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合集下载

2010年度固废处理十大典型案例

2010年度固废处理十大典型案例

2010年度固废处理十大典型案例一、昆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参与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规模:2000吨/日工艺技术:焚烧案例说明:昆山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含扩建工程)日处理垃圾2000吨:一期规模为1000吨/天,采用4x250吨/天焚烧线和一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一台6MW汽轮发电机组。

扩建工程规模为1000吨/天,采用3x350吨/天焚烧线和一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一台6MW 汽轮发电机组。

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工艺。

烟气排放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基础上,提高部分指标的排放标准,其中二噁英类(TEQ)≤0.1ng/Nm3。

二、深圳南山垃圾焚烧电厂参与单位: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规模:800吨/日工艺技术:焚烧案例说明: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旗下的南山垃圾发电厂,地处深圳市南山区的妈湾大道,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投资3.62亿元,1999年9月由深圳市计划局批准立项,2002年10月15日土建开工,2003年12月正式投产运行,日处理垃圾800吨,年发电量0.9亿千瓦时。

该项目综合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相关先进技术,包括垃圾输送与搅动/鼓风相互独立、具有多级燃烧区、具有完善的燃烧控制及高效的烟气净化技术。

三、成都洛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参与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规模:1200吨/日工艺技术:焚烧案例说明:上海环境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目特许经营权。

并组建成立了“成都威斯特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项目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移交工作。

本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40万吨(平均日处理1200 吨),焚烧炉为往复式机械炉排炉,共3台,单台处理垃圾能力为400 t/d,焚烧炉超负荷10%工况下可连续运行2小时。

安装2台12MW(最大功率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烟气净化系统选用烟气冷却塔+消石灰喷射+活性炭+布袋除尘器处理工艺,设置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任用我国重大污染事件

任用我国重大污染事件

10年来中国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有哪些我来回答时间:2010年7月3日15时50分左右地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事故原因:连续降雨造成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

污染水域: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时间:2005年11月13日地点:吉林省吉林市公司:中石油吉化双苯厂事故概况: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部分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对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u时间:2010年12月u地点:安徽省怀宁县u公司:博瑞电源有限公司u事故概况: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怀宁县高河镇儿童被送至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接受血铅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名。

初步认定,博瑞电源有限公司未通过环保验收,超时违规试生产,是造成此次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

u时间:2008年8月u地点:广东省东莞市u公司: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u 事件概况: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福安座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占地230余亩,拥有22栋厂房,1栋12层中心大楼以及16栋员工宿舍等其它相关设施,厂房的建筑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高峰时拥有9000多员工。

曾是东莞市投资规模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外资企业之一,这个曾一度位列全国500强企业榜单的纺织企业,2008年底前撤离东莞。

源于2006年6月,有人向国家环保总局举报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

国家环保总局挂帅的联合调查组发现,福安公司私设了两条管道用来偷排:一条管径达25厘米的铁制暗管,直接将部分生产车间出来的印染废水排入厂外的总排污管;另一条是号称设计用于清污分流和雨水收集的明渠,也混杂着生产废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就进入厂外总排污管。

201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201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201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许克
【期刊名称】《环境》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在此选取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的环境问题.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许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J], 许克
2.2012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J], 许克
3.2011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事件 [J], 许克
4.2010年度广东十大环境新闻 [J], 黄慧诚
5.“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十大新闻

2010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十大新闻

--●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技奖启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评审出2010年度“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名单,这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科技部正式批准的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唯一由协会承办的奖项。

这一奖项的批准设立显示了国家对于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显示了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按照《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章程》的规定,经项目申报、初审、媒体公示等程序,协会于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专家评审会。

参加评审会的项目共32项,申报一等奖项目的企业参加了答辩。

协会将于2011年初在北京对获奖项目举行颁奖仪式,并对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认定工作陆续开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采取多种举措促进行业发展,今年陆续挂牌成立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溪湖)实验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吉天利)示范园”,并授予山西铝厂“全国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建筑环保建材示范基地”称号,授予河津市“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称号,授予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称号,授予山东索通发展有限公司“全国炭素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称号,授予厦门益材粉煤灰有限责任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龙头企业”称号。

资源综合利用是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的开展,将形成一批示范性强、思路清晰有重点的典型地区和企业,为其他地区和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三、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2010年3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在京举办“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新成立的联盟提出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联盟内优秀企业带头作用,将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至15%以上。

联盟主要任务是在铁尾矿、有色金属尾矿等重点领域攻克一批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技术;构建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为尾矿综合利用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2010年国内十大环保新闻(丁)

2010年国内十大环保新闻(丁)

2010中国环保行业十大新闻事件一、北京治堵新政正式出炉严控机动车辆增数发展私家车问题在环保界一直存有争论。

反对者认为汽车污染是大中城市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并带来五方面的弊病。

北京市政府12月23日公布,在2011年,北京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将控制在24万辆,牌照通过摇号无偿分配;外地车辆工作日高峰时段禁入北京五环;北京还将继续实施“每周少开一天车”的尾号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

遇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时,还将适时采取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加大发展公共交通力度。

下力改善绿色出行条件……等。

北京交通治堵新政终于正式宣布实施,将从上述六大方面着手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从环保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大措施。

由于首都的示范效应,目前已经陷于拥堵的城市比如南京、杭州、郑州等地,预计也将陆续出台相应的购车数量限制措施,客观上会促进大气环境的改善。

二、氮氧化物减排成"十二五"硬指标2010年12月21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在2010年度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继续推进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的同时,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

2010年5月,环保部公布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该指南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出现了两个"实施总量控制"新指标,即氨氮和氮氧化物。

具体减控指标拟定为,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要比2010年减少10%,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2010年减少10%。

10月,环保部又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也规定了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化物的减排标准。

近年的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地表水中的氨氮已经逐步成为最主要的污染项目,甚至已超过化学需氧量成为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

2010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2010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2010年的: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

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的被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

在此选取了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环境问题。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

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二、气候谈判天津会议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

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会议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政府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公约、议定书的谈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双轨谈判进程,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做出贡献。

点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技术竞争力的问题,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在驱动。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一、河南济源千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32家污染企业停产2009年10月,河南济源因铅冶炼企业造成1000余名14岁以下儿童血铅超标,血铅值在250ug/L以上,达到中重度中毒,需立即接受驱铅治疗;★★★★★★2007年12-12”铅中毒事件环保局领导集体被诉。

河南省卢氏县一家早就该关闭的高污染粗铅冶炼厂,不仅没有被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关停,反而多次扩大规模,在环保局的眼皮底下非法生产了7年之久,最终导致437人铅中毒,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

★★★★★☆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污染公司屡关不停 2010年2月,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

引发中毒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

★★★★★郴州血铅中毒事件始末2010年3月16日: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家长验血被拘2010年3月20日:湖南郴州血铅中毒者超300人官方被指封锁消息2010年3月21日:湖南郴州血铅危机加剧血铅化验者激增2010年3月23日:环保部派员赴湖南郴州督察治污多名官员被免职陕西凤翔血铅事件11人领导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中、重度铅中毒,原因为东岭冶炼公司污染,且未能按期组织卫生防护范围内村民搬迁,11名干部因此受处分,名单至今仍未公布。

★★★★★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停职在湘和化工厂运转5年多时间里,周边村民与污染企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长期较力。

2009年8月3日下午4时,湖南省环保厅在正式公布了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环境调查监测结论。

在2888人中509人镉超标,多人死亡、化工厂周边500米范围内土壤严重污染等惨重现实面前,有关部门的事后补救实在来得太迟太迟。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血铅超标事件追责16人。

根据2011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调查组技术组的调查报告,共检测三威公司周边村民血样2231份,检测结果血铅超标者254人,达到血铅中毒标准者96人(其中成人39人,儿童57人),直接经济损失223.1545万元人民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10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10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10中国十大绿色事件编者按:每年一度的岁尾年首,每年一度的事件盘点。

在2011年的年首我们回望过去,心绪如波浪般起伏。

2010年,是中国承上启下的一年。

“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确立。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践科学发展成为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上海在成功举办世博会后,以更加自信和美丽的姿态面向世界,世博会留给中国的精神财富将对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当我们回望2010年发生的事件时,心中总有一些悲凉和无奈。

无论是年初的西南五省干旱、玉树地震,还是多省的洪水以及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些地质气候灾害在今年频繁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

同时,我们也在一次次发生的灾难中收获了温暖,因为党和政府在灾难来临之时,成为了灾区人民最大的依靠。

快速救援,灾后重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温暖和期待。

2011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而幸福的!――本刊编辑部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未来五年发展方向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点评: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在《建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的:
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

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的被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

在此选取了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环境问题。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

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二、气候谈判天津会议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

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会议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政府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公约、议定书的谈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双轨谈判进程,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做出贡献。

点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技术竞争力的问题,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在驱动。

三、中石油大连海域污染事件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许,大连新港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级的油轮在卸油附加添加剂时引起了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

致上万吨原油入海,据中国海监船7月19日13时30分的监视结果显示,受污染海域约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公里,一般污染海域约为52平方公里。

石油泄漏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火灾及污染事故之后相关部门展开了全力救援和清污。

事件过后,中石油用2000万投资大连市作为赔偿,而受灾的渔民的索赔之路却异常艰难。

点评:据称,此漏油事件可能对大连及周边海域的污染造成五十年以上的影响。

相比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BP公司,中石油显得无比的幸运。

可是,谁来为大连海域污染埋单?谁为最直接的受害者渔民们维权?
四、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7日23时30分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截至2010年10月11日,遇难1501人,失踪264人。

泥石流冲击下的舟曲,2.4平方公里土地受灾,大量城乡居民住房毁损,波及2.6万百姓,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陷于瘫痪,白龙江河道严重堵塞,堰塞湖致使大片城区长时间被水淹,造成严重损失。

专家调研后发现,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点评:频发的地质灾害摆脱不了“人祸”的影子,让我们在为遇难者默哀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默哀?在给受灾者援助的同时,是否也应审视对自然环境的必要修复?反思下灾难的警示?
五、吉林化工桶流入松花江
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永吉县境内发生特大洪水,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新亚强化工厂约7000只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中。

事件发生后,吉林省迅速采取措施,在松花江沿途设置8道防线进行拦截,以期更有效、彻底地拦截打捞浮桶。

截至8月1日16时,吉林省共打捞出6387个原料桶,经8支搜索队伍搜查,还另外发现并锁定684个原料桶,目前没有一只化工原料桶流出吉林省境外。

另据环保部门连续跟踪监测,至今为止,松花江水质未见异常,符合国家地表水标准。

点评:又见松花江化工污染危机,随水漂荡的污染源让所有的人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最终没有造成显而易见的污染,但如何加强工业污染的安全保护,在今后依然不断的考验着人们的神经。

六、环保产业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据分析,“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将达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一倍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

点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环保产业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也意味着,这么多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告于政策性段落,绿色经济将真正走上主导地位。

七、“自然之子”梁从诫离去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始人、被人们称为“自然之子”、”、“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梁从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梁启超、梁思成的后代,家学渊源的梁从诫原本是个历史学家,于1994年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从此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清贫之身全力以赴民间环保事业,在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公众听证会、环境公益诉讼、低碳生活倡导等方面贡献突出。

点评: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曾如此评价他:“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梁先生生前播下的绿色种子,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追思和缅怀梁先生,就应该追随其言其行所指引的精神之路。

八、“引渤海海水入疆”受热议
将渤海水引进新疆浇灌戈壁和沙漠以解决西部干旱是痴人说梦还是现实之选?11月5日,全国120名专家齐聚首府,讨论“海水西调”的设想。

与会专家认为,“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将大大加强新疆欧亚大陆桥向西桥头堡的战略地位。

该高峰论坛还呼吁各界参与“海水西调”的论证与实施;破解困扰新疆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水资源平衡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油气等矿产资源有效开发问题;着力推进新疆长治久安。

该论坛上关于“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建议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相当多的人加入了反对的论战队列,从生态、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进行了反驳。

点评:中国的许多官员家、企业家、专家们多有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欲望和幻想。

孰是孰非?但愿这样一个“设想”能真正走可行性研究和论证,而不是被操纵成如何去实施的讨论。

九、河南六地堆放52万吨铬渣
据2010年10月份《大河报》:河南省环保厅日前有调查显示,该省有6处堆放了总计52万吨的铬渣。

据了解,铬渣中含有致癌物铬酸钙和剧毒物六价铬,这些铬渣堆大多没有防雨、防渗措施,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淋、渗透,正一天天地成为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的污染扩散源,因此被称为“城市毒瘤”。

据悉是上世纪50年代至九十年代一批化工企业兴建生产所遗留。

铬渣是在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危险废物。

铬若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就会变成离子铬,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铬。

中科院院士赵其国表示,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就难以去除,可能会影响几代人。

点评: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你可曾想到如此境况?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不是牺牲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换取少数工厂老板的钱袋子和少数官员的GDP政绩!
十、2010天气为十年来最极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站次数为近十年来最多。

陈振林表示,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的标准,形成了“拉尼娜”,即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现象。

历史事件分析表明,“拉尼娜”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事件。

点评:气候问题波及我们每一个人,2010年初以来的大旱、冰雹、冰雹、大暑、大涝、暴雪……让人联想到了《2012》,也许归根到底就是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