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为了满足现代医药研究和发展的要求,研究者们不断地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离子液体(ILs)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ILs是近年才被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液体,但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是不亚于常见液体的。
离子液体是一种极性的非晶状液体,其由极性的离子组成,它们是有机无机混合物的溶剂,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如其碳链分子的碳原子上含有带正负电荷的官能团,称为丰富的几何结构和宽容的热稳定性,这使ILs具有较高的活性,并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和较高的贮藏稳定性,这使它们在医药研究中应用更加广泛。
首先,ILs可以用于制备更有效的复合制剂,特别是在药物制备领域,它们可以很好地控制反应中的储存离子密度,从而实现分子质量更高的水解和混合,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和较高的活性。
此外,ILs也可以用于优化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能力,能够改善药物的溶质设计,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ILs还可以用于生物分析,即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比如用来检测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抗菌活性,以及能够检测抗病毒药物的细胞毒活性。
由于ILs具有高的活性,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更准确地为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证据,从而为药物的筛选与开发提供依据。
最后,ILs也可以用于药物的分离和纯化,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将药物有效地从混合物中分离,从而提供高纯度的药物。
因此,ILs在药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势是提高药物生物活性、生物利用率和药物纯度,从而实现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ILs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ILs可以用于药物的制备、分析、筛选等,为药物研制提供重要的支持。
此外,ILs的可操作性和活性使其在药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ILs一旦发挥作用,其对医药研究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和分析技术的发展,离子液体(IL)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分析。
离子液体是由不同种类的有机离子组成的有机溶剂,具有与传统溶剂(如水)不同的特性,如极低的表面张力和较高的沸点。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IL在药物研究和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IL在药物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IL可以用作催化剂或反应介质,以提高药物的合成效率。
例如,IL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药物的合成反应。
IL也可以作为反应溶剂,使反应更容易发生,从而提高药物的合成效率。
此外,IL的独特的极性特性和低表面张力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有机合成反应。
其次,IL可以用于药物分离和纯化。
IL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可以有效分离药物中的活性成分。
此外,IL还可以用于药物的溶出和混合,从而改善药物的性质。
在药物分离和纯化过程中,IL的极性特性和低表面张力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分离效率。
此外,IL也可以用于药物分析。
IL可以用于药物分子结构分析,从而确定药物的结构特征,推测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组装分析中,IL可以用于表征药物分子的结构,对目标分子组装进行准确分析。
此外,IL还可以用于其他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如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
由此可见,IL在药物研究和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它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合成效率,并可以用于药物分离和纯化,以及药物分析。
因此,IL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药物研究工具,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尽管IL在药物研究和分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IL的构成比较复杂,容易受到污染和变质,从而降低IL的稳定性。
其次,IL的易性导致合成中存在不可控制的反应,这会降低药物的纯度。
此外,缺乏可靠的确定性标准,也极大地限制了IL在实际应用中的发挥作用。
虽然IL在药物研究和分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随着药物研究领域发展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研究药物分子和药物相互作用。
离子液体(ILs)作为一种新兴的界面活性剂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发挥作用。
所谓离子液体,是指由仿生离子和极性非传统溶剂组成的离子混合物,其化学性质与温室效应气体氢氟酸相似。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较低的毒性,使其成为药物研究领域中更受欢迎的技术手段之一。
离子液体可以用来研究药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来分析药物结构,通过药物的溶解度分析它们的活性,以及研究药物能否分子聚集或自组装。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以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新药的研发。
此外,离子液体可以用来改善药物制剂的性能,使其具有更高的药物活性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渗透组织和细胞壁。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为药物添加新的功能,例如通过调节溶剂行为增强药物稳定性或增加缓释特性。
此外,离子液体也可以用于药物评价,例如分析药物的结构、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药物 -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与溶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并且能促进药物分子的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使用。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改善制剂性能,以满足药物研发和药物评价应用的要求。
但是,离子液体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其复杂的结构,使用离子液体可能会增加药物研发的成本和复杂性。
因此,要实现药物研究的最佳效果,研究者需要合理地考虑和审慎选择离子液体,以及加以应用,以满足药物研究领域的需求。
关于离子液体在活性药物成分的应用浅议

关于离子液体在活性药物成分的应用浅议随着国际医学药物水平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如何将离子液体在活性药物成分中合理的应用,一度成为了国际药品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和热门议题。
离子液体因其具有独特的可调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具有不挥发性、稳定性良好、不易燃性、无腐蚀性等优良性质,所以能够根据人们的特殊需求设计并制造出适用的新型离子液体并用做活性药物成分。
本文通过介绍离子液体的特性,综合阐述了离子液体形式活性药物成分的制备过程、特性以及研究离子液体在活性药物成分中应用在医药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标签:离子液体;活性药物成分;应用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组成的,熔点在100℃以下,室温下呈现液态的一种盐。
离子液体一般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靠离子键结合而成。
常见的有机阳离子有:咪唑盐离子、季铵盐离子、叔留盐离子、季膦盐离子、吡啶盐离子等;常见的无机阴离子有:AlCl4-、BF-、PF6-、CF3COO-、CF3SO3-、SbF6--等。
随着化学工艺的不断发展,新型离子液体不断涌现,而且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离子液体已经广泛用于药品领域、电化学领域、催化工程、有机合成工业和分离工程等领域。
1 离子液体1.1性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质,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备受人们喜爱。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稳定性良好、不易燃性、无腐蚀性等优良性质。
离子液体与一般离子化合物的区别在于,离子液体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阴阳离子进行结合,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其物理化学性质,所以离子液体与一般离子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组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有多种形式,虽然不是任意组合,但是可以根据限定的阴阳离子找出与其相匹配的反离子来代替。
所以,离子液体的熔点、粘性、密度、挥发性、溶解度和亲水性都可以通过改变相互结合的阴阳离子来改变。
1.2研究现状根据Rogers等的理论,目前可以将离子液体的发展归纳为三个时代。
第一代离子液体主要优点为“可调”的物理性质,通过选择合适的阴阳离子来制备具有特定物理性质的离子液体,这种离子液体能够作为功能性溶剂;第二代离子液体主要是其化学性质优越,通过选择合适的反离子,制备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液体,且这种离子液体可以制备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特殊的化学性质的功能性材料;第三代离子液体主要优点是其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选择不同的阴阳离子制备出具有特殊生物活性且物理化学性质优良的目标物质。
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 引言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态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材料合成、催化剂、电化学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探讨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发展趋势。
2. 离子液体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反应介质,可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率。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触媒载体,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同时,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
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合成材料的理想选择。
3. 离子液体在催化剂中的应用离子液体不仅可作为溶剂,还可作为催化剂载体。
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的组成和结构,可以调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在有机合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能源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电化学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可用于构建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柔性电子学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发挥其导电性和可调节性等优势。
5. 离子液体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可用作生物分析试剂,用于生物分子的提取和分离。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用于药物的传输和控释,促进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毒性和生物相容性,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 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发展趋势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离子液体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可再生的离子液体和绿色的生产工艺。
其次,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组成调控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
通过调整离子液体的结构,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离子液体材料。
此外,离子液体与其他智能材料的结合也是发展的方向,如离子液体与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复合等。
离子液体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离子液体是一类独特的离子化合物,具有低蒸汽压、广泛的离子组合、可调控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制药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液体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药物开发、药物传递、药物储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离子液体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备受瞩目。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药物晶体工程中的溶剂、催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等,用于提高药物的纯度、溶解度和稳定性,从而改善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作药物晶体形成的模板剂,通过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药物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分布。
其次,离子液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存在着药物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而离子液体则可以作为载体、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用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和吸收率,从而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和延时释放。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通过调控药物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药物在细胞内的内吞作用,提高药物的细胞内输送效率。
另外,离子液体在药物储存方面的应用也具有潜在的优势。
传统的药物储存方式往往存在着药物易挥发、易氧化、易分解等问题,而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较好的防氧化性能,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储存介质,用于延长药物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通过调控药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和释放方式,实现对药物释放过程的精确控制。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离子液体在制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离子液体性质和行为的深入研究,相信离子液体将会在药物研发、药物传递、药物储存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离子液体在制药中的研究,为医药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近些年来,对离子液体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们在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为药物制剂提供稳定性,提高药物给药率,控制药物释放,提高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等等。
离子液体是一种稳定,高粘度,富含离子的液体,因此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药物给药的有效途径。
首先,离子液体可以提供稳定性。
这是由于离子液体的稳定性极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止某些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可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
离子液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其可以更好地散发出药物,并保持它们的活性。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有效缩短药物的给药时间,并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给药率。
其次,离子液体可以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它们可以调节不同药物的释放率,从而可以使药物释放变为更加精确的过程。
这是因为离子液体可以有效的控制分子的大小和结构,从而可以调节药物释放的速率和程度。
另外,离子液体也可以用来调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从而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最后,离子液体可以用来提高药物分子之间的作用。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媒介,帮助药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
这些亲和力可以通过离子液体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从而提高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药效。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来提高细胞内药物的吸收率和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总之,离子液体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药物的稳定性,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给药率,提高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等等。
因此,离子液体可以说是药物研究中一项技术和新兴技术,也为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可能性。
未来,必将有更多的研究努力去发现离子液体的潜力和应用,以进一步改善药物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毕竟,离子液体也正日益成为一种有着潜力的药物研究材料。
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药物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媒介。
因此,未来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期待着新的突破和进展,以进一步改善我们的药物制剂。
离子液体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应用离子液体(ILs)是一类新型的可用作溶剂的典型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可以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应用。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稳定性优势,离子液体在无机合成、催化分离、金属均相氧化、离子液体膜分离、液体接触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
诸如有机空气分离、黑曜石的离子液体分解、碳酸酐酯的esterification等被广泛应用。
在药物分离方面,离子液体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多种离子液体用作液-液析出的体系,用于药物分离。
比如采用离子液体合成有机盐及其盐根化学衍生物作为析出剂析出药物,离子液体作为胆汁酸活性膜及膜除尘器作为药物提取溶剂,及离子液体碳酸酯衍生物析出药物。
还有,可以替代液-液析出系统的离子液体萃取技术,以分离特定成分。
同时,该技术与一些保留时间和动力分离的基本特点,对保存药物的组成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样,离子液体也可用于生物分离。
与其他传统的生物分离方法相比,离子液体的有点是该技术更具有小分子性质,不只是可以分离出大分子,也可以分离出小分子,另外,大多数离子液体具有比普通有机溶剂更好的溶解性。
目前,离子液体被用于介质和荧光试剂介质的溶解,以及蛋白质含量分析和酶分析,因为它们具有高的抗氧化和自发相分离的过程。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无机分析。
根据其稳定性,它可以用于稳定分析,特别是酸度、碱度、氢离子含量和金属元素分析。
离子液体通过减少无机测试中的误差和干扰,使更准确、更及时且具有节约能源的可能性。
离子液体可以用于电化学检测,如燃料电池,或者表面等离子体检测。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离子液体的发展丰富了化学实验室的手段,也显著改善了实验结果的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1-26T14:40:50.78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作者:谭俊荣
[导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子液体因其高度可调性而具备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独特的生物活性,已不再局限于作为溶剂的传统应用。
随着对其毒性与生物相容性的深入了解,由于阴阳离子组合的多样性与可设计性,离子液体已经能够弥补市售药物在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药物输送等方面的不足,在药物开发中潜力巨大。
本文通过对离子液体在药物合成、输送作用,以及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和剂型改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阐述,并对
谭俊荣
广州康瑞泰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子液体因其高度可调性而具备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独特的生物活性,已不再局限于作为溶剂的传统应用。
随着对其毒性与生物相容性的深入了解,由于阴阳离子组合的多样性与可设计性,离子液体已经能够弥补市售药物在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药物输送等方面的不足,在药物开发中潜力巨大。
本文通过对离子液体在药物合成、输送作用,以及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和剂型改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阐述,并对离子液体药物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离子液体;药物研究;应用
引言
离子液体是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室温下为液体的盐,因其强大的空间位阻使得室温下阴、阳离子可以自由振动、转动甚至平动,使整个有序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在室温下呈现出液态的性质。
但是,整体上静电场仍占优势,阴阳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离子液体与易挥发易燃的分子型液体如苯、乙醚等有机液体相比几乎无蒸汽压。
由于离子液体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蒸气压低、黏度范围宽、导电性好、溶解能力强及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有机合成、催化工程等领域。
Hough等将离子液体分为三代,第一代离子液体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制备功能性溶剂;第二代离子液体应用其化学性质,获得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功能性材料;第三代离子液体应用其生物活性,制备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目标产物。
离子液体具有一定的可设计性,可以通过改变阴阳离子对调节其物理或化学性质。
许多常见离子液体的结构或组分和活性药物成分相似,因此已有部分学者对离子液体在药物合成、多功能活性药物及药物传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的概述
离子液体(ionicliquids,ILs)由大体积有机阳离子与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态的盐,故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roomtemperatureionicliquids,RTILs),其阴阳离子体积很大且高度不对称,强大的空间位阻使室温下的阴阳离子自由振动、转动甚至平动,导致整个有序晶体结构被破坏而表现出液态的性质。
ILs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调性",即通过选择不同阴阳离子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或独特的理化性质。
ILs发展如下:第一代ILs主要根据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如可忽略的蒸气压、高(热、化学)稳定性和低挥发性等用作"绿色"溶剂;第二代ILs主要根据其可调节的理化性质,对于给定的阴离子或阳离子,合理选择相应的反荷离子制备"功能化"ILs,如高能材料、润滑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等;第三代和最近的ILs主要根据其可调的理化性质并使用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离子组合,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ILs,甚至可以作为APIs,合成特效离子液体,即API-ILs。
2离子液体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2.1利用ILs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APIs天然产物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但在天然产物中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时需要大量使用VOCs,导致溶剂残留而污染药品,甚至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研究表明,ILs作为药物提取的溶剂能够较好地克服上述问题。
Cull等首次在疏水性离子液体-水双相体系(liquid? liquidextractionswithhydrophobicils,IL-LLE)中提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A(arythromycin-A),发现萃取效率与乙酸丁酯-水双相体系相当,因此能够代替常规有机溶剂,从而避免溶剂的毒性和可燃性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损害。
之后,Freire等采用同样的液-液萃取方法,实现对咖啡因(caffeine)和尼古丁(nicotine)两种生物碱的完全提取,萃取原理主要在于:生物碱中氮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ILs中阳离子的酸性氢原子;生物碱芳环与离子液体阳离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生物碱的烷基与咪唑基离子的烷基侧链之间的色散相互作用。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microwave-assistedionicliquid,MAIL)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ultrasound-assistedionicliquid,UAIL)也常用于天然产物中药物的提龋其中,Du等开发的MAIL 方法是将IL作为萃取剂,在最佳萃取条件下,从延胡索中提取脱氢卡维丁(dehydrocavidine),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产率高、耗时短、溶剂使用量少且不使用VOCs等优点,因此常用于快速有效提取和分析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
Bi等利用UAIL技术,以1-烷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1-alkyl-3-methylimidazoliumchloride,[Cnmim]Cl,n=2,4,6,8)为萃取剂,从抗心血管病药物丹参中成功提取出丹参酮(tanshinone)活性成分,结果表明,阳离子上烷基侧链越长,ILs与APIs相互作用越强,提取效率也就越高,最后[C8mim]Cl通过阴离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转化成疏水性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硼酸盐([C8mim]PF6)而与APIs实现分离。
2.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一种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化合物,在防治及治疗老年高血压、脑溢血、糖尿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Zhang等人使用微波辅助法研究了从黄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结果表明四种萃取物的产率分别是5.18%(30min)、8.77%(90s)、16.84%(30min)和18.58%(3h),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在萃取效率上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发现离子液体的中阴离子种类(Br-、Cl-、BF4-、OAc-和CF3SO3)和咪唑阳离子上取代的烷基链的长度([C2mim]+、[C8mim]+、[C10mim]+和[C12mim]+等)也会对萃取效率产生影响,萃取产率随着烷基链的增长而减小,含Br-离子液体对萃取效率有较强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Br-与四种萃取物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Xie和Swatloski在研究离子液体萃取能力过程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冯吉等人研究了可以用于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提取,在超声辅助条件下,以1-丁基-3-咪唑四氟硼酸盐代替有机溶剂为萃取剂提取虎杖中的虎杖苷和白藜芦醇,集提取,分离和纯化与一体,具有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操作过程简单的特点。
张露月等人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萃取剂提取金钗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与传统的加热回流的方式相比,两组分的产率都有很大的提高,提取时间由90min降为185s,并且扫描电镜(SEM)观察后发现:发现离子液体微波协同处理后处理后的对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张冕[23]在采取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方法提取女贞子中特女贞苷时,比较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植物结构形貌的破坏程度也同样发现,离子液体处理后的植物细胞
破坏最为显著,表明离子液体可有效地吸收微波能量,提高微波提取效率。
2.3API-ILs的应用
传统的固体药物往往以结晶型APIs为主,固体APIs分为热力学稳定的结晶和不稳定的无定形形式,在制药或储药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多晶型或假多晶型转换现象。
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和溶解度不同,A晶型药物所对应的有效剂量可能对于该药物的B晶型来说是有害甚至是致死量,无定型结晶药物无晶格束缚,往往比稳定的结晶药物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和更快的溶出速率,然而,因其较差的稳定性及自发性结晶等因素限制了相应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结束语
离子液体特殊的理化性质与其阴阳离子的可设计性密不可分,研究的重点也在于如何选择有效的阴阳离子对以制备满足要求的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溶剂为活性药物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向,不仅可以作为萃取剂,还可以作为稳定剂和分析剂等,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挥发有机溶剂的使用,并且具有用量少、可循环使用的特点,但是,因为离子液体的毒理作用未知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在工业化的应用上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于药物靶向性的研究成为热点,离子液体在药物传递、制剂中也得到尝试应用,在未来,离子液体与活性药物经设计与组装有望在药物的特异性释放、缓释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邓友全.离子液体---性质、制备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1-2.
[2]郑燕升,莫倩.离子液体工业化应用及关键技术问题[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3):16-18.
[3]张定,王承潇,李琳,等.离子液体在制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6):139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