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天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天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天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天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了解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感受它的音乐风格,热爱并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范唱,能够熟悉歌曲旋律。

3.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颤音、倚音、节奏型等记号,可以提升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并且在轻声高位的前提下熟悉、哼唱歌曲。

2学情分析
《天路》是一首歌颂青藏铁路的独唱歌曲。

这首歌,以其展现神奇的雪域风光、优美的藏族民歌的曲调,以及辽远、悠扬而深情的演唱为广大听众喜爱,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藏族歌曲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带有颤音、倚音、节奏型等记号,在感悟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的创编活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天路
用藏语“扎西德勒”向同学们问好。

并且找班长上前来,向他献上哈达:并说“扎西德勒”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是吉祥如意。

师:对了,那么,你们知道它又是哪个民族常用的语言呢?。

初中天路音乐教案

初中天路音乐教案

初中天路音乐教案1. 通过学唱歌曲《天路》,让学生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2. 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 体验带装饰音演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方式,感受乐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

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2. 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装饰音演唱。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好歌曲《天路》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一台钢琴用于伴奏。

二、课堂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天路》,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歌曲的音乐风格。

2. 教师简要介绍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对歌曲背景有所了解。

三、新歌教学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

2.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装饰音演唱技巧,并示范演唱。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装饰音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

5. 学生学唱曲谱,教师钢琴伴奏。

6. 学生读歌词,学唱歌词,教师伴奏。

7. 教师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比较,表达自己的喜好。

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对唱等)。

2. 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情感,进行演唱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自主搜集更多关于藏族歌曲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藏族风格歌曲,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天路》,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歌曲的特点,掌握了装饰音演唱技巧,并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

《天路》教案

《天路》教案

《天路》教案《天路》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天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路》教案 1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理解天路的含义。

3、通过学习,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天路的含义。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2、教师准备小黑板和多媒体资料。

课时设计:第二课时设计意图:通过听、读、悟、唱四个方面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使孩子们将自己动手搜集到的资料融入到文本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深刻感悟建成青藏铁路后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

让动听的歌、感人的故事和孩子们快乐的歌唱把这首诗歌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资料2、观看后谈感受二、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全诗三、悟课文:1、师问:你知道当时工人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修建铁路的吗?(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并感悟到当时环境的恶劣,修建的艰难。

)2、指明读2、3小节谈感想(1)生勾画出如果铁路修到我家乡,给家乡带来的变化(2)教师导读,生感悟青藏铁路建成后会带来的变化(3)从重点词盼望中感悟人们对铁路的渴望3、师汇报搜集的资料,并用一个老兵的故事感染孩子们的心灵4、男女生对比读第2和第4自然段,体会人们实现愿望的心情5、师加感叹词啊,生齐读第5小节。

让学生体会铁路修到我家乡,人们的激动与开心。

四、观看多媒体并齐唱《天路》五、拓展:由陆路、水路、航路、商路联想到知识的道路,祝福孩子们在通往知识的天路上快乐成长!板书设计:盼望天路看欢聚一堂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人间天堂《天路》教案 2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天路教案初中

天路教案初中

天路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表达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风光和藏族文化的热爱。

3. 通过欣赏《天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歌曲《天路》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2. 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

教学难点:1. 歌曲《天路》的高音部分。

2. 对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教师总结。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歌曲《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表达的主题。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介绍(15分钟)1. 教师介绍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服饰、建筑等。

2. 学生观看青藏高原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四、歌曲再次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再次欣赏。

2.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天路》所表达的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歌曲《天路》的喜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天路》,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同时加强对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天路》的曲式结构、调式特点和歌词内容;3. 了解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天路》;2. 能够分析并评价《天路》的艺术特色;3. 能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 增强对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认识;3. 提高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题、副歌等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

2.3 歌词内容讲解《天路》的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4 调式特点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包括五声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 收集有关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2. 准备《天路》的乐谱和歌词。

3.2 课堂导入1. 播放西藏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西藏的自然美景和民俗风情;2. 引入《天路》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歌曲学唱1. 教唱《天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2. 分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3. 合班演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

3.4 歌曲分析1. 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2. 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3. 分析《天路》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效果。

4.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天路》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

4.3 音乐创作评价学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初中音乐《天路》教案

初中音乐《天路》教案

初中音乐《天路》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聆听《天路》,体会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感受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唱、探究过程中感受歌曲情绪,体会藏族民歌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内涵,能够饱含深情的演唱《天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曲,体会歌曲寓意,感受藏族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情绪变化,感受歌曲蕴含的赞颂、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演唱歌曲《青藏高原》,请学生说一说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老师再进行总结。

(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之后,出示青藏铁路的图片,引出新课《天路》。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老师提问:歌曲中是如何描述这条“天路”的呢?(这条天路“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让藏族人民能够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把藏族文明带向各地)(2)老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想表达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赞颂、感激,感激共产党修建青藏铁路,歌颂青藏铁路带来的美好生活。

)2.深入了解(1)老师播放《青藏铁路》纪录片,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老师进行补充,并带领学生了解曲作家印青。

(印青创作了《走进新时代》、《江山》、《西部放歌》闻名全国)(2)老师播放作品,启发学生分析歌曲节奏旋律特点。

(节奏:歌曲首句使用了大切分,打破了原本的强弱规律,造成轻起拍的效果,叙述感比较强。

运用大量装饰音,波音和倚音,节奏自由,体现藏族民歌特点。

旋律:音调悠长,音域宽广)(3)老师运用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为歌曲分段。

(分为两个乐段:A段、B段)(4)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起伏变化。

(A段:情绪平静温和,描述了西藏的美丽景色,B段:情绪激动,结尾处推向情绪最高点,表现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5)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完整聆听歌曲,再次感受歌曲中藏族人民强烈的情感。

天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天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天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天路-人音版》作为一首经典的合唱作品,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次我们将以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为基础,进行《天路-人音版》的学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天路-人音版》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

2.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等。

3.学习基本合唱技巧,如声音的配合、起伏、节奏的控制等。

4.理解歌词的含义,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情感。

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与分析–仔细听歌并分析旋律、节奏、和弦等音乐元素。

–学习歌曲发音技巧,包括清晰发音、气息控制、音高掌握等。

2.声音配合练习–练习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以及声音起伏和音色变化。

–控制合唱的速度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

3.歌词理解与表达–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人文情感。

教学方式1.教师带头示范演唱并分析歌曲。

2.分小组或者全体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声部,逐渐整合成完整的歌曲演唱。

3.课堂上进行指导和反馈,纠正错误并提升演唱效果。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天路歌曲并进行指导练习,包括基本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第二课时:加强练习声音的配合,强化协调技巧。

•第三课时:理解歌词含义,练习歌词表达技巧。

•第四课时:整合课程进行总结和总演练。

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理解《天路-人音版》这首经典合唱作品。

2.学生在音乐元素分析和合唱技巧练习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提升。

3.教师通过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并帮助学生提高,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人文情感。

《第三单元 雪域天音 欣赏 天路》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雪域天音 欣赏 天路》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天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初中音乐课程《欣赏天路》学历案的主题为“感受民族音乐之美——西藏风情的《天路》”。

我们将通过欣赏《天路》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西藏音乐的独特魅力,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民族音乐元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听辨、模仿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评价任务1. 音乐欣赏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天路》的欣赏过程及对歌曲的理解,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音乐表现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歌曲的模仿、演唱等表现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天路》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 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民族音乐元素,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 音乐欣赏(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天路》,通过听辨、模仿等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天路》的感受和看法,分享彼此的见解和体验。

5. 总结反馈(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课后教师可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天路》的掌握情况,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民族音乐元素等。

2. 作业: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在家中再次欣赏《天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对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风格特点:过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两个乐段 歌词的疏密程度。 (2)体验两个乐段在相同的节拍速度上形成 的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
(二)再次聆听
1、学生思考,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并感受 他们之间的情绪区别。
2、分析旋律及创作手法
两段体结构
A
+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在走过相当长的荒原路后,火车开始缓慢上向爬升,即将进入雪域高原。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初中音乐欣赏天路教学设计
黄昏下的布达拉宫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 又有“雪域圣地”之美誉。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
天路
胡曹勒门
一、初听音乐 1、歌曲的速度、拍号、情绪、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 2、整体把握藏族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速度:中速 舒缓 情绪:高亢、感恩、深情 拍号:2/4+4/4拍 演唱形式:独唱
(1—8小节)
B
(10—17小节)
呈示、温和平静 的独白
全曲的高潮、核 心
3、音乐记号的学习和认识
倚 音
问题:学生说一说装饰音在四个乐句中所起的 作用?
装饰音起到的作用:
一字多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更 使歌曲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三)、聆听歌曲
轻声跟随音响演唱前两段歌词,并体会和尝试 用上波音、前倚音的使用
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海第青飞拔一长4藏 架6桥0铁于0的多路昆清米水第仑、河全一雪特长长 山大1桥1桥 下.飞。7-架-公清于里昆水的仑号河雪称山特青下藏大铁桥路
雄伟的玉珠峰脚下的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两旁绿草茂盛
铁龙横跨长江源头
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雪域铁龙 列车呼啸着带给这片神秘土地以遥远的问候
三、拓展、延伸、升华
听巴桑唱的《天路》,体会两个不同版本,对 比下原生态唱法与通俗唱法各自的特点。
四、教师总结
在崇山峻岭之间 辛勤忙碌的建筑工人
他们需要氧气瓶才能呼吸 但他们不是在做手术
天路的开拓者
7月1日11时20分许,由拉萨发出的 “藏2”次庆典列车通过拉萨河特大桥。
青藏铁路海穿拔4越600多多米年、连全长续11冻.7土公里区的里号称程青达藏铁55路0第公里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
——清水河特大桥
可动的歌人可曲的,西旋旋律里律抒特雪情征十域鲜分明高鲜《明原天,路西上》藏是的风一格不首典极型冻富突湖抒出情,。性音
乐素材简约凝炼。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 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听上去新 颖别致。 《天路》,是为青藏铁路写作的第一首作品。 这首歌曲的诞生传播伴随青藏铁路的建设竣工,走过 了整整5年的历程。原版首唱巴桑2001年开始演唱 (西藏军区文工团藏族歌手),真正把《天路》唱开 唱响的是韩红,她在2005年CCTV春晚上放歌,《天 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再见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