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减水剂大单体的合成

合集下载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酯化大单体合成工艺研究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酯化大单体合成工艺研究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酯化大单体合成工艺研究徐华;汪志勇【摘要】应用甲基丙烯酸(MAA)、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单甲醚、促进剂和MPEG 合成酯化大单体,通过酯化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得到一种高性能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指出该工艺研究目前已能用于实际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0(036)004【总页数】3页(P193-195)【关键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作者】徐华;汪志勇【作者单位】贵州毕节学院基建处,贵州毕节,551700;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0420 引言减水剂的发展经历了木质磺酸盐系普通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系超塑化三个阶段,基本上以丙烯酸及马来酸酐为主,且大多数是在溶剂型体系中合成。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类新型减水剂。

1986年,日本触媒公司率先研发了一种具有一定比例的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1],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一类含羧基(—COOH)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呈梳形,主链系由含羧基的活性单体聚合而成,侧链则通过含功能性官能团的活性单体与主链接枝共聚得到[2]。

由于共聚羧酸系主链结构单元和支链的结构单元可以通过改换不同的单体进行改变,从而导致其性能具有多变性。

借助这种多变性,可以找到减水剂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应用的需要设计最佳的减水剂分子[3-5]。

目前,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有大单体共聚法、聚合后功能法以及原位聚合与接枝法,其中大单体共聚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所谓的大单体共聚法,即先制备有聚合活性的大分子单体,再将一定配比的单体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得到成品[6]。

大分子单体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减水剂性能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丙烯酸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酯化,生成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聚羧酸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分析了各种酯化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

新型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工艺

新型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工艺
窦 琳 ,王 玲
6 4 3 0 0 0 )
( 四川理 工 学院化 学与制 药_ T - 程 学 院 ,四川 自贡
摘 要 :通过衣康酸与甲氧基聚乙二醇进行直接酯化反应 , 生成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新型聚羧酸盐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
体一 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 酸单酯 。探讨 了酸醇 比、催化剂用量 、阻聚剂用量 、带水 剂用量等实验 条件对酯化反应 的影 响,并对 酯 化产物进行 了红外光谱分析和凝胶色谱分析 ,得出 了合 成甲氧基 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的最佳合成 工艺 。
DOU L i n,WANG Li n g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i c h u a n Z i g o n g 6 4 3 0 0 0, C h i n a )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 剂是继木 钙类 减水剂 、萘 系高效减水剂 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后又一代 新型的高性能减 水剂 。聚羧酸 系 高性能减水剂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分子结构 的可设计性 强 ,理 论上结构和性能设计具有无 限的空间,是减水剂的发展方向。 目前 ,聚羧酸盐减 水剂的合 成方 法有大 单体共聚法 、聚合 后 功 能 化 法 和 原 位 聚 合 与 接 枝 法 ,其 中 大 单 体 共 聚 法 较 为 常 见 。大 单 体 共 聚 法 中 ,大分 子单 体 质 量 的 好 坏 是 决 定 聚 羧 酸 盐
I t a c o n i c a c i d a n d me t h 0 x y p o 1 y e t h y l e n e g l y c o 1 . Th e a c i d g l y c o l r a t i o,d o s a g e o f c a t a l y s t ,i n hi b i t o r,wa t e r— c a r r y i n g a g e nt ,

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关 键 词 : 羧 酸 减 水 剂 ;甲氧 基 聚 乙二 醇 丙 烯 酸 酯 ;酯 化 聚
中图分 类号 : U5 8 T 2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3 9 2 0 )4 l 1 3 1 0 —7 2 ( 0 7 O ~O 1 ~O
S n he i fM a r m o m e o l c r 0 y i i pe W a e — d c r y t sso co no r f r P0 y a b x lc Ac d Ty t r Re u e s
司 , 建厦 门 福
3 】o ) 6 】o
摘 要 : , 烯 酸 和 甲氧 基 聚 乙二 醇 为 主 要 原 料 , 用 直 接 酯 化 法 合 成 了 聚 羧 酸 系 减 水 荆 大 分 子 单 体 ( v丙 J 采 甲
氧 基 聚 乙二 醇 丙烯 酸 酯 ) 探 讨 了 丙 烯 酸 与 甲 氧 基 聚 乙二 醇 摩 尔 比 、 化 剂 和 阻 聚 剂 的 用 量 、 应 温 度 。 催 反 及 反 应 时 间 对 酯 化 反 应 的 影 响 。得 出 最 佳 合 成 条 件 : 烯 酸 与 甲 氧 基 聚 乙二 醇 摩 尔 比 为 1 5 对 甲 苯 磺 丙 . ,
o o e r to o c y i cd t t ox l e h e e gl c l a o to a ays n nh bior r a ton t mpe a fm l a i fa r lc a i o me h y po y t yl n y o , m un f c t l ta d i i t , e c i e r—
t e o tm a x rm e t c nd to t ol a i f a r i cd a e ho o y t ylne gl o s . t — h p i le pe i n o ii n: he m e r to o c ylc a i nd m t xy p l e h e yc li 1 5, he a m ou fp m e h n e s lu i cd i 3 nto - t ylbe z ne u f rc a i s m ou fhy r ui o s 1 5 nto d oq n li . a c d ng o t a s o e h y o y t ylne g y o , h — c or i t he m s f m t ox p l e h e l c l t e a

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赵彦生等 :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2010 年第 1 期
3 5
表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Tab1 2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编号 A
B
C D E 酯化率/ % 双键损失率/ %
1
1
1
1
11
78. 04
1. 87
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21200 和甲基丙烯酸直接酯 化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
C H2 CC H3 COO H + C H3 (C2 H4 O) nO H
C H2 CC H3 COO (C2 H4 O) n C H3 + H2 O
在装有温度计 、搅拌器 、分水器 、回流冷凝管的 250 mL 四颈烧瓶的装置末端接入玻璃水泵使反应过 程中形 成 微 小 负 压 。在 四 颈 烧 瓶 中 加 入 一 定 量 的 M P E G1200 、带水剂甲苯 ,加热至 80 ℃使之完全溶解 , 然后依次加入阻聚剂吩噻嗪 、催化剂对甲苯磺酸 ,充分 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 ,升温至反应温度 ,搅拌下反应 一定时间 ,即得到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21200 酯 (MAA P E GM E1200) 大分子单体粗产品 。此产物可 直接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水泥减水剂 。
收稿日期 :2009 - 10 - 01 作者简介 :赵彦生 (1962 - ) , 男 , 山西临汾人 ,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及塑料改性方面的研究 。E2mail : tyysz62
@1631 com 。
3 4
赵彦生等 :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2010 年第 1 期

聚羧酸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聚羧酸减水剂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法、 无溶剂低真 空法、 卤化 法。聚羧酸 高效减7.J g# 的合成方法: 大分子单体法 , 聚合后 功能化 法和原 位接枝共聚法。( 甲基 ) 丙烯酸聚 乙二醇单 甲醚酯类的应 用。 关键词 聚羧 酸减水剂 中间大分子 合成 方法 应用
由于水 资 源的 的缺乏及 人 们用水 量 的增 加 , 分 充
熔融酯化法 , 与其它合成方法相 比, 熔融酯化法既可 以缩 短 反应 时间 又 可 以在获 得 较 高产 率 和较 纯 的产 品 的前提 下 ,减少催 化 剂和 阻聚剂 的用 量 , 是一 种新
1 . 熔 融酯化 法 .2 2 直 接酯 化 反应 中不加 入 携 水剂 的合 成方 法称 为 应用前 景不是很大 , 而且酰 卤本 身的合成就 比较 困难 , 不但有 毒 , 并且 不易储 存 。
2应 用
聚 乙二 醇单 甲醚 ( 甲基 ) 丙烯 酸酯类 是一 类重 要 的化工 原料 , 由于具有不 同碳 链双 键 和酯基 的独特 结 构 , 具有 类似 冠醚 的结 构特性 ,在诸 多领域 都有 重 并 要 用途 。 材方 面 , 水泥 减水 剂 、 强剂 的原 料 。 建 作 增 如 使 用聚 乙二 醇单 甲醚 ( 甲基 ) 烯 酸酯合 成 的聚羧 酸 丙 高 效 系减 水 剂有 较 强 的水 泥 颗粒 分 散性 保 持能 力 和
煳 } 纸 01 第1 选 21年 期

造纸化 学 品 ・
聚 羧 酸减 水 剂 大 分 子 单体 的 合成 方 法 和 应 用
郭害 赵 艳 艳 来 肖
( 育部 轻 化 工助 剂化 学 与技 术 重 点 实验 室 7 02 ) 教 10 1
摘 要
介绍 目前 聚羧 酸减 水剂 的中间大分子单体 的合成方法: 酯交换 法、 直接 酯化法 、 开环聚合

减水剂原料单体

减水剂原料单体

减水剂原料单体一、大单体系列1、烯丙基聚醚系列产品:分子量500-2400。

本品是生产聚羧酸盐高效水泥减水剂的主要原料。

可与其它含有双键的物质(如MPEG 丙烯酸酯、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来合成功能性聚合物。

2、MPEG系列:分子量600-5000。

在清洗剂中,也用做悬浮剂和增稠剂。

在制药工业中,用作油膏、乳剂、软膏、洗剂和栓剂的基质。

也有将本品与丙烯酸反应,做成MPEG 丙烯酸酯,是制备聚羧酸盐高效水泥减水剂的主要原材料。

二、聚羧酸原液系列1、SPC-100 (4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液40%(标准型)。

它优秀的减水率、优秀的保坍性、广泛的适应性、后期强度高等诸多优点让它成为了商品混凝土最忠实的外加剂。

它虽没有华丽的性能、也没有特别的长处,但是它能具优势于一身使商品商品混凝土长距离运输、高温作业、泵送施工等极为有利。

掺量0.25-0.8%.2、SPE-100 (4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液40%(经济型)。

它具有价格低、优秀的减水率、较好的保坍性、后期强度高等优点。

它的广泛适应性,使它对南方水泥适应性卓越,具有极好的性价比。

产品性能优越,价格便宜。

是南方地区首选产品。

掺量0.25-0.8%.3、SPF-100 (4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液40%(保坍型)。

它具有极高的减水率、优异的保坍性、高强度的增长率、很强的适应性,该减水剂由于具有的华丽的性能可以大大改善新拌商品混凝土的塑性指标从而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泵送及可施工性能。

掺量0.25-0.8%.4、SPF-102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预制商品混凝土专用) 该产品具有极高的减水性能、低引气性,使用后可以大大提高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并且使硬化后的商品混凝土有很好地外观质量。

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预制梁、板、柱、管桩、管片、预应力构件等商品混凝土预制品。

也可广泛应用于蒸养商品混凝土。

掺量0.25-0.8%.5、聚羧酸高效泵送剂及高效减水剂。

SPC-101高效泵送剂22%、SPE-101高效泵送剂22%、SPF-101高效泵送剂22%。

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大分子单体合成路线讨论

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大分子单体合成路线讨论
" 马来酸酐酯化法
由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在催化剂#溶 剂存在的条件开环#酯化!除去水!得到马来酸酐聚 乙二醇$单甲醚%酯!反应式如下&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加热时活性较高! 容易聚 合!必须选择高效阻聚剂" 就国内的研究来看!酚类 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效果不如酚噻吣!但是吩 噻嗪容易升华! 同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沸点为 #!##!因此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左 右" 文献报道的反应催化剂有浓硫酸和对甲苯磺酸
"#
! 甲基丙烯酸直接酯化法
由%甲基&丙烯酸与聚乙二醇%单甲醚&在催化 剂!阻聚剂!带水剂存在的条件直接酯化#得到甲基 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反应式如下’
在反应中通过带水剂将小分子水带出#平衡向 生成酯的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酯化率#一般%甲基& 丙烯酸稍微过量$如果%甲基&丙烯酸较多#会有产
实验与研究
" 烯醇与环氧乙烷聚合法
工业上!聚乙二醇是通过乙二醇与环氧乙烷聚 合得到的#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烯醇代替乙二 醇! 与环氧乙烷直接聚合生成双键封端的聚乙二 醇# 反应式如下’
双键封端的聚乙二醇可以直接与活性单体聚 合!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相对来说工艺简单!成本 较低# 但此类双键封端的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 相比!活性较低!不容易与甲基丙烯酸等活性单体 共聚!易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等单体共聚!因此在选 择共聚单体时一定要注意#
! 直接醇化法
在工业上!%甲基&丙烯酸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 腈化物直接催化水解得到# 如果把腈类化合物进行 水解时的羟基供体由醇类代替!则可直接得到酯类 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丙烯腈在一定温度$浓硫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 进行醇解!可直接得到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此法反 应条件较容易控制!得到的产物产率较高!但是由 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反应体系中有较多的副反应 发 生 !同 时 产 物 %"#$&%&’$不 易 分 离 !产 品 提 纯 造 成 成本过高# 另外!主要反应物丙烯腈属于高毒类化 工产品!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的制作及配方比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的制作及配方比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制作配方比
混凝土外加剂:本体聚合技术(制作固体聚羧酸减水剂)
1、加热合成工艺配方及工艺流程
配方:
丙烯酸38kg+工艺水82kg;
巯基乙酸1.2kg+工艺水138.2kg;
双氧水3kg+工艺水117kg;
TPEG(大单体)360kg+工艺水260kg。

工艺流程:
将TPEG溶解液搅拌均匀,并使其温度保持在70℃,将高位罐中的丙烯酸溶液、双氧水溶液在3h内滴加完毕。

将高位罐中的巯基乙酸溶液在3.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3h。

保温结束后,降温至40℃既得成品。

2、常温合成工艺配方及工艺流程
配方:
丙烯酸27kg+工艺水73kg;
甲基丙烯磺酸钠4.8kg+工艺水45.2kg;
过硫酸氨3kg+工艺水46.4kg;
吊白块3kg+工艺水87kg;
已戊烯基聚氧乙烯醚360kg+工艺水350kg。

工艺流程:
将已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在80℃的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搅拌均匀
并保持温度在30℃。

开启阀门将高位罐中的丙烯酸溶液、甲基丙烯磺酸钠溶液、过硫酸铵溶液、依次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10min,开启蠕动泵开始滴加吊白块水溶液3h之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h。

保温结束后,降温到40℃既得成品。

具体效果还需各位亲自验证、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上,当酸醇摩尔比为1.5时,羧基的最大理论转化率应为66.7%,此时可使其羟基转化率 达到i00%.但从以上各因素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中可以发现,羧基转化率可大于66.7%.研 究表明,这可能是由于丙烯酸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而被蒸出反应体系的缘故.对多次反应的酯 化副产物——水的检测表明,其中含有15%~20%的酸.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反应过程采用酸醇 摩尔比为1.5的必要性,否则不能保证酯化反应的完全. 2.2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的结构表征
1 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丙烯酸(AA):工业级,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丙烯酸厂生产;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氧
乙烯重复链节数为10):工业级,上海助剂厂生产;1,4一对苯二酚:分析纯,上海信一化工实业有限 公司生产;甲基丙烯磺酸钠(MPS):工业级,上海忠诚精细化工公司生产;过硫酸铵:分析纯,上海 爱建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邻苯二甲酸氢钾: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酚酞:分 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甲苯: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对甲 苯磺酸: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NaOH: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 剂公司生产;乙醇: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1.2实验方法 1.2.1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的制备
体积,mL;C为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M为NaOH的摩尔质量,g/mol;m为样品质量,g.
羧基转化率=厦座枣驾豸要塞嘉警产X 羧基转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100%
(2)
舻0Z!卫^t坚X日H趸LEL
1.2.4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PE Pargonl00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经KBr压片后测试.
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反应式为
CH2一CH+HO七C2H40*R三醮IpCH2一CH
COOH
COO—卜C2H。O—哥R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在装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端羟基壬
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5%~3.0%")、阻聚剂1,4一对苯二酚(0.8%).升温至
收稿日期:2005—0l一10;修订日期:2005一04—25 作者简介:王国建(1953一),男,浙江诸暨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万方数据
第3期
王国建等: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I)
凝土坍落度损失小等优点而备受瞩目[1].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机理主要有两方面:(1)大分子链上的一COO一,一SOf等强极性
溶液,用0.01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用同样方法进行空白滴定.溶液酸值按下
式计算
酸值一盟l盟趔
(1)

式中:V为样品滴定所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mL;V。为空白滴定所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
1)本文所涉及的用量、浓度等除特别注明外均为质量分数
万方数据
314
建反应,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使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羧基转化 率的提高.另外,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空间位阻很大,反应速率较慢.提高反应体系的温 度,有利于提高酯化反应的速率.因此,在一定反应时间内,温度也是影响羧基转化率的重要因素. 在酸醇摩尔比为1.5、阻聚剂1,4一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8%、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2%及 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反应温度与羧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见图3.
2结果与讨论
2.1大分子单体酯化率的影响因素 2.1.1酸醇摩尔比
在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5%、阻聚剂1,4一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130。C 及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酸醇摩尔比与羧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酯化反应为平衡反应,如果增加丙烯酸的浓度,就可以使平衡向有利于酯化反应进行的方向移 动,使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转化率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羧基转化率随丙烯酸与端羟基 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当酸醇摩尔比增至1.5以上时,羧基转化率不再增加, 且稍有回落,故酯化反应中酸醇摩尔比取1.5较为适宜. 2.1.2催化剂用量
基团提供静电斥力,使团聚的水泥粒子得以分散[21;(2)聚氧乙烯长侧链形成氢键而产生的空间位 阻效应口],将有利于水泥浆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减小.
基于上述机理,可通过分子设计在减水剂主链上引入相对应的活性基团,如羧基、羟基、磺酸 基、聚氧乙烯长链等.为了得到预先设计的减水剂聚合物,本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醇与酸,酯化得到 有一定侧链长度的大分子单体,然后与经特殊选择的单体进行共聚得到具有梳形结构的聚羧酸盐 高效减水剂.本文主要讨论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表征工 作将在后续文章中报道.
在酸醇摩尔比为1.5、阻聚剂l,4一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130。C及反应时间 为8 h的条件下,催化剂的用量与羧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零\墨坷oq稳o-尘BJ



g暑Q≯口ou

图1 酸醇摩尔比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n(acid)/n(alcoh01)o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carboxyl
Time|h
图4 反应时间与羧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Fig.4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carboxyl
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羧基转化率也随之提高.当反应时间大于8 h以后,羧 基转化率的增大趋于平缓,最终羧基转化率可以达到90%.因此反应时间采用8 h较为适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地耸立在人们面 前,这一切都需要以高耐久性、高强度、高流动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为基础.高效减水剂作为 一种化学外加剂,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组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用 水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克服普通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缺点,缩短凝结时间,等等.在众多 系列的高效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由于其分散性强、掺量低,且使混
中的混合物发生相分离;去掉上层去离子水,再加入少许的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若干
次后,便可提纯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以下简称为大分子单体).
1.2.3羧基转化率的测定
羧基转化率(%)通过测定反应前后(低压蒸馏前)体系中的酸值变化,并与初始酸值相比得到.
称取反应物1 g,溶于20 mL体积比为1:2的甲苯一乙醇溶液中,加入2~3滴0.1%的酚酞
摘要:通过丙烯酸与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酯化反应,制得含有双键和聚氧乙烯
长链的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作为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单体.研究了大分子单体制备中酸
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摩尔
比1.5、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130。C,酯化反应时间8 h是制备丙烯酸聚氧乙烯酯
由图3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为8 h时,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羧基转化率逐渐增大.但是当反应
万方数据
第3期
王国建等: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I)
温度超过130。C时,羧基转化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太高,丙烯酸会发生自聚或者被蒸出 反应体系而进入油水分离器,使反应体系内的醇酸摩尔比相对降低,造成酯化反应不完全所致.因 此,在反应中宜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以保持反应在正常回流温度(130。C)下进行,同时反应温度 不应超过丙烯酸的沸点(140。C). 2.1.4反应时间
W-ANG Guo-j ian。’矿EJ Jing—lia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The macromonomer with double bond and long chain of polyoxyethylene,which was used as the monomer of polycarboxylate high range water-reducer,was prepared by the esterifica— tion of polyoxyethylene ether and acrylic acid.The influence of n(acid)/n(alcoh01),catalyst con— tent,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carboxyl was discussed. The structure of macromono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spectru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proper technologic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oxyethylene acrylate mac— romonomer are as follow:the咒(acid)/n(alcoh01)iS 1.5,the catalyst content iS 1.2%,the reac— tion temperature is 1 30。C 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8 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romonomer with proleptic structure iS obtained assuredly. Key words: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er;esterification;macromonom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