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问答题例解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语言的物理特性B. 语言的社会功能C.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D.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语法结构B. 语言的词汇构成C. 语言的发音机制D. 语言的书写形式3. 下列哪个不是语言学的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词汇学D. 化学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M. 词汇C. 语素D. 句子5. 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哪一方面?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意义C. 语言的书写D. 语言的语法6. 语言的词汇量是如何增长的?A. 通过新词的创造B. 通过旧词的淘汰C. 通过语言的混合D. 通过语言的简化7. 什么是语言的方言?A. 一种语言的书面形式B. 一种语言的口头形式C. 一种语言的地区变体D. 一种语言的官方标准8. 语言的同化现象是指什么?A. 语言的统一B. 语言的分化C. 语言的借用D. 语言的变异9. 语言的转换是指什么?A. 语言的翻译B. 语言的转写C. 语言的转述D. 语言的转换10. 什么是语言的语境?A. 语言的使用环境B. 语言的书写环境C. 语言的发音环境D. 语言的语法环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语言学的两大分支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语言的音位系统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3. 语言的语法规则包括词法规则和________。

14. 语言的词汇化是指________转化为词汇的过程。

15. 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________中的使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语言的交际功能。

17. 简述语言的规范性与变异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9. 论述语言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20. 请分析一种方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其对标准语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复习问答题_百度文库

语言学概论复习问答题_百度文库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认识考察语言。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人类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按照我们的教材给语言下一个定义就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 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1 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语言学概论精彩试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精彩试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开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根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开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如下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如下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6、如下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如下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如下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突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X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如下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如下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捐“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项选择题〔在此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语言学概论问答题

语言学概论问答题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1、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⑴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

①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效仿,才能进入语言系统,称为语言符号。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

②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团体使用语言的惯例。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

⑵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

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⑶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就会消亡。

如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例子。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些副语言都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因为⑴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而文字等依附性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⑵与体态语等独立性副语言相比,语言的表达功能最强,体态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表达功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表意也不如语言明确。

⑶语言的使用范围最广,而副语言一般使用范围有限。

电报代码等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即使是文字、体态语等使用范围较广的副语言,也不如语言适用范围那么宽广。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1)清音与浊音:[l]与[m]
(2)送气与不送气:[p]与[p']
(3)塞、爆音与擦音:[k']与[k]
(4)鼻音与口音:[m]与[p]
5.举例说明什么是句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有什么关系?
(1)例:“花红了”是主谓结构,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性可以对其中的主语“花”进行扩展成为“玫瑰花红了”。又如“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是主谓结构,里面包含着四层偏正结构,一层述宾结构。像这样的结构的层层嵌套,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结构规则的递归性。
(4) 书面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它要求句子结构完整、严谨、工整,符合语法规则和行文要求,在恰当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
(5)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
(2)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
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
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3)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
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④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
不同的读音。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
完全一致。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语言学概论试题1. 试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200字)2.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简要介绍。

(300字)3. 什么是语音学?试述语音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00字)4. 什么是词法学?试述词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00字)5. 请列举并简单解释语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200字)6. 语言学研究对语言教学有何意义?(200字)二、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1. 试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1) 多样性: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2) 普遍性:语言是人类共同的工具,几乎每个人都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流。

(3) 双重系统:语言既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它既具有内部结构,又具有外部功能。

(4) 动态性: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断发展演变。

2.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语音学、词法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听觉接收和知觉加工等方面的规律。

它分为音位学和音系学两个方面,前者研究语音的最小差别单元和它们在词汇中的组合规则,后者则研究语音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性。

词法学研究词汇的形态、内部结构和词义等方面的规律。

它包括词形变化、构词法和词义学等内容。

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规则。

它研究句子的组成成分、句子的类型和句子的句法规则等内容。

语义学研究词语、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它研究语言符号与其所指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范围。

它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语境的作用以及交际中的语义推断等内容。

3.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听觉接收和知觉加工等方面的规律。

语音的产生是指人类通过发声器官产生语音信号的过程。

它涉及到声带的振动、空气的流动以及口腔和喉部等器官的运动。

语言学概论试题集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集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语言的起源B. 语言的规律C. 语言的运用D. 语言的发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语法学C. 修辞学D. 考古学答案:D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A. 音素B.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4. 语言的交际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信息传递B. 情感表达C. 思维工具D. 娱乐消遣答案:C5.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的哪两个方面构成了语言系统?A. 语音和语义B. 符号和意义C. 语言和言语D. 语法和词汇答案:C6. 语言的音位学研究的是?A. 语言的语法结构B. 语言的语音系统C. 语言的词汇系统D. 语言的语义系统答案:B7. 语言的语义学研究的是?A. 语言的语音系统B. 语言的语法结构C. 语言的词汇系统D. 语言的意义系统答案:D8. 语言的形态学研究的是?A. 语言的语音系统B. 语言的语法结构C. 语言的词汇系统D. 语言的语义系统答案:B9. 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的是?A. 语言的语音系统B. 语言的语法结构C. 语言的交际功能D. 语言的语义系统答案:C10. 语言的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的哪个分支?A. 社会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历史语言学D. 计算语言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答案:人类语言2. 语言的三个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信息传递、情感表达、思维工具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______。

答案:语素4.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答案:规律性5.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的______和______构成了语言系统。

答案:符号、意义6. 语言的音位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

答案:语音系统7. 语言的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

答案:意义系统8. 语言的形态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问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问题详解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A. 历史比较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结构主义语言学D. 社会语言学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语言B.言语C.言语行为D.言语作品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A. 屈折变化B. 变换重音的位置C. 变化中缀D. 异根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7. [ε]的发音特()A. 舌面前高不圆唇B. 舌面后高不圆唇C.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D.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A. 都是成词语素B. 都是不成词语素D. “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C. “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A. 时范畴B. 态范畴C. 体范畴D. 数范畴10. 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A. 实物记事B. 图画记事C. 结绳记事D. 系珠记事11. 下列属于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A. 零形式B. 语序C. 外部附加D. 内部屈折12.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A. 土话B. 客家话C. 客套话D. 行话13. 以下四种语言中,跟汉语同属一个语系的是()A. 维吾尔语B. 日语C. 藏语D. 朝鲜语14. “阿Q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儿”中的“圆圆地”语义指向()A. 阿QB. 画C. 圈儿D. 没有指向15. 英语中的“impossible、incomplete、irregular词语素“im、in、ir”从发音上解释它们在形式上不同的原因是因为()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2分,本大题共10 分)1. 亲属语言:2. 历史比较语言学:3. 语流音变:4. 体:5. 克里奥尔语: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例解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来看,在集体劳动时,人类需要交流和协调,到了“彼此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就产生了。

语言诞生以后,它使社会经验能够传授、积累和保存。

当语言没有交际价值的时候,就会消亡;有交际价值时,他就会存在发展,可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

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都表现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

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必须依赖语言中的词和句子来形成。

没有词和句子,人类的思维就不可能进行。

其次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交流思想。

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用语言交流思想,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工具有很多,比如文字、身势语、旗语、灯光语、电报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但是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而且它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的时空限制。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产生后,也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旗语等其他交际工具,大多也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使用领域,范围相当狭窄,无法和语言的作用相比,只是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语言?答:人类从古到今,所说的话,造出的句子,多得无法计数,但是,只要我们对这种无穷无尽的话进行一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发现同一社会中不同的人所用的语汇材料和造句的规则都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

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大致有几十万条,数量尽管庞大,但终有一个限度;而常用的语汇材料,数量还要少得多。

如以汉语的字数计算,有二三千个左右就可以造出常用的句子,大致就能满足日常说话的需要。

计算机上使用的国标汉字是7700多个,现在通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字库也只有2万多个字,人们用这些字就能造出说话时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词,说出无穷无尽的话语。

组织这些材料、造出句子的语法规则的数量就更要少得多。

不同的话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规则。

这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语汇材料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语言的规则,掌握语言的运用。

3.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区别?答:语言虽然也是符号,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认识: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

语言符号形式是声音,即语音,而不是色彩、线条等形式。

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便捷;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的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另外,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

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一类。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

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以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

而其它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黄、绿三种色彩的变化,构成极其简单。

第三,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

语言符号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一般符号表达意义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至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

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

4.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社会现象是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

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大众服务,没有阶级性之分;第二,语言的结构要素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第三;语言产生在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也是没有阶级牲可言的。

5.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非本质的,没有逻辑关系的,完全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结果。

例如同样是“成本的著作”这样的意义,汉语普通话用语音shu 表示,英语用[buk]表示,这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伪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

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

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

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6.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答:语言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语言符号的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一个挨一个依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

在语言单位按线条排列时,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

7.怎样理解语言是一个层级装置?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这个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

这个层级装置保证了语言能够通过有限的单位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如图:音位→音节→音节的组合=> 语素→词→句子此图表明,语言首先分为两层:左边是底层,右边是上层。

“=>”表示转换中发生了质变。

底层是语音层,又分为三个级: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位,各种语言中的音位数目都很有限,通常在40个左右。

“→”表示组合。

音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众多音节,音节还能构成更多的音节组合。

这些音节组合为符号准备好了物质外壳。

上层都是音义结合体,也分为三个级。

最小的是语素,通常数目是几千个。

语素构成词,通常是几万个至几十万个。

词构成句子,句子的数目无限。

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从几十个音位,连跳数级,扩大到无穷。

新句子是现成材料的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规律可循。

使得表达不受限制,而新句子又似曾相识。

8.怎样理解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这个装置是靠组合和聚合来运转的。

所谓组合,即结合。

语言结构里的每个词、每个语音单位和意义单位都可以与另外一些词、另外——些语音单位、意义单位组合,组合之后各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

例如:“大”和“老虎”这两个词可以组成“大老虎”,也可以组合成“老虎大”。

这“大”和“老虎”之间就构成了组合关系。

很显然,组合的顺序不同,组合的性质亦大不同:“大老虎”中,“大’’在前,所形成的结构是偏正结构;“老虎大”中,“大”在后,所形成的结构是主谓结构。

可见,组合关系是在语言符号的线性基础上实现的。

同时,组合关系又是形成语言结构千差万别、表达内容由少变多、丰富多彩的基础。

所谓聚合,即替换。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叫聚合关系。

例如:在“老同志”这个结构体中,“老”就可以用“新”“男”“女”“小”等去替换;“同志”也可以用“手”“革命”“红军”“八路”“姜”“同学”等去替换。

这两个系列的各个成员既能相互替换,又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所以各个成员间就构成了聚合关系。

很显然,每替换一个成员,原结构体的语义便有所改变,因此,聚合关系也是形成语义表达多样化的重要基础由于语言中的每个成员都同时处于既可以跟其他成员相组合,又可以被其他成员所替换这两种关系当中,所以才使得语言这个装置运转起来,从而用有限的单位和规则来完成人类交际的无限需要。

9.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简要举例说明。

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三个原则:(1)对立原则:不同的音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时,彼此之间依靠这种差别能够区别意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

如普通话中的[t]和[t ]都能出现在[i]的前面,声调都是阴平,但所表示的语素意义不同:低—梯。

因此我们说普通中[t]和[t ]之间是对立的。

处在对立关系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某些音素,不能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中,也就是说,甲能出现的环境,乙不能出现;乙能出现的环境,甲不能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