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湖原水pH异常原因分析及应对
池塘ph值过高怎么解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池塘ph值过高怎么解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池塘ph值过高怎么解决
1、合理使用EM菌液以及活菌制剂能够建立有益水生微生物区系,从而达到调节池塘ph的目的。
2、合理投放明矾能够降低池塘ph,一般每亩水面每米水深投放2-3kg明矾。
3、合理使用醋酸或盐酸能够降低池塘ph。
如果是使用醋酸进行调节,每亩池塘的使用量为500ml左右。
如果是使用盐酸进行调节,每亩池塘的使用量为300-500ml左右(稀释后全池泼洒)。
4、适当更换新水或往池塘中注入新水,能够有效降低池塘ph。
5、使用抑制水草或藻类生长的生物制剂来降低水草、藻类的繁殖速度,从而避免池塘ph上升。
6、使用絮凝剂将藻类吸附至池塘底部,并与氢氧根离子生成胶体沉淀,从而降低池塘中藻类的数量(该方法为物理方法,池塘底部较差时不宜使用)。
二、池塘ph值过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生石灰使用过量,导致池塘ph升高。
2、阴天或低温后突然变晴,水草或者藻类疯狂生长,并通过光合作用将池塘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消耗掉,最终导致池塘ph升高。
3、池塘中的有机物含量过于丰富或者是池塘底部恶化严重,导致水草或藻类疯狂生长,大量消耗池塘中的二氧化碳,最终引起池塘ph升高。
水产养殖池塘pH异常时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池塘pH异常时的危害及处理方法①pH偏高或过高。
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髙;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00左右,pH往往会升到9.5以上;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也会偏高。
鱼类碱中毒的症状:碱中毒的鱼类表现为狂游、乱窜,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分泌大量凝结物。
一般pH 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②pH偏低或过低。
养殖时间较长的水,pH会逐渐降低;受酸性物质污染的池水也会造成pH偏低或过低。
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全能王---弧克弧克是一款含50%过硫酸氢钾的复合盐。
具备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四大功能,尤其对弧菌有特效。
过硫酸氢钾是一种无机酸性氧化剂,具有非常强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鱼类酸中毒的症状:鱼类酸中毒是由于酸的阳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不溶性化合物,蛋白质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负死,酸中毒的鱼表现为极度不安、狂游、想往池外跳、呼吸急促,随后呼吸减缓、反应迟钝、游泳乏力、窒息死亡,鳃部严重允血,血液呈暗红色淤血,肛门及各鳍部皮下出血,鳍呈白边,体表特别是鳃部黏液增多,黏液pH比水体高 1~2,死鱼眼珠浑浊发白,'角膜损伤,张口,鳃盖张开,体色明显发白。
(3)防治方法①经常检测水体pH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②对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③水体过肥时使用绿生元复合生物净水剂,可保持池塘水质清洁,稳定浮游植物生长,持续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④当pH—直很高,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可考虑用EM菌,其碱性较低,可有效改善不良水质,稳定水色和pH值,利于水质持久稳定。
最好不要使用具有强酸物质特性的水溶性物质,因其会对水体中的动植物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养殖池塘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水生动物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侧pH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是pH 试纸法和仪器法。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帮邦小黑这一款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能测溶氧和pH。
帮邦产品目录一、pH值的变化主要是外源水(被污染)、天气(温度)和其他因素来决定。
1、天气不同pH值也在变化,晴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掉了水中大量的酸性二氧化碳,pH值会升高;而连续的阴雨天或晴天会导致pH 值过度变化。
2、其他因素偏高表现为:水体较肥,藻类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消化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偏高;过多使用石灰清塘所引起,导致pH偏高。
偏低表现为:底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pH偏低;雨水中酸性物质过多含量过高(酸雨)所引起现的倒藻,导致pH 偏低;池塘底部沉淀的虾的粪便、饲料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导致pH偏低。
二、pH值调控方法调节水体的硬度(用白云石粉调控)、总碱度、总酸度,都能比较好的调节pH。
泼洒药品时建议少量多次,每次用量不宜过多,防止应激反应。
1、pH值偏低处理方法pH值低于7.0-7.5,一般用生石灰调节,使用生石灰2-3公斤/亩米深,兑水后用上层水,不用渣。
如池底淤泥、腐败物沉积多,有条件的虾塘要先排污换水(换底层水20-30厘米),然后用过氧化钙,连续用2-3次,三天后用生物制剂。
底质含有二硫化铁,经常有“铁锈水”浸出的虾塘,要使用中和酸性和降解金属离子的底质改良剂,同时泼洒氢氧化钠(烧碱)或碳酸氢钠(小苏打)进行调节,情况各有不同,用量酌情控制。
2、pH值偏高处理方法pH值在8.8-9.5,换水10-15厘米,使用沸石粉顺风抛撒,同时控制好投饲量多,多用分解底改、生物底改等调节水质。
pH值在7.5-7.8,使用生石灰兑水后用上层水,不用渣;pH值在7.8-8.8,当天早上使用乳酸菌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PH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1.1.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
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1.2.pH值的变化规律: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1.3.判断pH值的意义:如果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进水水质异常的应急措施

进水水质异常的应急措施污水处理厂(站)进水水质中任何一项指标超过进水水质设计标准,都可能引起污水处理厂(站)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导致污水处理厂(站)出水超标,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应急措施:1、pH值超标当在线监测或巡视时发现污水处理厂(站)进水pH值<6或pH>9时,应采取如下紧急措施:(1)分区运维人员联同化验员到达现场进行复验,确样监测认进水pH值是否异常;(2)确认进水pH值异常后,化验员立即把进水pH值异常情况上报通知中控室,查找历史数据,同时对进水pH值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进水pH值是否连续超过设计标准还是偶然超标。
当进水pH 值偶然超标时,因pH值超标的进水量不大,对整个二级生化处系统影响不大,可按正常进水处理;(3)当进水pH值持续<6或>9时,中控室应及时上报污水处理厂(站)负责人或副总经理,并通报四会市环保部门;(4)水质监测室与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一起查明导致进水pH值异常变化原因;(5)污水处理厂(站)采取紧急措施,在提升泵房集水池内加入酸、碱对进入的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水质监测室连续对进水pH值进行监控,直到进水pH值达到设计标准6~9范围时,才能把污水提升至后续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确保二级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不受破坏,保证污水处理厂(站)尾水达标排放。
2、进水CODcr浓度超标当污水处理厂(站)水质监测室监测发现进水CODcr浓度超过进水设计标准,分区运维人员联同化验员到达现场进行复验,以确认进水CODcr浓度是否超过设计标准。
确认进水CODcr浓度超过进水设计标准时,化验员要及时通知中控室,同时污水处理厂(站)长应通报总经理及当地环保部门,并一起查明进水超标原因。
同时,生产技术部应调整运行工艺,采取增大好氧池曝气量,调整合适的内回流量和污泥回流量等措施,尽可能提高污水去除效率,努力确保CODcr去除效率达到83%以上。
3、进水氨氮、总磷超标当污水处理厂(站)水质监测室监测发现进水氨氮、总磷浓度超过进水设计相应标准,分区运维人员联同化验员到达现场进行复验,以确认进水浓度是否超过设计标准。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PH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进水温度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原水成分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食微比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
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
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NS=QLa/XV其中Q—污水流量(m3/d);V—曝气池容积(m3);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
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pH值偏高原因分析1、近几年,随着水库上游河段及水库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污染物直接通过入库河流进入水库,造成水库水体变差。
虽然通过养殖业整治,但多年来的有机质滞留水库,超出水库环境容量,从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库区上游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工矿企业生产废水、农作物化肥污染对水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3、随着水库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明显增加,给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 升高。
二、治理措施1、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把与PH值升高相关联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作为常规监测项目。
2、根据水库水质变化程度,科学地调整养殖投放比例。
增加投放滤食性鱼类,消化吸收水体中的藻类、有机物残屑、浮游生物,使水生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物质的吸收、转化、净化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改善水质,达到生态平衡。
3、抓好库面环境整治,及时打捞库面漂浮物。
通过对库面垃圾及时清运,减少对水体污染。
4、加强库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管理。
建议当地政府在库区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其次,加强库区生活垃圾管理,防止库区村民及旅游景点游人向入库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和其他腐烂物质。
5、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建议加强库区农田管理,合理规划农业用地;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合理使用化肥的技术,优化水肥结构,施行节水灌溉,以减少面源营养的流失。
通过对水库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我们总结主要是外源污染物大量汇积滞留水库,致使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原水异常处置方案

原水异常处置方案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原水处理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中,原水处理厂有时会遇到一些原水异常问题,如水质含量偏高、杂质增多、异味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保证出厂水质的安全、高效,是工厂必须面临的挑战。
方案关注水源首先,原水处理厂应关注水源的情况。
水质与季节、用水量有关,在不同的季节和用水量的变化下,水源的水质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处理厂应在水源水样变化较小的时候采样,记录每个月的水质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开始预测和估计即将到来的水质变化。
如果发现水源水量减少或质量变差,处理厂应及时通知上游调度,以便调度应急措施。
增加净化时间通过增加原水处理厂内的净化时间,可以改善原水质量,从而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优化沉淀和过滤过程的速度调节,使它们匹配当前的原水质量,并且在净化过程中适时添加吸附剂和氧化剂。
调整药剂添加药剂在原水处理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调节水的酸碱度、杀菌、去除异味等。
但是,如果原水质量变差,好像让药剂达到预期效果非常困难。
此时,处理厂需要重视药剂添加量的调整。
在处理厂内进行试验,通过调整药剂的添加量,以达到理想的水质标准,同时避免药剂浪费和质量下降。
进行病原体监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80%的传染病由污水和未被处理的水引起,说明了每天接受的水的风险。
为了保证出厂水的安全,原水处理厂应建立病原体监测系统。
此外,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高级设备,比如紫外线系统以及其他的微生物监测方法。
监测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周密的规划和实施。
加强设备维护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处理厂的净化系统停运,这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损失。
因此,加强设备维护非常重要。
原水处理厂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设备,保证净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因为共同的出发点,原水处理厂面对的问题相似,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尚湖原水的 pH 值与藻类数量呈负 但是图 2 显示, 藻类数量平均为 220 万个 / L, 仅为 2007 相关。以 8 月份为例, 年同期十分之一, 但是 pH 值平均为 9. 33 , 远超 2007 年同期的 8. 04 。 这说明藻类数量对 pH 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可能是 其他的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促使尚湖原水 pH 异常升高。
图3
三类碳酸的比例变化曲线
从图 3 可以看出, 当湖水 pH 值在 7. 5 ~ 9. 0 之间时, 重碳 游离碳酸和碳酸盐含量极低 , 这与我们的实 酸盐占 93% 以上, 即总碱度主要为重碳酸盐碱度 。 际测定结果相符, 尚湖湖东区域水深较浅 , 湖西水较深, 湖内生长有较多的 苦草、 菹草等多年生沉水植物 。 据资料介绍, 菹草在秋季发 4 月 - 5 月开花结果, 6 月后逐渐衰退腐烂; 苦草 芽, 冬春生长, 8 月开花, 9 月结果, 生长期稍晚, 秋季衰退腐烂。 现场调查发 2008 年湖东区域水体清澈, 浊度较低, 菹草、 苦草的长势十 现, 9 月份大量的苦草露出水 分旺盛, 跟往年大不相同; 至 8 月、 面, 开花结果。 水草能够生长得如此的茂盛 , 其光合作用强度势必大大
No 10
2533
强于往年。由于水中没有足够的游离二氧化碳 , 只能从碳酸 氢根中夺取二氧化碳, 使方程式( 2 ) 向右移动, 释放出氢氧根, 导致 pH 升高, 总碱度下降; 随着 pH 值的升高, 碳酸根的比例 , 与水中钙、 镁等阳离子形成沉淀[ 方程式( 3 ) ] 总 在逐步增加, “生物脱钙作用” 。 硬度也随之下降, 这就是 HCO3- + H2 OH2 CO3 + OH - ……( 2 )
苦草等沉水植物异常茂盛破坏了湖水的碳酸平衡 , 致 使 pH 值异常升高。 尚湖是一个封闭性湖泊 , 无外来的工业污染, 湖泊中碳酸
2. 1
的平衡决定着湖水 pH 值的变化。 碳酸在水中以三类不同的 化合形态存在: 游离碳酸或游离二氧化碳 、 碳酸氢根、 碳酸根。 各种碳酸平衡可以用方程式 ( 1 ) 表示: - [3 ] CO2 + H2 OH2 CO3 H + + HCO3- 2H +得到如下曲线图 :
从而抑制了湖东地区藻类的生长 。 制了藻类的光合作用, 而在湖西地区由于水比较深 , 沉水植物得不到足够的光 加上微囊藻形成水华后减少了光照强度 , 其释放的化感物 照, , 质抑制了对苦草的光合作用 所以藻类成为优势品种 。 2
图2 2008 年尚湖原水 pH 值与藻类数量
对策
1. 5 1. 5. 1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abnormal PH in Shang Lake
DI Chun - hua,SHI Xue - feng ( Changshu Sino - French Water Supply CO. Ltd. ,Changshu,Jiangsu 21550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abnormal pH value of raw water in Shang lake, and to deal with them by proper measures. Method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the relation of pH value with climate,dissolved oxygen,total hardness, total alkalinity,the number of algae of Shang Lake during 2007 and 2008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east areas of Shang Lake,the strong photosynthesis of multiplying submerged plants led raw water pH value to increase abnormally, and restrained the growth of algaes. Conclusion: The multiplying of submerged plants purified the raw water quality. In water plant,the raw water pH value was adjusted to normal level by adding hydrochloric acid,to make 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 Key words] Raw water pH; Photosynthesis; Hydrochloric acid; Drinking Water Security 尚湖地处虞山南麓, 现有有效水面积约 11000 亩, 总库容 量约 1100 万立方米, 平均水深 1. 78 米, 最深处 3. 7 米, 属封闭 型湖泊。1992 年成为第二水厂的水源 , 至今已有 19 年。 早期 2000 年以来受到补水质量、 尚湖水质优良, 围网养殖、 旅游业 的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 水体逐步富营养化, 藻类数量逐年 , 《 ( GB 增加 个别时段少数指标会超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3838 - 2002 ) Ⅲ标准。 2008 年 4 月下旬, 我们在对尚湖原水水质的常规检测中 , 发现其 pH 有升高的趋势。4 月 28 日达到 8. 51 , 逼近历史最 高值( 8. 69 ) ; 4 月 29 日突然大幅升高, 达到 9. 02 , 超过了《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的限值。 1 调查分析 到 9. 68 ( 8 月中旬) , 直至 10 月中旬才回落至 8. 5 以下。 市环 境监测站的在线监测数据也得到了类似的 pH 值变化规律。 2008 年常熟市 6 月 11 日入 据常熟市气象局统计资料 , 梅, 梅雨期 26 天, 与显示 pH 值低谷时段相当。 1. 2 pH 与溶解氧( DO) 研究表明, 湖泊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导致水体的 pH 值和
[ 作者简介] 狄春华 ( 1969 - ) , 男, 大学,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 水质检测和水质管理工作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年 10 月 第 21 卷 第 10 期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Oct 2011 ; Vol 21
3 实验数据表明, 以盐酸投加量 40 mg / L( 即 40 kg / km ) 计, 其由投加盐酸所引入的有害物质量远低于限值 , 加上盐酸的
实际投加量低于 40 mg / L, 说明通过投加的盐酸调节 pH 值是 安全的。 2. 3 投加成本测算 投加盐酸势必要增加生产成本 , 我们对此进行了估算。 pH 9. 26 7. 8 ~ 8. 2 将 为 的原水调节到 之间, 每升水需投 1% 盐酸 1. 5 ml ~ 1. 8 ml。 以投加量 1. 8 ml 计, 折合到 31% 工业 3 合成盐酸的投加量约为 20 kg / km ; 若工业合成盐酸的价格为
调节原水 pH 工艺试验 在同一原水 ( pH = 9. 26 ) 中投加不同量的 1% 盐酸, 再对 加酸后的原水中加入 15 mg / L 的 PAC 进行常规烧杯搅拌试 验, 对沉淀水通过 0. 45 μm 滤膜过滤后, 测定其铝残余量。 考虑到原水加二氧化氯 、 氯及 PAC 也会降低水的 pH 值,
2532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年 10 月 第 21 卷 第 10 期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Oct 2011 ; Vol 21
No 10
【调查报告】
尚湖原水 pH 异常原因分析及应对
狄春华, 施学峰
( 常熟中法水务有限公司 , 江苏常熟 215500 ) [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尚湖原水 pH 异常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方法:分析 2007 年 - 2008 年期间尚湖原水 pH 值与气候、 溶解氧、 总硬度、 总碱度以及藻类之间关系 , 并结合现场调查。 结果: 尚湖东部水域沉水植物大量繁殖 , 强 烈的光合作用导致取水口原水 pH 值异常升高, 并抑制了藻类的生长。结论:沉水植物大量繁殖有利于净化原水水质 , 在 水厂投加盐酸可以将原水 pH 调节到适当的范围, 确保饮用水安全。 [ 关键词] 原水 pH 值; 光合作用; 盐酸; 饮用水安全 [ [ 中图分类号] R123. 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4 - 8685 ( 2011 ) 10 - 2532 - 03
+ - C2 + CO2 = C a CO3 ↓……( 3 ) a 3
1. 5. 2
图1 2007 年尚湖原水 pH 值与藻类数量
苦草抑制了湖东区域蓝藻 ( 微囊藻) 的水华。 2008 年夏天, 尚湖湖西到湖东约 500 米范围内都发生蓝 藻水华, 微囊藻占 90% 以上; 湖东其余区域水质清澈 , 特别是 取水口附近藻类数量降至历史最低 ( 不足 100 万个 / L ) , 而且 绿藻为主,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藻类以隐藻、 经分析, 我们认为是由于湖东地区沉水植物苦草的大量 生长, 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阻止了微囊藻的向东迁移 , 同时苦 [4 ] 草对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疯长的苦草等沉水植 物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 还释放出大量的化感物质抑
2 ] DO 升高[1, 。对此, 我们比较了 pH 值与 DO 关系: 4 月 - 9 月 正是湖泊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期 , 在此期间 DO 与 pH 值正相关,
饱和度保持 90% 以上, 甚至出现过饱和。 同时数据表明尚湖 原水 pH 和溶解氧均是白天升高 , 夜间降低, 这与植物的白天 进行光合作用, 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的规律相吻合 。 1. 3 pH 与总硬度、 总碱度 在检测中, 我们发现 2008 年尚湖原水总硬度和总碱度呈 正相关, 但均与 pH 值呈负相关, 即原水 pH 值升高, 总硬度和 总碱度随之下降, 反之则升高。 1. 4 pH 与藻类 藻类的生长也要进行光合作用 , 如果藻类数量大幅增加 , 也会导致 pH 值升高, 于是我们又研究了近二年尚湖取水口原 水 pH 值与藻类数量之间的关系 。 从图 1 可以看出, 自 2007 年 4 月份开始尚湖原水的 pH 值 pH 值随之升高, 随着藻类数量的增加, 与藻类数量呈正相关, 反之下降, 说明藻类的生长确实会使 pH 值升高, 但是 pH 值变 化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