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小说名著中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明清小说名著中看“瓜子”文化

摘要: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金瓶梅的世态炎凉、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水浒传的侠义英雄、西游记的瑰丽神话、三国演义的历史气息,及众多的其他明清小说,都得以广泛细致的鉴赏和探究。其中,这几大小说中对瓜子这一小零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描写,仔细分析、总结,会发现简单的瓜子其实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瓜子文化。

关键词: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瓜子、文化

瓜子,分为葵瓜子、西瓜子、白瓜子以及角瓜子,不论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以及平民百姓都喜欢吃。吃瓜子的习俗起于何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西瓜》条中说:“瓜籽爆裂取仁,生食、炒熟俱佳”。看来吃西瓜子的习俗,在明代已有记述了。明代太监刘若愚撰的《酌中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喜爱用鲜西瓜子加盐焙干而食”。《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一书还记述,颁发诏书宣布清帝溥仪退位的隆裕太后(光绪之妻),有个嗜好——吃瓜子。每天入寝宫前都要吃瓜子,不吃睡不着。由于吃瓜子吃得太多,隆裕太后的胃还出了毛病,而食欲大减;清代康熙年间文昭《紫幢轩诗集》中《午夜》就有卖瓜子的诗句:“漏深车马各还家,通夜沿街卖瓜子。”;清代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在《元旦》条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在除夕时街上卖瓜子的盛况:“除夕之晚——卖瓜子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中国帝王的私生活》一书,记述了乾隆皇帝喜欢看戏,每年都要在圆明园内演戏,新年之际,他还要在园内设有买卖街,依照市井商肆形式,设有古玩店、估衣店、酒肆、茶肆等,甚至连携小篮卖瓜子的都有;当代作家权延赤在《餐桌旁的领袖们》一书记述了“毛泽东喜欢吃黑瓜子(西瓜子),刘少奇喜欢吃葵花子”。学界通常认为明代才引进瓜子,而分析、总结明清小说中描写瓜子的部分,会发现简单的瓜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瓜子文化。

历代诗人,写瓜子的诗篇相对较少。例如,“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最怜一点丹忱在,不为斜阳影便移”匪以花为美,有取心向日。孤忠类臣子,恒性若德“”“”多寄托忠君的思想。但对于明清小说中涉及的瓜子部分则表现出更复杂、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著名明清小说当中瓜子表现

《金瓶梅》第一回:“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磕瓜子儿第十五回:“那潘金莲……探着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儿,把磕了的瓜子皮儿,都吐下来,落在人身上。”…。”“有几个穿蓝缕衣者———谓之架儿,进来跪下,手里拿着三四升瓜子儿:……西门庆吩咐收了他(们的)瓜子儿,打开银包子,捏一两块银子,掠(撂)在地上”。第十六回:李瓶儿“即令迎春拿二钱银子,节日叫买瓜子嗑”。第二十回“站在黑头里,金莲吃瓜子儿,两个一处说话”。第二十一回“正说着,只见卖瓜子的过来,两个且在门首买瓜子儿……玳安走了两步,说道:…是三娘、五娘、六娘在门首买瓜子哩‟”。第二十三回:“惠莲正在后边和玉箫在石台基上,坐着挝(抓)瓜子儿哩。”“自此以来常在门首成两价拿银钱,买剪裁花翠汗巾之类,甚至瓜子儿四五升量进去,分各房丫鬟并众人吃。” “那来旺儿媳妇惠莲,却坐在穿廊下一张椅儿上,口里嗑瓜子儿。”画童儿道:“这地上干干净净的,嫂子磕下恁一地瓜子皮,爹看见又骂了。”…””。“李瓶儿袖中取出一方汗巾,又是一钱银子,与(予)他买瓜子儿磕”。“宋惠莲正和玉箫、小玉在后边院子里挝(抓)子儿,赌打瓜子,玩成一块。那小玉把玉箫骑在底下,笑骂道:…贼妇,输了瓜子,不教(叫)我打!‟”第四十六回:“两个(人)因按在一处夺瓜子嗑,不防火盆上坐着一锡瓶酒,推倒了。”“小玉正在炕上笼着炉台烤火,口中磕瓜子儿。”第五十一回: (陈)经济听了,说道:“耶乐,耶乐,你再没了?…卖瓜子儿开箱子打涕(嚏) 喷———琐碎一大堆‟”。第七十八回:玳安“在门首踢毽子儿,放炮花,嗑瓜子儿……玳安道:…他(她)平昔好

吃蒸酥。你买一钱银子果馅蒸酥,一盒好大壮瓜子送进去。这初九日是俺五娘生日,你再送些礼去。梯己再送一盒瓜子与(予)俺五娘。‟……第二日起西门庆不在家,玳安就替他(她)买了瓜子,掇进后边月娘房中”。(那)女人道:“另外,又送一大盒瓜子儿与(予)我,小买位(拉)我的嘴头子。”第九十三回:王杏庵对陈敬济说:“你拿去务要做上了小买卖,卖些柴炭、豆儿、瓜子儿”。

《红楼梦》中也几次提到瓜子。第八回:“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第十九回:丫鬟们“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持牌的,磕了一地瓜子皮”。第六十四回“只见西边炕上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第六十六回:“(尤)三姐见有兴儿,不便说话,只低了头磕瓜子儿。”

《三国演义》中也有涉及瓜子的部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吃瓜留杍”的故事。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的故事。

《西游记》中、也留下了“猪八戒嗑瓜子——混充薄嘴皮”的歇后语

无论是金瓶梅还是红楼梦还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无一例外的对瓜子这种食物进行了相关的描写,那这些描写又反映出怎样的文化呢?

二,著名明清小说当中瓜子现象的文化内涵

(一)太平盛世

时势造英雄,太平出盛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大都发生在相对来说比较太平的时间段,或者是在动乱的时局下,相对来说家族强大,地位稳固,生活比较安稳、平静。例如,金瓶梅中,西门庆又是官僚、又是恶霸、又是富商,生活骄奢淫逸,腐朽堕落,无所事事;西游记中,描绘的东土大唐是一片繁荣昌盛的境况;红楼梦里贾府家族势力雄厚,生活环境优越;三国演义虽叙述的是三国鼎立,烽火连天的战争史,但诸葛亮吃瓜留子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走出草庐之前,生活平稳安定之时。

(二)富贵人家

无论是金瓶梅还是红楼梦当中,嗑瓜子的总会是像贾府一样的官宦大户人家,家人奴仆整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闲来无聊就嗑嗑瓜子,话话家长里短;而贫穷人家,经济拮据,衣食都没有着落,哪里还有闲钱用在吃零食上。这一点在红楼梦里表现得相当突出。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回中,一些连大观园里丫头都不在乎的零食,在刘姥姥和她孙儿看来却是稀罕物、是宝贝。因此凤姐顺手抓一把瓜子糖果给那小孩,那小孩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因此可以说,瓜子是一种富贵的象征。

(三)美的象征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人的一种脸形瓜子脸。第三十回:王六儿“生的(得)长挑身材,紫膛色瓜子脸,描的(得)水鬓长长的”。第五十九回:“又是一位年小(少)姐姐出来,不戴假壳,生的(得)银盆脸瓜子面,搽的(得)嘴唇红红的。”第七十七回:“生的(得)五短身材,瓜子面皮儿,搽脂抹粉,缠的(得)两只脚娇娇的。”由《金瓶梅》可知,明代后期磕瓜子已比较普及,人们并开始用向日葵瓜子的形状来比喻人们的脸形。可见,瓜子是美丽的代名词。

(四)美好的寄托

在这些小说中,只要作品情节涉及逢年过节、招待宴请、生日祝福都少不了瓜子这样吉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