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第八章-推出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1 推出机构组成及分类一推出机构的组成推出机构一般由推出元件、复位元件和导向元件三大部件组成。

下面以图5-6-1所示的模具来说明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图5-6-1 推出机构1—推件杆;2—推件杆固定板;3—推板导套;4—推板导柱;5—推板;6—拉料杆;7—支承钉;8—复位杆;与塑料直接接触并能将塑件从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的元件,称为推出元件。

推出元件由推件杆1、拉料杆6等组成,它们固定在推件杆固定板2上。

为了推出时推件杆有效地工作,在推件杆固定板后需设置推板5,两者之间用螺钉联接。

使推出机构在下一次注射前能够复位的零件,称为复位元件,主要零件是复位杆。

复位杆8固定在推杆固定板2上,推出机构工作时复位杆8也跟随推出,合模时,动模部分向前移动,当复位杆8伸出的端部与定模板接触时,带动推出机构运动并完成复位,准备下一次注射。

为保证推出机构的推出和复位动作能灵活、顺畅地进行,中、大型模具或推杆很多的模具,通常要设置推出机构的导向装置,即图5-6-1中的推板导柱4和推板导套3。

有的模具还设有支承钉,即图中支承钉7。

支承钉可使推板与动模座板间形成间隙,有利于废料、杂物的去除,另外还可以通过支承钉厚度尺寸来调整推杆工作端的装配位置,以减小动模座板厚度的机加工精度。

二推出机构的分类a按推出的动力来源分类推出机构按推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手动推出、机动推出和液压推出等三类。

(1)手动推出手动推出是指模具开模后,由人工操作的推出机构推出塑件,它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

其中模内手工推出机构常用于塑件滞留在定模一侧的情况。

(2)机动推出机动推出是利用开模动作,依靠注射机上的顶杆推动推出机构,实现塑件自动脱模。

(3)液压推出液压推出是利用注射机上设置的专用液压缸,在开模时由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动模上自动推出。

按推出元件的类别可分为推杆推出、推件板推出、推管推出等。

c按模具的结构特征分类按模具的结构特征可分为简单推出机构和复杂推出机构。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塑料模具推出机构设计1 推出机构组成及分类一推出机构的组成推出机构一般由推出元件、复位元件和导向元件三大部件组成。

下面以图5-6-1所示的模具来说明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图5-6-1 推出机构1—推件杆;2—推件杆固定板;3—推板导套;4—推板导柱;5—推板;6—拉料杆;7—支承钉;8—复位杆;与塑料直接接触并能将塑件从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的元件,称为推出元件。

推出元件由推件杆1、拉料杆6等组成,它们固定在推件杆固定板2上。

为了推出时推件杆有效地工作,在推件杆固定板后需设置推板5,两者之间用螺钉联接。

使推出机构在下一次注射前能够复位的零件,称为复位元件,主要零件是复位杆。

复位杆8固定在推杆固定板2上,推出机构工作时复位杆8也跟随推出,合模时,动模部分向前移动,当复位杆8伸出的端部与定模板接触时,带动推出机构运动并完成复位,准备下一次注射。

为保证推出机构的推出和复位动作能灵活、顺畅地进行,中、大型模具或推杆很多的模具,通常要设置推出机构的导向装置,即图5-6-1中的推板导柱4和推板导套3。

有的模具还设有支承钉,即图中支承钉7。

支承钉可使推板与动模座板间形成间隙,有利于废料、杂物的去除,另外还可以通过支承钉厚度尺寸来调整推杆工作端的装配位置,以减小动模座板厚度的机加工精度。

二推出机构的分类a按推出的动力来源分类推出机构按推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手动推出、机动推出和液压推出等三类。

(1)手动推出手动推出是指模具开模后,由人工操作的推出机构推出塑件,它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

其中模内手工推出机构常用于塑件滞留在定模一侧的情况。

(2)机动推出机动推出是利用开模动作,依靠注射机上的顶杆推动推出机构,实现塑件自动脱模。

(3)液压推出液压推出是利用注射机上设置的专用液压缸,在开模时由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动模上自动推出。

按推出元件的类别可分为推杆推出、推件板推出、推管推出等。

c按模具的结构特征分类按模具的结构特征可分为简单推出机构和复杂推出机构。

08模具设计-第八章-推出机构设计PPT课件

08模具设计-第八章-推出机构设计PPT课件

复位部件(复位杆)。
3
(如 图 8.1)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说出模具图中各零件的名称。
4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1、按动力来源分类
(1)、机动推出机构:利用开模动作,由注射机的推出 机构,将塑件从动模部分推出
(2)、液压(气动)推出机构:用液压(气)缸的顶杆 (活塞杆)推动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动模部分推出;
11
8.2 推出力的计算
影响塑件脱模力的因素:
1) 脱模力的大小主要与塑件包络型芯侧面积的大小 有关
2) 脱模力大小与型芯的脱模斜度有关 脱模斜度越大,脱模力越小。
3) 脱模力的大小与型芯的表面粗糙度有关 表面粗糙度值越低,型芯表面越光洁,所需的脱 模力就越小。
4) 脱模力的大小与塑件的结构有关 塑件厚度越大、形状越复杂,冷却凝固时所引起的 包紧力和收缩应力越大,则所需的脱模力越大。 脱模力的大小还与塑件底部是否有孔有关。
脱模力作用位置靠近型芯 脱模力应作用于塑件刚度及强度最大的部位 作用力面积尽可能大
3.塑件外观良好(顶出痕迹的处理 p181) 4.合模时应使推出机构正确复位
5.结构可靠(足够的强度、刚度、运动灵活、加工、更
换方便)
7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3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附加:
6.尽量选在垂直壁厚的下方,可以获得较大的顶 出力。
13
8.3 简单推出机构
简单推出机构又称一次推出机构,它是指开模后在动模一侧 用一次推出动作完成塑件的推出。一次推出机构包括推杆推 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活动镶块或凹模 推出机构和多元综合推出机构等,这类推出机构最常见,应 用也最广泛。

推出机构的设计

推出机构的设计

图42 推出机构的导向装置
(5)推杆的注意事项;
1)推杆应尽量短,但在推出时,必须 将制品推出型芯(或型腔),并高于型芯 (或型腔)顶面5~10mm。
2)推杆与其配合孔一般采用H9/h9的配 合并保证一定的同轴度,使其在推出过程 中不卡滞,配合长度为推杆直径的1.5~2 倍,通常不小于12mm。
图43 推件板推出机构
注意:对大型深腔容器,尤其是软质塑件,用推件板推出 时,应当设置进气装置。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3)推杆通过模具成型零件的位置,应尽量避 免开冷却通道。
4)在确保制品质量与顺利脱模的前提下, 推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简化模具和减少 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4、推件板推机构
(1)定义:推件板推出机构用于深腔薄壁 的壳体塑件以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的塑件。
(2)特点:推件板与制品的接触面积大, 因而推出的力大而均匀,制品可平衡推出; 推件板推出机构无需专设复位杆,它依靠分 型面闭合便可使推出机构复位如图43所示:
3、推杆推出机构 推杆推出的优点:推杆加工简单、更换方便、推出效果好。
(1)推杆分布及位置 推杆的推出形式及推出方法如图39所示:
图39 推杆推出机构
(2)推杆形状图40所示:
图40 推杆的形式
(3)推杆的固定形式:如图41所示推杆固 定形式
图41 推杆的固定形式
(4)推出机构的导向
导向装置是为了防止在推出过程中推 板和推杆固定板歪斜和扭曲而折断推杆或 发生运动卡滞现象在推出机构中设置的装 置如图42所示。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推出机构又称脱模机构,作用是将塑料制品 及其浇注系统凝料从型芯上或者凹模内推出 来。 1、对推出机构的要求:
(1)不使塑件变形或损坏; (2)不损伤塑件的外观及使用要求; (3)结构可靠。

推出机构设计PPT课件

推出机构设计PPT课件

(4)推管外径应比塑件外壁尺寸小0.5mm左右;推管内径比塑件 内径每边大0.2 ~0.5mm。 (5)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长度比推出行程S长3~5 mm,推管与模 板的配合长度一般为(1.5~2)D;其余部分扩孔,推管扩孔d+l, 模板扩孔D十1。推管的厚度一般取1.5 ~5mm,以保证刚性。
第21页/共51页
第31页/共51页
• (2)推出机构的导向
• 导向装置是为了防止在推出过程中推板和推杆固定 板歪斜和扭曲而折断推杆或发生运动卡滞现象在推出机 构中设置的装置。
a)
b)
c)
图5-27 推出机构的导向装置
第32页/共51页
第四节、二次推出机构
什么情况下采用二次推出机构?
绝大多数塑件采用一次推出已经满足推出要求,但是,有些 塑件对模具成型零件的包紧力比较大,采用一次推出时会产 生变形,这类塑件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其模具采用二次推出, 即采用两个推出动作,以分散脱模力。
第36页/共51页
2.双推板二次脱模机构
特点:两组推出板,利用两组推出板的先后动作完成二次脱模。
拉钩式二次推出机构
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八字摆杆式二次推出机构
第37页/共51页
第五节 顺序脱模机构
什么情况下采用顺序脱模机构? 一般模具设计尽可能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但有时由于
塑件形状特殊而留于定模,这样就要求在定模侧设置推出机构, 还可以采用顺序脱模机构,模具在分型时必须先使定模分型, 然后再使动模、定模分型,称之顺序脱模机构。
第9页/共51页
圆形截面为最常用的形式,标准圆形截面推杆的结构如图。
1 23
等截面圆形推杆:d>3mm时采用,是最常用的形式; 阶梯形推杆: d<2.5~3mm时采用,工作部分比较细,后部 加粗,增加刚性。 顶盘式推杆:锥面推杆,推出面积较大,适合于深筒形塑件 推出。

模具的推出机构教学设计.doc

模具的推出机构教学设计.doc

注塑模具的推出机构课题注塑模具的推出机构课型理论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推出机构各部分名称、作用、相对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总结叙述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培养基学生探究模具和创新的兴趣°教学重点推出机构的组成级各部分作用教学难点推出机构的动作过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教学准备注塑模具多媒体资料板书设计推出机构的组成级各部分作用一、推出机构概念:三、推出机构运动过程顶出制件的部分推出过程二、各组成部分名称作用复位过程顶杆顶杆固定板顶杆底板作业布置推出机构运动过程的描述(怎么推出,怎么复位)教学反思课堂上比较成功的地方,总体的上课氛围较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小组讨论卓有成效。

特别是实物展示的环节,同学们的兴趣很高,以后上课,要加大实物展示在课堂上所占的比重。

不足之处是,中职学校学生纪律性稍微欠缺一点,课堂上有一小部分同学在小组讨论时,在聊天,针对这种现象,以后的小组讨论时,要加大巡查的力度,发现有不认真讨论的同学,及时制止。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注塑制件播放简短视频后提出推出机认真观看视频激发同学教学导入在顶出时,构的概念们的课堂环节模具动作过程—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情绪教学内容 1.推出机通过视频与实物的形式,让同学观察模具找出推出机展开环节构的概念们了解推出机构是什么构2.推出机通过观看刚才的视频,模具看工作过程录像归纳构的位置、实物,小组讨论得出推出机作用小组讨论作用构的作用通过请同学起来讲解的方式,提高同学们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善于思考,钻研,和自己3.顶出机首先,装配图演示制件的顶小组思考讨论,顶出机解决问题构的动作出过程,以及顶出机构的复构的的能力过程位过程,其中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实物将刚才的过程重新演示,并加以描述(1)推杆采取注塑模具开模、合模过的作用程动i曲的方式来讲解推杆的作用给同学们时间,让他们观看动画,在动画中寻(2)复位采取注槊模具开模、合模过找答案杆的作用程动画的方式来讲解复位杆的作用(3)推出机构的动作过程1.首先,装配图演示制件的顶出过程,以及顶出机构的复位过程,其中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实物将刚才的过程重新演示,并加以描述思考:模具成型制件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引起学生对于模具结构的重视;树立学生对于模具结构的创新意识、观念。

推出机构设计基础

推出机构设计基础
推出机构的动作是通过注射机的动模一侧的顶杆或液压缸来驱 动的,在一般情况下,模具推出机构设在动模一侧。
在考虑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时,应尽量能使模 具分型后塑件留在动模一侧,这就要求动模部分所设置的型芯被塑 件包络的侧面积之和要比定模部分多。 2)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损坏
为了使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损坏,设计模具时应进 行塑件对模具包紧力和粘附力大小的分析计算,合理的选择推出的 方式、推出的位置、推出零件的数量和推出面积等。
推板导柱不起支承作 用,适用于批量较小的小 型模具。
塑料成型工艺 与模具设计
一、 常用推出机构
(4)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 2)推出机构的复位
使推出机构复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推杆固定板上同时安 装复位杆。
复位杆为圆形截面,每副模具一般设置四根复位杆,其他位置 应对称设在推杆固定板的四周,以便推出机构在合膜时能平稳复位, 复位杆在装配后其端面应与动模分型面齐平,推出机构推出后,复 位杆便高出分型面一定距离。
对于批量生产不太大的模具,也可采 用推板导柱与推杆固定板直接向导。有的 模具还设有支承钉,小型模具需4只,中型模 具需6~8只。
支承钉使推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形成间 隙,以保证平面度,并有利于废料、杂物 的去除,另外还可以通过支承钉厚度的调 节功能来调整推杆工作端的装配位置。
塑料成型工艺 与模具设计
一、 常用推出机构
(2)推出机构的分类
推出机构按照其推出动作的动力来源可分为手动推出机构、机 动推出机构和液压与气动推出机构等。
手动推出机构是指模具开模后,由工人操作的推出机构推出塑 件,它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模内手工推出机 构常用于塑件滞留在定模一侧的情况;
机动推出机构是依靠注射机的开模动作驱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 实现自动脱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推出机构设计(示范课教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推出机构设计(示范课教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授课人:)【课题】注射模的推出机构的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注射模的推出机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能力目标:注射模的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授课内容】1.注射模的推出机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注射模的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教学重点】1、内容:注射模的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2、突破重点的方法:讲授,讨论,作业【教学难点】1、难点内容:注射模的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2、突破难点的方法:讲授,讨论,作业【教时安排】30分钟【教学方式方法】案例、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使用教具】【使用教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屈华昌主编2011 【参考资料】《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何冰强主编2011,《模具制造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讲授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一、复习导入(1分钟)二、讲授内容(26分钟)第五节推出机构设计一、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1、推出机构的组成如图5-69所示的模具中,推出机构由推杆1、拉料杆6、推杆固定板2、推板5、推板导柱4、推板导套3及复位杆7等组成。

2、推出机构的分类3、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1)设在动模一侧2)保证塑件不能变形3)机构简单动作可靠4)良好的塑件外观5)合模时能正确复位二、脱模力的计算一般而论,塑料制件刚开始脱模时,所需克服的阻力最大,即所需的脱模力最大。

三、简单推出机构(一)推杆推出机构1、推杆位置的设置(1) 推杆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

如图5-71a所示,型芯周围塑件对型芯包紧力很大。

(2) 推杆应均匀布置(3) 推杆应设在塑件强度刚度较大处2、推杆的直径推杆在推塑件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承受推出力,为此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用大直径推杆,当结构限制,推杆直径较小时,推杆易发生弯曲、变形如图5-72所示。

3、推杆的形状及固定方式图5-73所示是各种形状的推杆。

A型、B型为圆形截面的推杆,C型、D型为非圆形截面推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手动推出机构:由人工操作的推出机构推出件。 ①模内手工推出:常用于塑件滞留在定模一侧的情况 ②模外手工推出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2、按推出元件的类别分类
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 活动镶件机构
3、按模具的结构特征分类
①简单推出机构:推杆、推管和推件板推出机构;
8.2 推出力的计算
影响塑件脱模力的因素:
5)脱模力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小与注射工艺有关注射压力越大,包紧型芯的力越大,所需脱模力越大; 注射时模具温度越高,所需的脱模力越小; 塑件在模内停留时间越长,所需的脱模力越大。
6)脱模力的大小与成型塑件的塑料品种有关
同一模腔中多个凹凸形状之间由于相对位置引起塑料收缩 应力以及塑件与模具型腔之间粘附力在脱模力计算过程中 有时也不可忽略。
7.每一副模具的顶杆直径最好是加工成直径相同 的,使加工容易。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3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8.圆推杆的顶部不是平面时要防转。
9.把塑件推出模具10mm左右;如果脱模斜度较大 时可以顶出塑件深度的2/3就可以了。
8.2 推出力的计算
推出力(脱模力)就是脱模机构使塑件脱模所需的
脱模力作用位置靠近型芯 脱模力应作用于塑件刚度及强度最大的部位 作用力面积尽可能大
3.塑件外观良好(顶出痕迹的处理 p181) 4.合模时应使推出机构正确复位 5.结构可靠(足够的强度、刚度、运动灵活、加工、更
换方便)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3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附加:
6.尽量选在垂直壁厚的下方,可以获得较大的顶 出力。
8.3 简单推出机构
简单推出机构又称一次推出机构,它是指开模后在动模一侧 用一次推出动作完成塑件的推出。一次推出机构包括推杆推 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活动镶块或凹模 推出机构和多元综合推出机构等,这类推出机构最常见,应 用也最广泛。
8.3.1 推杆推出机构
推杆推出机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
8.2 推出力的计算
影响塑件脱模力的因素:
1) 脱模力的大小主要与塑件包络型芯侧面积的大小 有关
2) 脱模力大小与型芯的脱模斜度有关 脱模斜度越大,脱模力越小。
3) 脱模力的大小与型芯的表面粗糙度有关 表面粗糙度值越低,型芯表面越光洁,所需的脱 模力就越小。
4) 脱模力的大小与塑件的结构有关 塑件厚度越大、形状越复杂,冷却凝固时所引起的 包紧力和收缩应力越大,则所需的脱模力越大。 脱模力的大小还与塑件底部是否有孔有关。
μ—---塑料与钢的摩擦系数,聚碳酸酯、聚甲醛取0.1~ 0.2,其余取0.2~0.3
P —---塑料对型芯的单位面积上的包紧力。 一般情况下: 模外冷却的塑件p=(2.4~3.9)×107Pa; 模内冷却的塑件p=(0.8~1.2)× 107Pa
A—-- 盲孔塑件垂直于推出方向的投影面积
A —--- 塑件包容型芯的面积 α—----脱模斜度。
第二篇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第八章 推出机构设计
第八章 推出机构设计
本章能力目标
1. 能看懂各种推出机构结构图、动作原理和模具结构 图
2.具有设计或选择推出结构中零件 3. 具有装配推出结构的能力
本章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推出机构的类型及动作原理,推出机构和 模具整体结构的关系
2.熟悉各类一次推出机构 3.了解其它各类推出结构的原理
复位部件(复位杆)。
(如 图 8.1)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说出模具图中各零件的名称。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1、按动力来源分类
(1)、机动推出机构:利用开模动作,由注射机的推出 机构,将塑件从动模部分推出
(2)、液压(气动)推出机构:用液压(气)缸的顶杆 (活塞杆)推动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动模部分推出;
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精度; 3)推杆推出时运动阻力小,推出动作灵活可靠; 4)推杆损坏后也便于更换。
8.3 简单推出机构
8.3.1 推杆推出机构
8.3.1.1 推杆的形状和固定形式
1.推杆的形状 ①直通式推杆,尾部采用台肩固定,是
最常用的形式; ② 阶 梯 式 推 杆 , 一 般 直 径 小 于 2.5 ~ 3
mm时采用; ③顶盘式推杆,亦称锥面推杆,推出面
积比较大,适合于深筒形塑件的推出。 推杆的工作端面直接作用在塑件的 表面上,会使塑件留下推杆的痕迹.
8.3 简单推出机构
8.3.1 推杆推出机构
8.3.1.1 推杆的形状和固定形式
2、推杆截面形状:
(1)圆形截面 (2)矩形(包括方形)截面,四角尽量制出小的圆角,以避免锐角。这种
②复杂推出机构:定模推出机构、二次推出机构、 浇注系统推出机构、带螺纹的推出机构、多次分型 推出等的推出机构。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8.1.3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1.尽量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主型芯)
塑件留于动模推出机构简单,否则要设计定模推出机构。
2.保证塑件推出时不变形不损坏(脱模力与接触面积)
力。 1. 注射成型体积收缩,对型芯产生包紧力,塑
件从模具中推出时,就必须先克服因包紧力而产生 的摩擦力 。
2. 对底部无孔的筒、壳类塑料制件,克服大气 压力。
3.克服机构本身运动的摩擦阻力。
另外塑件刚开始脱模时,所需的脱模力最大,其 后,推出力的作用仅仅为了克服推出机构移动的 摩擦力。
8.2 推出力的计算
开模后,靠注射机的机械推杆或 脱模油缸使脱模机构运动,推动塑 件脱落。合模时,靠复位杆使脱模 机构复位。推杆推出机构是推出机 构中最简单、动作最可靠、最常见 结构形式。
动画 8.3.3.1.0
8.3 简单推出机构
推杆推出机构特点:
1)设置推杆的自由度较大; 2)推杆制造、修配方便,容易达到推杆与模板或
8.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周期中,必须将塑件从模具型腔中脱 出,这种把塑件从型腔中脱出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也可称 为顶出机构、脱模机构或推出机构。
8.1.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推出机构组成: 推出部件(推杆、拉料杆、 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 杆垫板、限位钉)
推出导向部件(推杆导柱、 推杆导套、推板导套 、推 板导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