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比例化分法
(完整版)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基本概念:
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参照物)现期:相对基期而言,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之紧紧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增长情况。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顺差=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逆差= 进口额—出口额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
现期量= 基期量()N
⨯,其中n为相差年数;
+
1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量= ()n÷
现期量,其中n为相差年数;
-基期量。
资料分析估算方法(秒杀)

资料分析估算方法 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出题方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文字里面含有很多数据,下提出5个问题,考察对文字数据的分析。
文字分析的估算方法有: 1、 多年增长:两个增长率:第一个增长率为r1,第二个增长率为r2,共同的增长率为r1+r2+r1×r2。
比如:第一年的增长率为r1,第二年的增长率为r2,这两年共同的增长率为r1+r2+r1×r2。
再比如:前五年增长率为r1,后五年增长率为r2,这十年的增长率为r1+r2+r1×r2。
多年持续增长:新量=原量×(1+r )年数>原量×(1+r ×年数),其中r 为增长率,年数表示经过的年份的数量。
(注意:翻几番是原量×2番数,2着区别很大。
)2、三角上溯:增加得快是速率,增长得多是数量,三角上溯是增长率的增量,比如2008年到2009年的增长率为50%,2009年到2010年的增长率为60%,增长率的增长量为10个百分点。
3、总量不同:乘法估算,总量1×比例1-总量2×比例24、定性分析:分子乘以M 大于分母,则此分数>1/M ,反之小于。
比如19/37,有19×2>37,则19/37>1/2。
5、除法估算: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估算。
提问有分总(分量和总量)和增减,选项有百分比(%)和数字,按照这4个特征可以把除法分成4个部分:1除估算法:首数法,除出商的前两位数字(最多除到商的第三位),选择答案。
在国考的资料分析中,选项的差异在前两位(最多第三位)就会体现,所以通过判断选项的前两位(最多第三位)就能选出答案。
2除估算法:可以除2次、使用两次首数估算法;也可以把其中的1除化为3除估算法:3除化1除,3除的格式是BA ÷DC ,我们把其中的BA 或者DC 估算成一个简单的分数比如1/2,3/4等等,此时3除就相当于1除了。
资料分析方法总结

资料分析
“细心+速度”
一、分数比大小(分子分母分开比较)
一大一小直接看分子;同大同小看速度
二、运算技巧
1、计算类:看选项截位。
选项差距大(首尾不同或者次位差大于首位)四舍五入留前
两位;选项差距小(其他情况)四舍五入保留前三位。
2、截谁:少步计算一般只截分母;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三、增长量的问题:
现期增长量=基期增长量*(1+r)r为增长率
基期增长量=现期增长量/(1+r)r可正可负,当r绝对值<5% 时
r为正值时,则基期增长量=现期增长量*(1-r)(增长)
r为负值时,则基期增长量=现期增长量*(1+r)(降低)
间隔增长率:
隔一年:r=R1+R2+R1*R2
知识点链接:
1、十二五:2011年---2015年;
2、是n倍与增长r倍n=r+1 r=n-1
3、基尼系数:基于0-1之间,系数越大,说明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比例越低,反应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5、成数: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
6、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翻n番为原来的2的n次方倍;
7、顺差=出口-进口=出超逆差=进口-出口=入超
1。
资料分析基本公式

增长率一般增长率题型特征……的增长率/增速/增幅是……增长最快/最慢的是……增长+百分数基础公式1--基期现期基期基期现期增长率==解题方法:计算:代入公式(截位直除) 比较:直接比较:基期现期混合增长率题型特征 资料给出各部分的增长率与现期量,求总体增长率解题方法:口诀:混合之后居中,偏向基数更大的一边。
(线段法计算)间隔增长率题型特征求间隔一年的增长率解题方法:代入公式:2121r r r r r ⨯++=间隔年均增长率题型特征求一段时间内的年均增长率基础公式:末期值=年均增长均+1初期值n)(⨯解题方法:计算:代入公式;计算量大时,可居中代入比较:只需比较末期值与初期值的比值增长量题型特征增长了……+单位增长最多/最少的是……基本公式增长量=现期-基期增长率增长率现期增长量⨯+=1解题方法计算:代入公式(尾数法,百分数化分数法)比较:直接比较“现期*增长率”基期与现期普通基期公式:基期=现期-增长量 r 1+=现期基期计算方法:r 大,截位直除r 小,化除为乘间隔基期 公式:间隔现期基期r 1+=2121r r r r r ⨯++=间隔 计算方法:r 间隔大,截位直除r 间隔小,化除为乘基期和差在求基期的基础上进心出差和求和常用方法:截位直除法,估算法,排除选项法现期计算增长量不变:n 基期⨯+=增长量现期增长率不变:n r 1)(基期现期+⨯=比例关系现期比例 公式:BA现期倍数A 是B 的多少倍,A 与B 的比值是多少区别:A 比B 多多少倍(A 比B 增长了多少倍)现期比重A 占B 的比重是多少现期平均数问题中常含有“平均”“均”“每”等关键词基期比例注意与现期比例的区别:基期比例所求比例时间在资料所给数据之间 公式:a 1b 1++⨯B A 基期倍数/比重/平均数两期比例 公式:a 1b -a +⨯B A 两期比重增长量(一般小于|a-b|) 两期平均数增长量(一般情况下,若a>b,比例上升;若a<b ,比例下降;若a=b ,比例不变) 公式:b 1b-a + 两期平均数增长率。
资料分析

其实从解题角度看,做一道材料分析题分三段,第一段是读懂题目,第二是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地方,第三列式计算。
就这三段!其中在很多问题上都需要注意的!读题目上:1.要看清楚年份月份,千万要看清楚,不仅是题目的年份要注意,材料里的年份也要注意,例如,表是5年一格的,你当了一年一格,明明是第二季度的,你不能算第一季度的。
一定要看清楚,我的建议是,题目中看到年份月份,圈出来,让自己重视,(下面很多要圈出来的)。
2就是主体要看清楚,是纺织品、纺织品服装、还是纺织品和服装,这是几个概念,主体不一样,答案就完全不一样的,建议划出来,默念。
3。
就是问题的问法,注意“不”字,或下面“错误”的是,请也圈出来,因为考试紧张,经常会慌乱。
我计算的时候很吝啬笔墨的,但这中地方,我喜欢直观,一目了然。
4。
注意提问的单位!经常出现要算千人的,你算出来的确是人。
当然错了,所以,三个字圈出来5。
读题目的时候,扫一下答案,心中有数,算出来大概是什么!也可以判断是不是需要认真计算。
读题目一般10秒到15秒!大家应尽量控制在10秒内,最好是5秒哦。
下面我们讲讲如何在文章中找到题目对应的地方,这个是一个熟练活!我的经验是扫,几段文字一扫就可以。
但如果文章很乱,心情又非常紧张很难扫出来,要镇静!一行一行过,用笔指着,其实这个用笔过一边也是很快的,决得不会超过15秒的,大家要放心,千万不能乱。
扫到了马上就圈出来!读相关资料,读懂后,就进入到最后一个程序,列式计算。
其实上两个都是准备阶段,很多人在上面两个阶段比较乱,漏洞百出,直接导致后面的计算做了无用功,所以基础工作已经一定要做好!!如何真正的基础工作,我觉得你们需要加强练习,我指的加强练习不是你们原来的简单的做题目模式,而是一定要认真的,放好手表,一套一做,然后强迫自己按照我的方法进行练习,准确快速得读懂题目、找到定位!现在时间紧迫了,但还是来得及的!不需要太多套的,做个20*5,也就两、三个小时就够了,每次做完总结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公事员考试资料分析常考题型——比重

公事员资料分析常考题型——比重华图教育 蒲婷婷在资料分析试题中,关于“比重”这一概念的考察每一年都有,这种题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这无形中成为广大考生快速做题的“拦路虎”。
因此,本文通过对资料分析这一部份中“比重”这一概念的讲解和不同类型题目做题思路的归纳,来帮忙大伙儿有效的解决这种难题。
关于“比重”这一概念的概念不难明白得,即部份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可是,围绕这一概念所出的试题类型却比较多,本文要紧介绍一下几种常见题型。
一、现期比重计算及比较【例题1】(2021-北京-131)2020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亿立方米,天然气贸易量为亿立方米。
那么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 )。
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计算现期比重的题目,文中已知了整体量,又已知了部分量,要计算部份占整体的比例,那么这两个量直接相较就能够够了,即,依照直除法可知首位商2,排除A 、D ,然后利用插值法插入25%,5.87685.242797105.242745.24275.242741<=⨯=,因此,选择C 选项。
【例题2】(2021-山东-109)下表是某市2020年旅行部门要紧财务情形:问以下哪一类旅行部门2020年的经营利润占昔时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 ) A.宾馆、酒店 B.景点 C.旅行社D.其他旅游企业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比较比重大小的题目,题中别离已知了四类指标的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第一将这四类依次表示出来:关于A 选项:722581214594,关于B 选项:65931325735,关于C 选项:239717101714,关于D 选项:6342445。
咱们先排除D 选项,因为D 明显是最小的;第二,再排除B ,因为B 选项的分子只有5位,而分母有6位,相较较于A 和C 明显很小。
在A 和C 中,依照直除法取得商的首位,A 选项商的首位是2,C 选项商的首位是4,因此最大值选择C 选项。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精华总结)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简称约分法★【速算技巧二:直除法】“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第二位是否进位答案。
【例1】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例2】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在本节及以后的计算当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估算,因此我们用a+表示一个比a大的数,用a-表示一个比a小的数。
【解析】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口诀:“带着问题读材料,能做一道做一道;估算比例结合用,具体排除更巧妙!!”==================================================== ==================解析:在做资料分析(主要指文字类的)、短文章阅读和申论时,我都是先看问题再看资料,带着第一道题读材料,能做了立即停止阅读,答题;在停止阅读处做好标记,以便接着读,答完第一题后再带着第二题接着读;依此类推。
好处有三:1、针对性强,准确率高;2、有时很多材料的段落根本用不上,可以节省时间;3、可以保持比较好的节奏和心态。
具体到资料分析上我们举例说明:(以06年国考原题为例——虽然有点儿老和偏简单,但确实比较经典~)2003 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
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
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
A.24387.5亿元B.5002.6亿元C.3979.6亿元D.816.3亿元2.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 3.与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的执行部门是( )。
A.各类企业B.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C.高等学校D.无法得知4.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约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 )。
A.43.1%B.63.1%C.77.1%D.83.1%首先,大概看看时间和结构: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
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
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用不到一分钟扫一眼:发现,只有03年,和去年(02年)相比——时间比较清楚;具体分类为:一中央地方;另一种方式,是分部门——虽然各种名词比较乱,但大体结构还是比较清楚的——心里有数了,下面读题~]问题1:划出关键词“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也就是我们在材料中要找到的。
当读完第一句话时,可以发现我们要找的出现了,在第一句话结尾处标记。
一般解法为:975.5÷4.0%,这样的方法对这道题还可以,但对数字不规整的就显得繁琐了些。
我们这样做:975.5估算成1000,4.0%转换成分数,即1/25,则题意可理解为1000是1/25,求1/1是多少?显然1000×25=25000,和答案A近似,故答案为A.(国考答案设置是很有技巧的,通常都可以用估算法的;省考差些,但可以结合运用。
) ++++++++++++++++++++++++++++++++++++++++++++++++++++ +++++++++秀士解答:——其实我算的没这么麻烦(要不怎么说,当年的题有点儿脑残呢~)975.5亿元,比重为4.0%——[注意结合选项:25000,5000,4000,1000]4%都有1000了,就算10% (十分之一)是1000,那么总量,也是大于是10000的,BCD离得太远了。
++++++++++++++++++++++++++++++++++++++++++++++++++++ +++++++++※记住,不要接着读,要看下一道题再接着读。
再看第二题,划出关键词“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只要这两个有了,答案就来了。
当你读完第二句话时此题可以做了。
(停止阅读、标记)。
先求“中央财政支出”,一般解法为:639.9÷8.6%,麻烦、慢。
我们所用的方法和原理同第一题,但技巧性更强了,639.9估算成640,甚至600都可以,为了体现估算法在真题的资料分析中的实用性下面我们用600计算,8.6%转化成多少分之一(这是比例转化法的核心和关键),怎样转化呢?其实只需考虑8.6乘以多少大概等于100即可,8.6×10=86,和100差14,那再加两个8.6就差不多了,所以我们把8.6%估算成1/12,则题意变为:600是1/12,12/12是多少?那么“中央财政支出”即为600×12=7200,求“地方财政支出”同理,335.6估算成300,1.9%转化为1/50,则“地方财政支出”为300×50=15000,所以答案约为7200÷15000≈7÷15≈1:2点几,所以答案为C++++++++++++++++++++++++++++++++++++++++++++++++++++ +++++++++秀士解答:先扫一眼数据:639.9÷8.6%——700÷10%=7000 ,大概在7000 。
335.6÷1.9%——350÷2%=17500;大概是在17000。
——所以,知道地方的比中央的大。
看选项:A.1:6.87 B.6.87:1 C.1:2.37 D.2.37:1答案在AC里面—— A是6.87倍; C是2.37倍;7000,17000,出入再大,也不可能差出6倍去(6倍7000,都四万多了,顶多2、3倍的样子),所以,不用算也知道A不可能对。
——还是那句,不用具体算,根据选项来猜。
++++++++++++++++++++++++++++++++++++++++++++++++++++ +++++++++第三题,同样带问题读。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绝对增长量”,即为两年具体经费的差值,也就是具体的钱数差;一般方法为:算出上一年具体钱数,再和今年的做差,求出。
我们还是使用上两题的原理,但稍微改变思路:以各类企业为例,题中给出“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先把960.2估算成960,再把21.9%转化为约等于1/5,则题意可以理解为:“今年比去年多1/5”,也就是说如果去年是5份,那么今年就是6份,即960是六份,求五分是多少(去年)?但这道题求“绝对增长量”实际就是求一份是多少?所以我们对于这道题只需用960÷6,求出一份,即可,B、C选项同理,B为400÷8或9 都可(估算嘛),C为160÷5,还有一点要注意做资料分析尽量不计算,只列式。
A、B、C中A为3位数,B、C为两位数,所以最大的是A。
++++++++++++++++++++++++++++++++++++++++++++++++++++ +++++++++秀士解答:1)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2)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6%;3)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2)与(1)比,总量小,增长率小——直接不用看了。
份数法:960/6 =160,所以——(3)也不用看了,因为在(3)中,今年的总量才160。
就算是80+80(去年80,增量80——100%的增长,增量也没有160大。
) +++++++++++++++++++++++++++++++++++++++++++++++++++++++++++++第四题方法同:“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975.5估算成1000,“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为160×10=1600,所以答案为1000÷1600=10÷16=5÷8≈62%,所以答案为B。
++++++++++++++++++++++++++++++++++++++++++++++++++++ +++++++++秀士解答:A.43.1%B.63.1%C.77.1%D.83.1%选项差别都在1/10,零头都可以不看了。
1000÷160=10÷16=5÷8,算到这儿,你说,这除法还麻烦,没关系,记不得1/8=0.125也没事。
1/2=4/8<5/8<6/8=3/40.5~0.75之间。
60%多。
其实,比例份数,就是分数的灵活运用——常用分数识记,是所有接触资料分析的人都不阳陌生的。
但用分数代替小数,有什么好处?下面举个例子:如果今年比去年是16.3%的增长,做分母求去年的,就是除以1.163;即使是1.16、1.2——也有两位数——而且,位数越少,我们对于精度越没信心。
但是如果是分数呢?1/6 =16.67;从16.3 到16.7,大概有多少误差?感觉不小——但是不要忘了,前面还有个“1”;1.163~1.167——0.004/1.163;在小数点第二位,是百分之几的误差,在第三位,就是千分之几——控制在1/100,一般不会超出答案。
就是说即使是16%,近似成16.7%,也是很精确的。
——这时要做的是什么呢?乘6一次,除以7一次;个位数运算,如果再出错,就麻烦大了。
这比除以1.2要精确不少。
而且运算小了一个数量级。
由此可见:分数要利用好。
1/2=0。
5;1/4=0。
25;1/8=0。
125;这三个,是不用记的,直接就应该有这敏感;记得一个,别的也就知道了。
1/3=0。
333;1/6=0。
167;1/9=0。
111;同理,1/3,除以2、3的结果——要记好了;还剩什么了?1/5=0.2;1/10=0.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