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CASS

合集下载

关于2015年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5年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5年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5年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015年7月31日在永修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杜庭柱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将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请予审议。

2015年是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昌九一体化为契机,以决战工业过千亿为主线,以项目大建设、招商大提升、民生大改善、法治大进步“四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

我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经济保持平稳运行,1-6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5.97亿元,同比增长10.5 %;完成财政总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20.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86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10.2%;主营业务收入180.8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26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工业固投79.66亿元,同比增长37.9%;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

主要经济指标稳健运行,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7项总量全市前5,GDP等3项总量排第“6、7”,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主要特征1、外向型经济持续向好,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在项目引进上,突出“大央企、大外企、大民企”和高科技、高附加值、高产业集聚领域,着力引进顶天立地的大项目。

1-6月份,全县新签约项目23个,合同资金45.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2015年经济形势研判和宏观政策建议

2015年经济形势研判和宏观政策建议

“ 去产能化” 进程 。 “ 去产能化” 和“ 去泡沫化” 加剧了制造业 体制和政策条件下 , 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在微刺激政策作 和房地产业投资增幅的下滑, 并将影响今后经济增长 。
从 国际看 , 外部环境开始分化 , 对我国宏观调控形成 结构难调整 , 产 能过剩矛盾还将加剧 。2 0 1 0 年以来 , 我 国
挑战。尽管大宗产品价格下降对我国近期进口石油 、 粮食
等火宗商品有利 , 但1 廿 界经济通缩终将直接抑制中国的外 需增长 。特 别以下 两方面对 近期 中国外需带 来较大影 响。第一 , 在需求方面 , 发达经济体 I [ 勺 公其消费和私 人消
调, 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关注 的重要问题。
济发展活力 ; 二是强化民生和基础 设施建设 , 推进产业结 构凋整升级 , 打造经济升级版 ; 三是推出一系列战略音 曙 , 比如积极推 进新型城镇化 、 实施丝绸之路一路一带 、 推行 了稳增长 , 政府从 2 0 1 4 年下半年推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 特别是批复了一批重大投资项 目, 这些政策有可能为经济 增长托底。 入新常态 , 从过去持续高增长转向中高位增长 , 成为一种
2 0 1 0 年 社会 消 费 品零 售总 额 同 比增长 l 8 4 %, 2 0 1 1 年1 7 l %,
2 0 1 2 年1 4 . 3 %, 2 0 1 3 年l 3 . 1 %; 2 0 1 4 年1 — 1 1 月份社会消费 品零售 券发行规模 , 用于保障住房 、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 贫困落后地区 总额 同比增 长 l 2%, 同 比回落 1 0 . 个百分 点。社会 消费增长率 交通设施 、 重大水利设施 、 节能环保 、 教育 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 回落 , 在结构上主要与高档餐饮 、 高档炳酒 、 高端酒店 、 高端奢 建 设 。

2015年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在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逐步显现,积极因素不断聚集,摆脱了从去年以来的低迷徘徊的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稳步回升,经济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63149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1562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151万元,比上年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850785万元,比上年增长9.9%。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5.5:42.2:32.3,与2014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369元(现行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8%。

农业产值:初步统计,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农业总产值68.42亿元,增长5.23%;林业总产值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7%;牧业总产值3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渔业总产值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农林牧渔服务业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6%。

农业、林业、农业服务业比重上升,牧业、渔业比重下降。

各行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60.88%,提高0.16个百分点;林业4.0%,提高0.41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2.65%,提高0.13个百分点;畜牧业28.27%,下降0.66个百分点;渔业4.20%,下降0.03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9068公顷,比上年增加2636公顷,增长1.69%。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9600公顷,比上年增加1010公顷,增长1.2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599公顷,比上年减少1666公顷,下降4.59%。

2015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2015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2015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2015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2015年,xx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提质增效、环境创优的工作重心,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

现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运行总体情况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总户数达84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2%;工业总产值191.3亿元,下降22%;利润总额8.68亿元,下降27.3%;税金7.54亿元,下降52.9%;工业增加值70.3亿元,工业化率达54.1%。

盛马化工在2014年全省大企业排名中位列第49位。

(一)传统产业支撑力强。

22户化工企业(20户石化企业实现产值123.2亿元,1户盐化企业实现产值6.36亿元,1户天然气化工企业实现产值1.41亿元)实现产值131亿元,16户纺织企业实现产值32.81亿元。

化工、纺织两大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85.6%,对工业经济支撑能力强,也是全省最大规模纺纱县。

(二)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全年新上工业项目73个,完成工业投资59.82亿元,增长10.5%,较市下达目标高0.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6.55%,比上年高0.3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环图科技投资6000万元新建新型节能防水保温建材生产项目、安旭涂料投资1亿元新建1亿吨/年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线项目、宝垣复合材料投资1.13亿元新建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生产线项目、筑宇建材投资4000 万元新建60万吨新型环保材料复合凝胶微粉生产线项目等4个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飞亚汽车10支江淮2.0t曲轴生产线、广志超科技新型建筑机械及智能仓储物流设备生产项目、常青树新材料年产3万吨环保胶粘剂及6000万个包装制品等生产项目正加快建设。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年新上技改项目(含非工)61个,完成投资47.6亿元,同比增长12.1%,较市下达任务高9.1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2015年地方经济全景图

2015年地方经济全景图

2015年地方经济全景图为了看清2015年全国各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和高国华从经济、工业、金融、债务、过剩产能、房地产、信贷风险等以下9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在经济增长方面,西部崛起,资源大省跌落;工业生产中,微观失速远大于宏观层面;固定资产投资创下2000年以来历史低点,东北和资源型地区硬着陆;2015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成为对冲财政下滑、支撑投资扩张的重要资金来源。

债务余额最高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低五省多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015年的对外贸易形势是继2009年之后最差的一年;在房地产投资中,局部有泡沫之忧,人口流动决定未来;2016年去产能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风险,部分资源型省份(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等在未来几年都将经历艰难的产能削减过程;2015年经济下滑、去产能提速,企业违约风险上升,银行不良贷款大幅攀升,但东三省逆势而行。

以下内容是国泰君安固收分析师徐寒飞和高国华,内容有删减:1、经济增长:西部崛起,资源大省跌落从绝对体量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GDP总量排名前五,占全国比重近40%。

从增速对比看,2015年全国31省市中有26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其中重庆、西藏、贵州增速排名前3,增速均超过10.7%。

整体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但以垄断国企的东三省和资源大省如山西、河北等增速遭遇断崖式下滑,辽宁、山西和黑龙江三省增速仅有 2.7%、2.8%和 5.5%。

从经济结构对比来看,2015年全国GDP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9%、40.5%和50.5%。

总体而言,2015年在经济减速转型环境下,下滑压力较大的省市主要集中在:(1)以能源、矿产为主的资源省份下滑最迅速:如甘肃、新疆、陕西、内蒙古、青海;(2)以资源型、重工业和国企为主的东北地区,陷入转型困境:黑龙江、辽宁;(3)投资尤其房地产投资占比较高的省份:海南、安徽、青海等;(4)过去人口和劳务输出大省遭遇人口红利消褪:河南、安徽、四川等;2、工业生产:微观失速远大于宏观层面2015年经济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下行,工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8.3%下降至6.1%。

国民经济报告

国民经济报告

XX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围绕“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城镇活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思路,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面貌变化深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县域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全县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万元,比上年246180万元增万元,增长 %,完成年度计划万元的 %。

三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一产完成万元,比上年55242万元增万元,增长 %;二产完成万元,比上年121830万元增万元,增长2.2%;三产完成万元,比上年61046万元增万元,增长 %。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2.4:49.5:28.1调整为 : : ,与上年相比,一产上升(下降)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下降)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下降)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增长趋向协调。

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初步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同比增长 %;投资增长超出预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同比增长 %;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完成外贸出口额万元,同比增长 %。

三大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稳定提高,财政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同比增长 %;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保持在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XX元,同比增长XXX%。

(二)农业生产稳定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XXXX亿元,比上年XXX亿元增2.11亿元,增长12.34%。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宏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时间:2015/6/30责任编辑:heailian评论繁体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预计,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在7%左右,预计4季度会好转,增速在7%以上。

目前经济的投资下行压力大,实施降息降准后,有利于企业加大投资,考虑到物价下半年有望回升,未来降息空间不会太大。

中国仍存进一步下调利率的空间。

原因是,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仍有必要。

“目前实际利率仍远远高于工业价格增速,国家从刺激企业投资角度讲,利率还有下调空间。

”6月29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部部长汪红驹,分析近期央行降息时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

同时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上述措施意义重大。

根据鹏元资信评估公司研发部总经理李慧杰测算,本次降息降准,可以改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的状况。

比如降息0.25个百分点,预计可为年内后续将要发行的地方债节省约43.74亿元的利息。

国家统计局将在7月15日公布上半年数字。

届时国务院将分析上半年经济,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预计,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在7%左右,预计4季度会好转,增速在7%以上。

目前经济的投资下行压力大,实施降息降准后,有利于企业加大投资,考虑到物价下半年有望回升,未来降息空间不会太大。

上半年经济预计增长6.96%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5月份,全国的投资、工业、消费、出口等增速都呈现好转的情况。

其中5月全国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1%,高于4月0.2个百分点。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1%,高于4月的10%。

5月出口增速同比下降2.8%,较4月份收窄了3.4个百分点。

2015

2015

经济策论42 2015年6期2015年上半年邛崃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报告罗劲松四川省邛崃市市委办,四川成都 611530摘要:为了解邛崃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找准与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县的差距,市目督办对照《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设定的指标体系,收集了今年上半年的7个统计指标,并与2013年省表彰的成都市8个区县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2015年;邛崃市;县域经济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53(2015)6-0042-011 省评选“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及数据采集情况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突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等16个指标(详见附表)。

按照《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确定的“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评选规定,共有3种方式,一是全省183个县拉通排名选取前20名;二是选取平原4名、丘陵10名、盆周山区5名、民族地区8名;三是选取市辖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比上年上升最快的县(含并列)。

我市属重点开发区县(共43个)和平原地区县。

为找准我市与成都市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县的差距,进一步评估论证今年争创先进行列的可能性,本报告选取了2013年省表彰的成都市8个区县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还未表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年度指标本级和区县数据无法采集,因此本文只分析了上半年能采集到的7个统计指标。

2 2015年上半年邛崃与成都市8个先进区县的比较情况2.1 指标完成情况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99亿元,同比增长12.4%,总量和增幅分列9个市县(下同)第8位、第2位。

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3.5%,总量和增幅分列第3位、第1位;服务业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14%,总量和增幅分列第7位、第3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7元,增长9.1%,收入水平、增幅分列第9位和第4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乡市
浙江
70
21
温岭市
浙江
71
22
海宁市
浙江
72
23
临海市
浙江
73
24
东阳市
浙江
74
25
长沙县
湖南
75
26Βιβλιοθήκη 嵊州市浙江7627
启东市
江苏
77
28
伊金霍洛旗
内蒙古
78
29
三河市
一、竞争力指县域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时体现在 生产要素数量的集聚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 国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百强县:
长三角独享竞争力百强县(市)前 10 名,江苏尽揽前三甲。 综合竞争力排名第 1 位的是昆山市,第 2 位的是江阴市,第 3 位
的是常熟市,其次分别是张家港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 崇明县、宜兴市和太仓市。百强县(市)中,排名前 10 位的皆是 长三角地区的县(市)。其中,江苏省占 6 席,浙江省占 3 席, 上海占 1 席。
二、发展潜力指县域经济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生产要素数量的累积速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两个方面。研究发现, 中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
六省市分享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前 10 名,德清县稳列第一 位。发展潜力排名第 1 位的是德清县,第 2 位的是三河市,第 3 位的是句容市,其次分别是长兴县、当涂县、义乌市、太仓市、 闽侯县、崇明县和固安县。发展潜力排名前 10 位的县(市),除 了义乌市外,其余都是距离核心特大城市不足 100 公里的县(市), 并且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闽三角地区。
竞争力百强县(市)花落 17 省市,苏浙两省百强县(市)近 半数。浙江、江苏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有 29 个、20 个和 18 个,三省共计占据百强县(市)67 席,与其他省市相比拥有绝对 数量优势。四川、福建和内蒙古百强县(市)各有 4 个,天津、 河北和新疆各有 3 个,广东、安徽、吉林和云南各有 2 个,上海、 湖南、辽宁和贵州各有 1 个。在所考察的 27 个省市中,山西、黑 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和宁夏等十 省无缘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发展潜力主要分项指数前列的县(市)是:经济增长指数最 高的是彭州市、哈密市和石河子市;供给潜力指数最高的是五常 市、个旧市、霍林格勒市;财政保障指数最高的固安县、兰溪市、 崇明县;金融便利指数最高的是义乌市、永康市、青田县;研发 能力指数最高的是当涂县、长兴县、德清县;园区发展指数最高 的是昆山市和石河子市;交通通达指数最高的是固安县、蓟县、 太仓市。
报告首先对根据 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 400 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 的迈进,2014 年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下滑,400 样本县(市) 实际经济增长率为 6.2%,相比 2013 年 7.3%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回 落了 1.1 个百分点。400 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由上年的 26.1%降低到 25.8%。 但是,天津、浙江、贵州、河北、湖北、江西、湖南、山东、广 东、黑龙江、重庆、上海、广西和福建等省市样本县(市)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逆势上升。地区比较表明,西部地区样本县(市) 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最快,但是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
苏浙沪独占五成,显胜京津冀。从地区分布可以看出,苏浙 沪占据了百强县(市)的 50 席,京津冀则只有 6 席,固安县、三 河市和正定县作为河北的代表,蓟县、静海县和宁河县作为天津 的代表分别入榜。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强大,大中城市 与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京津 冀地区的县域经济实力则明显偏弱,大中城市与县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10 亿元;三是企业发展标准,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超过 50 家。
400 县(市)包括县、县级或更高行政级别不设区的市,原则 上不包含各行政级别的市辖区。不过,由于近年我国行政区划变 更较快,2015 年后撤县(市)设区的县(市)将仍然包含在 400 县(市)内,以增强案例城市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同时,也 为了增强案例城市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比性,400 强县(市)样本原 则上 3 年不作调整,3 年后再视全国各县(市)发展情形略作调整。
为了长期跟踪监测和比较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 过程,报告发布了基于全国 400 强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竞争 力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基于这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遴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 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县和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 50 强。
三、研究发现,中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 50 强: 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创新力绝对占优,京津冀地区有待实现 新的突破。包括湖南、合肥和四川在内的长江经济带共占据了全 国县域经济创新力 50 强的 37 个席位,在创新力方面拥有绝对优 势。京津冀地区大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县域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只有极少数县域经济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实现了飞跃,京津冀地区县域经济作为总体尚有待实现新的 突破。 扬中市、双流县和固安县分列县域经济创新力前三甲。分别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扬中市、中西部区域的双流县和京津冀地区的
固安县,作为各自区域的创新代表,占据了榜单的前三位。扬中 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及 R&D 经费支出 占 GDP 比重分别达到 75.0%和 2.6%;双流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及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分别达到 47.0%和 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达到 28.8%。固安县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重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分别 达到 64.8%和 25.6%。
2.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体 系分为经济规模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市场需求竞争力、公 共财政竞争力、金融资源竞争力、居民收入竞争力、基础教育竞 争力、卫生福利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九个子系统。其中,除 了卫生福利竞争力系统由 4 个二级指标组成外,其余各竞争力系 统都由 2 个二级指标组成。因此,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 共由九个子系统和 20 个二级指标构成。见表 1。 3.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采用专家打分法。 在确定权重的时候,适应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不过度追求 速度和规模、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 义、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特别是考虑到诸多 规模类指标都和地区生产总值(GDP)高度相关的事实,专家们 降低了规模类指标的权重,而适度提高了结构类指标的权重,使 得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不再过度依赖于某县(市)的经济规模的 大小,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反映各县(市)的真实竞争力状 况。 4.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 400 强县(市)的选择 400 县(市)的选择标准:一是经济规模标准,即地区生产总 值超过 100 亿元;二是财政收入标准,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
大西南傲领 6 强县,大西北多省市虚位以待。西南地区共有 6 个县(市)入围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分别是:四川的双流县、 郫县、新津县和彭州市,云南的大理市和安宁市,以及贵州的兴 义市。与之相比,西北地区百强县(市)明显偏少,并且全部位 于新疆,分别是哈密市、石河子市和昌吉州,陕西、青海和宁夏 都没有县(市)进入竞争力百强县。
52
3
常熟市
江苏
53
4
张家港市
江苏
54
5
义乌市
浙江
55
6
慈溪市
浙江
56
7
诸暨市
浙江
57
8
崇明县
上海
58
9
宜兴市
江苏
59
10
太仓市
江苏
60
11
蓟县
天津
61
12
瑞安市
浙江
62
13
即墨市
山东
63
14
余姚市
浙江
64
15
荣成市
山东
65
16
延吉市
吉林
66
17
龙口市
山东
67
18
双流县
四川
68
19
晋江市
福建
69
20
整体性原则,即指标的选择包要含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主要方面; 二是关键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在保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应力求 简洁,特别是要尽力避免规模类指标的过度相关性;三是结构化 原则,即指标体系应更加突出彼此间的比例结构关系,使县域经 济发展各方面能够清晰立体地得以展现;四是勾稽性原则,即有 些指标虽然难以单独表现原来的含义,但与另一些指标一起却可 以通过彼此的互补或消长关系来表现原来的含义。
报告建议实施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规划长三角沿江创新 经济带和京津冀 456 高速创新走廊等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地区创 新中心;建立县域经济分类创新体系,促进县域创新经济协调发 展;打破行政力量垄断,推动创新资源向县域经济适当下移;构 筑能够连接县域经济的大交通体系,提高县域经济对外交往的便 利度。
附录 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 1.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原则 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应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
浙江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数量最多。浙江发展潜力百强县 (市)数量最多,达到 26 个。其他省市占据的席位数分别是:江 苏占 15 席,山东、四川各占 6 席,福建占 5 席,广东和贵州各占 4 席,河北、云南和新疆各占 3 席,天津、吉林和江西各占 2 席, 内蒙古、辽宁、上海、河南、广西和重庆各占 1 席。河北入选的 三席中,三河和固安作为河北及京津冀地区的代表进入了 10 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