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1、兴奋性: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

2、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3、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

4、运动后尿蛋白: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

5、碱储备:血浆中的NaHCO2(碳酸氢钠)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

7、运动后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8、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与的长时间激烈的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

9、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10、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11、超负荷原则:指练习的负荷要逐渐超过本人已经适应或已经习惯的负荷。

12、异常自身调节:指与神经、体液因素无关,由于心肌初长度改变而导致搏出量改变的一种调节方式。

1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性能的一种内在特性。

14、心电图: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

16、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7、最佳心率范围;使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

18、内环境:细胞外液生存的环境。

19、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20、运动性贫血: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Hb(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或HCT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暂时性现象

21、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2、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3、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24、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25、运动处方: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26、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27、排泄:机体将物质代谢产物、进入机体内的异物和有害物质以及摄入的过剩物质,经血液循环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8、中枢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与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动神经元放电频率及其同步的变化。

29、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30、运动动力定型:指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各有关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在大脑皮质中按照严格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出现,形成固定化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这种固定化的格式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31、稳态: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不断变化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

32、运动单位动员(运动单位募集):指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33、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

34、生物节律:在生物体内,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周而复始地重复出现,呈现节律性变化现象,称为生物节律。

35、延迟性肌肉酸痛: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优秀运动员,从事不适应的运动负荷或大负荷运动,运动停止后24-72小时,运动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酸痛,并伴随僵硬、肿胀和肌力下降等症状。

36、期前收缩(早搏):在窦房结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脏受到一次足够强的额外刺激,随之产生的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

37、动态牵张反射(腱反射):是由快速牵拉肌肉引起的,它的作用是对抗肌肉的拉长,其特点是时程较短和产生较大的肌力,并发生一次位相位性收缩。

38、激素: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物质称为激素。

39、运动性免疫抑制:长期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变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率上升。由运动而诱发的免疫功能降低现象,称为运动性免疫抑制。

40、反馈:在机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被调节的器官向调节系统发送变化的信息,而调节系统又可以通过回路对调节器官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改变其调节的强度,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

41、重力性休克:指当较长时间剧烈运动并骤停时,肌肉泵消失和重力作用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的现象。

42、减压反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延髓心血管,导致心迷走中枢活动增强,心交感中枢活动减弱,动脉血压下降。

43、补体:是针对抗原而产生的对抗性物质,也称免疫球蛋白

44、肾糖阈:肾脏能够重吸收葡萄糖的最高限值。

45、受体:是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46、解剖无效腔: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前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

47、脊休克:当人因外伤、车祸等原因脊髓被横断或动物试验时将脊髓横断后,断面以下的一切反射立即丧失,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无反应状态。48、水利尿: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排除多余水的现象。

49、阶梯现象:由于心率增加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现象。

50、运动生理学:是从人体运动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51、前馈:在调控系统中,干扰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受控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引起输出效应发生变化预测干扰、防止干扰,具有前瞻性的调节特点。

52、肌肉活动:指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肌肉组织所产生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53、能量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的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

54、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迅速的倒转。

55、静息电位:当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56、等张收缩:肌肉克服恒定负荷的一种收缩形式,由于不同关节角度杠杆得益不同和肌肉收缩长度变化的影响,在整个关节移动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所遇到的负荷是不等同的,收缩的速度也不相同。

57、离心收缩(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

58、向心收缩(缩短收缩):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并引起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

59、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60、肌电图:采用引导电极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电压变化的图形。

61、阈强度(阈值):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