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壁厚

合集下载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一、基本设计资料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2、计算参数:圆管涵内径D = 1760 mm 圆管涵壁厚t = 120 mm填土深度H = 1000 mm 填土容重γ1 = 18.0 kN/m3混凝土强度级别:C20 C20混凝土容重γ2= 24.0 kN/m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fa] = 150.0 kPa管节长度L = 2000 mm 填土内摩擦角φ = 35.0 度 钢筋强度等级:R235 钢筋保护层厚度as = 25 mm 受力钢筋布置方案:φ10@100 mm二、荷载计算1.恒载计算填土垂直压力:q土 = γ1×H = 18.0×1.0 = 18.0 kN/m2管节垂直压力:q自 = γ2×t = 24.0×0.12 = 2.9 kN/m2故:q恒 = q土 + q自 = 18.0 + 2.9 = 20.9 kN/m22.活载计算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1条和第4.3.2条规定,计算采用公路―Ⅱ级车辆荷载,按照单车道计算;当填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5m时,涵洞不考虑冲击力。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5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6/2+1.0×tan35°=1.0 m 由于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1.0 m > 1.8/2 m故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应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a=(0.6/2+1.0×tan35°)×2+1.8=3.8 m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0.2/2+1.0×tan35°=0.8 m由于一个车轮单边的纵向分布宽度=0.8 m > 1.4/2 m故纵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应按二轮外边至外边计算:b=(0.2/2+1.0×tan35°)×2+1.4=3.0 mq汽 =(2×140)/(a×b)= 280/(3.8×3.0) = 24.56 kN/m23.管壁弯矩计算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

圆管涵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值

圆管涵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值

圆管涵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值说到圆管涵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嘿,这可是个大事儿啊。

想想看,钢筋就像是建筑的“骨架”,而保护层呢,就是它的“皮肤”。

要是保护层不够厚,嘿,钢筋就暴露在外,风吹日晒,久而久之,这钢筋可就锈迹斑斑,像是老爷爷的头发一样。

说到底,保护层的厚度真是不能马虎,国家标准里可是有明确规定的。

这就好比你去买衣服,标注的尺码得合身,别让自己穿成“人肉粽子”。

大家都知道,标准值其实是有个“允许偏差值”的。

啥意思呢?就是说可以有点小的“浮动”。

就像打麻将,谁都不想一把牌就干翻对手,但偶尔的偏差,也能让游戏更有趣嘛。

这里的偏差通常是正负的,大家心里得有个谱,别让偏差变成“天文数字”,那就真得不合格了。

不得不提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想象一下,工人们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钢筋一放,混凝土一倒,厚度啊,往往就成了“心中之痛”。

很多时候,工人一忙,就会忽略这个保护层的厚度,结果啊,过了几个月,隐患悄然而至。

咋办?这可不是开玩笑,建筑安全可是大事,出问题可不是“你吃火锅,我喝饮料”那么简单。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也是个关键。

想象一下,像是你去买水果,挑了个大西瓜,却因为秤不准,结果买了个“假大瓜”。

所以,测量厚度的时候,要用那些靠谱的工具,别让“假秤”给你整懵了。

务必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细节决定成败啊,真是老话了,但道理可是永恒的。

天气也是个“捣蛋鬼”。

下雨天,混凝土硬化慢,要是保护层厚度没到位,钢筋可是受不了啊。

就像你去海边玩,晒了一天的太阳,结果没涂防晒,皮肤都成虾米了。

这里的保护层就起到了防晒霜的作用,不能忽视。

再说了,项目完工后,咱们可得定期检查。

就像去医院做体检,不能指望一锤子买卖,健康得时时关注。

保护层厚度合格了,但长期使用中,万一有问题,怎么办?所以,日常巡查是必须的,别让问题潜伏,悄悄发酵。

一旦发现厚度不合格,处理措施得及时。

修补工作可得像老妈做饭一样,细致入微,绝不能马虎。

就像学校里教的,及时纠错是个好习惯,建筑安全更是如此。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 2020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 2020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 20201. 概述圆管涵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在水利、交通、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圆管涵的结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确保圆管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的相关内容,以便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2.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的内容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圆管涵的几何参数:包括圆管涵的内径、壁厚、长度等参数。

(2) 材料力学特性:包括圆管涵所采用的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

(3) 外载荷:包括水压力、土压力、车辆荷载等外部载荷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4) 圆管涵的内部受力:包括圆管涵在外部载荷作用下内部的受力情况,如受拉应力、受压应力等。

3.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的编制编制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需要进行如下步骤:(1) 收集基础数据:包括圆管涵的几何参数、材料力学特性、外部载荷情况等基础数据。

(2) 进行结构计算:根据圆管涵的几何参数、外部载荷情况和材料力学特性,进行结构计算,得到圆管涵的内部受力情况。

(3) 编制表格: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编制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清晰地展示圆管涵的几何参数、材料力学特性、外部载荷情况和内部受力情况。

4. 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的应用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在工程实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设计依据:工程师可以根据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

(2) 安全评估:工程师可以利用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对圆管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3) 优化设计:工程师可以根据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对圆管涵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5. 结论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是圆管涵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通过合理编制圆管涵结构计算表格,可以为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促进圆管涵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圆管涵施工方案

圆管涵施工方案

K84+455.3圆管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K84+455.3圆管涵设计为1-1.5m,全长39米。

结构挖方量86m3;C15砼圬工量35m3;7.5号浆砌片石11m3。

标准管节(2米)19节,0.5米管节2节,圆管内径1.5m,壁厚14cm。

二、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检测垫层施工管基砼施工涵身施工回填1、测量放样由项目部测量班根据设计图纸及复核、批准后的导线点准确放出圆管涵纵横轴线的控制桩,并放出各中心控制桩的护桩。

所有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2、基坑开挖:①、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

为避免基底扰动而减弱其承载力,土质基坑开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10-20cm,在基础施工前由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②、当基底有水不能彻底排干时,将水引至排水沟,并在基底铺一层20~30cm的碎石,但该垫层厚度不包含在基础厚度内。

③、基坑开挖可根据土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放坡形式(见表一),基坑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每边增设30~50cm工作面。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在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坑口筑土埂引水。

当地下水位高出基底标高时,基坑底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井的边宽为60~80cm,深度为80~100cm,但排水沟、集水井应设在基坑范围以外,用水泵将水抽出。

3、基底处理:①、在风化的岩层基底上建筑基础时,应按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

岩层倾斜时将岩层面凿平或做成台阶。

②、在软基上修筑涵管,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基底加固要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③、机械开挖时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人工清除,超挖部分禁止回填虚土,而是采用与基础相同的材料回填。

4、基底检测基础开挖完成后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本涵设计承载力为95kpa),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垫层施工:基底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铺垫砂砾垫层,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合和铺筑。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圆管涵施⼯⼯艺标准13.2 圆管涵施⼯⼯艺标准13.2.1⼯艺概述圆管涵指采⽤整体式基础,涵⾝为预制钢筋混凝⼟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

圆管涵⼀般作为过⽔涵洞。

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13.4.1。

圆管涵明挖作业适⽤于地下⽔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较⼩的地质。

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满⾜设计要求,有⼀定的施⼯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图13.2.1 圆管涵结构要素13.2.2作业内容圆管涵施⼯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及管座施⼯、管节吊装、防⽔层施⼯、端翼墙施⼯、涵背回填、出⼊⼝铺砌施⼯等。

13.2.3质量标准及验收⽅法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及检验⽅法应符合表13.2.3-1和13.2.3-2的规定,混凝⼟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法应符合表13.2.3-3的规定。

2、涵⾝直顺,混凝⼟表⾯平整坚实,⽆蜂窝、⿇⾯。

圆管拼缝缝端⾯应竖直、平整。

沉降缝直顺、整洁⽆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流⽔顺畅,整洁美观。

防⽔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桥涵施⼯标准的有关规定施⼯。

表13.2.3-1 圆管涵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法序号项⽬允许偏差(mm)检验⽅法1 长度0,-1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2 内径±103 壁厚+10,-5检验数量:施⼯单位每10节检查不少于1节。

检验数量:施⼯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13.2.4⼯艺流程图圆管涵施⼯⼯艺流程见图13.2.4:施⼯准备测量放样材料准备基坑开挖基础施⼯涵节安装管座及端翼墙施⼯防⽔层施⼯涵背回填出⼊⼝铺砌图13.2.4 圆管涵施⼯⼯艺流程图13.2.5⼯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施⼯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现场地质资料及⽔⽂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位的关系。

涵洞(圆管涵、拱涵、箱涵、盖板涵)标准化设计宣贯

涵洞(圆管涵、拱涵、箱涵、盖板涵)标准化设计宣贯

保护层最小厚度
保护层设计厚度
施工误差△: 预制0mm,现浇5mm
注:实际采用砼等级比上表规定低5Mpa,相应保护层厚度比规定 增加5~10mm;低10Mpa,增加10~15mm。
三、参考图的结构计算
结构耐久性
环境作用 砼强度 主筋最小保 净保护层
等级
等级 护层厚度(mm) 厚度(mm)
圆管涵
C
C40
沉降缝渗水
底部涌砂
细化防止沉降缝 渗水涌砂的措施。
填料脱落
沉降缝错台
一、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沉降缝病害
技术性病害
危害:水流冲刷将台背回填砂带出,造成台背淘空。
原因:不均匀沉降引起错台现象;填缝料填塞不密实、 老化脱落致使沉降缝渗水,水流将台背回填砂带出,产
生涌砂现象,造成台背淘空。
措施建议:涵洞位置及数量应整体考虑、合理布设,尽 量减少后期沉降,养护部门及时对洞口、洞内的堵塞物 及锥坡长草进行清理;高速公路建议选择孔径不小于 1.5m的圆管涵,方便清淤。
一、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功能性病害
通道涵长时间水浸、 涵顶刮擦、涵洞废弃
通道涵水浸
盖板涵、箱涵和拱 涵均增设5m净高的 涵洞类型。
λ=tan2(45-φ/2)
圆管自重:
M=0.369γtR2
混凝土圆管涵结构应按《04桥规》的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承载
能力(强度)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的验算。
三、参考图的结构计算
(3) 盖板涵(EXCEL表格计算)
盖板两端简支
涵台两端简支
计算分析
涵台与盖板铰接 与基础固结
(1)盖板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等于2时,按简支单向板计算。 (2)分离式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计算。 (3)整体式涵台身按上端与盖板不可移动的铰接、下端与基础固结计算。

圆管涵施工及质量控制

圆管涵施工及质量控制

圆管涵施工及质量控制圆管涵作为一种常见的涵洞形式,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施工简便、造价较低、过水能力强等优点。

为了确保圆管涵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必须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圆管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地质、水文等情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材料准备圆管涵通常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节,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管节的规格、强度、外观等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无裂缝、空鼓、掉角等缺陷。

同时,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施工场地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确保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能够通行顺畅。

设置排水设施,排除施工场地内的积水。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圆管涵的位置、轴线和高程。

4、施工设备准备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如吊车、装载机、振捣器、电焊机等,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二、圆管涵的施工流程1、基础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测量放线的结果,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基础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控制好基底的高程和平面尺寸,避免超挖或欠挖。

当基底为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换填、夯实等处理措施,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基础施工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结构。

在施工前,先将基底清理干净,并铺设一层碎石垫层。

然后,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或砌筑浆砌片石。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和浆砌片石的砌筑质量,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管节安装管节安装前,应对管节进行检查,确保管节无损坏、裂缝等缺陷。

然后,采用吊车将管节逐节吊起,安装在基础上。

安装时,要注意管节的轴线和高程,保证管节安装顺直、平稳。

管节之间的接口应采用橡胶密封圈或其他密封材料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4、管座施工管节安装完成后,进行管座施工。

钢波纹管涵设计说明

钢波纹管涵设计说明

说明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6、交通部部颁《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JT/T791-2010)二、技术指标1、钢波纹管涵洞截面形状:圆形2、跨径: 2.0m、4.0m、4.5m3、涵洞管壁厚度: 3.5mm、4.5mm、5.0mm4、管顶填高:(1)直径2米,壁厚3.5mm,管顶填土范围0.6-15m(2)直径4米,壁厚4.5mm,管顶填土范围1.0-10m(3)直径4.5米,壁厚5.0mm,管顶填土范围1.1-12m5、涵洞交角:0°-45°6、设计荷载:公路-Ⅰ级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0g以上8、地基容许承载力:150KPa以上9、填土容重:γ=22KN/m3三、主要材料1、管身:采用Q235(SS400)热轧钢板制作,钢板屈服强度不应小于235MPa,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75MPa2、洞口墙墙身、八字墙墙身:M7.5砂浆砌块石3、洞口墙基础、八字墙基础:M7.5砂浆砌片石4、河床铺砌、隔水墙:M7.5砂浆砌片石。

5、洞口护坡:M7.5砂浆砌片石。

6、勾缝:M7.5砂浆。

7、缘石:C20混凝土8、片石强度:石材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

四、设计要点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设计计算:⑴本图假定波纹管和土体均为弹性体。

⑵活载计算理论: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弹性体理论核算。

⑶由于我国未颁布相应的设计规范,本项目参考ASTM方法进行结构计算。

ASTM方法即指美国材料协会ASTM的技术规范“standard practice for structural design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pipe-arches,and arches for storm and sanitary sewers and other buried applications”设计荷载中土的恒载采用管上的土柱荷载,活载采用我国汽车荷载公路I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管涵壁厚
圆管涵壁厚当管端沟槽加工部位的管口不圆整时应整圆,壁厚应均匀,表面的污物、油漆、铁锈、碎屑等应予清除。

主要建设内容为:挖土方10314m3、挖石方2579m3,填方2049m3,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499.68㎡、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7926.68㎡、培土路肩1910㎡、钢筋混凝土圆管涵36m。

圆管涵壁厚,至12月上旬,工程已拉通起点至县污水处理厂路基填土,完成土石方40万方,完成圆管涵20道,铺设碎石垫层3000米。

圆管涵m/座,盖板涵m/座。

三、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我们采用有效的质保措施,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搞好“六个一”工程(即:第一段路基土石方填筑,第一座盖板涵,第一座圆管涵,第一道挡土墙,第一个桥台,第一段路面铺设),树立工程样本。

圆管涵壁厚,圆管涵通用设计图.bak。

圆管涵通用设计图.dwg。

包括防撞栏图库,护栏设计标准图,圆管涵,标准图,箱涵通用图,公路桥,铁路桥规范,深圳北京交通标志通用图。

c新规范-圆管涵0.75~1.5米标准图。

全线涉及圆管涵工程155道,其中新建54道,利用现有涵洞101道。

2005年7月13日2008年11月13日20965.62万元2 黄山至塔岭和小贺至桃林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3合同段安徽省黄山市起迄里程k11+550-k16+540,全长4.99km(全幅),共有大中桥11座,其中大桥9座2157.92米,中小桥144.08/2座,主线工程量包括路基土石填方
33.6万m3,挖方61.2万m3,防护工程24495m3,高边坡工点749m,盖板涵9座,圆管涵2座,分离式隧道6处,计长1154m,泄水槽24道,浆砌片石排水沟960m。

圆管涵壁厚,桥梁1270.04米/10座、通道133米/16座、圆管涵332米/11座、盖板涵449米/11座、倒吸红50米/1座、隧道186米/1座,底基层278329平方米、基层253098平方米,预埋管线11万米。

1-φ0.5m 圆管涵30m/3道。

1-φ1m圆管涵20.02m/1道。

圆管涵壁厚,2-φ1m圆管涵14m/1道。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挖土方28100立方米,挖石方49900立方米,填土方12500立方米,填石方12100立方米,排水防护工程4360立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46386平方米,钢筋砼圆管涵256米/38道等。

圆管涵壁厚,当管端沟槽加工部位的管口不圆整时应整圆,壁厚应均匀,表面的污物、油污、铁锈、碎屑等清楚干净。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