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人物简介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本课作者沈重简介

【沈重】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浙江吴兴县人。
中共党员。
194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
同年参加革命。
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
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重庆市军管会文管会文艺处成员,西南文联《西南文艺》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四期学员,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红岩》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峨眉》编辑,四川省文联《四川文艺》、《四川文学》及《现代作家》编辑、作品组负责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副院长,编审。
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第二、三、四届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1、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2、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年级上册3年级起点人教版语文各个课文作者

6年级上册3年级起点人教版语文各个课文作者摘要: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基本信息2.各个课文的作者简介3.对这些作者的课文的解读和分析正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基本信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是按照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六年级学生。
这个版本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等能力,使他们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各个课文的作者简介】本册教材的课文作者包括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以下是一些课文作者的简介: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藤野先生》通过讲述自己留学日本的经历,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茶馆》以北京市井生活为背景,通过茶馆里的人物和故事,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
3.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作品《天上的街市》以天象为题材,寓意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鸟的天堂》描绘了作者在南国热带丛林中与鸟儿亲密接触的生活,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对这些作者的课文的解读和分析】1.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讲述作者留学日本的经历,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
这篇文章也展现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充满信心。
2.老舍的《茶馆》以北京市井生活为背景,通过茶馆里的人物和故事,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
这篇文章展示了老舍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以天象为题材,寓意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文章通过对天上街市的描绘,展现了郭沫若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了人们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花之歌作者纪伯伦简介素材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花之歌作者纪伯伦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纪·哈·纪伯伦,黎巴嫩人、画家,被称为“艺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其作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
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
后随家庭移居美国。
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
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
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
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1。
2020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词人简介辛弃疾素材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八单元 第25课《好的故事》作者鲁迅简介

【鲁迅】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人物影响文艺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
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
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人物画像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人物画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是一个以“人物画像”为主题的单元,主要介绍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以下是该单元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描述:
1. 祥子: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为了生计来到城市拉车。
祥子形象健壮、朴实,同时又带着乡间的憨厚和单纯。
他有着执着的性格和追求,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却在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残酷下逐渐失去了梦想。
2.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现实中的科学家,她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端庄、优雅,拥有着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居里夫人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还展现出了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刘伯承: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将领,被誉为“军神”。
他勇敢、坚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
刘伯承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的智勇双全和出色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4. 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是《红岩》中的小英雄形象,他机智、勇敢,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
尽管年纪小,但小萝卜头在狱中传递信息和情报,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的形象展现出了少年儿童的纯真和勇气。
这些人物画像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铁凝简介

【铁凝】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生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卷本《铁凝作品系列》。
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10余项。
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课后拓展名言名句: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徐特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今天你所翻的一页页书,就是你明天你所数的一张张钞票。
最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本课作者梁衡简介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
曾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
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荣获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学习励志名言~~~~~~~~~~~~~~~~~~~~~~~~~~~~~~~~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
不要抱怨,不要等待。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
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人物介绍
孙权(182-252) 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政治家。
吴大帝。
字仲谋。
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父孙坚。
跟随其兄孙策征讨江东。
汉建安五年(200)孙策死,继统江东地区,得到张昭、周瑜、程普等人辅助。
他广揽人才,鲁肃、诸葛瑾等为其宾客。
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沿江而下,孙权摈弃群臣归降之议,联合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
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依靠长江天险,多次击退北方曹魏进攻。
曹丕代汉建魏,孙权表面臣服称藩,争取时间巩固政权基础。
黄武元年(222),接受魏封号,称吴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州)。
黄龙元年(229)称帝,建都武昌,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先后统治江东50多年。
通过消灭各支割据势力,平定、降服少数民族山越,所辖由江东扩展到相当于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
汉末以来,这些地区处于分裂状态,自此重归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为维护吴国鼎立之业,孙权采取联合蜀汉,共御曹魏的基本方针。
其后因夺取荆州,杀死关羽,双方失和,刘备率军复仇,爆发夷陵之战,大败刘备。
后由于抗击曹魏的需要,吴蜀同盟重新恢复。
吴、蜀的长期和好,牵制了曹魏的进攻。
孙权任用渡江南来的豪族势力,同时对确有才干而出身贫贱的寒族也不拘一格,注意拔擢。
孙权通过保护私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来发展经济,允许将世袭领兵,其佃客免除徭役、兵役。
孙权大权独揽,用法严峻。
晚年,吴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太子和与鲁王霸相互攻讦,朝臣也分为
两派,酝酿着统治的严重危机。
他断然废太子和,杀鲁王霸,用严刑峻法处置一批朝臣,另立子亮为太子,矛盾得以缓和。
谥大皇帝。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
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
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
幼丧父,有壮节,好为奇计,喜击剑骑射。
他与周瑜交好,孙策经营江东,他与周瑜同归之。
孙策死,他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所敬重。
赤壁之战前夕,他力主与刘备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后,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把南郡暂时让给刘备。
周瑜死后,孙权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统兵,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
鲁肃死时,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
蜀国为他发哀。
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