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演奏技巧
吹笛子的技巧和方法

吹笛子的技巧和方法吹笛子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挑战性的乐器,无论您是孩子还是成人,学会这项技能都充满了乐趣。
如果您正在考虑学习吹笛子,本文将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您在吹奏这个美妙的乐器上取得成功。
1.正确的姿势好的姿势是吹笛子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您获得最佳的音色、音量和精度。
在吹笛子时,您应该坐在一张直背椅上,将脚平放在地面上,身体向前倾斜。
将笛子放在嘴巴中央,用左手握住笛身,使其呈水平方向。
右手可以放在键盘上,并保持放松状态。
2.正确的口型要吹出清晰、明亮的音色,您需要采取正确的口型。
打开嘴巴时,应将下唇向前推,略微紧闭上唇。
将笛子放在嘴巴中央,发出音色时,用气流将空气吹出。
3.正确的呼吸方式呼吸是吹奏任何乐器的基础。
在吹笛子时,您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吸气时,应用鼻子吸气,让气流尽可能顺畅地进入肺部。
吐气时,要用肺部的空气推动笛子发声。
注意,在吹笛子时,不能强迫自己用喉咙来推动气流,这会让您容易感到疲劳和不适。
4.掌握正确的节奏和节拍吹笛子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和节拍。
在学习吹奏时,建议您首先练习单个音符和简单的乐句。
练习速度应该缓慢,直到您能够准确地吹出每个音符为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您将能够加速演奏,并且掌握更复杂的乐句。
5.注意力集中学习吹奏时,您需要全神贯注,以确保每个音符都被完美演奏。
在吹奏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可能会影响整段曲目的演奏效果。
如果您发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可以尝试用一些令人放松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或冥想。
6.保持练习学习吹笛子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开始学习时,您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
不要放弃,保持练习,并对自己有信心。
练习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建议每天练习30分钟到1小时以提高技巧。
总之,吹笛子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挑战性的技能。
通过掌握正确的姿势、口型、呼吸方式等技巧,您将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吹笛手。
记住,练习、耐心和信心是学习任何乐器的关键。
祝您吹笛子愉快!。
笛子吹奏的超高级技巧有哪些

笛子吹奏的超高级技巧有哪些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乐器之一,笛子是我国文化遗产又是国乐的组成部分,其音色优美动听,是很多音乐爱好者的最爱。
但是,为了更好的演奏笛子,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发音技巧和演奏技巧,更需要掌握一些超高级的笛子吹奏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技巧。
一、轻柔气音气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笛子吹奏技巧。
而在气音的基础上,练习轻柔气音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好地表达情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受。
轻柔气音的演奏方法是:先吹短笛子吹头,发出气音,然后把嘴唇放平,轻吸气,使气体经过喉音器官发出声音,重复吸气和吐气的动作,便会出现柔和、连绵的轻柔气音。
二、倚吹倚吹是笛子吹奏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其演奏过程中需要把笛子口部靠在发声物上。
倚吹时,演奏者需要用手掌轻轻摩擦笛子发声物的边缘,产生激烈的共振,从而发出独特的音效。
三、半发音、微发音笛子演奏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音效,例如半发音、微发音等。
半发音指在笛子音高较高时,演奏者仅轻轻吹气,使得笛子发出微弱的和弦声,这样可以起到衬托、增强音乐效果的作用。
而微发音则是指在笛子演奏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发音技巧,让演奏者能够将笛子音符尽可能小的发出,以使整个演奏过程更加柔和。
四、震音震音是笛子高级演奏技巧中的一种,其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够把手握紧笛子,在演奏笛子时产生一种剧烈的颤抖效果。
演奏震音时,演奏者需要使用特殊的技巧,在吐气时短暂地发力,采用颤抖的姿势,使得笛子产生一种独特的效果。
五、吹气振音吹气振音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笛子演奏技巧,其涉及到吹气、振动、颤音等多种技巧。
具体来说,演奏吹气振音时,演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气息控制力度,并通过调整龙壳和空心柄的角度和位置使声音产生颤音效果。
这种技巧要求演奏者同时协调各项技能,是笛子演奏中的难度最高的一项技巧。
综上所述,笛子吹奏技巧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中,每一种新技巧的出现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产生的。
而要想更好地演奏笛子,除了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和演奏技巧之外,也需要努力练习各种超高级技巧,以推动笛子演奏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笛子演奏技巧

中国笛子演奏技巧中国笛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它的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发音准确性和调节技巧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笛子演奏技巧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学习中国笛子音乐。
一、吹奏姿势中国笛子的吹奏姿势对演奏的稳定性和表现力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的吹奏姿势应保持身体放松,站立或坐立直立,保持笛子垂直于地面。
吹奏者应将笛子的吹口放在嘴唇中央,嘴唇保持轻微张开,并让舌头自然抵住上齿,使空气呼出的方向保持稳定。
同时,吹奏者的身体和手臂应保持平衡,以确保演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发音准确性发音准确性是中国笛子演奏的关键。
发音包括声音高低、音色浑厚与否等方面。
通过正确的嘴型、指孔控制和气息调节,可以使笛子发出纯净、明亮的声音。
在吹奏过程中,吹奏者应保持舒展的嘴唇,并以舌尖控制气息的流动。
同时,通过手指按住笛子的指孔,改变气流的长度和速度,从而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在掌握了基本的音阶和音程后,吹奏者可以尝试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技巧。
三、调节技巧调节技巧是中国笛子演奏中的重要一环。
调节指的是根据不同音符的需求,合理地控制气流和音量,使演奏旋律更加流畅和自然。
调节技巧包括舌控、气息控制和音量调节等方面。
舌控是指通过舌尖的抬起或放下,切换音符的过程。
舌尖抬起时,音符会升高,舌尖放下时,音符会降低。
气息控制是指通过吹奏的力度和速度,控制气流的大小和稳定性,以达到音符的要求。
音量调节是指通过气息的控制和手指对指孔的调节,改变音符的响度和强度。
为了提高调节技巧的熟练度,吹奏者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练习,例如进行长音练习、音阶练习和歌曲演奏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吹奏者可以逐渐掌握各种调节技巧,使演奏更加精准和表现力更强。
四、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保证中国笛子良好演奏状态的重要环节。
吹奏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笛子内外的灰尘和污渍,保持笛子干燥和卫生。
同时,应定期检查笛子的吹口、指孔和调节装置等部件,确保其正常运作。
笛子吹奏八种技巧

笛子吹奏八种技巧笛子是一种具有悠远历史的传统乐器,凭借其悦耳动听的音色和独特的吹奏技巧,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笛子的八种常用吹奏技巧。
1.推气:推气是笛子吹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也是吹奏笛子时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在吹奏笛子时,吹奏者需要将空气通过唇间缝隙吹入笛子,产生声音。
推气的力度和速度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和音质的明暗。
2.啸音:啸音是一种特殊的笛子吹奏技巧,通过控制气流使笛子发出明亮的高音。
吹奏者需要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发音点,使空气以较高速度通过缝隙,产生如鸟鸣般的高音。
啸音要求吹气稳定,呼吸均匀。
3.颤音:颤音是笛子演奏中常用的装饰性技巧,通过改变气流的速度和力度使音准上下浮动,创造出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颤音程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但要保持音准稳定。
4.装饰音:装饰音是指在演奏过程中加入的一些额外音符,用于装饰和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常见的装饰音包括连续音、滑音、颤音、圆音等。
吹奏者需要掌握各种装饰音的技巧和应用,使其在演奏中更加灵活自如。
5.转调:转调是指在演奏过程中将乐曲的调式转换到不同的音区中演奏,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转调可以通过改变吹奏笛子的音孔的覆盖方式来实现。
吹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转调的技巧,确保演奏的音准和音色的一致性。
6.知音:知音是指通过吹奏笛子发出简短的声音,传达一些简单的语言或信号。
吹奏者可以利用不同的技巧和力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知音效果,用于音乐表达和交流。
7.呼吹:呼吹是一种特殊的笛子吹奏技巧,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发音点,使空气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笛子缝隙,产生短促的音效。
呼吹要求吹气有力而均匀,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呼吹技巧和应用。
8.和声:和声是指在演奏过程中以和声的方式演奏多个声部,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吹奏者需要掌握各种和声技巧,如和声分解、和声填充等,以便实现乐曲的全面表达。
以上就是笛子吹奏的八种常用技巧。
在学习吹奏笛子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将会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传统乐器笛子的演奏与欣赏

传统乐器笛子的演奏与欣赏笛子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悠扬,既柔美又高亢,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中国的古典音乐以及民间曲艺中,笛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笛子的演奏技巧和欣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一、笛子的演奏技巧演奏笛子需要熟悉其特点和技巧。
首先是正确的吹奏姿势。
拿起笛子时,应使吹口正对笛子吹孔,并将笛子稍微倾斜,以方便吹奏。
吹奏时,嘴唇要紧贴吹孔,用气息吹出旋律,同时调节气息的大小和速度来控制音调的变化。
其次是指法。
笛子通常有多个吹孔,每个吹孔代表不同的音符。
演奏时,需要用手指按住相应的吹孔来改变音高。
初学者应先学习基本的指法,然后逐渐掌握更复杂的技巧和音阶。
最后是技巧的练习和表达。
演奏笛子需要良好的控制力和呼吸技巧。
练习时要有规律地进行吹奏和放松训练,逐渐增加演奏的难度。
同时,在演奏时要注意表达情感,通过音色的变化和音乐的重点来传达出音乐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笛子的音色与表现力笛子的音色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它的发声原理是通过气息在吹孔上切割空气流产生共振,产生音符。
笛子的音色柔和、纯净,能够表达出悠扬的旋律和恢弘的乐章。
笛子在演奏中有许多独特的技巧,例如发音、滑音、颤音等。
这些技巧能够为音乐增添更多的表现力和情感。
在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轻柔的吹奏、断续的音符、变换的音色等手法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三、笛子的曲目欣赏笛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曲目。
在古典音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笛子独奏曲,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这些曲目旋律优美,表达细腻,能够让人沉浸其中。
在民间曲艺中,笛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京剧、评剧等曲艺表演中,笛子常常用来伴奏和独奏。
它不仅能够为演出增添音乐的氛围和情感,还能够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形成音乐的高潮和迭起。
除了传统的曲目,如今也有很多现代曲目使用笛子进行演奏,将其与不同风格的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吹响笛子的方法与技巧介绍

吹响笛子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许多笛子的初学者朋友拿起笛子总是吹不响,那么如何才能把笛子吹响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吹响笛子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吹不响笛子的原因一、最初级的吹不响的原因1、贴笛膜的问题:初学者有些不清楚笛子需要贴笛膜,或者知道要贴膜,但是不知道贴哪里,怎么贴。
2、不清楚笛子的指法,吹哪个孔,按哪个孔。
3、笛子在运输过程中裂了,但是买家没有发现。
二、进一步竹笛吹不响的原因1、有些买家,笛膜贴好了,而且也是按照笛子指法来按孔,对着吹孔吹。
但是还是吹不响。
一般这种情况,是因为吹的时候口的位置和吹孔不是很一致。
或者吹气的角度不是很精确,导致气息无法进入笛子的吹孔,最后吹出来声音不够响亮。
2、竹笛指法按的时候,因为是初学,不是太熟练,所以有些音孔没有按严实。
按指孔的时候,要用指肚按孔,不能太用力,动作僵硬了,会导致笛子握得不准,吹孔位置偏差。
解决方法:只有一条,平时多练,可以对着镜子看自己唇和吹孔的位置。
吹响笛子的训练方式1、吹响笛子。
(不按孔,念“雨”的嘴型,气息成为一束,垂直于吹孔平面向下吹奏,就好像小时候吹笔筒一样。
)2、按音孔从上往下(笛头往笛尾方向),依次按孔,并吹奏出筒音(低音5)。
3、按音孔全按,吹奏出筒音(低音5)。
4、学习筒音作低音5的指法。
(低音和高音比较难吹奏,注意正确的训练方法。
)5、训练简单乐曲《小星星》、《红河谷》、《茉莉花》、《彩云追月》、《康定情歌》等。
6、训练长音。
(长音用C调笛练习,笛子太小,达不到长音的训练要求。
)7、练习乐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枉凝眉》、《牧羊曲》,这些乐曲旋律舒展,比较适合练气。
(检验长音是否达到训练要求)8、训练气震音。
(也可以在乐曲中进行练习,单独用音阶来训练也行。
)9、练习乐曲《紫竹调》(笛子)、《葬花吟》(箫)。
10、学习颤、叠、赠、打及南方风格的演奏。
学习乐曲《姑苏行》、《梅花三弄》、《小放牛》、《欢乐歌》等。
吹笛子有哪些正确的吹奏方法

吹笛子有哪些正确的吹奏方法吹奏笛子的口形与笛子发出的音色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吹奏方法出来的音色是截然不同的,那么笛子的吹奏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下吧!笛子吹奏方法(一)演奏姿势吹笛子首先要讲究姿势正确、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仪表;二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姿势分立势和坐势两种。
在个人练功和上台独奏时采用立势,即两腿宜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呈外八字形;一脚稍前,另一脚稍后(右边持笛者,左脚在前,左边持笛者,右脚在前),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身体稍微侧向右方(左方持笛者侧向左方),面向正前方,两眼平视、头正、肩平、挺胸、收腹、双手持笛,两时自然下垂;用右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按住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大拇指托于笛身下方(即食指与中指之间的下方),小指轻轻按在笛身上;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按住笛子的四、五、六孔,大拇指托在笛身下端食指对面稍靠上的地方(以舒服、放松为准);小指也轻轻按在笛身上,这样用左右两手的小指和大指就能将笛身持住。
在吹曲笛和更大的低音笛时,也可用左手的食指第三节下端靠大拇指一侧和小指一起与大拇指相对将笛持住。
用这种方法持笛,在右手进行飞指抹音时,即使左手三孔全打开,笛子也不会动摇。
在合奏和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势。
坐势要求上身和立势相同,椅子高低要适度,以免妨碍吹奏和呼吸。
坐时最好不要架腿,两腿自然分开才能坐得安稳。
持笛方向在左边右边都可以,但加键笛和国际上波姆按键系统都是以右边为准制作,初学者还是以右边持笛为宜。
(二)呼吸方法呼吸是人体生理的正常活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者非常重要,方法不对既不能吹好笛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方法正确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不但能很好地演奏,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扩量,使人体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
腹肌和横膈膜的运动能促使肠胃的蠕动,增强食物的消化,促进人体的健康。
呼吸的生理机制由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以及由此引起的肺被动地扩张(吸气)和回缩(呼气)而实现。
笛子技巧知识点总结

笛子技巧知识点总结一、口型和吹奏技巧1. 吹奏姿势:正确的吹奏姿势对于演奏音色的美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演奏时,身体要端正,坐姿或站姿要舒展,两脚要分开与肩同宽,使带有重量的上半身稳固地压在大腿之间。
手握筚箩要自然,手指要稍弯曲。
吹奏时,笛子要平稳端正,口径与面部微笑上扬,两颊要稍微鼓起并闭合牙关,舌头要前倾使主音孔紧密地封住。
2. 呼吸控制:演奏笛子时要注重呼吸的控制。
要学习深呼吸,并注意吸气过程中牙齿要微微分开,使两颊略鼓,同时吸气,然后闭合牙关,舌头前倾使主音孔紧密地封住,使气息控制在右颊容器中。
演奏和发声时注意连续的呼吸,避免断续的浅呼吸。
3. 发音技巧:笛子的音准和音色完全依靠唇舌筋齿呼吸等发音部位来完成,唇部的活动作用在全体吹管乐器中尤为重要,其他各部位也要密切配合,这些都要靠吹管演奏者口腔的主动调节能力来完成。
因此,发音技巧是笛子演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掌握。
二、音域和音色的控制1. 音域的掌握:笛子的音域分为中音C-D5的3个半音组和高音D5以上的音区。
在演奏时,需要根据乐曲要求和音调的变化来控制音域,比如在演奏高音部分时,要提高吹气速度,加大气流,使得高音清晰、响亮,同时保持音色的统一和稳定性。
2. 音色的调控:笛子的音色变化是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之一。
在演奏中,要根据乐曲的要求,通过控制呼吸的力度和吹气的速度,来调节音色的明暗、轻重和变化。
比如在演奏中做到音色的柔和悠扬,要控制好呼吸的力度,吹气的轻柔程度,使得音色的表现更加细腻动人。
三、音准和节奏的控制1. 音准的训练:音准是笛子演奏中需要不断训练和提高的一个方面。
在演奏中,要注意准确控制音高,保持音调的稳定性,同时要能够在音乐刻度和乐谱上准确的演奏出所需要的音符。
2. 节奏的掌握:节奏是乐曲中的灵魂,也是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演奏时,需要准确的掌握乐曲的节奏,保持稳定的节奏感,同时在演奏中要控制好节奏的变化和转折,使得整个乐曲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子的演奏技巧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6 的叠音相当于717 6 一般。
6 是主音,而717 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
也称导音。
◆吐音(T):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
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
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
):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
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
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
有上历音(/)、下历音(\)之分。
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
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笛子基本功进阶(上册)基本动作进阶1.0简体版2003/01/13初版作者:隆中隐前言任何一个实践观念的归纳,是需要透过实践证明与经得起批评辨证的考验。
小弟是一个业余的吹笛者,摸索了一段不短的时间。
希望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进步,也希望学习的成效能够分享后进。
这个论坛不乏专业与业余同好,有请大家对于这篇连载文章给予必须有的专业批评指教,谢谢。
=============================================================第一章【论口风细如针】口风要细如针,并且能够发出透亮的音色,又要持续长音。
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和训练。
首先我们要知道,笛子的发音原理是边棱效应,是气流柱被吹孔切开而产生音响。
好比说大风吹着紧闭的门窗会产生咻咻咻像鬼叫的声音一样道理,因此,只要细小的空气柱被切开,笛子就会发出声音。
也就因为不需要运用到很多的空气,所以大师们就能把音吹的很长。
所以为什么练习跑步和吹好笛子没有绝对关联就是这道理。
因为口风太粗太费气,长音一定吹不长。
这就是口风细如针的道理了。
因此长音不是盲修瞎练,一定是方法搞清楚了才练的出来。
第二章【自然的深呼吸法】刚学笛子的时候,常听到说要用丹田呼吸,这对于我这一个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难理解。
丹田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很少人真正了解丹田是什么部位。
查了中医学的书上,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其实我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后来慢慢的求教、学习、摸索、查资料,才稍微搞清楚,丹田呼吸就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就是以横隔膜升降的力量来吸气与吐气。
我们看婴儿刚出生时,由于胸肌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婴儿呼吸时胸腔无法动作,只会看到腹部的起伏,这个就是横隔肌的作用。
运用横隔膜呼吸,呼吸的程度会比较深。
实务上,这也就是王次恒老师所说的深呼吸法。
以横隔膜深呼吸法来吹笛子,如果口风如针与边棱效应发音的要点做的确实,发出长音所需要的”能量”就很足够了。
因为没有比这种深呼吸方法能够吸入的气体体积还多的了。
学习这样的呼吸法要注意的是,自然的吸气与自然的吐气。
如果全身很用力的吸气,那很容易使自己受伤。
学吹笛子千万不要贪吸气,贪吐气,我就遇过一位老先生跟我承认,他就是这样练到吐血,从此就不能吹笛子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气吸的很饱的状态下,全身是紧张的状态,如果在勉强用力,一定会伤到自己。
所以练习腹式呼吸,要应乎自然,很轻松的吸气,很轻松的吐气。
在应用上,难度很高的乐曲,是需要适度的自然放松下才能办到。
因此,这里就可以下一个小结论了。
在未来必须克服高难度技巧与维护身体健康两大最高指导原则之下,”自然的深呼吸”就是吹笛子的重要基本动作了。
第三章【边棱效应发音法及音色的确立】笛子的发音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工作,很多朋友练笛子的时候都很用力的吹,很费劲的吹可以吹的很大声,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很好。
一来也吹不持久,不一会儿人也累了﹔二来音准也容易跑掉。
所以建立省力省气效率高的发音模式就来的很重要了。
如何发音?将口中吹出来的空气柱,准确的击向吹孔边缘,一半的气流切进笛子管壁里面,另一半就让它跑出外面。
气流必须被切开,才会发出声音。
这就叫做边棱效应。
如何省力?轻松自然的深呼吸就可以了。
如何省气?口风细一点就可以了。
但问题要如何有效率??这个就有技巧了。
这必须借助一下镜子和自己的耳朵,用镜子看着自己嘴唇与吹孔的接触点,让极细空气柱的”气击点”准确的打在吹孔边缘圆弧线的中央位置。
然后闭起眼睛,一边吹一边稍稍移动”气击点”的位置,用自己的耳朵去分辨音色的变化。
这时候将会发现到一个极省力且音色极为透亮的一个集中点。
如果您喜欢这种音色,练习并巩固它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
自此则确立日后灵巧的发音方法及优美的演奏的音色了。
第四章【灵活的盖孔模式】初学吹笛一年左右,通常又会发生一个严重障碍,就是手指不灵光。
首先我们要探讨几个重点。
==========================================1.有效率的盖孔是很适当的将手指”放”在孔上,巧妙的运用手指面积比较宽的指腹(有些名家会用面积宽的指节盖孔)刚好足够把孔给”封”住。
2.所谓按孔,不是很用力的将手指”按死”在孔上,而是手指类似在孔上作”轻轻拍打”的动作,在”打中”孔的那一瞬间,恰好把孔给盖住了。
3.手型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僵硬的持笛手型,势必影响手指运行的灵活度。
但适合的手型并没有一个定型,因为竹笛有高低长短,人的手有大有小。
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手型呢??唯一可以确立的关键,就是在于持笛之后,手掌与手指的肌肉只要能够相互协调且不相互牵制,就是一个良好的手型。
========================================== 如果基本上掌握住了以上的要点,手指的按孔动作就可以灵巧许多。
第五章【舌头动作的探索】吐音是笛子最常用的基本技巧,关键使用在于舌头的动作。
但是人性的弱点,常使得吐音变的困难,因为人们希望他能够吐的很快,却又使错了劲。
初学吐音不久只见口水乱飞,舌头和手指的动作硬是对不上来。
心中只能不住的感叹:”笛子真是难学”我们试着来找出问题所在==========================================1.吐音的声音来源,归于基本面还是空气柱撞击吹孔,而不是舌头用力的动。
所以舌头用太大的劲,对吐音一定造成破坏。
2.舌头大力的吐,不只是破坏吐音,也破坏了速度。
终归一句话”轻则灵,重则拙”==========================================因此结论是”舌头动作要轻”第二个观念的探讨是,舌头所扮演的角色。
先来看看吐音的结构。
吐音和长音的不同是,一个有用舌头一个没用到舌头。
所以就明白的看出,舌头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长音切成一段一段的短音。
因此,舌头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舌头的任务1.切断长音,使线状的音变成点状。
2.不负责强弱,音乐的强弱由呼吸动作负责,也就是空气来负责。
你瞧,其实舌头只负责断音而已,所以舌头想要慢吐快吐就变的困难度降低下来了,而且因为不用很用力的吐,口水当然也不会吐的满天飞啦。
所以又找出一个结论是”舌头负责断音,而且它只干这事”第六章【高音不需要用力吹】刚学笛子的前两年,我吹高音的时候都是硬吹上去的,声音不稳定,而且很刺耳。
启蒙老师为了不让学习复杂化,也说,吹得出来就行啦。
但是学的越久就发现,别人吹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心里就想一定还有我没弄懂的道理与方法。
想要轻松吹高音,首先要排除高音发音的乐器障碍==========================================1.笛子本身一定不能有问题。
通常管壁过厚的笛子,高音很难发出,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使用管壁太厚的笛子,不仅仅高音区,其它音域的共鸣效果也不佳。
2.笛膜必须确定是贴好的,没有张力不平均的现象,也不要过松,不然高音很难发得出来。
==========================================其次再来排除个人的障碍==========================================我们拿起笛子来试试看,先吹个中音,再吹个低音,别忘记运用边棱效应的发音原理,这时候只要将口风缩小,然后你会感觉嘴唇承受气压变大,高音就能轻松发出。
==========================================为何只是口风缩小就能发出高音?气体动力学有一个定律叫做”都卜勒效应”,气体分子因为通过的口径变小挤压,气体的流速便自然而然的变快,而使得音准提高八度。
腹部鼓动气体的压力一般是不变的,除非笛子本身高音不好发出,才需要多用一点腹劲,不过通常这样的笛子,我是不使用的。
所以结果很单纯,我们只是将口风变小而加快的流速,而做到了高音区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