¥l Y i Q LC/MS/MS R.MS/MS w oManual MS/MS Setup and Data Acquisitiono B y z p w MSMS,¥]A l l y(Product Ion Scan), ¥l y (Precursor Ion Scan), ©(Neutral Loss Scan)¹. ¥i H V X j a H l Xm. (°t s X(¿U1ng/µL) 1mL.)1.Q1 Single-Stage MS ¹:H g w l q~g w W(¬y t5µL/min). Q1 scan. ¥H U]w: Neb/Gas1 - 8 (API3000)©25 (API2000), Turbo/Gas2 - off, Temp – off, ISV – w](5500). ¿]t X q y d;±y5sec. b Advanced MS ¼U Fast Profile;Step ¬0.2 ¨I MCA. ¿DP=40, FP=250. Àd l Q Y m O. ³Acquire °Q1y.d M/Z 251.2, 265.0, 279.2 and 311.2. °l l y M w H l.2.(Product Ion Scan):b scan type U Product Ion Scan. Àd l U]w O P Q1y P. ³]w P Q1y P DP, FP. ¦b Products Of ¤l(m/z), µM]w l qy d(¬j L l10 ~ 40amu). ¨Resolution U w Q1Low Resolution. °20scans y. ½Collision Energy (CE) ¥H o n H l G.2-Ramped CE Product Ion:3.(Precursor Ion Scanning):b Scan Type U Precursor Ion Scan. ©l M e P. ¿CE b Resolution U]w Q1R Unit Q3R Low. ¶}l y x s. ¥l y bM N W D.4.(Neutral Loss Scan):O M h a q l. ±l O h CO2 ¤l L a qH. b o155O a q H. ¥CE l l y o j H,ÂHl.U156.2H CE30.Neutral Loss Scan CE, M]w M l y P R. ¿Loss Of155.0,M}l y.W i H155.0H X.y g lManual Source Optimization by Flow Injection1.14HPLC Às autosampler ¤s W.1.15Manual Tuning H}o k. ·y t100500 µL/min. ÁTurbo Heater ª325450 °C. ³]w l Gas2 {40008000b API 1xx/3xx 35-80 ¦b API 2000}.1.16HPLC pumps]w b1020%. Turbo Gas]w o Curtain Plate i[L A SN. T w t20. ]w i o Ci q500 pg (Áq, 100 pg for API 3000). ³]w40y. ¨C T w HA{t.1.17C, l H M w C]w. l j jHPLC ·y t P P, ¦CAD Gas ¤Ion Spray Voltage~. CAD Gas HP. ¦IS Voltage h O]]n A T w.1.18, Nebulizer Gas F SN(for API 2000 values of 5psi.). ¨, ½Curtain Gas ¤(5 psi. for the API 2000)ª3~5% ±j CQ[. ¦p G A{P Q n D,³]w Curtain Gas n k. , S w]W W U U IS Voltage,¨C H100F SN.1.19T DP , ¦]b y(infusion)¤HPLC U DP L P. h ls. ¦b{,»L A Nebulizer Gas]SN.1.20API1xx / 3xx Q Y Spray L D. ¦p G q(Nebulizer Electrode)¶}l L, ¼Q Y}l t Q o y w u(baseline). Q Y m Turbo Gas Q y. ¤b l, -C i H w o D.1.21, ¿o x s o k.o k P kAcquisition Method and Batch Method:1.1(Setup for Acquire).b l n s n o k, Manual Tuning}. N t R A(Stand-by mode). b w A(Hardware Configure),MassSpecOnly A t t i(auto-sampler)©M HPLC w AN.1.2C Acquire H nb FileÆOpen ¥H}o(Acquire Mode).e o k. b o kk H[n m.1.3LCMS k(Construct acomplete LC-MS Method).o k]w P B(Synchronization Mode)LC Sync H T w LC MS i H P B.Mass Spectrometer r H d es o k]LC k]t LC M~. -Y Q[B~(periods)©y(looped),u n b MS period W kAdd i.1.4Autosampler q(injection volume)©M M~(post injection flushes)ª.1.5Pump A k(gradient method). ½N Total Time N OO N V. A]i H Show Graphk.1.6. ªN o k W*.dam. ¦p G]wo k~,«h Analyst N A x s o k. ¿~T O“acquisition method error.”Analyst ¤U Page 21 of 772.1(Build Acquisition Batch). Build Acquisition Batch H . -, e s o k , M Quick Quant H i w q (quantitation)ªT . b R (Analytes )ª, b Q1/Q3U H w R MRM l /¤l l . ¦b Name U C l R W . ¦p G O P h , h U Data Source A . ¦P , A Smooths . ¦b (Internal Standards)ªMRM l (I.S. MRM pairs)¨A W r . ³OK t w q k (Quick Quant. Method).2.2 set name . ³o N O s ~W r . -h W R W H W L G e D .2.3 Quick Quant.¤k.2.4³æÀ»Add Set «á³æÀ»¥[¤J¼Ë«~(Add Samples )¥H }[~.~(Samples)¤W (Data file name)r i H b [W . Âs (Browse )ªV A N o x s S w l .~OK.2.5Location H b i m. ¿T i k j, µM T~L. Â, ¦~L W mX. ¨C N C~i H m m. §A i H m~m,¥a H H r N, P A]i H I~m, Shift Im F. ¦b autosampler r U P. “X” A R]w~m. -Y P~n i, A u n CtrlH P m i.2.6Sample w T w m Q.2.7(Quantitation)ª, ¶~. ¦b Quant Type ¨U H~(Standard), (Blank), ~(QC), (Double Blank) ©~(Unknown).Page 22 of 77 Analyst UAnalyst ¤U Page 23 of 77b ~w q A (Quantitation Type)«, ¹~A .2.8(Submit )¼d Submit L e . Y e {, d O T N T m. ³Submit H C C (Queue Manager,View Queue ). 2.9C . Â~C m Y i ~Q . ¥k~C X , b i H V U (Fill Down ) W [(Autoincrement )µ. Y Office n h Q Excel (Import )©M X (Export )ª[t ~s . 2.10 , Ài H C G p U:2.11(StandBy)ªA. (Equilibrate)¨A A(WarmUp). N n o kOK.2.12C, ³Start Sample ÁH}l~.Page 24 of 77 Analyst UAnalyst ¤U Page 25 of 77Excel M X k Export to and Import from Excel1 (Batch Editor )¤M X .1.1C Build Acquisition Batch ¥H }~(Sample Batch ). ¦A , ¿~W (Set Name), ¨o k (Acquisition Method), ¥H t w q k (Quick Quant Method).M Add Set H Add Samples . 1.2 , ~m(Vial Location)H w q T (Quantitation information). ¦b w q (Quantitation tab)¥i H (Fill Down)ª~(Sample Type). 1.3T , ¿File ÆExport . ±N s r (*.txt).Page 26 of 77Analyst U1.4Microsoft Excel }e s (*.txt ). ¦X {. Âa Finish i.Analyst ¤U Page 27 of 771.5, ~T Q }. ¤u k ”peaknam #”M ”~peakcon #”, “nam ”·N 卽 ”con ”«h . ¦b ”con ”¨T P ]iH ~m T . 1.6 , ³n O g W . ¤s r , Excel O s Excel (*.xls), ½NO . Note: n Analyst e, ³o w n .1.7Analyst Build Acquisition Batch H }. ¦b Acquisition Method kk Import .1.8 (*.txt)¨}.1.9 C.2Importing and Exporting within Results Tables 2.1, µM FileÆExport.2.2(*.txt)¨b Excel U}.2.3,³Finish.2.4Excel Q}.Page 28 of 77 Analyst UAnalyst ¤UPage 29 of 77—¸B zExplore—Data Processing. ¥TIC Opening a TIC Data File:1.1. h R (Chromatogram)«(Spectrum):1. (*.wiff ) data file GEN01.wiff (½d bExample Project folder ). TIC X {(Fig-ure 1-1).Figure 1-1. GEN01.wiff TIC .2. X b j }Y i. ¦P z ,Y b ]P . -n [, ¥H X (highlight)©b Y i (Figure 1-2), ¦P ]i H Explore ÆShowSpectrum .Figure 1-2.Page 30 of 77Analyst U1.2. (Explore)¥U hb k W u C,¦p k (¥W U , d Truck, R p Delete Pane, Âp Lock Pane, ÂHide Pane, ³j p Maximize Pane H C p Tile Pane).1. TIC }. ³o U (Figure 1-3).Figure 1-3. .“Trucking”1. Truck M u n N n C Y i2.¥H j p.Figure 1-4.Rearranging panes with the truck icon.L u C Wp Y i NIj j Y i NjC Y i N CY i N, ¦Q N i H Qj pR R Y i N R1.3. h I(Background-Subtracted)ª, ´h(Subtracting)©M(Adding) Data1.TIC I(Background)¥H w(Highlight). Shift w t q I,k Set Subtract Range «w q I Y Q.2.TIC p(Peak),¨H X,¦X O he w q I (Figure 1-5).3.(Subtraction)ªd, u n k Clear Subtract Range Y i,¦P e wd H.Figure 1-54.TIC W I H]t I. ¥t~w]t[p(Subtract). µM Y w}B]t I Y i(Figure 1-6).Figure 1-61.4 A P(Overlaying)´h M DATA.1., N Q[m I,³A H I U Q IY i,³Q[N Q H(Figure 1-7).2.I(Cycle Overlays)§Y i.3.(Remove Overlays).4., h. [.5., «h w n e{, M H I UQ[t, o G e{[(Figure 1-8).Figure 1-7. Figure 1-8.1.5. N s(Link)I U A(Link pane), µM I U B Y i. ¦o(Scale)¼O PB,¤]N O,¥u n,¥t]H. -Y n s hG. ¨T(Graph Info Window)Figure 2-1.T Q w p. ¥]t:X b l M(Start & Stop)X b I d(Point Number Ranges)Q w d Y b dQ w d j jn T, ¦b H w, ¦b ViewÆGraph Info Window §Y wU(Figure 2-2).Figure 2-2.T . ¦b h R k .O K n:C X (List Data)C X I X h R .(Show Spec-trum) w h R X .X l(Extract Ions)w p S w l t S w l h R .p(Show BasePeak)t p h R .~(ShowADC Data) t , M n A y P o ~.s r (Save to Text File) r .[D(Add Caption)b w D .[r z (AddUser Text) b w r z . ]w h (Set Sub-tract Range) w h .M ]w h (Clear Subtract Range) M w h .R p (Delete Pane)R w p .3.1C X List Data1. (Figure 3-1).2. (Peak List), ©p Q C X (Figure 3-2).Figure 3-1.Figure 3-2.3.(Peak List Table)¤, ¥k TurboChrom parameters (Figure 3-3). §Bunching factor ¥Ho X z p n.Figure 3-3.i B B z i H b ViewÆProcessing OptionsÆTurboChrom Integration §(Figure 3-4).Figure 3-4.3.2 h R X l Extracting Ions from a chromatogram1.TIC h R k Extract Ions ¨l d U OK.(Figure 3-5).Figure 3-5.Figure 3-6.3.3 p h R(Base Peak Chromatogram)1.TIC h R k Show Base Peak Chromatogram (Figure 3-7).Figure 3-7.2., Y n C h ToolsÆAppearance Options U wC U OK.Figure 3-9.3.4 D(Adding Captions)©M r z(User Text Option)1.TIC h R k Add Caption D User Text ¥H[rz(Figure 3-10).Figure 3-10.Figure 3-11.r z Edit M Font i H r r j p(Figure 3-12).Figure 3-12.. ¦b h R k.O n:C X(List Data) C X I X h Rl h R(Total Ion Chromatogram). l h R(ShowTIC)X l(Extract Ions) w p S w l t S w lh R.r.s r(Save to TextFile)[D(Add Caption) b w Db w r z[r z(Add UserText)y(Showw y GLast Scan)R p(Delete Pane) R w p.4.1 b TIC h R l Extracting ions using a spectrum pane of a TICFigure 4-1. ¦b h R k .O n:e ~.I .s s s .(Smoothes)¸.b h u (Baseline).q (Centroid).]w e .T o (Noise Filter).T (Data Information).b w p U [b Y .b Y .X b v .j q p .j w X b d .j w X b d .]w d .N e (³j ).B z v .5.1 T(Show File Information)1.ToolsÆ SettingÆAppearance OptionsÆFile Information Options H w T(Figure 5-1).Figure 5-1.2.TIC I(Show File Info). ¦T p X{(Figure 5-2).Figure 5-2.5.2 b Y1.TIC w d I Add Arrows. ¦j q p Q[W b Y. ¦L q p O P Q w q p q t(Figure 5-3).Figure 5-3.2., W q p O P a o q p qp q t(Figure 5-4).Figure 5-4.3.(Remove All Arrows).5.3 (Smooth)1.Smooth. ¼X{(Figure 5-5).Figure 5-5.2.OK.3.(Figure 5-6a, 5-6b).5-6a.¼e Figure5-6b.¼Figure5.4 w e(Threshold)1.T”ÂT”(Noise). ªe m Y b W T.2.Threshold(Figure 5-7).Figure 5-7.3. Edit Æ Undo ©Y b W T H e .5.5q (Centroid)ªo O q p I . ½q p j e q p n.1. Tools Æ Settings ÆProcessing Options ÆCentroid (Figure 5-8).Figure 5-8.2. Centroid B z UOK (Figure 5-9).Z X (Merge Distance):¤p w q p N Q h . p e (Minimum Width): ¦b w q p Q X .Use Peak max. for Mass: N ]w bj q p R D.Figure 5-9.5.6 h u(Baseline Subtract)T L o(Noise Filter)1.. -n w]ToolÆSettingsÆProcessingOptionsÆBaseline Subtract (Figure 5-10).Figure 5-10.2.T, i T X(Noise Spikes)-n w]]wToolÆSettingsÆProcessing OptionsÆNoise Filter processing(Figure 5-11).Figure 5-11.3..Figure 5-12.。
Analyst中文操作手册

Analyst 软件基本操作培训教程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关于本教程的说明:本教程为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在中国使用的客户培训的辅助材料。
本教程仅提供给经过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使用。
本教程内容仅限于Analyst软件基本操作部分。
本教程解释权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
版本号:A目录I. PPG质量校准1手动质量校准1-1 开软件,连机,进入手动调谐状态,调用己有的质量校准方法1-2 进质量校准溶液,调离子源喷雾针位置1-3 采集PPG标准品质谱数据1-4 质量校准数据计算1-5 手动调整分辨率1-6 质量校准2自动质量校准2-1 自动质量校准的设定2-2 自动优化结果II A.针泵进样ESI源MS-MS 方法手动优化1.确定母离子: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2.Product Ion Scan(碎片离子扫描)3.碎片离子扫描之CE单参数优化4.Precursor Ion Scan(母离子扫描)5.Neutral Loss Experiment(中性丢失扫描)II B. 针泵进样ESI源MRM定量方法手动优化1.先确定母离子: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2.检查信号稳定性3.确定子离子Product Ion Scan(碎片离子扫描)4.优化MRM 定量分析质谱参数4-1 优化Q1参数使灵敏度最高及稳定性良好4-2 继续优化MRM离子对的CE 与 CXPIII. 针泵进样ESI源MRM定量方法参数自动优化1.先确定母离子: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2.检查信号稳定性3.定量参数自动优化3-1 MRM自动优化的设置3-2 MRM 参数自动优化的过程3-3 MRM 电压参数自动优化的例子IV. 离子源TIS连液相用流动注射手动优化V. 离子源TIS连液相用流动注射自动优化VI. 带液相条件质谱采集方法和批文件的建立和使用1-1 调节离子源位置1-2 建立Acquisition Method采集方法1-3 建立 Acquisition Batch采集批文件VII.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数据分析1A:用 Wizard导航器建立一个定量数据分析方法 (手动方式)1B:用已建立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2 查看和编辑定量结果表2-1查看和编辑结果列表中的各列,如何取消Audit trail(稽核跟踪)原因设定2-2查看校准曲线。
1怎样使用TEQC软件对华测静态数据分析全新

1怎样使用TEQC软件对华测静态数据分析全新使用TEQC软件对华测静态数据进行全新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第二步,数据准备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准备好需要被分析的华测静态数据文件。
这些数据文件一般包括原始的观测数据文件(以RINEX格式存储)、测站信息文件、日期和时间文件等。
确保这些数据文件已经被正确地保存在电脑中。
第三步,使用TEQC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开始进行分析之前,需要使用TEQC软件对原始的华测静态数据进行预处理。
打开TEQC软件的命令行界面,输入以下命令:teqc +meta 输入文件 > 输出文件其中,“输入文件”为原始的观测数据文件名,“输出文件”为预处理后的数据保存文件名。
在进行预处理时,可以添加一些参数来指定需要的操作,比如说使用“-O.obs”参数来限制输出的观测量类型(只保留一些特定的观测量)。
第四步,数据分析此外,TEQC软件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命令行参数,如“-O.mes”参数可以用来计算测站的电离层参数,以及“-O.stats”参数可以用来生成数据统计报告等。
第五步,结果输出在完成数据分析后,TEQC软件会生成结果文件。
这些结果文件可以包括计算得到的测站坐标文件、电离层参数文件、数据统计报告文件等。
可以使用“-O.obs”参数来指定输出的结果文件名称。
此外,还可以使用TEQC软件提供的其他命令行参数来进行结果输出的相关设置。
比如说使用“-O.scan”参数可以生成测站扫描报告文件、使用“-O.obs”参数可以指定输出观测的文件格式等。
综上所述,使用TEQC软件对华测静态数据进行全新的分析,需要准备好数据文件,并在TEQC软件的命令行界面上输入相应的命令来执行预处理和分析操作。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相应的结果文件。
Nicolet FT-IR TQ-Analyst-定量分析软件教程

3 / 29
TQ 主要功能演示和实例演示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帮助信息,按照窗口中的提示可以一 步步的了解 TQ 中的各项功能:
2.按 F1 键或鼠标右键获得菜单的帮助信息:
将光标移到菜单上某一个需要帮助的选项上,按 F1 键或点击鼠标右键,即会弹出关于该 选项的相关信息和解释。例如:
4 / 29
按 F1 键或鼠标右键
Component窗口* Assess Feasibility
品颗粒尺寸、紧密度的影响,需要使用MSC或 SNV等方法进行矫正 测定样品光谱中是否包含有足够的能够与样品 组成相关的光谱信息(评估方法是否可行)
Standards窗口*
Suggest Standards Evaluate Standards
9 / 29
光谱信息查看按钮 光谱名称框
下拉光谱名称按钮
显示介面
坐标显示
工具箱
取景窗口
显示介面:默认条件下,红色光谱为当前显示光谱,此时,光谱名称框中的光谱名为红 色光谱的光谱名。
光谱信息查看按钮:按该按钮,可以获得当前光谱的所有信息,如:
下拉光谱名称按钮:点击此按钮,显示当前窗口中所有光谱名称,并可进行选择。如下: 10 / 29
菜单栏 工具栏 性能指数显示 状态指示 滚动条
对 TQ Analyst 进行 自定义设置:
从 Edit 菜单下面打开 Option 窗口
其中有三组选项: TQ 选项组:利用该选项设定 TQ 的默认设置,控制某些帮助和提示信息 的显示。 Diagnostic(诊断)选项组:该组可以选择 Performance Index(性能指 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是否显示图例。其中 Performance Index 有两种计算方法供选择,一种是%Difference(相对残 差和),最大值是 100,越接近 100 越好;一种是 RMSE(均 方差),最小值是 0,越接近 0 越好。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3_Analyst菜单功能介绍1st

• Cronbach’s alpha
• Kendall’s tau-b
• 克伦巴赫一致性系数
• 肯德尔
• Hoeffding’s D
• 霍夫丁
Text P142-150 相关分析
1.4 Frequency Counts -统计变量的频数
• 选择变量Analysis
频数统计图(条形图): Horizontal / Vertical
例1、利用Analyst模块生成100个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数据, 并把生成的数据命名为Normal保存在Sasuser下。 •操作步骤: (1)Data Random Variates Normal (2)File Save As By SAS Name
OK
Number of values to generate ——样本容量 New column name ——变量名称 Mean/Standard deviation ——均值和标准差
• Simple回归: I. 单一的自变量, II. 单一的因变量, III.但自变量次数可以是一次、 二次或三次; • 例6-4,P162分析犯罪率 与文盲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 自变量:文盲率 • 因变量:犯罪率
一元线性回归结果:
结果列表:
预测图 Predicted Plots
残差图 Residual Plots
• Statistics
双样本下:
均值差t检验: 成对样本均值差t检验: 比例差检验: Two Sample t Test For Means Two Sample paired t test for means Two Sample test for proportions
Analyst software软件操作指南2A-1Tutorial forManual MS_MS

II A. Manual MS-MS Setup and Acquisition教程本教程描述如何在manual tune window 下setup 和进行 Product, Precursor and Neutral Lose 扫描实验。
使用4个化合物混合物(有一个共同碎片离子)溶液(1mL , 1ng/μL ) ,也可自行选择化合物配置。
1. Q1 Single MS Experiment(Q1全扫描):点击T左边的hourglass icon (standby)使仪器在standby状态,点击Hardware Configuration,激活MassSpecOnly 。
先点击T,再点击navigation bar下的 manual-tuning 。
激活(开动)装有化合物的syringe pump (10 μL/min) (API3000,手动、API2000 通过syringe pump drop down menu控制). 从scan type menu中选择Q1 scan。
Gas settings 推荐以下值: Neb/Gas1 - 8 (API3000) or 25 (API2000), turbo/Gas2 - off, Temp – off, and IS – default。
输入 mass range(能包括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和 scan time :5 second。
进入advanced MS tab ,and select fast profile for step of .2 and select MCA。
Input a DP of 40 and a FP of 250 under the compound header。
检查和调整离子源的位置(参见section 1-2)。
点击Acquire进行 Q1 experiment。
(To obtain optimal values, manual tuning is required of all compound dependent parameters.)下谱图中四个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分别为 M/Z 251.2,265.0, 279.2 and 311.2。
QTRAP_Day2_定量分析流程与Analyst软件_Draft_V2

Settling time:在experiments之间停顿的时间 Pause between mass ranges: 在扫描一段质量范围前的停顿时间
9
© 2012 AB SCIEX
基础应用培训
Acquire(采集)模块
Batch(批文件)编辑器
加入样品列表和样品信息 选择方法和脚本 选择样品位置(LC 和 MALDI) 上交给列队
进样测试之
使用Q1 Scan确定母离子的质荷比,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可适
当平滑化)
控制适当的浓度,尽可能使目标物的质谱峰响应值在1e6~3e6cps之间
18
© 2012 AB SCIEX
基础应用培训
确定母离子的质荷比
第一步,Q1 SCAN
仪器型号
API 3200 3200QTRAP API 4000 4000QTRAP TQ 4500 QTRAP 4500 TQ 5500 QTRAP 5500
安捷伦液相采样方法设定(续)
流动相
1
1. 点击Run
2. 在LC Pump Gradient中
3
设定梯度列表
3. 在Limits(Advanced)
中设定流动相
35
2
© 2012 AB SCIEX
基础应用培训
安捷伦液相采样方法设定(续)
流动自动进样器与柱温箱
1 1
2
1. 点击Autosampler,在
Analyst® 软件介绍
适合于Analyst 1.5、1.5.1、1.5.2、1.6、1.61
基础应用培训
Analyst®软件界面
模块(Mode)列表 导航栏
项目(Project)目录
Analyst软件其他常用功能.

Analyst软件其他常用功能一、修改Batch实验队列Queue设置的默认值:Analyst软件默认上样数量为100,对应于色谱自动进样器的100位上样瓶(较常用的自动进样器配置。
如果使用其他类型的自动进样器,或100位自动进样器中有几位瓶需要重复进样,即默认的上样数量100不够用,需要增多,可以在软件中修改次数目,方法如下:选中Configuration,点击Tools下拉菜单中的Settings,选择Queue Options出现右面窗口:Max Num Waiting:允许的最大上样数目,默认值是100,输入需要的实际数目Max Idle:队列中的实验完成后,自动Standby的时间,默认值60min指队列中的实验完成60min后仪器自动Standby,可以根据需要修改Disk Space:硬盘可用的空间,改为1000 Mbyte可能会减少死机频率二、报告打印模板及其编辑:双击Configure中Report Template Editor,出现下面界面:页脚部分将需要的信息添加到打印模板的相应位置,实验相关内容为数据自动生成,不需要手工输入。
添加方法:选择所需添加项目的位置,点击所要添加的项目,点击“>>”按钮将其添加到指定的相应位置中点击“Font”可以选择该项目的字体、字的大小等。
如果需要手工输入信息,如单位名称,可以在“Custom Field”项目中进行输入。
点击该项目,出现下面窗口:可输入区域设置完成后,保存模板。
打印报告时,选择建立好的报告模板,设置好的页眉、页脚会自动出现在设置好的位置。
三、Analyst Tools Projects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此部分讲述了Analyst中有关Project整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Project 的总体逻辑原则– Project Logic1.你只能打开你所在Project中的文件,即无论你在哪个Project,你所打开的文件皆是存于次项目中的文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Q-A n a l y s t-软件中文教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TQ Analyst是一个通用的光谱分析软件,它可以为中红外、近红外、远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的应用提供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
该软件除了包含各种算法工具外,还能够为用户提供直观友好、容易使用的图形界面,以及广泛的在线帮助信息。
使用TQ Analyst软件,您无需具有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因为软件的Explain帮助窗口可以随时为您提供任何必须的信息和帮助,其帮助文档还包含各种方法的培训实例。
另外,软件随处可见的Suggest向导功能和Performance Index(性能指数)还可以为您解答如下问题:-哪种分析方法最适合您的当前应用-需要准备多少标准样品其浓度分布情况-该选择哪段光谱范围-对于PLS法,如何选择主因子数(Factors)-修正曲线对分析结果有改善吗使用TQ Analyst使得方法的设计和建立更为程序化、更有目的性,而不是依赖于猜测。
如果您在为参数的设置犹豫不定,TQ Analyst的向导可以帮您解决这些问题。
TQ Analyst立足于最广大的用户,她致力于使得初学者和资深的分析家都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她来进行方法开发和建立。
其一环扣一环的窗口设计、整合的向导功能、随处可得的在线帮助信息以及人工智能的工具,最大限度的简化分析任务,确保用最少的工作量来建立高质量的分析方法。
在TQ Analyst的所有窗口中,首先列在前面的是最简单的算法和技术,而且在接下来的窗口中只会显示与前面窗口选择的方法相关的信息,这样,初学者在方法建立的各个步骤中不会被一大堆的选项所迷惑,而有经验的分析家又能够即时的使用各项高级功能。
TQ Analyst的帮助菜单中还包含下列帮助工具:TQ Analyst on-line tou r-TQ Analyst主要功能快速演示;TQ Analyst example method s-定量、定性方法实例演示。
第一节TQ Analyst 基本设置和常用功能介绍其中有三组选项:TQ 选项组:利用该选项设定TQ 的默认设置,控制某些帮助和提示信息的显示。
Diagnostic (诊断)选项组:该组可以选择Performance Index (性能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是否显示图例。
其中Performance Index 有两种计算方法供选择,一种是%Difference (相对残差和),最大值是100,越接近打开TQ Analyst 软件,其界面如图对TQ Analyst 进行自定义设置:从Edit 菜单下面打开Option 窗口工具栏 菜单栏性能指数显示状态指示滚动条100越好;一种是RMSE (均方差),最小值是0,越接近0越好。
计算方法分别如下:actual-calculated%Difference 100expected =⨯2calc known 1RMSE (X -X )n=∑ General (常规)选项组:该选项组可定义文件的保存、显示、打印、安全等常规信息。
TQ Analyst 帮助功能和帮助信息1. Help 菜单:类别 信息TQ Analyst Help Topics 主题帮助 列出了各项主体帮助信息,也包含检索功能、关键词索引功能TQ Analyst Tour 快速演示 快速演示TQ Analyst 的主要功能Example Methods 实例演示 TQ 定量方法、分类方法、光谱测量简单实例演示Technical Support 技术支持 如何获得Nicolet 公司的技术支持About TQ Analyst 关于TQ 显示当前TQ Analyst 软件版本号主题帮助窗口:TQ主要功能演示和实例演示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帮助信息,按照窗口中的提示可以一步步的了解TQ中的各项功能:2.按F1键或鼠标右键获得菜单的帮助信息:将光标移到菜单上某一个需要帮助的选项上,按F1键或点击鼠标右键,即会弹出关于该选项的相关信息和解释。
例如:按F1键或鼠标右键3.使用Explain按钮获得窗口中各选项的帮助信息Explain按钮选中需要获得帮助信息的选项,按Explain按钮,或先按Explain按钮,再鼠标点击需要获得帮助信息的选项,即可得到相应的帮助信息。
例如:4.使用How To按钮获得帮助指南How To按钮出现在下面三个窗口中,在这些窗口中,按How To按钮即可获得对应的帮助信息:Description窗口界面:光谱区域编辑窗口:5. 向导(Wizards)帮助TQ提供了许多向导帮助功能以指导您完成各种建模任务。
从参数的设置到实验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使用TQ的向导功能,可以帮助您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下表给出了TQ中各项向导功能的简要描述:位置向导功能Description窗口Suggest AnalysisType推荐分析类型,定性或定量方法,与分析目的有关Pathlength窗口*Suggest PathlengthType推荐光程类型,与采样技术有关,如液体样品透射分析时,采用的液体池往往是光程一定的比色皿或圆管,而在积分球漫反射时,由于样品颗粒尺寸、紧密度的影响,需要使用MSC或SNV等方法进行矫正Component窗口*Assess Feasibility测定样品光谱中是否包含有足够的能够与样品组成相关的光谱信息(评估方法是否可行)Standards窗口*Suggest Standards推荐需要准备的标准样品的化学组成分布Evaluate Standards评估所准备的标准样品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是否需要增加标准样品Regions窗口Suggest Regions为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光谱范围;使用EditRegions可以进行详细设置。
Others窗口Suggest Factors为主成分回归(PCR)或偏最小二乘(PLS)方法选择最佳主成分数(PrincipalComponents)或因子数(Factors);使用Edit Factors按钮可以查看或编辑主因子数。
Corrections窗口Suggest Corrections判断修正曲线对定量模型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有,哪种修正方法最好;使用EditCorrections可以进行详细设置。
*只有在定量分析方法中才会出现例如,使用Suggest Regions向导进行光谱范围的选择,在Regions窗口中点击Suggest Regions按钮,会弹出如下交互窗口:修正方法编辑窗口:按照交互窗口中的提示一步步往下操作,便会得到相应的参数设置。
TQ向导是利用您所提供的光谱信息和其它数据,运用其内置的多元校正分析专家知识来进行参数的设置和推荐下一步该使用什么方法的。
有时候,如果TQ软件无法获取其设置某项参数所必需的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向导也就无法给出相应的参数设置。
我们推荐,在建立分析模型时,先以TQ自动推荐和优化到的参数和设置为基础,如果对TQ自动选择的参数不满意,再添加您自己对分析对象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来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
TQ Analyst窗口介绍1. 菜单栏TQ Analyst 菜单栏的使用方法与其它Windows 程序一样。
Help 菜单里包含各种帮助信息,前面已有介绍。
F ile 菜单里包含模型新建、打开、保存以及光谱图的打开和保存,以及模型数据和设置方法的导出、标准光谱的导出和打印。
其中模型保存窗口中可以设置模型文件的密码,光谱保存窗口中可以设置数字签名,以便对模型和光谱文件进行保护。
Edit 菜单中包含各种常用的编辑命令,其中Option 选项的功能前面已有介绍。
View 菜单设置显示格式和显示选项。
Diagnostics 菜单包含各种高级诊断功能,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介绍。
Window 为窗口设置项。
TQ Analyst 可以打开和保存下别所列的各种格式的光谱,其中 .CSV 为Excel 格式。
工具栏 菜单栏 性能指数显状态指滚动条窗口标活性按钮参数2.工具栏点击Calibrate按钮,计算校正模型,显示校正结果窗口;Quantify按钮用于计算未知样品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析报告;Explain按钮实时获取帮助信息,见前述介绍;Close按钮关闭当前窗口。
在模型校正好之前,状态指示为红色,当点击Calibrate按钮进行计算结束后,状态指示为绿色,并且,如果Standards表格中包含有验证(Validation)样品,则会计算得到相应的性能指数。
当对模型进行了修改后,状态指示就会显示为红色,表示模型未计算好,重新计算时,则性能指数上不仅显示当前的性能指数,也会显示修改前的性能指数,这样有助于对模型的修改过程进行评价。
3.窗口建模窗口:TQ Analyst的窗口为环环相扣的设计,如下:窗口标签即在上面不同的窗口标签对应的窗口中,从左至右,是建立一个分析模型的基本步骤,当在前一窗口中选择了某种方法或设置了某个参数后,后面的窗口会自动出现与其对应的选项和设置,而不会出现不相关的信息。
各项参数的选择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进行设置好后,点击工具栏上的Calibrate按钮,即可以完成分析模型的初步建立工作。
在后面的定量模型建立和定性模型建立章节中会对各种对应的选项作相应说明。
光谱显示窗口:从File菜单的Open Spectrum项打开光谱,即可出现光谱显示窗口:光谱信息查看按光谱名称框下拉光谱名称按显示介坐标显工具箱取景窗口显示介面:默认条件下,红色光谱为当前显示光谱,此时,光谱名称框中的光谱名为红色光谱的光谱名。
光谱信息查看按钮:按该按钮,可以获得当前光谱的所有信息,如:下拉光谱名称按钮:点击此按钮,显示当前窗口中所有光谱名称,并可进行选择。
如下:坐标显示:显示当前鼠标所在位置的坐标取景窗口:用于选择选择需要显示的光谱区域,左边为光谱范围缩小和放大工具,右边为左右移动工具。
工具箱:工具箱中包含六种不同的工具,用途如下表:使用View菜单设置各项显示参数:当当前窗口为光谱显示窗口时,View菜单中的所有选项均可用,在其中可以设置横、纵坐标显示范围,显示方式,显示信息等。
如点击View 菜单中的Display Setup选项,弹出如下窗口:如果我们选中Show grid前面的复选框,按OK,则显示介面就会出现窗格,如下:第二节定量分析模型建立TQ Analyst提供的定量分析算法有:各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参见相关的书籍和随机所带的TQ Analyst用户手册(TQ Analyst User’s Guide)。
一个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可按如下步骤一步步完成:定量分析问题的描述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创建新的模型文件给模型定义一个名称选择一种建模算法选择光程类型(Pathlength Type)定义待测组分(Components)进行可行性测试(Feasibility Test)采集标准样品(Standards)光谱光谱预处理(Spectra Processing)选择光谱范围(Regions)设置其它参数保存模型计算模型(Calibration)验证模型(Validation)模型修正(Correction)TQ将建模过程的各个步骤用不同的窗口从左至右依次分开,如下:因此,只要从左至右依次完成各个窗口中的各项参数的设置后,点击工具栏上的Calibrate按钮,即可完成分析模型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