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发布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12.26•【字号】沪规土资测〔2016〕1030号•【施行日期】2016.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规土资测〔2016〕103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上海基础测绘持续健康发展,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6年12月26日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重要时期。
为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保障服务提出的新需求,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全市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上海市测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主要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基础测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代空间定位基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首次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初显成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市政府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共建上海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合作协议》,信息化测绘体系初具规模。
交通部印发《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部印发《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
《科技规划》明确,交通运输系统将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四个交通发展方向,以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为主线,以智慧交通为主战场,预计到2020 年,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自主创新成果,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具有引领性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支撑实现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任务。
据悉,《科技规划》要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服务交通运输发展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各方面工作,促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科技规划》显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完善创新管理政策,强化创新激励政策,促进行业科研机构发展,推进部属科研院所改革。
同时,注重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在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方便,发挥既有平台作用,优化平台整体布局,支持平台持续发展。
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发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将统筹重大科技研发,包括重大研发任务和重点。
(完整)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经委(商务委)、各开发区(工业区、产业基地)管委会或开发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围绕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我委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经上海市工业区发展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6年12月5日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主要成效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
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20•【字号】静府发〔2017〕20号•【施行日期】2017.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静府发〔2017〕2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17年5月20日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一、背景情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也是静安区服务上海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编制“十三五”规划是指导静安区近期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主要内容(一)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城区功能发展将围绕“最具引领性的全球城市核心城区”的总目标,着力打造活力城区、和谐城区、美丽城区、国际城区、幸福城区,引领建设中央活力引领区、创新服务引擎区、品质宜居新城区。
树立上海市中央活力区新标杆,建设上海市高能级创新创意引擎,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的核心城区。
城区土地利用将以存量盘活、高效利用为原则,立足三规合一、规划先行、确保重点,优先保障“一轴三带”重点发展区域的土地需求,为产业能级提升提供空间发展保障;同时兼顾民生公益,重点突破城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
充分利用土地存量盘活新政策,力争打造上海市城区城市更新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核心指标延续并放大原两区已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功能优势和人文优势,通过落实重点项目,形成静安“十三五”城区功能发展和土地利用核心体系。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3.31•【字号】静府发〔2017〕15号•【施行日期】2017.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静府发〔2017〕15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17年3月31日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市政交通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市政交通保障能力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撤二建一”后的起始五年。
静安区要努力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工作必须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对标国际先进城区,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为“国际静安、圆梦福地”作出贡献。
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为明确目标任务、持续提升管理能力、稳妥推进项目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一)发展回顾与基础“十二五”期间,原闸北、静安两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都取得长足发展。
原闸北区牢牢把握“南高中繁北产业”战略格局,有效实现了“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原静安区始终坚持管建并举,城区建设日臻完善,“国际商务港”初现雏形。
旧区改造坚持先行先试、克难奋进。
“十二五”伊始,征收条例出台,旧改政策由居民拆迁变为房屋征收,广大居民群众成为实施旧改的决定者和推动者。
原两区都在探索学习中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旧改任务,兑现了对居民的承诺。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05•【字号】闵府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闵府发〔2021〕2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2021年8月5日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根据《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助力闵行区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闵行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结合闵行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交通发展回顾“十三五”以来,闵行区综合交通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发展,交通配套体系和管理措施制度更加健全,较大程度缓解了闵行区道路交通拥堵,较好满足了闵行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主动适应了闵行区城市建设的发展转型,为建设现代化主城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至“十三五”末,7项指标全部达成,各项重点任务提前并超额完成,基本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了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建立了集约高效的交通配套体系,加强了综合交通管理。
“十三五”规划指标实现情况(二)规划编制发挥引领作用根据《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15-2035)》《闵行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十三五”期间闵行区组织开展了《闵行区中运量网络规划(2017-2035)》《闵行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8-2022)》《闵行区公交停保场布局研究》《闵行区充电设施建设规划》《闵行区公交枢纽布局研究》《闵行区道路网络优化研究》《重点区域BRT和交通网络优化研究》《闵行区住宅小区周边建设定向停车场库规划》等编制工作,为补全交通短板、指导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05•【字号】沪府办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办发〔202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5日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动本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1.节能降耗目标超额完成。
“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分别累计下降22.7%和38.7%,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分别为1.11亿吨标准煤(含原料用能)和72.62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重点领域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近6000项,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耗150万吨标准煤。
完成分散燃煤和集中供热企业的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煤炭消费548万吨。
组织工业企业开展落后电机淘汰、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能效水平。
新增民用建筑100%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累计推广绿色建筑2.33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300万平方米。
绿色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729公里。
推广新能源汽车42万辆、充换电设施37.7万个、液化天然气(LNG)集卡4046辆、LNG内河船舶98艘。
开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改造供水管网2207公里,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9.3%。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5•【字号】沪府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5日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推进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上海按照“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执行良好,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重要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航运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
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投产,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
《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全球排名第三。
上海成功构建国内首个“一市两场”城市机场体系,2019年航空客货吞吐量达到1.22亿人次、406万吨,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4位、第3位,网络通达性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机场集疏运系统不断优化,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贯通运营,17号线、北翟快速路、郊环隧道等建成投用,机场联络线开工建设。
长三角互联互通水平提高,一体化协作机制逐步完善。
2020年,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沪通二期、沪苏湖铁路开工建设。
“十三五”期间,G346公路改建建成通车,G320公路改建等项目持续推进,首批省界断头路建设计划中4条建成通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完 善 市 域 公 路 网络 , 到2 0 2 0 年 ,公 路 , 总里 程 达 到 1 4 5 0 0 & 里 ,其 中,高速公 路通 行 里程超 过9 0 0 公里, 普 通 国省 干 线通 行 里程 达到 l 3 0 0 6里 。 2 . 完 善 城 市 道路 网络 ,到 2 0 2 0 年 ,城 市道路 总里程 达 到5 5 0 0
构 建服 务 中心城 和新 城 重 要 客 运 走 廊 的公 交骨 干 线 网 ,在 具 有客流需求和设施条件的客运
断 头路 连 通 工程 。落 实责任 主 体 ,形 成 工作 机 制 ,加 快 推 进 区区对接 道路 和 区 内断 头路 改 造 连 通 ,促 进 地 区融合 发展 。 加 强 道路 交通 组 织 。4 . 结 合 路 网形 态和 交 通 状 况 ,加 强 单 向 交通组 织管 理 ,规 划 实施 单 行 道1 8 6 条 ,进 一 步完善 中心城 单 行 道 网络 ;通 过 完 善 道路 交通 标 志 标 线 、信 号 配 时 、路 口渠 化 组 织 等非 工程 手段 ,进 一 步 挖掘存 量 交通设 施 潜 力。 四、 加快推 进 绿 色交通 建设 1 . 积 极 推 进 绿 色 港 口 建 设 ,设 立 长三 角船 舶 排放 控 制 区 。2 I 力 口 强 机 动 车 污 染治 理 , 在商务 区、滨水区、历史风貌 区等特定区域 内,探索打造 若 干绿 色交通优先、高污染车辆 禁行、具有更高排放标准的低 碳 交通 示 范 区。3 . 鼓 励新 能 源 汽 车 发展 。4 . 完善 慢 行 交通 设 施 ,保 障慢 行 交通通行 空间 。
增加3 O %左 右 ,缓 解 轨 道 交通
高峰拥挤 。2 . 继续建设和 完善 轨 道交通 网络,建设 多层次轨 道 交通 体 系 ,形 成 一 网多模 式 ( 市域 线 、市 区线 、局域 线 ),  ̄2 0 2 0 年 ,总通 车里程 约8 0 0 公
里 。3 . 优化 调整 地 面公 交线 网,
月2 7 目伦敦 的会议 上作 出决定 : 自2 0 2 0 年 实施0 . 5 %的全 球硫 限制 ,而不 是推 迟 五 年至2 0 2 5 年 。 也就 是在 《 国际 防止船 舶 造 成 污 染 公约 》 ( MAR P OL)附 则 V I 下 的要求 ,于2 0 0 9 年 通 过 ,要求 在硫 排放 控 制 区 ( E C A)以外航 行 的所 有船 舶使 用硫 含量 不高 于0 . 5 %的燃 油 。
公 里 ,其 中,中心城 里 程 3 6 0 0 公 里 。3 . 加 快 推 进 区区对 接 和
1 . 既有轨 道 交通 扩能增效 , 提 高运 营管 理 水平 。增 购 线路 车辆, 对信号能力、 停车能力、 供 电 系统 、车 站疏 散 、车辆 基 地 等 进 行 增 能 、扩 容 改造 ;优 化 轨 道 交通运 营组 织 ,逐 步 缩 短 高峰 发车间隔,实现 中心城 区轨道线路 高峰 时段 行车间隔 缩短 至3 分 钟 以 内;提 高轨 道 交通 高峰 运能 , 到2 0 2 0 年 中心 城轨道 交通 高峰运 凼试 垒 Q 仝
新 颖路 侧 停 车 电子 收 费 系统
北 京市 年 内将 启动 路侧 停 车 电子 收 费 试 点 ,包 括 城 六 区和 通 州 区 在 内 的 4 0 0 0 个 路 侧 车 位 将纳 入 此 次 试 点 , 届 时 ,停 车收 费 员将 不再 通过 现 金 收取 停 车 费 ,而 是通 过 手持 P OS 机 进 行收 费 , 同时车 主 也可 以使用 AP P 等 电子方 式 自 助缴 费 。试 点 如 果效 果 良好 ,将 于 明年 在 全市 更大 范 围内推广 。
路 枢 纽建 设 。推 进 沪通 ( 南通 至安 亭段 和 太 仓至 四 团段 )铁 路 建 设 和 浦 东 铁 路 复 线 电 气 化 改造 ,新 建 沪杭 客 专 三 四线 ( 莘庄 一 上 海 南站 )、沪苏 湖 、 沪 乍杭 铁路 ; 建设 铁路 东站 , 形 成 虹桥 站 、上 海 站 、上 海 南 站 和 上 海 东站 的 铁 路 客 运 主 枢 纽 格 局 。2 . 提 高公 路 网络 服 务 能 力,优 化 与 江 、浙 两省 的 道路 衔 接 ,加 强 新城 与 周 边城 镇 、郊 区城 镇 干 线公 路 建设 。 3 . 推进 长三角高等级 内河航 道 网建设 ,推进 长湖申线、平 申 线等长三 角内河高等级航道 网 建设 。 二、 提升公 共 交通服 务能力
共交通服务品质等多个方面。 道设计标准,结合 实际需求建 部分重点任务有: 设 公 交专 用道 , ̄2 0 2 0 年 力争 推 进 长 三 角 区域 交通 形成 5 0 0 公 里公 交专 用道 网络 ;
一
、
一
体化
推 进 实施信 号优 先 ,提 升 专 用 1 . 加 快 铁 路 对 外 通 道 和 铁 道运 营效 率,5 . 进 一步提 高出租
资
讯 I N F OR MA T I ON
上海市综合交通 “ 十三五" 规划) ) 发布
近 日, 《 上 海 市综合 交通 走 廊 ,推 进 建 设 中运 量公 交 系 “ 十三五 ”规 划 》公 布 ,其 中 统, 建成延安路 等中运量公 交 . 推进公 交专用道 规 划建 推 出了多项重点任务,涵盖 了 系统。4 交通枢纽建设、绿 色出行 、公 设 和 执 法 管 理 ,完善 公 交专 用
和品质
车服 务 水平 坚持 出租 汽车 总量 控 制 ,根 据 区域 经 济社 会 发 展 和 市 民 出行 需 求 ,综合 考 虑里 程 利 用率 和 市场 状 况 调 节 出租 汽车总量规 模 。
三 、优化 道 ( 公 )路 网络 和 功 能
0 ・ 5%
国际海 事组 织 ( I MO)当 地时 间 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