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菜

湘菜

1.“辣”字开头

湘菜以辣著称,有一句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初来广州真的是怕不辣,常备些老干妈,从家里带些辣椒,那样才吃得爽。

2.八大菜系

鲁菜味浓厚,喜欢大葱大蒜(豪爽);川菜麻辣著称(奔放);苏菜和浙菜相近,苏菜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浙菜香醇绵糯、清淡雅致;粤菜爽、淡、脆、鲜;徽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闽菜海味为主,色美味鲜。湘菜是怎样的?通过待会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于湘菜的认识也能总结出一二来。

3.湘菜的形成

湖南自古就被称为“卑湿之地”,而辣椒有提热、开胃、去湿、驱风之效,故深为湖南人民所喜爱。形成了地区性的、带有鲜明味感的饮食习俗。当然在一年里不全是辣,夏天炎热,偏重于清淡香鲜;冬天湿冷,重热辣浓鲜。

(吃辣的传播——15世纪末,哥伦布在航行美洲时把辣椒带回欧洲,这种辛辣的作物很快受到人

们的欢迎。其后它又从欧洲传到其他地方。在明代晚期(16世纪末)辣椒开始传入我国。与番薯(甘薯)传入的年代差不多,估计也是由华侨从东南亚带回国的。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吃辣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死”;湖南人是“死不辣”。湖南甚至因为盛行吃辣椒的缘故,“湘妹子”也因此多了一个“辣妹子”的别称。四

川人的“水平”要差一些,喜欢用花椒“中和”过的“麻辣”。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清初的人口

大迁移有关。众所周知,清初的时候,由于战乱导致四川人口急剧减少,而江西则存在着较严重

的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产生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吃辣椒的

习惯也就这样传播开了。)

4.湘菜的历史

湘菜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马王堆汉墓除了出土辛追夫人外,也有菜谱和一些烹调后的遗物,如果从那时算起湘菜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吕氏春秋记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鱼菜”,介绍了洞庭湖地区的美味淡水鱼。西汉时期记载的湖南菜肴就有109种。

明清时期,湘菜名店名菜相继形成,曾国藩和左宗棠带领的湘军征战将湘菜也传播到各地。另外明末辣椒传入中国,湘菜的辣风格也在此后形成。

清末至民国初,官府菜兴起,“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这是清末翰林曾国藩之孙曾广钓在湘菜名店玉楼东留下的佳句,提到麻辣子鸡和汤泡肚两道名菜。

如今,湘菜馆(毛家饭店)在各地出现,并走向了世界。

5.湘菜的特点

用料方面,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刀工精妙,形味兼美;讲究调味,重香辣、酸辣。可以总结出湘菜两个主要特点:

其一为辣,包括多种辣味,有酸辣、咸辣(都是把辣椒放入密封坛,我们称坛子辣椒),麻辣(加了花椒),胙辣(大红辣椒剁碎拌合大米干粉,放入密封坛),油辣(红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鲜辣(将大红辣椒放入火中烧烤,撕掉

薄皮,放入已调制好的调料中搅拌入味,味美鲜辣,特好吃)。

其二为腊,凡家禽野畜及水产等均可熏制,小的时候每到过年杀猪、干鱼池,把猪肉和鱼用食盐腌制,晾干并熏制,制成腊肉和腊鱼,家里过年必备。

6.湘菜的组成

湘菜由湘东地区(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为基调的三种地方风味组成。湘东地区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也是湘菜发展的重心;洞庭湖区以常德、岳阳为主,擅长河鲜水禽;湘西地区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

①湘东地区——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常用辣椒,色香味俱全,是湘菜的主流。以长沙地区为主,有代表性的是、“腊味合蒸”、“走油豆鼓扣肉”、“麻辣子鸡”等。

浏阳蒸菜——(浏阳蒸菜的故事: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独特菜系,发源于浏阳东部地区,已有近600多年历史,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兵与陈友谅开战,一时间战事频繁,民不聊生,浏阳老百姓为躲避官府抓丁,不得不躲进深山,为了少见炊烟,聪明的浏阳人将菜与饭一起蒸,饭好了菜也熟了,这样节省了做饭时间,又不易暴露行踪,从此浏阳蒸菜就这样诞生了。)特点是分量小,留下余味;用具为磨纱的粗瓷器;而且无论是蒸什么东西,顶上大都都是一层红艳艳的干辣椒片,要不就是几颗黑黑的浏阳豆豉。蒸菜因为都是事先蒸熟的,品种又多,因此成为湘菜中最容易被拿来用快餐模式经营。

②洞庭湖区——以烹制河鲜、家禽和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法,代表菜有“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自己家里,炖菜比较多,边煮边吃边下料。鲜美味,但容易上火。

③湘西地区——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代表性的有湘西土匪鸭、芷江鸭等。

(湘西土匪鸭的故事——湘西从前有一张氏巧妇,烧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边开了一家小餐馆,由于地荒人稀,生意只够勉强维持。偏偏养的一群鸭子又不争气,多凶悍霸道,还糟蹋庄稼,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张氏天天拿着竹竿又赶又骂:“你们这些该死的鸭子,简直像土匪!”最后,气急败坏的张氏决定将这群不好好生蛋的鸭子一只只杀掉做菜,等到鸭子杀光吃光就关店打烊,改做其它营生。谁知这一下竟然因祸得福,也许是因为那些爱撒野的鸭子肉质特别细腻鲜活,再加上张氏的烹调功夫,她烧的鸭子酥软嫩滑,鲜香绝伦,引得食客闻香而至。但是,当有食客问她这叫什么菜时,她可是气不打一处来,随口便说:“什么菜?土匪鸭!”没想到,就这么一叫,从此“土匪鸭”名闻遐迩,餐馆更是门庭若市。)

7.舌尖上的长沙

说到湘菜必然提及长沙的各类湘菜名店名菜以及特色小吃,接下来进入长沙这一湘菜的主要阵地,给大家提供三条路线,既有吃的也有看的。

首先第一条路线是古街巷,体验时光里的长沙味道,推荐景点有坡子街和太平街,这里既有重要的湘菜名店也有街边小吃店,其中位于坡子街的火宫殿最富盛名,臭豆腐、糖油粑粑、姊妹团子等各种长沙丰盛的小吃都在这里荟萃,号称“湖南小吃大本营”,这里是有300多年历史的火神庙场,形成了庙会饮食文化。

第二条路线是橘洲两岸,体会烟火里的湘江风味,五月的长沙,湘江边的水汽已经开始升腾。杨军和他的夜宵摊也开始了炎夏之前紧张的摆摊。口味虾永远是长沙夜宵的主角。嗦螺、烧烤、热卤是长沙夜宵必然的选择。从橘子洲大桥一直到南郊公园,湘江边的夜宵都让人沉醉。(本科时候,去湘江边经常看到上船吃鱼,在路边也有大

量的活鱼餐馆)

第三条路线是古建筑,品味历史文化的同时,品尝湖湘美食。去往岳麓书院的游客,可在登高路旁吃帅哥烧饼,如有必要,也可在爱晚亭侧的麓山沁园吃喝。当然那山顶还有南泥湾等吃食店。湖南省博物馆至今仍珍藏着马王堆出土的楚汉故地的稻黍等食物。但在这边上游玩,有“辣椒炒肉”和“粤海天天渔港”。前往天心阁和白沙井的游客,只能望长沙美食兴叹。但可以在白沙井边上的白沙源茶楼一品白沙水。(帅哥烧饼的故事,当时在学校读书时很火)。

8.几道湘菜:

东安子鸡——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两个词形容:香嫩、鲜辣。

(东安子鸡的故事——东安子鸡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

红煨鱼翅——用鱼翅加鸡汤、酱油等,用小火煨制而成,汁浓味鲜,以清鲜糯柔著名。用词来形容为:软糯柔滑、鲜咸。

(红煨鱼翅的故事——民国政府前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氏好食鱼翅,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他的家厨曹敬臣,跟随谭先生多年,摸透了谭的食好,经常花样翻新,他将红煨鱼翅的方法改为鸡肉、五花肉与鱼翅同煨,成菜风味独特,备受谭延闿赞赏。组庵先生无论自己请客或别人请他吃饭,都按他的要求制作此菜,后来人们称为组庵大菜,饮誉三湘。因此,菜为谭家家厨所创,故称为“组庵鱼翅”。谭延闿因其颇“好吃”,亦精擅食法,其享有盛名的“谭家菜”为湘菜和官府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好美食,一生颇多佚闻。)

腊味合蒸——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用词形容: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

(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一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略一洗净,加上些许腊味合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此时大户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主人忙问家童,还有何等佳肴,快快端来。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遗漏?但还是跑进厨房,真的闻到一股浓香从窗外飘来。他赶紧打开后门观看,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准备受用。家童二话不说,上前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紧追而来。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忙伸箸夹进嘴里,连说好吃。却说此客人乃当地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一大酒楼。于是当面问明刘七身份,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来尝鲜。从此“腊味合蒸”作为湘菜留传下来。)

辣椒炒肉——辣椒炒肉这道卖相不佳的菜肴,是湖南农家每家每户必吃的招牌

“土菜”,主料是辣椒和瘦猪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炒。鲜嫩、爽滑、酥脆

麻辣子鸡——麻辣子鸡以长沙百年老店玉楼东酒家最负盛名。清末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钩登楼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童子鸡(仔鸡)、辣椒、花椒。用词形容为:麻、辣、香、咸、鲜。

剁椒鱼头——剁椒鱼头是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馆酒店都可以吃到的,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三个关键要素:剁辣椒、鱼头、茶油。

(剁椒鱼头的故事——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著名反清文人黄宗宪因文忌“文字狱”而出逃。路上途经湖南一个小乡村,借住农户家,农户的儿子捕回一条河鱼,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回家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剁椒鱼头”。)

长沙臭豆腐——臭豆腐是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它的最大特点。关键是有好的卤水,长沙的臭豆腐要数百年老店火宫殿炸得最好,街头小巷也有——沙河街口的五娭毑、南门口的四娭毑。

(长沙人对美食的追求和骨子里的娱乐精神让星城长沙正在上演一场“香”、“臭”豆腐大战,这场“香”、“臭”大战之主角就是斗腐倌香豆腐和臭豆腐。

长沙香豆腐源于老太街,一个叫刘向阳的小伙子在长沙太平街开了家特产店,他隔壁是个臭豆腐店,臭豆腐的臭味正好飘到他店里,很多顾客因为闻不惯这种气味都不到他店里买东西,小伙子非常烦恼,他想为什么不让豆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呢?”这原本是豆腐更天然、更健康、更营养的本质,也符合当前健康消费的潮流。于是他到民间寻访地道的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和调味秘方,用几十种香草药卤制豆腐,终于研究出了香飘久远、香味悠长、香辣美味的香豆腐。)

酱板鸭——《湘夫人》“落霞与孤鹜(野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相传湘君和湘夫人是一对恋爱之神。湘君为了与湘夫人的一次约会,用竹片把野鸭撑开,橘皮引火熏干,用湖边的香芷、紫贝、桂皮、木兰、辛夷、辣椒同煮,做成酱板鸭, 迎接湘夫人的到来)常德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洞庭湖区肥鸭;中药浸泡;风干;烤制 (15)

道工序。

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以辣称奇。

用词形容:香辣、酥麻

(常德酱板鸭的辣——常德酱板鸭的特色在于口味中,很咸很辣,因为辣就把咸味给挡住了,所以通常只能感觉到辣味。酱板鸭制作据说是用上等野山椒浸泡过,然后风干,然后刷上配料再烤干,所以常德酱板鸭的辣味是里三层外三层,一直辣到骨子里。)

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也就是五花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甜而不腻。用词形容:香嫩可口,肥而不腻。

(当年毛嗲喜欢吃这道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馆都用红烧肉来作招牌菜,故美其名曰“毛氏红烧肉”。)

干锅黄骨鱼——黄骨鱼小而无刺,易入味,与口味小龙虾并称为长沙宵夜的两朵金花。用词形容:鲜嫩、滑溜、香辣。

另外一种做法,在家里常清炖,汤的味道鲜美。

啤酒鸭——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佳肴,是将鸭肉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鸭肉味道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

(啤酒鸭的故事——传清朝时期康熙皇帝,曾多次巡访江南,这年,一天上午,他忽然心血来潮,竟悄悄微服到现在临武县游玩起来。只见山川秀美,河泽清澈、河泽里到处都是一些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脖子上都留有一道白色玉环。他好奇的向当地纯朴的村民问起源由来,当地人告诉他:“这是舜帝南巡至临武,被其山清水秀、纯朴民风所吸引,便将一片羽毛、四颗小石子点化成四只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这四只小鸭的脖子上都留有舜帝钦点的一道白色玉环。自此,临武百姓以养临武鸭为传统,代代相传,延绵至今。”正当兴致高时,偏偏天公不为天子作美,时近傍晚,天降大雨,势如倾盆。康熙被淋得象个落汤鸡,万般无奈,只好跑到一家以鸭肉闻名的客栈,伙计把一大锅煮好的鸭肉端了上来,康熙顿时雅兴大起,加上当地醇香的米酒,酒醉之时,一不小心,把杯中的酒倒进沸腾鸭肉锅中,顿时奇香四溢。次日醒来感觉浑身有劲,热血腾腾。兴许之时,挥笔题词“盛友湘客栈”。回宫后,康熙皇帝对此菜记忆犹新,特吩咐御厨为他做这道菜,经多年实践,采用了从埃及进贡的啤酒和多种名贵中草药做原料。从那以后啤酒鸭便从皇宫又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道美味佳肴特色啤酒鸭。)

湘菜有哪些名菜

湘菜有哪些名菜 中国的八大菜系不仅在全国是人人皆知,在全世界也是享誉盛名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湘菜是八大菜系的一种,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湘菜在汉朝时期已成为一种体系,包括了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湘菜鲜嫩,辣爽,有名的菜有组庵豆腐、组庵鱼翅,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等。 湘菜,即湖南菜,在长沙地区又被称为本味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庵豆腐、组庵鱼翅等;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鱼粉,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九嶷山兔、宁远酿豆腐、腊味合蒸、姊妹团子、宁乡口味蛇、岳阳姜辣蛇等。 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同时,爆

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戏。 烹调特色 历史悠久,在热烹、冷制、甜调三大类烹调技法中,每类技法少则几种,多的有几十种。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有的菜晶莹醇厚,有的菜汁纯滋养,有的菜软糯浓郁,有的菜酥烂鲜香,许多煨出来的菜肴,成为湘菜中的名馔佳品。 一般说来,湖南饮食风俗主要有着以下背景和特征: (1)在湖南,“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 首先在人们的婚嫁丧娶这类大事中,总是以吃作为其重要内容。结婚称“吃喜酒”;死了人,俗称“吃豆腐”;添了人口,一定要吃“满月”;过生日,则要吃荷包蛋,吃“寿面”。其次,“吃”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熟人见面,第一句问候常常是:“吃了饭吗?”去朋友家做客,能够吃到10样或12样菜,就意味着受到了主人最热情的款待。 (2)在湖南,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人们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但在少数山区,特别是湘北山区的一些地方,种植旱粮作物,只能以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为主食。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发展,生产烤烟或药材,卖给国家可以换回大米,所以逐渐也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了。红薯、马铃薯逐渐从主食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制作淀粉类食品、酿酒、晒干菜等的原料或养家畜的饲料。在湖南,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是一日三餐。所不同的是,城市中,早餐比较随便,一天之内最重晚

湘菜15个经典代表名菜_排行榜

湘菜15个经典代表名菜_排行榜 15、传统全家福菜 全家福是家宴的传统头道菜,以示阖家欢乐,幸福美满。全家福的用料比较简易。一般主料为:油炸肉丸、蛋肉卷、水发炸肉皮、净冬笋、水发豆笋、水发木耳、素肉片、熟肚片、碱发墨鱼片、鸡肫、鸡肝等。辅料为: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酱油、水芡粉、鲜肉汤等。 14、麻仁香酥鸭 麻仁香酥鸭是一道湖南的地方名菜,属于湘菜创新名菜。因为该菜品注重工艺造型,讲究原料配合,形态美观,色调柔和,集松泡、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受四方宾客欢迎。 13、湘西酸肉 酸肉是湘西土家和苗家独具风味的传统佳肴。每当贵客临门,土家、苗家人便从坛中取出腌制好的酸肉,下入油锅爆炒,粘附在酸肉上的玉米粉经油炸变成金黄色,散发出阵阵芳香,闻之生津。此菜味辣略酸,以湘西自治州所

风味的佳肴。湘西酸肉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传统风味佳肴,味辣微酸,以湘西自治州所做最佳,故名。此菜色黄香辣,略有酸味,肥而不腻。浓汁厚芡,别有风味。 12、邵阳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又称血粑豆腐,是湖南邵阳地区的传统家常菜。是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此品,以供数月之需。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 11、长沙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传统湘菜名菜,在湘菜中,霸王别姬这道百年不衰的传统湘菜,历史悠久,问世于清代末年。它选用甲鱼(鳖)和鸡为主要原料,辅以香菇、

长沙各区地道湘菜推荐

长沙各区地道湘菜推荐

鲍鱼烧土鸡、红烧黄鸭叫、剁椒鱼头、秘制卤牛肉、口味虾……说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长沙各区几家实惠又好吃的湘菜馆。看完之后,赶紧挑一家解解馋吧~~ 芙蓉区 炊烟时代小炒黄牛肉 炊烟时代小炒黄牛肉是一家引领湘菜20年的老品牌,有着深厚的烹饪经验和湘菜底蕴。长沙热门餐厅前三,不仅深受长沙本地人认可,也俘获了外地游客的胃,在去年年底纽约举办的“湘菜香飘联合国”活动中,其招牌菜——小炒黄牛肉作为湘菜代表,走进了联合国,赢得了联合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火爆的口味,平民的价格,正因如此,这里排队的人很多,建议避开高峰期去吃,不然等位要等到怀疑人生。

小炒黄牛肉这道经典湘菜凭借自身的“口味、颜值”,点单率高达94%,平均84秒卖出一份,每桌翻台10次以上。很多顾客评价小炒黄牛肉是一道‘在家难得吃到的上等湘菜’。 地址:<连锁店> 五一广场店:东牌楼街58号五一华府1楼(近平和堂、王府井) 柳胖子家菜馆 生意极好的老店,做的正宗老长沙口味,能让人吃到儿时的好味道。装修简单朴实,简单的座椅与餐具,体现着老长沙人诚恳的待客之道。他家菜品分量足,价格实惠,口味偏重,吸引了很多回头客! 推荐菜:香菜拌牛肉、香菜拌腰花 地址:芙蓉区人民西路469号(近重庆四喜富桥足浴水会)

天心区 南澜私房菜 南澜私房菜,开在天心区书院南路的楠竹家园小区里,停车很方便。老板向来低调宣传,但口耳相传,使得生意仍是相当忙活。据说有位厨师是某五星级大饭店退隐的高手,烧得一手地道湘菜,家常味十足,这一路没灯箱没指引! 推荐菜:鲍鱼烧土鸡、红烧黄鸭叫、秘制卤牛肉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楠竹家园小区内(步步高超市书院南路店往里走300米) 鸡鸭恋食堂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3.在情感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4.通过图片展示和一些才要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平常最爱吃什么菜。 2.总结分析学生的回答,然后导入正课。 3.揭题。 二、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分类 1.ppt出示八大菜系的分类 2.了解八大菜系的知识。

三、中国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2.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四、介绍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一)鲁菜 1.结合图片,讲解山东菜的特点,包含的地区以及擅长的烹饪方法。 2. 介绍鲁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二)川菜 1.分析川菜的帮派,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 2. 介绍川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三)苏菜 1.江苏菜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地区。 2.介绍苏菜的主要特点。 3.江苏菜的主要代表。 (四)粤菜 1.粤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粤菜的主要特点。

3.广东菜的代表菜主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五)闽菜 1.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闽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闽菜的代表菜。 (六)浙菜 1.浙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浙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浙菜的主要代表菜。 (七)湘菜 1.湘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湘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湘菜的主要代表菜。 (八)徽菜 1.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徽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徽菜的主要代表菜。 五、动手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菜系,制作一张宣传卡。

湘菜年夜饭菜谱大全

湘菜年夜饭菜谱大全 湘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的一个菜系,而且湘菜的风味和川菜有些相似,都是比较麻辣的,因为湖南地区的人民吃饭都比较喜欢吃麻辣。年夜饭是每一户人家过年的时候都要吃的一种饭,年夜饭的好坏程度也取决于一家人的家庭实力水平。在湘菜这一个菜系中,有哪些年夜饭可以做的饭菜呢? 湖南年夜饭菜谱:阖家欢乐·腊味合蒸 材料:腊肉200克、腊鸡200克、腊鱼200克、配料(浏阳豆豉20克、碎干椒15克)、调料(植物油50克、糯米醋30克、盐少许、詹王鸡粉5克、料酒20克、鸡汤50克)。 做法:1、将腊肉、腊鸡、腊鱼分别改刀成4厘米长、1.5厘米宽的条,按三等分扣入蒸钵内。2、将油烧热入配料煸炒加入调料及鸡汤,倒入扣好鱼肉鸡的蒸钵内上笼蒸约1小时。3、取出蒸好的原料翻扣在盘内装盘即成。须掌握好原料蒸制时透味与火候。 湖南年夜饭菜谱:美满团圆·糯米丸子 材料:糯米300g、猪肉馅300g、香菇10g、姜末适量、大葱20g、胡椒粉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胡萝卜80g、鸡蛋1个。 做法:1、糯米提前浸泡半天;猪肉剁糜;木耳切碎;香菇剁碎;胡萝卜切厚0.5厘米的片;辣椒放不放均可,我其实不喜欢这个味道。2、猪肉剁成肉糜,加入蛋清(可以先加入蛋清,搅打一阵之后,再加入蛋黄,省的浪费),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搅打上劲,途中分次慢慢加入少许清水,搅打上劲。将所有材料切碎,加入

其中,加入盐、胡椒粉、鸡精,搅拌均匀即可。3、取一小块肉,捏成肉团。4、将肉团在糯米中滚一下,沾满糯米粒。5、胡萝卜切片(厚度在0.5厘米左右,很薄了揭的时候易烂)码在锅内。将裹满糯米的肉丸儿放在胡萝卜偏上。6、锅内放水,开大火,烧开,蒸30分钟即可。7、出锅,装盘即可。 湖南年夜饭菜谱:欢欢乐乐·全家福 材料:油炸肉丸、蛋肉卷、水发炸肉条、净冬笋、水发豆笋、水发木耳、素肉片、熟肚片、碱发墨鱼片、鸡肝等、辅料(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酱油、水芡粉、鲜肉汤等)。 做法:1、先把冬笋放进沸水锅中煮五分钟左右捞出,解切成柳叶片状。2、再把豆笋切成一寸长,然后将木耳洗净、撕开,将肉皮刀解成骨牌块。3、鸡肫和鸡肝切成薄片,墨鱼切成一寸见方的片状,把肉丸和蛋卷扣入蒸钵内蒸熟,上菜时取出复入大汤盆内。 湖南年夜饭菜谱:年年高升·香辣剁椒炒年糕材料:年糕1包、油1大勺、盐适量、豆瓣酱1勺、葱花1把。 做法:1、豆瓣酱备用。2、年糕切成薄片。3、油锅烧热放入年糕片快炒。4、炒至年糕片微微变软,把豆瓣酱倒进去,在倒入适量水。5、烧至年糕变软,放适量葱花和盐。6、烧至入味即可出锅。

八大菜系特点及代表菜

一、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二、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三、山东菜系,简称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四、江苏菜系,简称苏菜。由淮阳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五、浙江菜系,简称浙菜。由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发展而成。 特色:讲究刀工、制作精细、变化较多、富有乡土气息。 代表菜品: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干炸响铃、油焖春笋、西湖莼菜汤等。 六、福建菜系,简称闽菜。以福州和厦门菜为主要代表。 特色: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 代表菜品:佛跳墙、太极明虾、闽生果、烧生糟鸭、梅开二度、雪花鸡等。 七、安徽菜系,简称徽菜。 特色:它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擅长烧、炖、蒸,而少爆炒。其烹饪芡大、油重、色浓、朴素实惠。

代表菜品:红烧果子狸、火腿炖甲鱼、雪冬烧山鸡、符离集烧鸡、蜂窝豆腐、无为熏鸭等。 八、湖南菜系,简称湘菜。 特色:以熏、蒸、干炒为主,口味重于酸、辣,辣味菜和烟熏腊肉是湘菜的独特风味。 代表菜品:麻辣子鸡、辣味合蒸、东安子鸡、洞庭野鸭、霸王别姬、冰糖湘莲、金钱鱼等

【美味广式茶点】10款经典美味广式茶点的做法

【美味广式茶点】10款经典美味广式茶点的做法10款经典美味广式茶点的做法 小编:广式点心的主要特点是用料精博,品种繁多,款式新颖,口味清新多样,制作精细,咸甜兼备,能适应四季节令和各方人士的需要。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今天为你介绍十种方式点心的做法,希望你喜欢。 广东肠粉 原料:淀粉1000克,甘栗粉200克,盐少许,香菜两棵,辣椒酱100克。 制法: 1、将淀粉加温水调成糊状,倒入甘栗粉、盐,加水拌和柔透,静置2小时; 2、将面团搓条,摘成胚子,再揿成皮子,卷成卷儿;

3、上笼后搁置2-3分钟,用旺火沸水蒸一刻钟左右,出锅后,撒辣椒酱及香 菜点缀即可。 薄皮鲜虾饺 原料:澄粉450克,淀粉50克,虾肉125克,干笋丝125克,猪油90克,盐 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将澄粉、淀粉加盐拌匀,用开水冲搅,加盖焖5分钟,取出搓擦匀透,再 加猪油揉匀成团,待用; 2、生虾肉洗净吸干水分,用刀背剁成细茸,放入盆内;熟虾肉切小粒;猪肥肉 用开水稍烫,冷水浸透切成小粒;干笋丝发好,用水漂清,加些猪油、胡椒粉拌匀; 3、在虾茸中加点盐,用力搅拌,放入熟虾肉粒、肥肉粒、葱丝、味精。白 糖、麻油等拌匀,放入冰箱内冷冻; 4、将澄面团摘胚、制皮,包入虾陷,捏成水饺形,上旺火笼内蒸熟或下油锅 煎熟即可。

荷叶糯米鸡 原料:干燥荷叶6张、长糯米960公克、熟咸蛋黄12颗、后腿肉丁240公克、虾仁240公克、香菇丁60公克、蘑菇丁120公克、水 150? 调料: (1)盐、鲜鸡粉各1小匙、糖 1又1/2小匙、胡椒粉1又1/2小匙、麻油1大匙、水3?、 (2) 太白粉 45公克、水 6大匙 (3)盐、鲜鸡粉各1小匙、糖、麻油各1大匙、沸水 6大匙 (4)猪油 1大匙 制作: 1、荷叶浸泡2小时,长糯米浸泡1小时后,沥干水份备用。 2、将材料(4)的虾仁去除肠泥后洗净,用沸水汆烫,水份沥干后备用。后腿肉丁、香菇。蘑菇丁用沸水汆烫过,将水份沥干备用。 3、起油锅,将作法(2)的材料入锅炒香,加入调味料(1)一起拌炒均匀,等水滚后,再用调味料(2)勾芡,完成后放凉即为馅料。 4、将长糯米用大火蒸1小时,取出后加入调味料(3)搅拌均匀,再加入调味料(4)拌匀备用。 5、荷叶擦干水份后剪半。取1小张荷叶,上面放入40公克糯米

舌尖上的湖南 湖南美食介绍

舌尖上的湖南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老家——湖南的特色美食,看看湖南人有多不怕辣! SHAPE 臭豆腐是原产于长沙的名牌小吃。不同于其它食物以香为美,臭豆腐奇在以臭命名。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 长沙的臭豆腐要数百年老店火宫殿炸得最好,外焦微脆、内软味鲜。毛泽东年轻时在长沙求学时,火宫殿的臭豆腐就是他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价廉味美,极好下饭。1958年,毛泽东到长沙视察时,还专门到火宫殿吃了一顿臭豆腐。 特色湘菜之二: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湘中,湘西的特色菜。每年过年前老乡杀过年猪后,将豆腐和新鲜猪血、猪肉末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在一起捏成圆饼,再用竹筛放在火炕上不停的用烟熏,最后熏成腊黄的猪血丸子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奶奶把它切成薄片后用辣椒一起炒,吃起来耐嚼味香,别提多好吃了。 湖南特色湘菜之三:团年菜 团年菜又称“合菜”,是湘西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特色菜。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湘西土司出兵抗击倭寇,仗一直打到过年。战场条件简陋,不允许像平时一样炒上一大桌菜,于是火头军简单的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等一起放到一口大锅里熬,口味鲜香异常。士兵们美餐一顿后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 此后湘西人民每年过年都要烧“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湖南特色湘菜之四: 洞庭银鱼 洞庭银鱼不但肉质细嫩,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营养非常丰富。岳阳筵席上的“银鱼三鲜”,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湖南特色湘菜之五:毛氏红烧肉 湖南菜也不一定全是辣的哦!毛氏红烧肉就是不辣的湖南名菜之一。毛氏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块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甜而不腻。 当年毛泽东喜欢吃这道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馆都用红烧肉来作招牌菜,故美其名曰“毛氏红烧肉”。

湘菜菜单大全有哪些

湘菜菜单大全有哪些 湖南菜,也就是湘菜,也被称为长沙当地菜。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已经在汉代形成了菜系。湘菜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组成: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湘菜做工精细,用料比较多,口味多样,品种多样;颜色重,色泽强,味道实惠,味道香浓,清新嫩滑。下面就来看看湘菜有哪些? 地区特色 湘江流域 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煨、炖讲究微火烹调,煨则味透汁浓,炖则汤清如镜;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炒则突出鲜、嫩、香、辣,市井皆知。著名代表菜有:“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鸡”等,都是名菜佳肴。 洞庭湖区 以烹制河鲜、家禽和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蒸、腊的制法。 冰糖湘莲 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炖菜常用火锅上桌,民间则

用蒸钵置泥炉上炖煮,俗称蒸钵炉子。往往是边煮边吃边下料,滚热鲜嫩,津津有味,当地有“不愿进朝当驸马,只要蒸钵炉子咕咕嘎”的民谣,充分说明炖菜广为人民喜爱。代表菜有:“洞庭金龟”、“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等,皆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区名肴。 湘西山区 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代表菜有:“红烧寒菌”、“板栗烧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鸭”等,皆为驰名湘西的佳肴。 纵观湖南菜系 共同风味是辣味菜和腊味菜。以辣味强烈著称的朝天辣椒,全省各地均有出产,是制作辣味菜的主要原料。腊肉的制作历史悠久,在中国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三地区的菜各具特色,但井非截然不同,而是同中存异,异中见同,相互依存,彼此交流。统观全貌,则刀工精细,形味兼美,调味多变,酸辣著称,讲究原汁,技法多样,尤重煨烤。“日夜江声下洞庭”,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湘菜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正宗湘菜广告语

正宗湘菜广告语 篇一:正宗的湘菜餐厅,让你的舌尖品尝不一样的湖南——辣里湘 正宗的湘菜餐厅,让你的舌尖品尝不一样的湖南——辣里湘 推荐理由:用正宗的材料,带给你正宗的味道,给你的味蕾带来一次愉悦的享受。。 辣里湘是一家主营湘菜、家常菜的餐厅。湘菜口味地道、纯正,辣椒放的很多,菜色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小炒肉,炒香干都很下饭;除此还有些家常菜,也不错,量给的还可以,价格稍贵些店里主打湘菜,味道很正宗,口感偏香辣,十分开胃,下饭的菜不少。价格也比较合理,值得品尝。推荐菜:臭桂鱼,农家小炒肉,土鸡炖粉皮,剁椒鱼头,元宝虾。这家店可以免费停车,可以刷卡,无线上网,很受食客的欢迎。。 。 #麻辣味##家庭聚会##朋友聚餐#。 爱乐活美食环境 朋友聚餐。 臭鲑鱼 干锅鸡 鱼

小炒鸡胗 爱乐活 ——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5118777734.html,/post/8e0d70cc5df849420d397ef8?from=wenku/?from= wenku 篇二:湘菜大全 | 湘菜大全-教你如何做湘菜! 一:剁椒蒸鱼头 配料: 大头鱼鱼头一个。 剁辣椒,姜丝,料酒,葱花。 操作: 1、鱼头洗净,剖开,酒上料酒,姜丝。 2、在鱼头上放一层剁辣椒(这可是我自己做滴),因剁辣椒较咸,所以不再放盐,放入锅中蒸十分钟(水开,蒸汽上来再放鱼头)。 3、鱼头蒸好后,若汽水太多,可以倒掉一部分,撒上葱花,炒锅烧

热油,淋在鱼头上,啊,香味出来了,吃…… 二:湖南小炒肉 配料: 尖椒,五花肉,蒜。 操作: 1.选较香辣的青尖椒切滚刀片,猪猪带肥前腿肉分肥瘦分别切片,蒜切片。 2.锅热较多的油,下蒜片、青椒片、肥肉片炒香,并不断翻炒,直到青椒表面呈微微虎皮状。加入肉片,调盐、老抽、生抽、鸡精,大火快炒出锅。 做法要点: 1、青椒不能选太辣的,但一定要香; 2、不能用里脊肉,前腿肉为上选,这样炒出来的肉片才会口感滑嫩又不失嚼劲; 3、油宁多不宁少,肥肉可多放些。青椒等一定要多翻炒,炒得太短不够香哦;4、大火,动作要快! 三:红烧猪脚 配料: 净猪脚,色拉油,盐,味精,料酒,酱油,糖色,白糖,葱花,姜块,葱把,桂皮,八角,整干椒。 操作: ①猪脚斩成块,焯水。

湖南人最爱吃的10道家常湘菜

湖南人最爱吃的10道家常湘菜! 湖南长沙人爱吃爱玩是出了名的,要不然也不会落下星城的名号。爱吃爱玩代 表他们多会吃会玩,长沙人的口味自然是偏爱咸辣,口味相当之重。所以,如果你也是湘菜爱好者,又恰好来长沙,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看看最会吃的长沙好恰鬼们都在吃什么家常菜吧! 1、农家小炒肉 其实这道菜说白了就是辣椒炒肉,但是在长沙,这道菜无人不爱。不信你去问问,湘菜馆里点菜率最高的绝对是这道菜。 简单的菜里学问才大着呢,辣椒一定要选那种长长的,硬硬的,无名指大小的小香辣椒,光看着,你就觉得透着一股香辣味。猪肉的选择也颇有学问,而且在做前把肉勾芡一下或者用调料拌好,味道会更鲜美。

2、黄鸭叫 这道菜是混迹长沙多年的老江湖们的最爱哦!下了班邀上三两亲朋好友一起夜游湘江,吃黄鸭叫,简直就是快意人生。 其实黄鸭叫学句叫做淡水黄颡鱼,俗称黄古鱼,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东北人管它叫嘎鱼或嘎呀子,浙江上海一带叫昂刺鱼,广东人用它来煲养生的汤,叫做黄骨鱼,四川人名之“黄辣丁”……说的都是这家伙。 至于黄鸭叫的味道嘛,绝对是淡水鱼中难得的美味。看看食客们对其的描述吧:黄鸭叫端上来,一条一条的如剥了皮的杉木码起来一样,浅黄色甚是好看。炸透了的鱼皮似波纹皱起,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夹一条放在碗里,先咬断鱼头,鱼头的肉不是很多,嚼起来又香又甜又脆又糯又耐人寻味,让人连骨头都舍不得吐。 3、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绝对是最有名的一道湘菜,世博园的湘菜馆里剁椒鱼头就卖得最好。这道菜无论是视觉、味觉和嗅觉都一级棒,红的辣椒、绿的香菜、黑的豆豉、白的葱花、黄的姜末、喷香的蒜蓉再配上大嘴鱼头,绝对是艳丽动人,撩人食欲的。 好的剁椒鱼头应做到酸、辣、鲜、滑。其中主要是这个辣,辣来自剁椒,剁椒是酸酸辣辣的,辣得很过瘾,它可以把鱼的鲜带出,特别是剁椒的汁水渗到鱼头上,哇,妙不可言! 还有,吃完鱼头后,用鱼汤拌面条吃味道绝对一级棒! 4、毛氏红烧肉

八大菜系里面那些经典菜

八大菜系里面那些经典菜 众所周知,中国有八大菜系,每个菜系都各有所味,各有千秋。 用拟人的手法来说,如果苏浙系是一位江南美女的话,那么鲁徽菜绝对是位不折不扣的北方汉子。粤闵菜系更像是位优雅翩翩的公子,而湘川菜呢,则是风趣火辣的才艺武士。 八大菜系到底都有哪些为人称道的看家本领呢? 鲁菜 鲁菜的第一特点,就是鲜香脆嫩,其中鲜是排在第一位的。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厨师易牙创制的名菜“鱼腹藏羊肉”,顾名思义,鱼+羊就是一个鲜字。 发展于时日的鲁菜一共可以分三类:济南菜、胶州菜和孔府菜。相当有名的九转大肠,猪大肠与肉桂粉的融合,葱姜的点缀,口味适中,很适合居家食用。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胶州小炒,混合了虾酱、鸡蛋、蒜苔、鱿鱼的美味,还有大明湖畔的奶油蒲菜,细腻洁白的蒲菜加入牛奶中烹调,色泽素雅,脆嫩香醇,被誉为济南的第一大汤菜。而发展到至今,

拔丝苹果、木瓜煸虾球等等,也十分受到大家的欢迎。其他代表菜:炒芙蓉虾、苹果鸡、锅烧肘子、葱爆羊肉、三不粘、红烧海螺、炸蛎黄、汤爆双脆八仙过海闹罗汉等。粤菜 粤菜涉及很广,主要有广东、潮州、东江类型。它的特点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广州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所以越来越多的茶餐点心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粤菜的第一印象。 明炉乳猪,色泽大红,油光发亮,皮嫩里酥,它是康熙时期的“宫廷菜”,也是现在著名的广东菜之一。现在闻名各地的煲仔饭,事实上它是广东有名的特色佳肴。以叉烧为例,香米炮制,腊肠和腊肉洗而蒸之,加上酱油、香油的调味,而现今,多数人以示它为午餐的佳品。其他代表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盐焗鸡、冬瓜盅、古老肉、绉纱甜肉等。川菜 川菜的发源位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的口味以麻辣著称。 除此之外,鲜、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原料都以山珍、江鲜、野蔬和畜为主要。以水煮鱼片为例,真正的四川水煮鱼,将盐、油、辣椒、花椒、葱姜蒜、米椒等搭配得恰大好处,其鱼肉也是鲜嫩多汁,吃起来也十分的带感。 除此之外,火锅也是川菜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由此小河帮引

10道特色湘菜招牌菜

力力臭鳜鱼 主料:湖区桂鱼 1000 克 配料:姜 20 克、 10 道特色湘菜招牌菜 姜片煸香,将炸好的鸭子倒入锅内,放入香油、花椒油翻炒 料:蒜子 30 克、香葱 25 克、洋葱 10 克 调料: 盐 3 克、 味精 2 克、孜然粉 3 克、菜籽油 10 克、李锦记豉油 6 克、 背上开刀, 去内脏, 打好花刀, 抹少许盐入味备用; 油,下入腌制好的土鲫鱼,两面煎黄,加入蒜茸、豉油、味 10 道特色湘菜招牌菜 文图 /综合 食府手撕鸭 主料:水鸭 1 只 配料:干红椒 20g 、 姜片 20g 调料:食用油 250g 、香油 10g 、花椒油 10g 、 特调酱汤 制作方法: 1、 洗净的鸭子放进锅中用开 水烫一下之后将鸭子放入特调的酱汤中卤熟; 2 、 将卤 熟的鸭子撕成小块,去骨; 3、 锅中烧油将撕好的鸭子 炸至金黄色后倒出; 4、 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干红椒、 即可。 特点:菜品香味浓烈,肉质有劲道,口味外酥里 嫩。 蓉和飘香鲫鱼 主料:土鲫鱼 500 克 1 条 配 芝麻 3 克、辣椒粉 3 克 制作方法: 1、将土鲫鱼从 2、 蒜茸、葱花切末,洋葱切丝备用; 3 、锅烧热,放菜籽 精、 高汤收汁, 撒葱花、辣椒粉、芝麻,起锅装盘即可。 品特点:浓郁的地方风味,烧烤孜然味型。 小贴士:须

用鲜活的土鲫鱼;煎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肉质易变老。 力力臭鳜鱼主料:湖区桂鱼1000 克配料:姜20 克、

匀的摆放在葱段上。 ③ 将调好的蒜蓉酱,均匀的盖在 紫苏 20 克、香葱 20 克、洋葱 30 克、大红椒 20 克 调料: 加热至 5 成,再放入腌制好的桂鱼,炸至表皮微黄,出锅控 再加李锦记豉油、红烧酱油、味精、臭豆腐汁,起锅装盘即 去皮蒜籽 50 克、小米椒 20 克、香葱 100 克 调料:盐 3 克、味精 4 克、生抽 10 克、蒸鱼豉油 10 克、蚝油 8 克、胡椒粉 3 克、色拉油 60 克 1、虾子腌制:将汗虾入清水解冻,漂去异味后,用毛巾挤 去虾子的水分。加:少许盐,胡椒粉,生粉拌匀即可待用。 2、调制蒜蓉酱:姜、蒜籽、小米椒,均切成末,取锅中放 油加热, 倒入姜、 蒜蓉, 炸香,加上调料: 盐、味精、 生抽、 味精 2 克、自制猪油 500 克、 辣椒粉 10 克、野山椒 15 克、 李锦记豉油 10 克、红烧酱油 15 克、胡椒粉 3 克、臭豆腐 20 克 制作方法: 1、 将桂鱼从背上开刀,去内脏, 打好花刀,抹少许盐入味腌制; 2、将姜、紫苏、 香葱、 洋葱、大红椒改刀备用; 3、锅烧热,放菜猪油,油温 油; 4、锅烧热放入猪油、野山椒、辣椒粉加水焖开, 可。 菜品特点: 肉质鲜嫩, 闻起来臭, 吃起来唇齿留香, 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小贴士:出锅上桌用中火烧开,用 微火保持温度。 铁锅葱烧虾 主料:水煮汗虾 22 只 配料: 生姜 15 克、 制作方法:

湘菜的特点

湘菜的特点 篇一: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 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 湖南湘江流域的菜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地理位置上,湘东南多为丘陵和盆地,农牧副渔都很发达。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珍野味。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长沙地区就能用兽、禽、鱼等多种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调方法,制作各种款式的佳肴,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3种地方风味为主的湖南菜系。 西汉时期湘菜的烹饪技艺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显见湘菜发展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很早以前,仅有官卫及显达之家雇请厨师为其烹制湖南风味菜肴。随后湘菜普及至寻常巷陌,平凡人家。清末,长沙城内始有营业性菜馆,分轩帮、堂帮两种,皆营湘菜,曾有十大菜馆,称之。永庆街亦曾有一处湘菜祖师庙——詹王宫,同仁常聚於此,切磋技艺。历多代名师之努力,湘菜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并继承和创新出不少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 据上发表的吴世昌、常任侠的专家考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

以出现南北风味的分野。北菜以秦、豫、晋、鲁为中心,活跃在黄河流域。它以羊、牛、猪为主料,家禽野味共登餐盘,喜爱鲜咸,汽汁醇浓,其典型菜点是“周代八珍”。南菜以荆、楚、伍、越为主体,波及长江流域,它是水鲜中杂以异肴。鲜咸中辅以酸甜。中描述的一份楚宫祭奠菜单中,炖甲鱼焖乌龟、煎鲫鱼、烹野鸭等可见一斑。湖南古为楚国之地,如果就今日之鄂菜源于楚菜之话,那么湘菜与鄂菜是同出一策,以楚菜为母体演化而来。 在长沙马王堆汗墓中曾出土许多被切剁的禽兽骨头。经专家鉴定,这些东西是经烹饪加工而埋入地下的菜肴。从墓中出土的部分遗策看,当时菜肴的烹调加工方法很多,有羹、炙、煎、熬、蒸、腊、炮等十余种。此外,遗策上还讲到调味品的运用。当时调味品相当丰富,有酱、盐、醋、曲、糖、蜜、姜、桂皮、花椒等。2100多年前的这些烹调方法和调味品,至今大部分仍在湘菜的烹调加工技术中沿用。仅从西汉前后这个时期算起,湘菜的发展史也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如果说湘菜挤身八大菜系其历史渊源悠久是原因之一的话,那么湖南在烹饪饮馔上有着优厚的地理条件是原因之二。 湖南因位居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又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全境三面环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湘、资、沅、澧四水自此发源。奔流会聚洞庭湖,再注入长江。葱郁的山林,蕴藏无数的资源;纵横的江河湖泊,灌溉山地;山水的滋润惠泽,形成丰饶而美丽的自然资源。洞庭湖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范仲淹在中描述洞庭湖说:“衔远

湘菜文化

湘菜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时间)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特点是香酸辣、下饭。 地区特色 1、湘江流域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煨、炖讲究微火烹调,煨则味透汁浓,炖则汤清如镜;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炒则突出鲜、嫩、香、辣,市井皆知。著名代表菜有:“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鸡”等,都是名菜佳肴。 2、洞庭湖区以烹制河鲜、家禽和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蒸、腊的制法,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炖菜常用火锅上桌,民间则用蒸钵置泥炉上炖煮,俗称蒸钵炉子。往往是边煮边吃边下料,滚热鲜嫩,津津有味,当地有“不愿进朝当驸马,只要蒸钵炉子咕咕嘎”的民谣,充分说明炖菜广为人民喜爱。代表菜有:“洞庭金龟”、“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等,皆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区名肴。

3、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代表菜有:“红烧寒菌”、“板栗烧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鸭”等,皆为驰名湘西的佳肴。 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庵豆腐、组庵鱼翅等;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鱼粉,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腊味合蒸、姊妹团子、宁乡口味蛇、岳阳姜辣蛇等。 基本特色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同时,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戏。 烹调特色历史悠久,在热烹、冷制、甜调三大类烹调技法中,每类技法少则几种,多的有几十种。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有的菜晶莹醇厚,有的菜汁纯滋养,有的菜软糯浓郁,有的菜酥烂鲜香,许多煨出来的菜肴,成为湘菜中的名馔佳品。

二十道湘菜经典菜品.doc

二十道湘菜经典菜品 二十道湘菜经典菜品湘西雷打鸭:选瘦肉型小麻鸭,先入红辣椒打成的味水腌泡入味,再加辣椒、花 椒等翻炒至干香,最后连油带鸭一起入蒸箱蒸透,鸭子先吐 出水分,再吸入辣椒、花椒的香气,最后在热油中回软酥透,成菜口味麻辣,干香不柴,是一道极富创意的新菜。批量预制:1、小麻鸭(毛重 2 斤)宰杀治净,剁成块。 2、鲜红小米辣1000 克、生姜块 200 克加清水 3000 克入料 理机打成汁,纳入盆中,再倒入啤酒一瓶、葱、姜、十三香 拌匀。3、将鸭块放入盆中汁水里,浸泡腌制 2 小时。 4、锅下色拉油 1.5 千克烧至六成热,加腌泡入味的鸭块 2 千克小火不停翻炒,去掉表面水汽,然后放入花椒500 克、干辣椒300 克、香叶、八角各30 克,继续用小火翻炒40 分钟,去掉鸭肉水分,然后加广东米酒300 克、盐20 克、蚝油 10 克,继续翻炒10 分钟,加适量白胡椒粉、陈醋翻匀。 5、将炒干的鸭块以及原油一起倒入盆中,盖上保鲜膜,入 蒸箱小火蒸90 分钟。宁乡口味蛇做法:主料:活蛇 1-2 条调料:植物油,盐,味精,辣椒酱,酱油,蚝 油,料酒,香油,生姜,大蒜,五香粉,香菜。制法:1.将蛇宰杀剥皮,去内脏,去皮,洗净后剁成 8 厘米长的段 备用。2. 在高压锅内放水约三分之一高度,将蛇肉和八

角茴一起放入高压锅,待安全阀跳动冒汽,约 6--8 分钟后关火。先煮再炒可以防止蛇肉不熟,祛除寄生虫。 3. 炒锅置旺火上,将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蛇段煸香,再放入 调料,旺火爆炒,出锅装盘,放香菜点缀即可。豉椒野菌原料:杏鲍菇 150 克,白玉菇80 克,小香菇 100 克,蒜片、水发黑木耳各30 克,肥腊肉丁20 克,姜片、葱段各 5 克,青椒粒少许。调料:永川豆豉 15 克、鸡汤 200 克、盐、味精、鸡油、葱油各适量。做法:1、把杏鲍菇、白玉菇分别改刀成段,小香菇从中间一分为二, 水发黑木耳撕成小朵。2、锅入葱油烧至 5 成热,下入肥腊肉丁小火煸出油分,放入姜片、葱段爆香,下入菌子, 加盐、味精翻匀,中火煸炒 3 分钟,待将菌子的部分水汽炒干,淋鸡油、撒蒜片,倒入鸡汤边煨边炒,待将鸡汤收干, 盛起菌子放入砂罐。3、锅入底油烧至 5 成热,下入永 川豆豉煸香,撒青椒粒炒香,倒入盛有菌子的砂罐中,将砂罐 放入蒸箱大火蒸 5 分钟,使豆豉的香味渗入菌子中,取出 走菜即成。株洲攸县血鸭 1 首先,要选择饲养40 至70 天左右的仔鸭,配料为:蒜瓣、毛豆子、黄瓜、茄子、鲜红辣椒和生姜丝。其次,杀鸭时用黄酒冲兑仔鸭的血浆。 再次,炀鸭脱毛。铁锅内放冷水和少量食盐,边加火使水升 温,边不停地用手搓鸭毛并翻动鸭子,而后把毛搓光。最后, 炒菜时要先炒熟毛豆子和辣椒等,再用茶油爆炒鸭仔肉,经

湘菜的发展史

湘菜的发展史 --09级旅游管理张越一历史由来: 湖南菜简称湘菜,从它自成体系以来,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声播海内外,并同其它地方菜系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烹饪这一充满勃勃生气的整体,凝成华夏饮食文化的精华。 湖南省境内人类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的有30000处之多,其中以洞庭湖平原地区和湘江河谷地带分布尤广,出土文物又以饮食器皿为多,可见饮食文化在湖南的悠久历史。 湖南古称“南蛮”,战国时境内主要居民为楚人和越人。当时饮食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已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不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一直沿袭到两汉。从《楚辞﹒招魂》中可以看到,当时湖南一带食物来源主要有种植物大米、小米、黄梁及野生水禽类野鸭、大雁、天鹅和甲鱼、乌龟等,烹调技艺主要有烧、烤、煎、煮、蒸、炖、醋烹、卤、酱10种,形成了酸、苦、咸、甜诸味,其中酸、苦很具地方特色。《楚辞释》中云:“大苦,豉也。”指两千年来湖南民间调味品豆豉﹔至今浏阳出产的豆豉仍闻名全国。 到了汉代,湘菜的地方风格已很突出。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竹简﹒食单》中对当时的饮食有详细的记载。《食单》中有精美菜者近100种,其中内羹一项就有5大类24种,另还有72种食物,如鱼肤,牛腰、鹿骈、濯鸡等。这时湘菜的烹调方法也发展到16种,羹、炙、煎、熬﹔蒸、溜、胎、脯、腊﹔炮、醢等,佐料主要有盐、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这时独具特色的酸味菜也很多,《食单》中就有酢莱和酸羹10种。 到了唐宋,中国封建社会已步入成熟期,这时饮食文化在形式上刻意求新,湘菜也不例外,浓、香、淡的风格已经确立。形式上对菜看不加很重的修饰,以求完整地保存原料的自然形态,并且都有说道。一条鱼象征连年有“余”,若有桂花鱼还有“富贵”的意思,以鸡代凤。以鹿寓“禄”,以羊为“祥”,龟鹤则象征长寿。这时的湘菜的菜单已按生日、婚丧、升迁等事分类,沿用至今。 明朝末年辣椒由南美移植中国,湖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多雨,土壤适宜辣椒长生,,而且辣椒具有驱寒,祛风湿的功效,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在湖南喜食辣味食品的人逐渐增多,湖商人嗜辣也渐渐出名。辣味菜也成为湘菜富有特色的部分,湘菜中的辣味有很多讲究。分为酸辣、麻辣、糊辣、油辣、香辣、脆辣、鲜辣、苦辣几种,其中与川菜不同之处,就是湘莱辣味莱忌糖。在湘菜样式上,辣椒还作为点缀材料,如名菜“麻辣仔鸡”就有尖红椒与青蒜装饰,使人见之思食。不过您到湖南旅游不用担心﹔现在湘菜宴席一般只有两道辣味菜,当然湖南家常菜仍以辣为主。 二现阶段情况: 近现代湘菜发展已很有规模,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国菜系之一。晚清至

中国饮食文化之八大菜系研究

中国饮食文化之八大菜系研究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1243班 姓名:赵莹 学号: 201307013052

目录 一、概述 (3) 二、形成因素 (3) 1、习俗原因 (3) 2、气候原因 (3) 3、烹饪方法 (4) 三、烹饪历史 (4) 1、宋代时期的烹饪历史 (4) 2、明代时期的烹饪历史 (4) 3、清代时期的烹饪历史 (4) 4、民国时期的烹饪历史 (5) 四、八大菜系的构成 (5) 1、鲁菜 (5) 2、川菜 (5) 3、苏菜 (6) 4、粤菜 (6) 5、闽菜 (6) 6、浙菜 (7) 7、湘菜 (7) 8、徽菜 (7) 五、全国六大饮食中心 (8) 六、中国小吃 (8) 1、四大小吃 (8) 2、八大小吃 (8) 七、饮食流派 (8) 八、第九菜系 (8)

中国饮食文化之八大菜系研究 摘要: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汉族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菜系,如东北菜、京菜、冀菜、豫菜、鄂菜、本帮菜、赣菜、客家菜、清真菜等菜系。 关键词:菜系八大菜系烹饪历史饮食流派 一、概述 汉族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用来制作各种菜肴。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除影响较大的鲁菜(山东)、川菜(四川)、苏菜(江苏)、粤菜(广东)、浙菜(浙江)、闽菜(福建)、湘菜(湖南)、徽菜(徽州)八大菜系外,还有东北菜(东北)、京菜(北京)、冀菜(河北)、豫菜(河南)、鄂菜(湖北)、本帮菜(上海)、赣菜(江西)、客家菜、清真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二、形成因素 1、习俗原因 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 2、气候原因 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

十大经典湖北菜以及数十款改良版

十大经典湖北菜以及数十款改良版 。湖北菜虽然不如川菜,湘菜,鲁菜那样出名,但是好吃的家常菜可不少。像清蒸武昌鱼、排骨藕汤等等,都是值得品尝的。1,武昌鱼-最鲜美 推荐理由:湖北两大名菜之一。因产于鄂州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其制法是:将鱼收拾干净,两面剞上兰草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装入鱼池内,相间地摆上冬菇片、熟火腿片、冬笋片、撒上猪肥膘丁、青豆、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将鱼汤滗在勺内烧沸,打净浮沫,加味精、鸡油、胡椒粉,浇在鱼身上即可。2,排骨藕汤-最养生 推荐理由:先将剁好后的排骨放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控干。再用油炝锅,把排骨倒入锅中炒一下,然后放入瓦罐中,加适量温水,煮沸后加盐。另将老藕削皮去节洗净,切成不规则的棱形。加少许盐生拌,待排骨煮至6成熟后,将处理过的藕倒进罐内,经搅动,继续煮沸,适当加盐,直至排骨肉烂藕粉,盛入汤钵时撒些葱花、胡椒粉。特色是肉藕香烂,汤汁鲜美。 3,酸辣藕带-最可口 推荐理由:这是鱼米之乡洪湖最特色的菜品之一:“藕带”。

藕带,又叫鸡头管,事实上就是还没有成形的藕,也就是最嫩的藕。其制法是:新鲜藕带洗净斜切成寸段,泡在水里以免变色。如果藕带偏老或不太新鲜,则需要去皮。红辣椒切丝备用。热锅下油,放入姜丝,干红辣椒小火煸至出香味。倒入沥过水的藕带和切好丝的红辣椒,快速翻炒,至断生,加入白醋,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4,珍珠丸子-最有味 推荐理由:珍珠丸子又名蓑衣丸子,是湖北省著名的汉族小吃。以糯米、薯粉、肉丁为主要原料制成。其风味独特、清香细嫩、鲜香可口。珍珠丸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料搭配着吃。5,沔阳三蒸-最丰富 推荐理由:沔阳三蒸又名沔阳粉蒸,即蒸肉、蒸鱼、蒸菜(可随意选择青菜、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同蒿、藕等数十种)。做法是取猪肉1千克(按口味选择肥瘦)切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厚3毫米的片,放入器皿内加盐,酱油少许,红腐乳汁,姜末,白酒少许,胡椒粉、味精伴匀腌渍约10—15分钟。然后用10克大米粉裹匀后一片片摆入垛笼内,加盖用旺火蒸约60—70分钟取出,翻扣盘内。另用1小碗放酱、陈醋、胡椒粉、味精、葱花、麻油,加少量热开水冲成卤汁,淋在蒸肉上即成。另二样做法相同。 6,红烧木琴鱼-最雅致 推荐理由:红烧木琴鱼又名“红烧瓦块鱼”,湖北天门人称为“红烧木琴鱼”。相传,此佳肴的创制与明朝文学家谭元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