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

①不久之前的报纸披露,某些名流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人们可以从繁体的汉字之中读出古人造字的匠心,例如“愛”之中包含了“心”,“親人”必须相见,如此等等。繁体汉字的阅读和书写犹如拜谒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有机会再次向祖先表示由衷的敬意。

②当然,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反驳的声音迅速传来。繁体汉字笔划繁杂,孩童的识字必须耗费巨大的精力,甚至有可能畏难不前。一些人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先生们,请默写“簫、齊、鸞、齡、靈、叢、釁”这么几个字,感觉如何?

③如果允许插嘴凑趣,我愿意追加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使用篆书书写。篆书不仅更为接近古代的象形文字,形象直观;而且,篆书的历史更为久远。繁体汉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不能抱怨这种要求的刁蛮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罢了。

④相信我——提出篆书书写的意图并非制造某种夸张的调侃,而是再现文字史的概貌。篆书构成了文字史的第一个鼎盛期。众所周知,繁体汉字的流通大约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事实上,文字史内部另一个更大的转折是篆书退出日常的书写领域——时间大约是汉魏之际。我想指出的是,从篆书开始,或明或暗的汉字简化运动几乎始终活跃于文字史之中。总之,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

⑤我不想纠缠每一个字的简化方案,也不想谈论隶书之后诸种字体性质各异的简化特征,我真正兴趣的问题是:那些名流为什么未能察觉文字史内部如此明显的演变倾向——为什么未能察觉,恢复繁体汉字恰恰与古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

⑥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历史曾经将一笔又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转交给后人。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

⑦偶尔能听到一种舆论:我们这个民族温柔敦厚,拘谨含蓄,很少显示出蓬勃的创新冲动。这种观点显然不对——一个没有创新冲动的民族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但是,多数人愿意承认另一个特征:我们这个民族崇尚古人,尊重传统,敢于自我作古、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太多。对于某些人说来,古人的辉煌业绩时常悄悄地转化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牢笼。这时,一个问题愈来愈尖锐: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

⑧我想更多地提到“古人的创造精神”。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巨。创新不是单纯地依靠灵感、聪明和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创新还包含了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创新意味着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为什么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历史条件的改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诱因。公务文字交流数量的急剧增加,书写工具的改变,这一切无不迫切地召唤另一种更为便捷的新型字体。这时,文字创新及时地赢得了一个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汉字简化存在相近的理由:文字交流的规模前所未有,书写工具的日新月异,大众的识字如何更为容易,孩童如何启蒙教育——这时,汉字的简化成为一项疏通瓶颈的文化工程。尽管如此,对于许多人说来,一个小小的不适已经足够瓦解创新的冲动。

⑨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至少可以从文字史的演变察觉,古人曾经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积极互动。如果想到的仅仅是恢复繁体汉字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没有意识到隐藏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背后不懈的创造精神,那么,这种做法业已迹近于买椟还珠了。

⑩许多人已经熟悉了李鸿章的形容:现代社会的降临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种剧烈的震荡纷至沓来。这时,古人的现成经验显然不够用了。期求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的古人完整地解答当前遭遇的问题,只能证明我们的平庸和懈怠。古人的业绩属于过去,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毋宁是: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

11无论是争辩汉字的繁简还是别的主题,“古人的创造精神”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首要内容。(有删改)1.根据文意,第③段“相同的逻辑”表明篆书与繁体字都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2分)

2.联系全文,下列有关“繁简之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繁简之争不仅是选择汉字形体的争议,更显示出思想观念的差异。

B.主繁方从汉字的文化内涵角度强调恢复使用繁体字利于传承文化。

C.主简方从书写的便利实用角度强调简化繁体字与传承文化不冲突。

D.繁简之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恢复繁体汉字,因而是全文的中心话题。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⑧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我们稍作计算即可明白:现今每天文字交流的巨大数量

②当然,这个文化工程已经为中国古籍的研习或者书法艺术保留了繁体汉字的特殊区域

③但是,许多人仍然感到了不适,似乎是某种熟悉的感觉遭到了破坏

④如果每一个字的平均耗时增加0.1秒,整个社会必须增添多少成本

⑤必须承认,这个文化工程的开启需要胆魄和非凡的勇气

A.②⑤①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4.概括第④段的大意。(2分)

5.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6.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试分析下列事例所体现的“创新精神”。(4分)

近几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如淘宝、京东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

吻如刀割

内尔明·伊尔迪里姆

(1)嗨,我是萨米。不用冥思苦想我们在哪里遇见过。我们素未谋面。

(2)我是萨米,今年16岁。童年的我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船长。我常常梦见旗子、桅杆,还有救生艇入海的咯吱声等,我梦见自己身着雪白制服站在桥上。暴风雨会不时袭来,大海会愤怒地咆哮,那汹涌的波涛如同挥舞斧头的强盗般冲击甲板。船上一片狼藉,我自然会快速上去查看。听起来甚是自负,但我就是充满英雄气概,我就是有能力让最狂热最暴躁的大海卑躬屈膝。

(3)为了缓解乘客的恐惧,我会漫步在甲板上,抚摸孩子们的头发,询问老人们的健康,为年轻女士点燃香烟。我会伏在船的栏杆上和鱼儿对话,看着城市灯光照亮了远方的海岸,憧憬着把船泊在前方等

待我的福地。港口城市热切地召唤着我,把隐藏在其闪烁灯光下的财富放在我的脚前。我会向着灯光满速前进。就在我即将抵达甜蜜梦境中的海岸时,耳旁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醒醒,早上了。”

(4)我会起床祈祷:亲爱的上帝,即便我永远成不了一个船长,至少赐予我一次乘船远航的机会吧。当我能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我会抱怨上学仅仅为了去解决“浴缸里有多少升水……”这样的问题。我会在早餐时把梦境复述给母亲听。她一边笑意盈盈地倾听,一边在面包上涂上橘子酱。那样的年代里我们餐桌上有橘子酱,母亲的呼吸温暖着我们的壁炉,真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5)然后我长大了,那个名曰战争的东西在我的小镇爆发。它改变了城市之光的颜色。闪烁着对生活热情的那些灯光一个又一个地熄灭了,让位于葬礼上的悲伤油灯。夜晚落在我们身上的是炸弹雨,而不是流星。一场大火让我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火焰吞噬了很多人,我母亲是其中一个。如同地狱的火焰烧毁我的家人、我们的房子、我们的过去和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接着一个。

(6)我风烛残年的父亲决定带我离开。终于有一天他宣布:“我们明天离开。”那天晚上是我最后一次在长大的城市睡觉,也是多年来第一次又梦见了童年的梦。海浪拍打着轮船,我在桥上微笑着。地中海像一个地图横亘在我面前。在地平线上,一个小小的被冲刷得很白的房子在那个新城市充满希望的灯光里向我眨眼。

(7)长途跋涉后我们终于来到土耳其边境,到了一个他们称之为难民营的地方。“别担心,”我父亲会说,“我们不会待很久。”父亲和很多人一样打算离开难民营去寻找更好的地方。所有人都指向同一个救世主——阿卜杜拉,他会告诉我们出路。但他说旅途费用昂贵,要到达灯火通明的城市并开始新的生活,每人要4000美元。父亲先是凝视我,又看看阿卜杜拉,然后又望了望脚下那裂开的土地。几天后,他做出了决定。有天晚上,他靠过来在我耳边低语:“你明天离开。”

(8)“你呢?”

(9)“你先走,我随后就到。”

(10)撒谎从来都不是父亲的强项,这次仍然不是。

(11)我鼓足勇气才说出来:“没有你,我哪里都不去。”但他示意让我闭嘴,仿佛我说了最亵渎神灵的话。那天晚上夜空没有星星,我无法许愿。我只是紧紧攥住父亲的手。

(12)第二天父亲陪我到难民营出口处,那里有辆红色卡车在等我。他数了4000美元,放到阿卜杜拉张开的双手上。父亲站在司机旁边,把我用力地推出去。我弯下腰,亲吻了他那疲惫的双手。它们刺痛了我的嘴唇。当离开就意味着永别时,吻如刀割……

(13)我在卡车后备厢中待了7个小时才到达穆拉。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我看着车子驶过的窗户:金黄色的灯光从窗帘后面流出。晚上我们驱车到港口。看到停靠的船舶让我想哭……卡车司机载着我,要把我快递到船上,这轮船和我梦境中的船毫无相似之处。雨水疯狂扑打在我的脸上,一个胡子长得像厕所刷子、有着一张凶悍脸的男人,把我带上船,抬起甲板上的一层盖子,把我推下楼梯。这时我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封闭的地下室,这里挤满了数百的男男女女和儿童。我心怀恐惧,睁大眼睛,而他们已经缩在船舱阴影中,然后我挤进了人群。

(14)储藏室密不透气,我们挣扎着呼吸。接近黎明时分,船开始翻腾,像一个翻滚作呕的胃。甲板上面传来跑步声和咔嗒声。我们敲击着头顶的盖子,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大喊,但无人应答。突然人群中有个女人大叫起来:“船沉了!”然后尖叫声、祈祷声、低语声,还有孩子们的哭泣声响成一片。

(15)当我们的船沉入地中海时,我听见母亲温柔的声音在我耳旁低语,就像一首摇篮曲:“睡吧,夜晚到了。睡吧,夜晚到了。”

(16)我是萨米。若是让你感到抓狂,我很抱歉,但这是我们认识的重要时刻。因为当我寻找一个透出金黄色灯光并且能让我得以休息的小房子时,我和小船下沉到地中海深处。但是你们的世界正常运转。

(17)我是萨米,我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地走。你们继续生活,仿佛我从未死过,也看不到我的存在。我把它写下来,因为不论我在你的星球上有多么渺小,我必须留下证据。如今,我趴上地中海深处的坟堆,飞驰的海星在脚下穿梭,而我的身体上,海浪翻飞。

(节选自《文汇报》2015年10月22日)

7.第②(3)两段描写“我”童年的梦境有何用意?(3分)

8.第(7)段黑体字分别表现出父亲怎样复杂的心理?(3分)

9.分析第(12)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对文中多处提到“灯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灯光”反复出现,前后呼应,使文章意脉贯通,布局绵密精巧。

B.“灯光”有虚有实,虚实交迭,使文章内蕴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C.“灯光”温馨美好,映衬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深化了文章主题。

D.“灯光”明灭变化,暗示萨米梦想幻灭,表明他对显示彻底绝望。

11.第(3)(15)段,都写到母亲温柔的声音,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分)

第(3)段:

第(15)段:

12.赏析文章结尾两段的妙处。(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6)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踏莎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8)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张养浩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喈喈。

【注】①青霄惨惨:形容碧空如洗的样子。

14.“普天乐”是这首元曲的____。(1分)

15.下列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船开”四句,以大胆的想像,凸显了大明湖美丽的湖光春色。

B.“烟水闲,乾坤大”展现出湖波浩淼的景象,表现作者志向高远。

C.“四面云山无遮碍”准确地表现出置身湖中感到的天地阔远景象。

D.“影摇动城郭楼台”动静结合,描绘出湖中倒影随波荡漾的美景。

1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_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为权幸见疾( ) (2)又不能安亲( )

(3)乌有隳节危亲( ) (4)赍金帛往请(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强为应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而华自疑过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污为故书为击破沛公军

D.名随以重覆之以掌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风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

20.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贫乐庵记

(金)耶律楚材

①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日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日:“先生之乐可得闻口?日:“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圭旦。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

绝,无毫发点翳于胸中。其得失之倚伏,兴亡之反覆,初不知也。吾之乐良以此耳!”日:“先生亦有忧乎?”日:“乐天知命,吾复何忧?”

⑦居士进日:“予闻之,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忧乐相半,未尝独忧乐也。夫君子之学道也,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者,君子耻诸。是故君子之得志也,位足以行道,财足以博施,不亦乐乎!持盈守谦,慎终如始,若朽索之驭六马,不亦忧乎!其贫贱也,卷而怀之,独洁一己,无多财之祸,绝高位之危,此其乐也。嗟流俗之未化,悲圣道之将颓,举世寥寥无知我者,此其忧也!先生之乐,知所谓矣;先生之忧,不其然乎?”道人瞪目而不答。

③居士笑日:“我知之矣。夫子以为处富贵也,当隐诸乐而形诸忧;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何哉?第恐不知我者,以为洋洋于富贵,而戚戚于贫贱也。”道人日:“…他人查皇上予忖度之。?吾子之谓矣。请以吾子之言以为记。”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夫 B.哉 C.欤 D.矣

23.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3分)

24.第③段中说“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2分)

25.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赞扬了居士安贫乐道的精神。

B.抒发了道人深受启发的喜悦。

C.突出了居士谦虚自抑的品行。

D.表明了道人认同居士的观点。

26.第②段说理思路清晰,请加以分析。(4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掌门人扎克伯格喜得千金,宣布捐出所持99%股份用于慈善事业,并在“脸书”个人主页上附上一封给女儿的信,信中说:“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能够在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里长大。我们将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也是因为我们对下一代所有儿童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扎克伯格的举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

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分析

一阅读(80分)

(一)(17分)

1.(2分)形象直观、历史悠久(1分)能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1分)

2.(3分)D

3.(3分)C

4.(2分)汉字发展的历史(文字史的概貌)(1分)就是由繁到简(简化)(的历史或过程)(1分)。补充答案:汉字的发展史就是汉字简化运动史,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5.(3分)本段承接上文的“繁简之争”(1分),对专家提倡繁体字进一步提出质疑(1分),引出下文对古人创造精神的阐述(1分)。

6.(4分)答案提要:创新包含了对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意味着与所处的时代进行积极互动,能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最新举措(1分)。当前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如淘宝、京东购物等),就是因为马云等人敏锐地发现了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模式的影响,利用人们更直接、更便捷、更实惠的消费需求,适时地创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扣住“与所处时代积极互动”、“最佳时间、地点”、“实施最新举措”进行分析,2分,语言1分。)

(二)(21分)

7.(3分)展现“我”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表现“我”的善良、勇敢、自信,表达“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分),为下文写战争灾难的降临、现实的残酷作铺垫(1分)。

8.(3分)“凝视”写父亲对即将离去的“我”深情注视的神情,表现了父亲不舍、担忧又充满期盼的复杂心绪(1分);“看看”表现父亲对阿卜杜拉既充满期望又心存疑虑的矛盾心理(1分);“望了望”则表现父亲对残酷现实的万般无奈与送我逃离的决心(1分)。

9.(3分)“疲惫的双手”、“刺痛”、“吻如刀割”等描写,兼用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描写出父亲为“我”付出的艰辛和劳累(1分),表达了“我”吻别父亲时所感受到的生离死别的痛楚,并点题(1分)。

10.(3分)D

11.(4分)第③段实写童年的“我”在梦中被母亲温柔的声音唤醒的生活情景,表达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分);第?虚写“我”在海难中沉入海底时仿佛听见母亲温柔的声音,表达我对生的留恋,对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分)。

12.(5分)结构上呼应开头两段,使文章首尾圆合(1分);内容上用小萨米的企盼和对现实世界的拷问,激发善良的人们对弱者生命价值的同情、关注和对战争的反思,深化主题(2分);行文上反复宣称“我是萨米”,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氛围,强烈地感染读者。(2分。)

(三)(6分)

13.(1)香雾云鬟湿(2)何事长向别时圆(3)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 今宵酒醒何处(6)杜鹃声里斜阳暮

(7)落木千山天远大(8)欲辨已忘言

(四)(8分)

14.(1分)曲牌名(曲牌)15.(3分)B

16.(4分)手法判断准确(1分)

示例一:

本句运用排比与夸张,表现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的美妙感受。美酒盈杯,感觉与潋滟水波在阳光下同泛金光;慷慨吟诗,只觉得如洗碧空也为之动容;酒酣人畅,惊起白鸟声声飞鸣,表现了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

示例二:

善用叠词,“滟滟”突出了大明湖的波光闪烁,“惨惨”描摹出大明湖碧空如洗,“喈喈”则描写出白鸟的清脆

鸣叫,绘形绘声,生动形象,强调了作者饮酒后对大明湖独特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且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示例三:

多角度描写大明湖景物,视觉上描写大明湖的波光闪烁,大明湖碧空如洗,听觉上描写白鸟的飞鸣声,绘形绘声,动静结合,俯视仰观,视角开阔,表现出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

示例四:

这三句运用口语化语言,描写了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的美妙感受。美酒盈杯,感觉与潋滟水波在阳光下同泛金光;慷慨吟诗,只觉得如洗碧空也为之动容;酒酣人畅,惊起白鸟声声飞鸣,表现了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自然生动。

示例五:

借景抒情,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看到大明湖的波光闪烁,大明湖碧空如洗,听到白鸟欢飞鸣叫,画面开阔,表现出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情景交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大明湖风景画。

开头四句,点明为泛舟大明湖上。远离闹市,在碧波万顷的大明湖上泛舟,真如同走出红尘俗世。湖面宽阔,远处如同水天相连,画船远远驶来,犹如来自天上,为人间载来了无限春光。想象奇特,美妙异常。中间四句,写泛舟湖上的三角。湖面上烟雾缭绕,碧波荡漾,没有闹市的喧嚣,显得十分闲静;水广天高,天地也显得特别开阔。四面空广辽阔,没有云山遮碍;城郭楼台倒映在湖水中,水动影摇,十分可爱。

最后三句写泛舟湖上的感受。在这样美好的时刻,少不了要饮酒吟诗。酒杯里斟满了美酒,在阳光下只觉得金波闪烁;慷慨吟诗,惊天地泣鬼神,清霄也因之动容;这时,惊得湖上的白鸟一齐飞起,只见一片白色。

这首小曲,想象力丰富,夸张大胆,在平常用语中显神奇。

五(16分)

17.(4分)(1)痛恨(2)使……安定(3)通“毁”,毁坏(4)携带(送)

18.(2分)B

19.(5分)(1)(李华)想要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亡,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第一分句“间”、“辇”各1分,后四个分句各1分,补足成分1分,错译或漏译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2分)自以为是(恃才傲物、自视甚高)、心悦诚服(自愧弗如、)

21.(3分)(1)为人旷达,处事公正严谨,却为权贵所痛恨;(2)遭逢乱世,担任伪职而毁节,以致抱惭退隐;(3)晚年专心佛事,为他人作传写颂,才华不展;(4)奖掖后进,使他人名重官显,而自己却默默无闻。(答对其中3点即得满分)

补充注解:元德秀,唐代诗人,性格淳朴耿介,李华在《元鲁山墓竭铭(并序)》中称他“《大易》之易简,黄老之清净,惟公备焉”;宰相“房馆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鲁山任满后元德秀再无牵挂,遂退隐至陆浑与山水为伴。权皋,唐朝大臣,原在安禄山幕中做事。他发觉安禄山谋反,怕祸及父母,就装病携亲离职而去。“四皓”,又称“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后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参考译文:

李华字遐叔,是赵州郡赞皇县人,年轻时为人旷放通达,外表看似坦率放任,内心却严谨持重。经过逐级科考,进士及第,天宝十一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宰相杨国忠的党羽亲信在任所骄横奸猾,李华出京行使职责,对权贵严加弹劾查办,毫不屈服,州县上下十分敬畏,因而被权贵所痛恨。

安禄山谋反,唐玄宗进入蜀地避难,百官四散奔逃,李华的母亲在邺县,他打算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离,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李华感伤自己陷入危险祸乱的境地,不能保全名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定,想要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是母亲不幸亡故,于是退居江南。

上元年间,朝廷征召他担任左补阙、司封员外郎。李华感叹地说:“哪里有毁坏名节并使母亲陷入危险的不忠不孝的人,还想要承受天子的宠幸呢?”就以生病为由不去任职。李岘在江南一带负责选拔官员,上表请求将李华安置到幕府任职,提拔他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苦于身患风痹疾病,辞去官职,客居归隐到山阳县,督促子弟致力于农业生产,安于困窘生活。他晚年研究佛法,不很用心著书,只是写点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之类的文章,人们常常携带着金银布帛前往请求他写传作颂,他才勉强答应。大历初年,李华死了。

当初,李华写成《含元殿赋》,把它拿给萧颖士看,萧颖士曰:“你的文章在《景福》一文之上,《灵光》一文之下。”李华的文章言辞绵密华丽,而缺少宏大杰出的气象,萧颖士的文风刚健爽朗放任洒脱,当时人们认为李华的文才比不上萧颖士,但李华自认为超过他。于是他创作《吊古战场文》,竭尽才思反复研磨推敲,作成之后,故意将它污损成旧作,把它混杂在摆放梵书的架子上。有一天,李华把书送给萧颖士阅读,萧颖士称赞文章精美,李华问道:“当今谁的文章可以比得上它?”萧颖士说:“如果你加以精细研思,就能到达它的境界。”李华十分惊讶,深表佩服。

李华乐于奖掖读书人,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像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这些人,后来都发达到在显耀的官职上执掌政事。李华遭受祸乱,心怀悔恨,等到替元德和权皐撰写墓碣铭、撰写四皓赞,他文中用深情委婉的笔调表达对笔下人物的称颂,令读到文章的人同情他的心志。(选自《新唐书》)

六(12分)

22.(1分)C

23.(2分)运用整句,(1分),节奏鲜明(1分),强调了乐的具体内容,凸显了三休道人雅致充实的生活情趣(1分)。

24.(2分)恐怕不了解我的人(1分)认为我对贫贱感到忧伤(1分)。

25.(2分)D

26.(4分)首先亮出忧乐相半的观点(1分),再指出君子应具有的理想,接着分别从得志与贫贱两方面对比阐述忧乐的内涵,最后点明三休道人的忧乐(2分)。总分式说理,层次清晰,逻辑分明,增强说服力(1分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 2、,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3、孤村落日残 霞,。(《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 矣。(《岳阳楼记》) 5、稍出近之,,。(《黔之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2分) 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 【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上海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3.昨夜江边春水生,。(朱熹《观书有感》)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满目萧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8-9题(4分)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作者是______(人名),【乙】文作者是____(朝代) 9.(1)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 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谢医使.去()(2)窃.窥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12.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上海市徐汇区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 1.(1),一览众山小。(《望岳》) (2)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4)困于心,,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日星隐耀,。(《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春芳歇”意为。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桃花源只是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C.“后遂无问津者”表明世人普遍怀疑桃花源的真实性。 D.“寻病终”意在呈现探寻桃花源之人的惨淡结局。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陶侃逸事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常语人曰:“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017届上海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 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 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第25—26题(10分)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25 。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 26(1)”“ 26(2)”。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小语摇头道: 26(3) 25、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3分)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26、联系语境,在26(1)、26(2)、26(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2分) (2)可填成语:(2分) (3)小语摇头道:(3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5. D(3分) 26. (1)(2)例: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闭月羞花(各2分) (3)例:我也“蓝瘦香菇”;语汇太匮乏了(3分) 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24、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4分) 25、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 三方面来介绍。(3分) 26、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4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三、综合运用(10分) 24、从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中任选两个(2+2分) 25、由来或来历;科学原理或科学说明;(社会)意义或者影响(各1分) 26、A、E(2+2分) 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2016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三模语文试卷

2016年上海中考模拟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6年杨浦区三模)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叹惋。《桃花源记》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甲】【乙】两诗曲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词是_____。(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通过对莺燕、花草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一片生机。 B.【乙】曲通过富有层次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闲适祥和之景。 C.【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景美和人情美。 D.【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包含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

上海初中中考语文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2016 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40 分) (一)默写( 15 分) 1.蜂蝶去,。(《雨晴》) 2.,若出其里。(《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筋骨??(《生于患,死于安》) 4.人生自古无死,。(《零丁洋》) 5.,落英??(《桃花源》) (二)下面的,完成第6-7 ( 4 分) 炭翁() 白居易 炭翁,伐薪炭南山中。 面灰烟火色,两十指黑。 炭得何所?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心炭愿天寒。[ 来源 :Z 。 xx 。 https://www.360docs.net/doc/512264215.html,] 6.炭翁“ 炭”是了得和。( 2 分) 7.下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是()( 2分) A .“伐薪炭” 了炭翁生活十分辛。 B.“何所”交代了炭翁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了作者炭翁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炭翁不怕天寒地的精神。[ 来源 :学 * 科 * 网 Z*X*X*K]

(三)下文,完成第8-10 ( 9 分) 捕蛇者() 永州之野异蛇,黑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可以已大、踠、瘘,去死肌,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其利三世矣。之,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之十二年,几 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如何?”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 .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 的缘由。 C.第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 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 有声。余问故,阍③ 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 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 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 ā)然:象声词。③阍(h ūn ):守门的人。④良:很。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 不胜 (2) 鼠何名.老虫 .惊错 1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4分) 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

2016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各区试卷及按题型分类汇编

2016年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院》) 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 ____(人名),他是___ ____(朝代)哲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象。 C 、暗示了像自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D 、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敬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 笫5页共6页

上海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汇总

奉贤(16-1):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最美的对视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gong__。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9、看拼音写汉字:鞠了一个gong_______(2分)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5.12)

2016年普陀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2015.12.28)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 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 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文言文( 40 份) (一)默写(15 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 题(4 分)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 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 分) 捕蛇者说 ○1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2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1 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2 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

2016年上海市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 2、,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 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4、,前人之述备矣。 (《楼记》) 5、稍出近之,,。(《黔之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容方面)。(2分) 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8、甲文选自《》一书,乙文作者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分) 9、(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2016年松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6.1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2、,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4、,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加点的“歌”在诗中指。(2分) 7、对尾联中“长精神”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喝了酒精神振奋,进而引发了浓厚的诗兴。 B、振作精神,乐观面对仕宦升沉与世事变迁。 C、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在荒凉之地的悲惨境遇。 D、有心情欣赏千舟竞发、万木争春的美好景象。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题。(8分) 【甲文】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 唐临为万泉丞①。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②。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断然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①丞:辅佐县令的从属官员。②赋:赋税。系:关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