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三篇
工业设计史(三)

MIRELLA 类型: 便携式缝纫机 设计师: 马尔切罗•尼佐利 制造: Necchi 设计: 1957
2011-6-3
意大利设计\乔治阿罗 Giorgio Giugiaro
2011-6-3
意大利设计\乔治阿罗 Giorgio Giugiaro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雅各布森设计的“蛋”椅
2011-6-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B&O公司设计的壁挂式音响
2011-6-3
现代主义的发展
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相结 合,形成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 美国代表人物:伊姆斯、埃罗.沙里宁 英国代表人物:伊斯戈尼斯、雷斯、戴
伊姆斯设计的安乐椅及垫脚凳
意大利设计
1928年起,庞蒂先后创办过《多姆斯》和《风格》两种设计刊物,大力 宣传现代设计思想,曾发表过依据功能结构重新塑造产品形态,摒弃传 统求得"真实形式"的见解。
2011-6-3
意大利设计
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
索特萨斯的设计给人留下了许 多思考。他的代表作是看起来 有些奇形怪状的书架,使用了 塑料贴面,颜色鲜艳,极象一 个抽象的雕塑作品,而且不具 备书架的功能。
接工业设计史(二)
2011-6-3
流线型设计
2011-6-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设计文 化相结合,注重使用功能,强调设 计中的人文因素。 丹麦工业设计师汉宁森 (POUL HENNINGSEN)、克兰特 瑞典现代家具设计师马姆斯登 (CARL MALMSTEN)、马特逊 (BRUNO MATHSSON) 芬兰建筑师及设计师阿尔托 (ALVAR AALTO)
3第三章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1.艺术是为人民的 莫里斯说:“我不希望艺术为少数人,教育为少数人,自由为少数人“, ”使黑暗中的成百万人为艺术照亮,那才是人民创造的、为人民的艺术,使得制造者和使用者都感到快 乐的艺术。” “艺术是人类劳动 的甘果,不论是进行制造的手艺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艺术感染的普通人,艺术都 应使他们得到快乐。” “砖工、石匠,他们应该是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美的,因此是快乐的。” 莫里斯从理论上将几个世纪来艺术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做了根本性的批判,将艺术重新植根于社会生活 之中,这一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在莫里斯的创导下,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英国 出现了一股复兴手工艺的运动,历史上称“艺术与手工艺 运动“ 。
这场运动的主力是莫里斯本人和他的同伴们。莫里 斯在家具、墙纸、织染、地毯等方面不仅自己动手设计, 而且身体力行地进行加工与染织,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水晶宫与工艺美术
水晶宫
机械产品:体现出朴素感,真实的反应了机器生产的特点和 既定的功能。
设计改革的人士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 成为工艺美术运动兴起的引线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英国建筑师波金
展览会展品所暴露的矛盾首先引起英国建筑师波金(1812-1852)的不满,他很早就对当时产品上的累赘装 饰感到不满,但他的思想却是追求中世纪的和谐。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工业设计史第三章

崇尚时髦的市场需要有广泛的选择。由于保尔顿的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因而特别注意不同市场上的不同需要 和不同爱好。在他的产品中,既有仿洛可可式风格的水瓶,也有新古典简洁优雅风格的烛台。
棉花工厂
文化
18世纪上半叶,法国依然左右人们的审美情趣,很 多商品被洛可可风格支配。
巴洛克、洛可可、中国式、哥特式风格到新古典, 表明了日益扩展中的市场对新奇实物的不断追求。
18世纪末,意大利成了设计师们寻求灵感的所在, 新古典主义成了时尚的风尚。
棉花工厂
文化
高阶层人士:消费“情趣高雅”的产品来显示自己的 身份地位和艺术品位,底层次的人也亦步亦趋。
2.实用性、适宜性与美的关系
18世纪的商业化使设计师作为风格的创造者或追随者在消费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考察一些非消费性的工业 产品,如机器、仪器和工具等,就会发现工业革命对工业设计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些生产领域中,由于较少受 到流行风格的影响,甚至很少有设计师的有意参与,因而产生了一种直接而坦率的设计语汇,即强调产品的使用 功能和效率。这一点对于今后设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并标志着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
第六节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
保尔顿的小五金工业
工业变革中,新技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使用蒸汽机就是机械化的第一步。在发展蒸汽机。并使之使用 于制造业方面的一位中心人物就是保尔顿,也是小五金商业化的重要人物。 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的广泛使用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了小五金工业的发展。
保尔顿与其“时尚性和价格便宜”的成功商业信条
工业设计史整理

工业设计史整理●第一篇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设计概念的产生●旧石器时代●打制成型,较为粗糙●新石器时代●磨制成型,光滑外形●设计概念产生过程中,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人类能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了石器时代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正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生存设计●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满足感情需求●最早的设计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由此产生“生存设计”。
为适应自然必须包括设计和制造有用的工具来保护自己●手工业设计阶段●中国的手工业设计●When手工艺设计阶段特点●产品●What1是功能简单的生活用品●How 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who以个人或小作坊为生产单位●What2产品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可提高产品身价●why生产者、消费者为同一人●设计、生产、消费一体化●设计者和消费者彼此了解●设计者——责任感●消费者——信任感●陶器●青铜器●失蜡法(熔模法)●步骤:1、蜡质成器型2、用耐火材料(泥)填充和加固,形成完整的型壳3、待干燥4、浇铸铜液●特点: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漆器●瓷器●明代家具●发展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_需求●木材丰富_生产原料●木工具的发展_生产工具●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要素●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既满足功能,形式上有鲜明特点。
靠背为一整体造型的木板简洁明快而舒适,扶手等设计自然圆润;这种有机形态给人亲切感,富有人情味●注意材料美●充分利用木材本色和纹理。
忠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
●注意结构美●榫卯结构;反映家具特有风韵;设计者匠心●注意工艺美●面——比例得当●线——简洁利落●造型结束和转折处——富于变化而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艺术特点●简●造型洗练,落落大方●形象浑厚,肃穆质朴●精●做工精细,曲直转折,严谨准确●雅●风格曲雅,不落俗套,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国外的手工业设计●古埃及的设计●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古希腊●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女性体态,轻盈秀美●柱头: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有小段圆面;柱础:复杂而带弹性●●多立克式柱式●男性人体,刚强●柱头:简单无装饰,方形柱冠+圆盘;柱身:1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2粗壮,下大上小,中间略鼓(肌肉负重感)坚韧挺拔气氛;柱础:无●●科林斯式●爱奥尼克演变,柱头:更为华丽,多饰以卷草●●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设计●哥特式●定义:又称高直式,是以起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第二篇: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第三章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18世纪时市场开发和广告宣传作为竞争的手段开始兴起,社会中各阶层相互渗透融合,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众市场”逐渐形成,对新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使“时尚"“趣味”等成了设计演变中的关键因素。
▲劳动的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18世纪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也促使了设计的专业化,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1)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2)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风格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式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英国的谢拉顿是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他的椅子设计重点装饰放置于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却很少有曲线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谢拉顿于1791年出版的《家具制造师与包衬师图集》和1802年出版的《家具辞典》是家具设计的百科全书,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章节重点笔记(精华)之欧阳歌谷创编

工业设计史绪论欧阳歌谷(2021.02.01)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莫里斯,阿什比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吉马德,戈地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霍夫曼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穆特休斯,贝伦斯风格派荷兰1917—1931里特维尔德构成派苏联1917—1928马来维奇,塔特林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格罗披乌斯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罗维,盖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米斯,柯布西埃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厄尔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沙里宁,尼佐里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四、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3、作用: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4、历史的传承: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史 第三章

魏德伍德1850年生产的"女王"牌厨房用品
第六节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
18世纪中叶,制造业仍以传统的方法和小型作坊的网络为基础。
保尔顿——1759年继承父业——1761年在索活购置了适于建造大型车间的 场地——1773年安装实验性蒸汽机——1776年和瓦特将蒸汽机应用到许多 工业生产中。
设计方法:迎合市场的流行趣味。他认为时尚的特点是采用流行的幽雅装饰 而不是擅自创造新的装饰。
新古典特点: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 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 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 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 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 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 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
工业设计史 A
HOIFSTINODRUY STRIAL DESIGN
第二篇 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
1750到1914年——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工业阶段
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现代工业设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本章以欧美为主要线索分析工业设计的演变与形成过程。
工业设计史 A
HOIFSTINODRUY STRIAL DESIGN
第三章 十八世纪的设计与商业
设计做为商业上竞争的有效手段,成了商品生产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部分,反过来又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的最大推动力—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批量生产与
批量消费。 工业设计起点—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商业化。
工业设计史第三四章

容易翻模成形,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成为可能
早期的陶瓷:设计史上无数次重演的以廉价的材料模仿 昂贵材料形式的陈年老剧,在这里又得到了再现
许多产品或多或少地直接模仿当时的银器,在一些情况下甚至 可能是直接从金属制品上脱模的
魏德伍德的设计师率先推出了权威的茶壶形式, 简洁而实用 “女王”牌陶器
“女王”牌陶器的形式大部分变得非常朴素, 反映了材料自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点,达到了魏 德伍德“优美而简洁”的理想。“女王”牌陶器 的优点之一是它能用在不同的地方,既能臵于优 雅的茶几之上,也可用于厨房
切普代尔的家具有自己的一贯 手法,16把切普代尔生产的椅 子所有的靠背均不同。但腿则 都遵循一种基本形式,前腿是 直的,后腿略为向外弯曲,其 中有5把支持椅腿的木撑也是 按同样的方式布臵的,其余的 变化也很小
五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生产的发展是由于需要的增加: 即当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饮茶或咖啡, 另一个社会原因也促进了陶瓷生产,就是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喜欢吃热菜。
怀特沃斯
整体式的机床设计
整体式的机床设计, 采用中空的箱式床 身,并增加所用金 属的重量以保证稳 定性
现代机床稳重、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等特 点,正是源于怀特沃斯的设计。
铁路提供了另一个与新技术有关的设计演化的实例
1813年,布莱克特建造了
迈拉姆〃迪里号机车,看上 去就像放臵在轮子上的一台 卧式蒸汽机,其外形直接反 映了机器的功能 乔治· 史蒂芬生的火箭号机车,这 台机车体现了对于有效运行和外 观两方面的重视,为后来的机车 设计奠定了基础
3.1 工业设计出现的时代背景
中产阶级崛起
英国社会中最下层的人们也能负担得起一 些小的奢侈品。
审美情趣的提高
流行风格:巴洛克——洛可可——中国 风——哥特式——新古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7-14 柯布西埃于1925年设计的“新精神馆”
图7-16 柯布西埃于1928年设计的躺椅
图7-15 柯布西埃于1928年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 格罗披乌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建筑师-设计师之一。 他所创建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教学体系 的基础。尽管包豪斯实际的工业设计产品并不多,对批量 生产及其市场没有很大的影响,但它在理论上的建树对于 现代主义的贡献是巨大的。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现代设 计思潮的集大成。它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 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 统。实际上,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不少都曾到包 豪斯学校任教或讲学,促进了现代主义的融汇、发展,并图6-4 克兰特1927 Nhomakorabea年设计的红椅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和技术的进展对于生产及设计产生了直接 的影响,而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说工业革命后对设 计产生最大影响的技术因素是机械化,那么在20世纪早期,电气化,特别 是家用电器的发展则显然改变了传统的形式和家庭生活环境,使设计师有 了更宽广的用武之地,也促进了设计的发展。在20世纪20—30年代,欧 美工业化国家至少在城市中实现了家的电器化,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定数量 的电器,它们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已逐渐超过了家具和其他的传统装饰艺
• 对于现代美学做出最大贡献的建筑师-设计师是柯布西埃。从20世 纪20年代开始,直到去世为止,他不断以新奇的建筑与设计思想及大 量的实际作品和设计方案使世人耳目一新,并对现代物质环境的形式 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87年,这位建筑和设计大师诞辰100周年 之际,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工业设计史
第三篇
第六章 工业、技术与设计
•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市场就以其相对的均匀性而著 称,并在发展批量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专用机床和 高度组织化的劳动分工体制等19世纪的创举,加上制造业 中巨额投资的传统,使美国能满足新的、日益富足的市场 的各种需求。商品生产的原则是大批量,而不是供给以满 足个性要求为基础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必须发展一种高效 率的市场营销体系,以保证所有产品都能卖出而不至于过 剩。高投资、大批量生产和大众消费这三位一体形成了一 种特殊的模式,并成为20世纪初年美国消费类产品生产厂 家的共同准则。到20世纪20年代,市场的时尚意识逐渐 兴起,使得竭力主张“实用型汽车”的福特也开始关注微 妙的车型变化,以满足市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图7-1 勒加于1922 年所作的《机械的要素》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图7-2 墨菲于1922年所作的油画《剃须刀》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对于机器的爱好必然对于设计产生影响。例如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希腊神庙,现在则被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的雕塑;
在机器美学被实际应用到机器本身之前,首先在建筑和一些实 用艺术品上得到体现。在这里,对于机器的兴趣不如说是对于简单、 抽象形式的兴趣。柯布西埃最有影响,也是最受非议的一句名言就 是“住房是居住的机器”。他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 足人类实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并大力提倡工业化的 建筑体系。他的一些建筑设计采用了机器的造型,如模仿轮船、飞 机的部件等,但它们与机器的功能及效率并无关系。这些设计把机 器美学推向了高峰 。
图7-7 里特维尔德于1917~1918年设 计的红/蓝椅图
图7-6 里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的矮柜
图7-8 里特维尔德于1934年设计的折弯椅
图7-10 里特维尔德于1923年设计的乌德勒支住宅
图7-9 里特维尔德于1921年设计的一组吊灯
图7-11 乌德勒支住宅楼层室内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马来维奇(Kasimir Malevich,1868—1935) 为中心的一批艺术家就已转向一种完全的几何抽象,发展了一种在 白色背景下进行几何构图的抽象艺术。1917年的十月革命以其新社 会、新人的号召力而受到先锋派艺术家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将政治 上的革命与艺术上的革命联系起来,力图为革命后的苏维埃国家提 供一种新的美学生活方式,加强以集体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革命。但在实现这些理想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发生了争执,一些人 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能够也应该应用到三度空间的物 品之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艺术已成了多余的东西,即实用物品有 其自身的功能与技术要求,需要一种设计理论来指导。这两种观点 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功能观,后者强调的是实际使用,而前者 则主要基于马来维奇的理论,强调美学结构上抽象的经济性。马来 维奇的这种功能观体现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设计的陶器之中,实用 性和使用者的要求被忽视了,“功能”被抽象成了形式上经济的美 学原则。
•
20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在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它却具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
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
意味着对于个性的扬弃,而试图在一种客观的,甚至科学的基础上来创造和
理解艺术。这种趋势显示了理想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渴求一种能体现飞速
图6-1福特公司1927年的A型车
图6-2福特公司1933年的V8型车
• 1845年成立的瑞典工艺协会,就致力于维护瑞典手工艺生产的高标 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正是将产生于严酷条件下的简洁与实用的设计 思想与工业的效率和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严谨而实际的 特点与新的工业理性主义并行不悖,因而创造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 不过,福特的车型变化是很小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福特意识 到别的公司在汽车外形设计上的竞争,才下决心抛弃生产了近20年的 T型车而转产全新的A型车。1932年福特又推出V8型车,时隔一年, V8又被另一种新型号的V8小汽车所取代,换型速度的加快,这就标 志着福特原来的标准化生产理想破灭了
• 风格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建筑师奥德 (Jocobus J.P.Oud,1890—1963)和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 1888—1964)等人。
• 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里特维尔德,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 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 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 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 艺美术运动的影响。1911年他单独开设了一间家具店,1918年加入 风格派。他一生设计了大量家具(图7-6至图7-8),其中红/蓝椅无疑是 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第八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 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 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图8-1艺术装饰风格的 钟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世 界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 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陶瓷等(图8-1),并对工业设计产生广 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早期,艺术装饰风格已成为大众趣味的一个标志。 在法国,风格的概念传统上是与手工艺和强调个性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次世 界大战之后,这两个因素再度复苏,并形成了称之为艺术装饰风格的基础。 艺术装饰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新艺术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 上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由于它所具有的吸引力,很快就被商业化,但这 也导致新艺术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势头。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寻求一种前人尚未 探索过的新风格,这种新风格既要吸收法国19世纪后期的各种风格,又不落 入历史主义的巢穴。他们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应该将 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1910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成立,其目 标是使艺术与设计相结合。一些新艺术的艺术家改弦易辙,以一种更为简洁 的方法来从事装饰艺术,并强调室内设计从家具、墙纸到装饰物品的统一。 这些室内设计师在法国装饰艺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主要是为富有阶层服 务,设计都极为豪华。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巴黎依然是法国上流社会荟萃 之地。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创造出有 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悠闲阶层猎奇的需要。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也希望 利用人们仰慕虚荣的心理,借助富人的财富来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新风 格推向大众。
•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 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 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 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 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在格罗披乌斯的指 导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 以下特点: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 这种对于艺术的理解不依靠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而是取决于艺术家们 所提供的解析。显然,这种解析并不一定总是客观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09—1913年间 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体 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系的几何化。
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雕塑家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 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图7-12)。这座纪念塔于1920年首次在莫斯科 和列宁格勒展出,它以新颖的结构形式体现了钢材的特点和设计师的 政治信念。
图7-12 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图7-13 罗德琴科于1925年设计的棋桌
使其达到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