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至10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任用我国重大污染事件

任用我国重大污染事件

10年来中国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有哪些我来回答时间:2010年7月3日15时50分左右地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事故原因:连续降雨造成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

污染水域: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时间:2005年11月13日地点:吉林省吉林市公司:中石油吉化双苯厂事故概况: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部分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对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u时间:2010年12月u地点:安徽省怀宁县u公司:博瑞电源有限公司u事故概况: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怀宁县高河镇儿童被送至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接受血铅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名。

初步认定,博瑞电源有限公司未通过环保验收,超时违规试生产,是造成此次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

u时间:2008年8月u地点:广东省东莞市u公司: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u 事件概况: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福安座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占地230余亩,拥有22栋厂房,1栋12层中心大楼以及16栋员工宿舍等其它相关设施,厂房的建筑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高峰时拥有9000多员工。

曾是东莞市投资规模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外资企业之一,这个曾一度位列全国500强企业榜单的纺织企业,2008年底前撤离东莞。

源于2006年6月,有人向国家环保总局举报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

国家环保总局挂帅的联合调查组发现,福安公司私设了两条管道用来偷排:一条管径达25厘米的铁制暗管,直接将部分生产车间出来的印染废水排入厂外的总排污管;另一条是号称设计用于清污分流和雨水收集的明渠,也混杂着生产废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就进入厂外总排污管。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1. 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上海、江苏等地重要的供水来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太湖水质长期遭受污染。

在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事件,致使数百万人的供水遭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太湖的环境保护。

2. 海河黑臭事件海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北京及周边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大量的废水排放,海河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海河黑臭问题。

3. 三峡大坝水污染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大坝拦截了长江上游的水流,河道断流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

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被蓄积在坝湖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4. 北京地下水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北京地下水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都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问题仍然存在。

5. 黄河重金属污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长期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河重金属污染,但是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水问题。

然而,由于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南水北调渠道,对水质造成了巨大破坏。

7. 长江污染事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长江的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一些城市的供水问题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长江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近几年的大水污染

近几年的大水污染

盐城水污染
• 2009年2月20日晨6点40 2009年 20日晨 日晨6
分,城西水厂的工作人员 发现流入管网的自来水有 刺鼻异味。7点20分,盐 刺鼻异味。 20分 城市紧急采取停水措施, 城市紧急采取停水措施, 将同在新洋港河取水的城 西、越河两个水厂全部关 经检验, 闭。经检验,出现异味的 原因是水厂原水受酚类化 原因是水厂原水受酚类化 合物污染, 合物污染,所产自来水不 能饮用。 能饮用。
2004 龙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
• 龙川江沿河为云南省楚雄
市的主要经济带,分布有 市的主要经济带, 冶炼、化工、造纸、制药、 冶炼、化工、造纸、制药、 烟草和盐矿等工矿企业。 烟草和盐矿等工矿企业。 2004年 月初, 2004年6月初,楚雄市龙 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 镉污染事件 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 楚雄水文站、智民桥、 楚雄水文站、智民桥、黑 井等断面的总镉超标 井等断面的总镉超标 36.4倍。经过对沿河入 36. 河排污口进行排查, 河排污口进行排查,硫酸 海源新业公司、 厂、海源新业公司、滇东 冶炼厂的入河污水是造成 此次镉污染事件的主要污 染源。 染源。
2003 三门峡:“一库污水” 三门峡:“一库污水”
• 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 2003年
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 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 三门峡水库泄水呈 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 色”,水质已恶化为V类, 水质已恶化为V 成为名副其实的“ 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 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 黄河, 黄河,但市民们却不得不 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 的山泉水, 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 水吃” 水吃”成为三门峡市的一 城市景观” 大“城市景观”。
1986年瑞士化工厂事件 1986年瑞士化工厂事件
• 1986年位于莱茵 1986年位于莱茵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3人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

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

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 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

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

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

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

(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2 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

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标签: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时间:2008-10-14 17:55:26 点击:3258 回帖:11994 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2002 南盘江水污染事件云南省南盘江是珠江的主源。

2002年10月,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发生严重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

由于南盘江河段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因而,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社会影响恶劣。

2003 三门峡:“一库污水”近年来,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有增无减,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造成黄河水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使三门峡水库水质严重下降。

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已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

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们却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二门峡市的一大“城市景观”。

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2004年2月底3月初,沱江两岸的居民发现江水变黄变臭,许多地方泛着白色泡沫,江面上还漂浮着大量死鱼。

紧接着,居民又发现自来水也变成了褐色并带有氨水的味道。

川化股份公司第二化肥厂就是这起污染事故的责任者,他们将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排进沱江,导致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百万群众饮水被迫中断,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被破坏的生态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3人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

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

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

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

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

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

(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2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

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例子:
1.2005年,中国发生了著名的“茶叶污染事件”。

该事件涉及到一家企业非
法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茶叶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

2.2013年,中国爆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这些事件导致了大量的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这些空气污染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3.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一家化工厂非法排
放废水,导致周边地区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4.2018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土壤污染事件。

一家矿业公司非
法倾倒废弃物,导致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居民的健康。

5.2020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一家化工厂非法排
放废水,导致长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了数百万人的饮水安全。

这些只是中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一小部分例子。

实际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许多环境污染事件,涉及到空气、水和土壤等多个方面。

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等。

然而,要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持续的行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国家水利部网上公告中了解到06,07,08三年中国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6年:1、协同防控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牤牛河是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于吉林市九站附近注入第二松花江,其下游距河口10km处有吉林市第五水厂,为吉林市江北区约10万人服务。

起因:2006年8月21日凌晨,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异地处理生产废液的运输途中,将含有二甲基苯胺的废液倾入牤牛河中,致使牤牛河约2~5km的河段受到污染。

处理过程:19时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接到电话报告后,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

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近300名消防、武警官兵一夜的连续奋战,22日凌晨3时30分,一道主吸附坝和两道分流坝全部建成,污染水头被成功拦在了距松花江干流8公里的地方。

8月23日,经对牤牛河11个点位取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牤牛河入江口N-N-二甲基苯胺浓度为0.001mg/L(前苏联地表水标准为0.1 mg/L,检出限为0.001mg/L),其他10个点位未检出特征污染物,水质符合水功能标准;第二松花江的3个监测断面未检出两种污染物。

8月25日上午,经各方专家论证和研究,吸附坝被及时拆除,确保不会对松花江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坝拆除后,环境监测部门仍坚持每4小时一次的水质检测。

据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郑庆子介绍,从目前监测结果看,松花江干流从未检出这两种特征污染物。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吉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控应对措施,使牤牛河水污染事故在进入第二松花江前得到有效控制,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

2、黄河支流洛河发生水污染事故,黄委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2006年1月5日,中国中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6吨左右柴油进入黄河支流伊洛河。

当天下午5点,黄委接到河南省关于油污染事故的通报,立即启动“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两个个紧急处理措施:(1)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275m3/s加大到600m3/s;(2)关闭洛河上游故县水库和支流伊河陆浑水库下泄闸门;根据现场指挥部总体部署,接力实施洛河入黄口下游城市供水水源地等重要断面的石油类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小时1次。

本次污染事件由于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及时得力,没有对黄河下游沿黄饮水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根据黄委和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河南、山东两省分别于1月7日晚和1月11日晨解除警戒状态。

黄委在整个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反应迅速、信息及时、数据准确、处置得当,效果显著。

3、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镉废水污染湘江事件2006年1月4日17时,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由于施工不当,致使大量含镉废水通过老霞湾港集中排入湘江,造成镉严重超标。

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湘潭、长沙3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紧急处置措施。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当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对湘江下游各城市供水水源地相应断面实施监测,及时监控湘江水质状况。

至1月9日上午,湘江长沙段水质恢复正常。

4、岳阳砷污染事件9月8日15时,湖南省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监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湖南省政府领导除及时报告外,还就污染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湖南省环保局当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及时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确保了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国家环保总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实施污染防控工作。

当地政府暂停对岳阳县荣家湾镇近1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供给。

经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后,9月12日晚19点,砷污染警报被解除,自来水供应得到恢复。

5、贵州金矿矿渣坝溃坝污染下游水库事件2006年12月27日,贵州紫金金矿公司贞丰水银洞矿区尾矿废水库发生堤坝垮塌泄漏事故,20余万吨含有砷化物、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矿渣废水涌入下游供5个乡镇数万人饮用水的白汶水库内。

事件发生后,当地省、地县政府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武警迅速到达事件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贵州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局、水质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带领技术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研究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与措施,并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水质跟踪监测。

此次污染突发事件由于采取措施迅速、得当,未发生人畜中毒事故。

2007年:1、新立城水库水华事件新立城水库位于伊通河上游,距长春市城区南部16km,主要为长春市城区西部区域供水。

2007年6月是长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降水最少的时期,为藻类在泡塘中大量迅速繁殖提供了基础条件。

加上新立城水库汇水区突降暴雨,入库流量达到89m3/s,泡塘中的藻类大量进入水库。

自2007年7月11日起,水库坝前局部水体表面发现变绿,经监测分析,库区水体藻类中蓝藻占62.5%,绿藻占25%,其它藻类占12.5%。

7月15日,长春市停止从新立城水库取水。

8月9日,因蓝藻泛滥而停止供水近一个月的新立城水库恢复向城市供水。

2、江苏省沭阳县水厂取水口发生水污染事故2007年7月2日,淮河流域江苏沭阳县水厂取水口水质遭到污染,致使水厂停产2天。

主要原因是长期受到污染的沭河污染水体下泄进入新沂河北偏泓,超过地涵过水能力,使得污染水体外流进入南偏泓,对沭阳县自来水厂取水口造成污染。

事故发生后江苏有关部门紧急启用备用水源,实施洪泽湖调水冲污,到7月4日,取水口水质明显好转,于下午14时恢复供水。

3、太湖贡湖突发蓝藻事件2007年5月29日,太湖流域贡湖突发蓝藻,饮用水水源被污染。

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并部署了加大从长江调水力度,改善太湖水质、强化自来水处理、加强水质监测、加大蓝藻打捞力度、组织净水采购、实施人工增雨等6项紧急措施。

截至31日,累积调引长江清水3.67亿m3,入湖1.9亿m3,贡湖水域水质明显好转。

4、贵州省福泉市瓮福公司旧院拦沙坝决口坍塌导致水污染2007年8月7日,贵州福泉市翁福实业有限公司的旧院拦渣坝发生部分坍塌,数万吨磷矿渣汇同渣场应急水库9万m3的矿渣污水冲入下游农田,造成几百亩稻田受灾,并顺着山谷流入鱼梁江(清水江二级支流)翁福公司河段,造成河流水体污染。

事发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广西茅岭江支流那蒙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2月20日,广西钦州市茅岭江支流那蒙江发生水污染事件,造成下游那蒙镇水厂停止供水,影响到该镇1000多人饮用水安全。

调查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水污染事件主要是那蒙江上游南宁市一制糖企业污水氧化塘溃坝所致。

由于那蒙江河段闸坝较多,大量污水滞留库区内,水体发黑、发臭。

为此,广西地方政府迅速改建了那蒙镇自来水厂取水口,并要求污染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控制污染源,并从屯六水库调水冲污。

由于采取措施得力,未造成人畜伤亡。

在此过程中,水文部门对水量和水质进行应急跟踪监测,为掌握污染情况和处理污染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6、湘粤边界跨省镉、砷污染事故2007年5月12日,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三无”铟冶炼企业排放含有剧毒砷化物和镉的废水,经武江支流田头水跨省界流入广东省乐昌市境内,造成田头水的砷化物和镉含量超标几十倍,部分河段出现死鱼,并影响了乐昌市黄圃镇和田头镇的居民生活用水。

经群众举报后,广东和湖南两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关停了上游污染企业,利用武江梯级电站调水加大水量控制污染物下移速度。

由于处理及时,措施正确,污染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未对武江干流水质造成明显污染,乐昌市、韶关市等地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供水未受影响。

7、贺江广西境内信都江段水污染事件2007年10月5日,贺江信都(距桂、粤省界约30km)江段发生了一起由于酒精厂排污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此次污染对居民饮用水影响甚微,但致使贺江信都段约20 km江段的鱼类死亡,沿江网箱养鱼户损失较大。

由于此次污染事故为有机污染,河流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桂、粤省界水体水质基本未受影响。

2008年:1、云南富宁县交通事故引发跨界水污染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装载33.6t危险化学品粗酚溶液的槽车从高速公路上侧翻,车上粗酚溶液全部泄漏流入者桑河(右江支流那马河的支流),造成者桑河及入流后的那马河及百色水库库尾水体(云南省境内)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居民饮用水,并可能危及百色水库下游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约20万人饮用水安全。

本次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李克强副总理分别作了批示,要求确保当地人民饮用水安全。

经过各级政府和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事件很快得到控制。

事件造成的水污染范围在事发地点至下游24km的河段内,基本控制在百色水库库尾(云南省境内),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界缓冲区的控制断面没有受到水污染的影响,污染水团在省界断面前16km处平息下来。

未发现人、畜饮用水中毒的情况。

2、淮河流域跨省河流大沙河发生砷污染2008年8月,淮河水保局在日常水质监测工作中发现大沙河省界断面包公庙闸上断面水质砷浓度严重超标,经调查是由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成城化工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的含砷废水所致。

河南省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依法取缔了该公司,并进行了相关处理措施,阻止了污染进一步扩散。

3、陕西省山阳县发生钒矿尾矿库泄漏导致水污染事件2008年7月22日,陕西省山阳县发生一起由钒矿尾矿库泄漏导致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影响到汉江支流天河陕鄂省界的水质。

事故发生后长江水资源保护局迅速启动了Ⅲ级响应,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地方政府及水利和环保部门初步建立了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畜伤害。

4、湖北境内汉江三条支流(兴隆河、田关河、东荆河)遭受污染2008年2月26日湖北省境内的汉江3条支流兴隆河、田关河、东荆河水体变红,水面有泡沫,沿线居民饮水受影响。

根据长江委领导的批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按照水利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要求,对事件及时进行了初报,并立即派出调查人员赶赴事发现场进行事件调查,完成《汉江下游支流污染造成大范围停水事件的调查报告》,此次水污染事件是受“水华”影响所致。

2009年:1、江苏省水源污染事件: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2009年2月20日:当日上午,盐城市区全城停止供水,百姓开始到超市抢购矿泉水。

至少20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9年2月21日:据环保部门初步查明,导致盐城水源污染全城停水事件原因系取水口上游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2009年2月22日:城区居民饮用水已部分恢复。

肇事企业被责令关闭,法人代表胡文标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009年2月23日:盐城市城西水厂于23日凌晨2时全面恢复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