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彩云追月教案新部编本 人音版
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识谱演唱歌曲《彩云追月》,聆听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片段,合作体验由民族器乐曲改编填词歌曲的韵味和意境。
(二)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与意境。
《中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中提出: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增强个人的音乐表现力,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彩云追月》,根据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D宫调,拍,慢速,二段体结构。
A段、B段旋律结构均为2+4+4。
A段第一乐句为2小节,第二、三乐句为4小节,第3-5小节和第7-9小节分别采用重复前小节曲调的写作手法,起始节奏均为切分节奏。
B段曲调是在A段基础上派生出来,节奏变化多,是A段音乐感情的延伸和发挥。
“彩云追月”表现了在清澈、透明、幽淡的月夜中,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作品有多个版本。
其中,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为任光1935年创作,首发后曾数度被改编成各类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和声乐作品等。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深受人们喜爱。
本课选自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中选用由刘麟填词并增添二声部的版本。
因上课对象为刚入学三个月的七年级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及对学生综合音乐感的培养这一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降低难度,改为歌唱单声部,不加入反复。
(二)学生情况分析1.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坚持练习听音模唱,较熟悉三音列、五音列,能识别五线谱上音符的唱名,学习过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部分学生do在下加一间的五线谱识谱把握不准。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①节奏明快,富有弹性。
②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运用,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③节奏变化和转换,体现广东音乐的韵律特点。
3.情感表达:
①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描绘彩云追月的美丽景象。
②音色和音量的变化,展现彩云和月亮的互动。
③情感细腻深情,体现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
4.民族乐器:
①二胡、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的运用,展现广东音乐特色。
4.创作与表现:
学生在创作与《彩云追月》风格相似的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歌唱性和流畅性的旋律。他们在表现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色,展现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题型5】
请学生分析《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并谈谈自己对这首乐曲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答案】示例:
《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是广东音乐的传统音乐文化。这首乐曲体现了广东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展现了广东音乐的魅力。创作背景为乐曲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他们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合唱练习中,学生能够很好地配合,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4.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合唱《彩云追月》增进彼此间的默契。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但同时,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教学目标:一.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律动1、学生在《弯弯的月亮》声中走进教室。
2.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3.师:“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如: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
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
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1、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2、播放音乐,请学生用“lU”哼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你认为有特点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节奏和唱法。
(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
)三、解决重难点,切分节奏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圆滑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X X X X ·X X X4、让学生为歌曲标上合适的力度记号。
5、跟录音哼唱并用手势划节奏。
6、请学生加入歌词完整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生:……(深情、优美)四、教师范唱师范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并引导学生回答:这段旋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与学生边唱边划旋律线边做分析,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开始一句的旋律线是上行的,像月亮慢慢升起,接下来好似月亮穿过山峰,穿过云层那种富有动感的形象。
教师用钢琴以翻唱的方式,逐句教唱,唱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音准节奏是否到位,男女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接龙演唱,男女生二声部合唱,唱的过程中我将进行指挥。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国乐飘香《彩云追月》舞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音乐张明一:教学内容:《彩云追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规范舞蹈动作,节奏的准确性,表情、气息的整齐和统一。
学会找舞台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团队协作;时刻有精气神的状态。
三:教学准备:跟川师附中教师沟通,借用比赛场地。
四、教学过程:1:老师:同学们,舞蹈的动作已经学会。
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方面不足,需要练习呢?学生自由发言:2:老师引导总结:刚才同学们说到了以下几点:①整齐度: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节奏要在点上。
②气息。
③表情。
④舞台位置的控制。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决你们找到的问题。
3:整齐度的练习:①老师:同学们,大家要做到18个人都整齐划一,有什么办法呢?②学生发言。
③老师小结:同学们必须仔细听音乐,跟上音乐的节奏,而且要提前半拍做动作,要把动作定在拍点上,有的孩子到拍点才开始做,就慢了,是到拍点的时候,动作已经做出来了。
④:学生活动:跟音乐跳一遍,只管节奏这一个方面,记录哪些孩子在哪一拍上有问题。
⑤:针对问题,个别指导、练习,直至全部合格。
4:气息的练习:①老师:同学们,要做到18个人吸气呼气都在一个点上,有什么办法呢?②学生发言。
③老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要把音乐记在脑子里,并分析音乐的乐句。
每一句吸气和呼气一次,吸住气以后要一直保持住。
呼气结束,整个身体才能放松。
④学生活动:跟音乐跳一遍,只管呼吸这一个方面,记录哪些孩子在哪一句上有问题。
⑤:针对问题,个别指导、练习,直至全部合格。
5:表情的练习:①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舞蹈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②学生发言。
③老师小结④学生活动:每一个孩子一对一的模仿、练习。
6:舞台位置的掌控:①同学们,你们找一找舞台的中线在哪里?学生讨论,总结。
②我们每一个队形,谁是定中线的同学?学生讨论,总结。
找到每一个定中线的孩子,走到位置上。
③你们看看舞台的最左边和最右边,你们分别应该站在哪条线上最好看?学生讨论,总结。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教学能手参评教案彩云追月教学内容:歌曲:彩云追月课型:唱歌综合课教材分析:《彩云追月》由任光先生创作于1935年,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具有广东音乐风格的民族器乐合奏曲,由刘麟填词教材组编配的二声部歌曲。
这首歌曲主旋律由五声调式的上行旋律作为动机创作的,旋律轻快,舒缓后改编为歌曲,并填有适合中学生学唱的歌词。
歌曲为D宫调,4/4拍,慢速,二段体结构。
学生分析:学生是借班上课,初二学生。
12月6日下午见了学生一面,大致了解了学生的学情,音乐课基本不上,不是太好。
所以必须降低二声部歌曲难度,对二声部进行了创作改编,用“啊”模拟云的漂浮,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均衡,及歌曲的意蕴之美。
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能用圆润、统一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彩云追月》。
2. 通过聆听感受、律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
3. 体会民族音乐《彩云追月》的艺术魅力,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感受、律动体验、演唱等方法,能用圆润、统一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云追月》,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意蕴。
2.用“X X X X X 为歌曲伴奏。
3.改编后的二声部合唱的协和、均衡。
教学过程:听音乐进教室,随音乐律动游戏上课礼仪一、发声练习,用柯尔文手势辅助练习二声部,体验二声部的均衡统一。
二、新课教学(一)导入:1.(过渡语)你们的声音有如天籁之音,美且和谐。
让我想起来一段唯美的画面,(播放ppt3用月亮和云彩穿梭的视频伴有钢琴版主题的音频)2.用歌声表现云彩的漂浮,空灵。
方法:身体坐正,面带微笑,高挑眉毛,高位置直声,控制住音量。
(二)听歌曲1.聆听歌曲,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月亮升起来了,萤火虫闪烁,云彩在飘。
2.让我们一起用身体律动感受这幅生动、活泼、轻快的画面3.复听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4.根据演唱形式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2个乐段5.出示歌页,学习这首由任光作曲,刘麟填词的《彩云追月》,板书课题。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案 (自动保存的)

《彩云追月》教案设计华川中学曾珍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身体,以“X X X I X X I ”的节奏型为演唱伴奏。
3、尝试二声部教学,体验和声美感。
4、能够在演唱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身体,以“X X X I X X | ”的节奏型为演唱伴奏。
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的掌握。
2、双声部的体验演唱。
3、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课堂小乐器教学方法:讲授法、聆听法、模唱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一一节奏游戏1、模仿节奏:LX x| x x | (切分节奏)奥尔夫身势动作加入【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通过节奏模仿抓住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并且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解决进行铺垫。
】二、发声练习1、双声部音阶模唱2、双声部练习曲:4 06 60 60 | 1 05 50 50 |1 04 40 40 I 1 03 30 30 I【设计意图:将难点的二声部合唱旋律加入发声练习中,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进行新课1、聆听音乐,分组思考问题歌曲情绪、速度、节奏特点?曲式结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采用什么演唱形式?)【设计意图:分组设置疑问,能更有效的解决多个问题,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聆听,效果更好。
】老师简单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合唱歌曲《彩云追月》是根据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变而成的。
1935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唱片。
教材编写组选用刘麟填词的。
2、进行新课(1)聆听音乐,随音乐用“wu”轻声哼唱。
(2)跟琴用“wu”学唱。
(3)加入歌词学习。
(4)学生提出有困难的地方,再次教唱。
【设计意图:用母音来学唱歌曲,符合课标要求,让学生充分体会旋律,并且保持正确的发生状态。
《彩云追月》-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5册教案

彩云追月 - 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5册教案一、背景介绍《彩云追月》是一首优美的民族器乐曲,属于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名曲之一。
这首曲子的曲调优美、流畅,在演奏中需要有人的声音进行一些合唱,让整个曲子更加生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演奏《彩云追月》,我们为八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了这份教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教授《彩云追月》这首曲子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彩云追月》这首曲子的起源和演唱方式。
•教授《彩云追月》这首曲子所用到的人声部分的技巧。
2.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辨认乐谱,准确演奏《彩云追月》。
•通过演唱人声部分,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合唱。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演奏和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教授《彩云追月》这首曲子的基本知识。
2.教授《彩云追月》这首曲子所用到的人声部分的技巧。
3.指导学生演奏乐谱。
2. 教学方法1.上课前播放《彩云追月》的音频,让学生先熟悉这首曲子的基本信息。
2.班内选出一些学生进行人声部分的合唱,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合唱氛围。
3.在演奏乐谱时,老师先进行讲解,然后为学生进行演奏示范,鼓励学生跟随演奏。
4.在演奏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检查学生的演奏情况,帮助他们完善技巧。
四、教学步骤与过程1. 学生自我感知通过调查问卷和个人口语表述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基本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等。
2. 课堂教学2.1 引入教师在课程开始前播放《彩云追月》的音频,让学生先体验这首曲子的韵律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讲解基本知识教师讲解《彩云追月》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创作背景和曲调特点等。
2.3 人声合唱教师讲解《彩云追月》人声部分的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人声合唱的练习。
引导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和谐的韵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情感体验能力。
2.4 演奏乐谱教师为学生讲解《彩云追月》的乐谱,示范演奏,并指导学生跟随演奏。
彩云追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彩云追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本节课将通过欣赏和演唱美妙的合唱作品《彩云追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合唱形式和基本合唱技巧;2.理解《彩云追月》作品的音乐特色,并掌握其基本节奏、旋律;3.在合唱实践中提高和谐唱、感性表达、音准等方面的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美学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1. 介绍合唱形式和基本合唱技巧(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简要介绍合唱形式和基本合唱技巧,包括发声、排练、协调等方面,提高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兴趣。
2. 听取《彩云追月》作品的录音(15分钟)教师播放《彩云追月》的录音,帮助学生感受曲子的唯美和独特,理解其主题和情感内涵,为后面的演唱做好准备。
3. 学习《彩云追月》作品的基本节奏、旋律(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听取《彩云追月》的节奏和旋律,解读其曲式和音符符号,学习其基本唱法和技巧。
4. 熟悉《彩云追月》作品的歌词和表现要求(20分钟)教师分段讲解《彩云追月》的歌词和表现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发音、抑扬顿挫地表达情感,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5. 合唱演练(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练,注重调整声部和音准,加强和谐唱和情感表达,提高演唱品质和表现能力。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强化重点知识和技能,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彩云追月》曲子的基本节奏、旋律;2.学习《彩云追月》的表现要求和情感内涵;3.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唱,提高和谐唱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把握《彩云追月》的情感和主旋律;2.如何调整声部和音准,实现完美的和谐唱效果;3.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合唱形式,掌握基本合唱技巧。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又注重音乐作品和演唱实践的体验和感性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歌曲《彩云追月》教案
教学内容:
一.听: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二.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一.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
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在《彩云追月》声中走进教室。
2.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3.师:“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如: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
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
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听:
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
1、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
(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
2、播放音乐,请学生用“lU”哼唱旋律
并找出歌曲中你认为有特点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节奏和唱法。
(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
)
3、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5.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
4、让学生为歌曲标上合适的力度记号。
5、跟录音哼唱并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6、请学生加入歌词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
生:……(深情、优美)
7、艺术处理
①教者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
)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②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
8、完整演唱。
三、教学延伸
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乐曲的节奏、情绪和速度有哪些特点。
节奏—平稳的
情绪—抒情的
速度—稍慢的
2、介绍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
《彩云追月》是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
在这里老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曲作家任光。
(电脑出示任光照片简介)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
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
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1940年,任光跟随叶挺将军从重庆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遭国民党伏击,任光胸部中弹倒下,当敌军指挥官追问奄奄一息的任光:“你是谁?”任光说:“我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歌的作者任光。
”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敌军万万没想到在这样悲惨的场面见到令人尊敬的天才音乐家,追悔莫及。
任光牺牲时年仅40岁。
3、介绍乐曲。
任光的这首《彩云追月》是1932年他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
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一首,乐曲既古典又通俗,几十年来深受听众的喜爱。
师: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歌曲吧。
四、深情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