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工艺及其表面改性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一、原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微粒子的过程是溶液中形成胶体粒子的凝聚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成晶核,第二个阶段是晶体(晶核)的成长。
而晶核的生成速度vl和晶体(晶核)的成长速度v2可用下列两式表示:为过饱和浓度,s为其溶解度,故(c-s)为过饱和度,k1,k2分别为二式的比例常数,D为溶质分子的扩散系数。
当V1>V2时,溶液中生成大量的晶核,晶粒粒度小;当vl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是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碱性沉淀剂快速加入至上述铁盐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得纳米磁性Fe304粒子,其反应式如下:Fe2++Fe3++oh-→Fe(oh)2/Fe(oh)3(形成共沉淀)Fe(oh)2+Fe(oh)3→Feooh+Fe304(ph≤7.5)Feooh+Fe2+→Fe3o4+h+(ph≥9.2)Fe2++2Fe3++8oh-→Fe3o4+4h2o由反应式可知,该反应的理论摩尔比为Fe2+:Fe3+:oh-=l:2:8,但由于二价铁离子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实际反应中二价铁离了应适当过量。
该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实际制备中还有许多复杂的中间反应和副产物:Fe3o4+0.25o2+4.5h2o→3Fe(oh)3(4)2Fe3o4+0.5o2→3Fe2o3(5)此外,溶液的浓度、nFe2+/nFe3+的比值、反应和熟化温度、溶液的ph值、洗涤方式等,均对磁性微粒的粒径、形态、结构及性能有很大影响。
目前,纳米二氧化硅主要制备方法有:以硅烷卤化物为原料的气相法;以硅酸钠和无机酸为原料的化学沉淀法;以及以硅酸酯等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
在这些方法中,气相法原料昂贵,设备要求高,生产流程长,能耗大;溶胶凝胶法原料昂贵,制备时间长;而微乳液法成本高、有机物难以去除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引言: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医学和环境领域。
其中,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生物医学和储能领域具备重要应用前景。
一、制备方法在制备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时,首先需要合成水性聚氨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聚醚作为软段以及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通过添加剂和一定条件下的反应,获得水性聚氨酯。
接着,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进行复合。
通常使用原位共聚合或液相交联的方法,通过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水性聚氨酯中,使其表面被覆盖,从而获得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二、性能分析1. 磁性性能分析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
由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存在,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
此外,由于纳米尺寸效应的存在,复合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磁滞回线和磁滞损耗。
2. 力学性能分析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添加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的刚性和强度,使其具备更好的耐久性和抗拉强度。
同时,复合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适用于制备高强度的涂层材料。
3. 热稳定性分析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
由于聚氨酯的高热稳定性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导热性质,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
这使得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高温领域,如电子器件和航天器材。
三、应用前景水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医学领域中,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磁性特性,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磁控靶向药物输送和磁热疗法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其次,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
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进展

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进展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进展引言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高成本、低效率和后处理问题。
因此,开发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磁性和吸附性能,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一、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主要步骤包括:以Fe2+和Fe3+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Fe3O4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简单、成本低,但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比较难控制。
2. 热分解法热分解法是通过将金属盐溶液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并生成纳米颗粒。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调控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
该方法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3. 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将金属盐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生成混合物,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形成纳米颗粒。
该方法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狭窄的粒径分布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材料。
二、Fe3O4磁性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污染物吸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性能,可以在水中有效吸附污染物。
研究表明,Fe3O4纳米颗粒对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染料等多种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此外,由于其具备磁性,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快速分离和回收。
2. 废水处理Fe3O4磁性纳米材料在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将其应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通过控制材料的尺寸和比表面积,提高去除效率。
此外,在废水中加入Fe3O4磁性纳米材料还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色素。
3. 磁性分离和回收由于Fe3O4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磁性,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快速分离和回收。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工艺及其表面改性

计算各条件下 F e3 O4 粒子的晶粒度。
表 1 即为因素水平表, 结果见表 2 。图 1 为各样品 的 XRD 图谱。
表 1 因素水平表 Tab le 1
A Fe
3+
Fa ctor s a nd levels
B C D E
BFe
2+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晶化时间 晶化温度 /h 1. 0 1. 5 2. 0 2. 5 /e 50 60 70 80 /h 1 . 0 1 . 5 2 . 0 2 . 5 /e 50 60 70 80
172
应用化工
3+ 2+
第 39 卷
的混合溶液, 再加入 0 . 5 mol/L 的 NaOH 溶液 , 调节 溶液 p H 至 14 , 不断搅拌下于一定温度下水浴加热 一定时间后取出, 再于一定温度下晶化一定时间后, 即制得水基 Fe3O 4。利用 F e3 O4 磁性 微粒的磁 性, 将水基 Fe3 O4 置于多用 磁性分析仪 上快速固 液分 离, 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 , 取出, 于 50 e 下 低温干燥 , 即得纳米 F e3 O4 粒子。 1 . 2 . 2 F e3 O4 表面改性 将最适宜 条件制备的水 基 Fe3 O4, 滴加浓度 37 % 的盐酸, 调节 p H= 4 , 加入 Fe3O 4 粒子质量 20 % ~ 30 % 的油酸钠 , 60 e 下反应 30 m in 后, 置于多用磁性分析仪上进行快速固液分 离, 用无水乙醇洗涤 2~ 3 次, 洗掉表面多余的油酸, 完成 F e3 O4 表面改性。
2+ 3+ -
/摩尔比 1 2 3 4 4 B4 4 B3 4 B2 4 B1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与应用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铁酸 盐 , 属于纯净物 , 酸反应 ,不溶于碱 ,也不溶于 乙醇 、乙 其化学性能稳定 ,因而可广泛应用于工
化学 式 :F e 3 0 ,分 子 量 2 3 1 . 5 4 ,硬度 醚等有机溶剂 。 业 、生物医药等领域 。
很大 ,具有磁 性 ,可 以看成是 氧化 亚铁
此法可有 效改善 F e O 纳米粒子 的 米粒 子进 行结合 ,在磁 性纳米粒子表面 在纳米粒表面形成一层 吸附膜把整个纳
生物相容性 。一般偶联剂必须 同时具备 进行包覆的一种方法 。 两种基 团 : 一是能与磁性纳米粒表 面或 米粒包裹起来 ,从而使纳米粒子可分散
此法 可有 效改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 于有机溶剂 中的原理的一种表面修饰方
成熟 ,但是因其 自身物理特性 ,导 致在 子存在许多 不饱和键 ,极易与其他 原子 粒子表面产生物理 、化学 等新 的功 能。 生产 、应 用过程 中受到诸多限制。 结合而趋于稳定 。 对纳米 四氧化三铁进行表面修 饰 ,
其一 ,一方面 四氧化三铁 本身具有
其三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表 面易 还可 以改变 粒子与基体 的相容性 ,使纳
非整数配位的化学价 。 米粒子均匀分散 , 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 磁性 ,容 易团聚 ;另一方面 由于 纳米颗 出现非化学平衡 、
粒具有极 高的比表 面积 , 处于高能状态 , 以上这 些特性 ,使得 四氧 化三铁纳 在 四氧化 三铁纳米粒子用于生 物医学领 为不 稳定体系 ,这导致 四氧化 三铁纳米 米粒子在应 用时需要进行表 面修饰 ,以 域 时,通过 修饰来获得 良好 的水溶 性 ,
制备磁性纳米 的前驱 体进 行反 应的极性 子在不同介质 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降 法 。 基 团;二是具有 能与有机 物机 体反应的 低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活性 以避免其团
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开题报告]
![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18030af7ec4afe05a1df26.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工程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能源开发、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元器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提出了新的需求[1]。
再者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有的传统材料己经难以满足其需求,开发、利用高性能材料和新功能材料己经成为共识。
纳米材料就应运而生,由于纳米材料的界面组元所占比例大,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比例高,与通常的多晶材料或者微粉完全不同,其表现出高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派生出传统固体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2-4]。
纳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磁性纳米材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的磁性材料,在非晶态、稀土永磁化合物、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新材料相继发现的同时,由于组织的微细化、晶体学方位的控制、薄膜化、超晶格等新技术的开发,其特性显著提高。
这些不仅对电子、信息产品等特性的飞跃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新产品开发的原动力。
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成为支持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材料。
而磁性Fe304纳米粒子是纳米材料中一类新颖的功能材料,四氧化三铁的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广泛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5-7]。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磁性比大块本体材料的强许多倍,当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d<16nm,具有超顺磁性。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磁性能好,用于优质磁记录材料的制备,同时是制备α-Fe203等重要磁记录材料的中间体,还可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及催化剂。
近年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性,在生物医学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广泛用途,如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作为药物的主要载体进行靶向给药,也可用于细胞及DNA的分离等,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表面化学修饰法是指通过纳米表面与改性剂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改变纳米微粒的表面结构和状态,以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邱星屏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系
南理工
孙畅
神奇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 磁性纳米粒子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目 前,纳米粒子正逐步的取代微米粒子,走上历史的舞台。 • 在磁记录方面磁性纳米粒子可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制 备。 • 在生物技术领域, 用磁性纳米粒子制成的磁性液体已广泛 用于磁性免疫细胞分离核磁共振的造影成像以及药物控制 释放等在已报道的各类磁性纳米粒子中。 • 有关四氧化三铁( Fe3O4) 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 究尤其受到重视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 人们已经能够 制备出直径从几个至几十个纳米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 与块体磁性材料不同,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极小( 1~100 nm) ,常常表现出超顺磁性: 即在其磁滞回线上无顽磁和剩 磁。
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备出纳米四氧三铁 粒子,但是制备出的粒子的表征和性 能却不尽相同,因此试验比较。
具体制备
• Massart水解法:
0.85g(3.1mmol)FeCl3。6H2O与0.30 g (1.5mmol)FeCl2· 4H2O,在氮气保护下将上述铁 溶解于10mL二次蒸溜水中。在强烈的磁力搅拌下 将铁盐混合溶液滴加入200mL,1. mol/L 的氢氧化 (NH4OH)溶液中。水解产生的黑色四氧化三铁晶 用磁铁从溶液分离出来,用蒸溜水洗涤3 次,然后分 于20mL蒸溜水中。四氧化三铁(Fe3O4)在水中的 量,是从上述分散液中取出部分溶液,烘干后称重得 到。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水解法)
• Massart 水解法:将摩尔比为 2∶1 的三价铁盐 ( Fe3+)与二价铁盐( Fe2+) 混合溶液直接加入到 强碱性的水溶液中, 铁盐在强碱性水溶液中瞬间水 解结晶形成四氧化三铁( Fe3O4) 纳米晶体。
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一、制备方法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磁控溅射、磁控气相沉积、磁性流体制备等。
其中,磁控溅射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高真空环境中将金属铁溅射至基底上,并在氧气气氛中进行氧化反应,形成Fe3O4纳米颗粒。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共沉淀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将铁盐和氢氧化物一起加入溶液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纳米颗粒。
二、性质特点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磁性:Fe3O4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被外加磁场引导和控制。
这使得Fe3O4纳米材料在磁性材料、磁性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生物相容性:Fe3O4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材料。
例如,可以将药物包裹在Fe3O4纳米颗粒上,通过外加磁场将其导向到靶位点,实现靶向治疗。
3. 光学性质:Fe3O4纳米材料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例如磁光效应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
这些性质使得Fe3O4纳米材料在光学传感器、光储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应用领域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Fe3O4纳米材料可以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剂,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还可以用于磁热疗法,通过外加磁场使纳米颗粒产生热能,用于肿瘤治疗。
2. 环境治理领域:Fe3O4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3. 磁性材料领域:Fe3O4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磁性流体、磁性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存储等领域。
4. 光学传感器领域:Fe3O4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使其成为优秀的光学传感器材料,可用于气体传感、生物传感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图 2 可知 , 其粒径大约为 10~ 20 nm , 形貌为 球形, 粒径较均匀。由于 SEM 制样可导致 Fe3 O4 粒 子的软团聚 , 因此所得粒径比计算的晶粒度要略大。 2 . 3 油酸钠改性 F e3 O 4 的效果 当 F e3 O4 粒子处于酸性环境中 , 其表面的 OH
收稿日期 : 2009212216 修改稿日期 : 2009212228
捷、 成本低, 而被广泛采用。因此, 本文对采用共沉 淀法制备磁性纳米 F e3 O 4 微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系统 研究, 并对产物进行表面改性及表征分析。
1 实验部分
1 . 1 试剂与仪器 F eCl3# 6 H 2 O、 F eSO4# 7H 2O、 N aOH、 盐酸均为分 析纯; 油酸钠为化学纯。 78HW 21 型电磁加热搅拌器 ; 101A 22 型恒温干 燥箱; FA1604型电子天平 ; X . P ert PRO 型 X 射线衍 射仪; N icolet2 570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 S440 型扫 描电子显微镜; 美国 Lake Shore 7410 型振动样品磁 强计。 1 . 2 实验方法 1 . 2 . 1 纳米 F e3 O4 的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首
[ 6] 5 2+ 3+
计算各条件下 F e3 O4 粒子的晶粒度。
表 1 即为因素水平表, 结果见表 2 。图 1 为各样品 的 XRD 图谱。
表 1 因素水平表 Tab le 1
A Fe
3+
Fa ctor s a nd levels
B C D E
BFe
2+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晶化时间 晶化温度 /h 1. 0 1. 5 2. 0 2. 5 /e 50 60 70 80 /h 1 . 0 1 . 5 2 . 0 2 . 5 /e 50 60 70 80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制备纳米 F e3 O 4 的最佳条件 共沉淀 法制备 Fe3 O4 粒子的 基本化学反 应式 为: F e + 2Fe + 8OH y F e3 O4 + 4H 2O
Tab le 2
样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k1 k2 k3 k4 R A 4 B4 4 B3 4 B2 4 B1 4 B4 4 B3 4 B2 4 B1 4 B4 4 B3 4 B2 4 B1 4 B4 4 B3 4 B2 4 B1 11. 575 10. 350 6. 800 3. 500 8. 075
摘
要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 F e3 O4 胶体溶液 , 并用油酸钠对其进行包覆改性。制备了不同条件 下的纳米 F e3 O4
粒子 , 用 X 射线分析仪、 振动样品磁强计 、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立叶 红外光谱 仪对产 品进行 分析表征。 探讨了 制备 纳米 F e3 O4 的最 佳工艺 条件以 及油酸 钠改性 的可行 性。结果表 明 , F e3+ 和 Fe2+ 的 摩尔比 为 4 B2 时 , 反应 1 . 0 h , 50 e 晶化 1. 0 h, 制备的 Fe3 O4 晶粒度为 11. 2 nm , 磁饱和强度为 56. 337 e m u/ g ; 油 酸钠用于 F e3 O4 改 性 , 包覆 效果 良好。 关键词 : 纳米 F e3 O4 ; 化学共沉淀法 ; 表面改性 中图分类号 : TQ 0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3206( 2010) 02- 0171- 04
由反应式可知, 理想情况下 F e 和 F e 的摩尔 比应该为 2 , 但实验过程中 , F e 易被氧化为 Fe , 3+ 2+ 因此, n ( F e ) /n ( F e ) 对 Fe3 O4 粒子制备有较大 的影 响。 实 验 采 用 4 水 平 5 因 素 设 计, 即 采 用 L16 ( 4 ) 正交表设计 , 以晶粒度为考核指标 , 即对纳 米 F e3 O4 粒子进行 XRD 分析, 再经图谱拟合 , 结合 Scherrer公式
先按一定摩尔比配 制 FeCl H 2O 与 FeSO4# 7 H2 O , 3# 6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804039) 作者简介 : 赵晓东 ( 1986- ) , 男 , 山 东潍坊人 , 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师从冯启 明教授 , 主要从事 非金属矿产 开发 利用及矿物材料方面 的研究。电话 : 0816- 2419223, E- m ai:l 20388021@ 163. com
第 39 卷第 2 期 2010 年 2 月
应
用
化
工
Vo. l 39 No . 2 F eb. 2010
App lied Che m ica l Industry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工艺及其表面改性
赵晓东, 冯启明, 王维清
(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四川 绵阳 621010)
3+
to Fe
2+
4 B2 , react ion
temperature 50 e , reaction ti me 1 h , crysta llizat ion ti m e 1 h, its gra in size is 11. 2 nm and saturated m ag2 netic in tensity is 56 . 337 emu / g ; sod ium oleate is good for surface mod ification of nano2 Fe3 O4. K ey words : nano2 F e3 O4; chem ica l co2precipitation ; surface modifica tion 一些多孔非金属矿 , 如膨润土、 沸石、 凹凸棒石、 海泡石、 膨胀石墨等 , 经一定方法处理后具有良好的 吸附性能与离子交换性能, 可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 如用于各类废水 (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有机物污染 废水及水面油污等 ) 处理工艺中。但此类微孔非金 属矿只有在以粉体形态使用时才能充分发挥良好的 性能 , 粉体粒径一般为微米级 , 这样微小的颗粒在处 理废水后长期悬浮于水中, 难于分离处理以循环利 用。如将多孔非金属矿与磁性纳米 Fe3O 4 复合, 即 可在其处理废水后采用磁分离技术方便、 快速地与 反应介质 ( 处理后的液体 ) 分离, 以回收再生、 循环 利用。因此, 性能良好的 F e3 O4 是制备磁性多孔矿 物复合材料的基础。 制备纳米 F e3 O4 的方法有共沉淀法、 沉淀氧化 法、 微乳液法、 水 热法、 机械 研磨 法、 凝聚法、 溶胶 [ 125] 法 等。其中 , 共沉淀法因制备条件温和、 工艺简
第 2期
赵晓东等 :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工艺及其表面改性Fra bibliotek173
图 1 F e3 O4 的 XRD 图谱 F ig . 1 X2 ray diffraction ( XRD) pa tterns of Fe3 O4
图 2 2# F e3 O4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F ig . 2 SEM i m age of the second F e3 O4 sa m ple
A bstra ct : The preparation of Fe3 O4 nanopart icle w ith chem ica l co2 precipitation m ethod , and surface mod i2 fication by sodiu m oleate were in troduced . N ano2 Fe3 O4 partic le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 ions, the propert ies of the partic le were measured by XRD, VS M, SEM and FT I R. The opti m um preparat ion con2 ditions of nano2 Fe3 O4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urface modificat ion by sod ium oleate were d iscuss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 at the opti m um performance is as follo ws : the molar ratio of F e
2+ 3+ -
/摩尔比 1 2 3 4 4 B4 4 B3 4 B2 4 B1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The r esu lts of the or thogona l exp er i m en t
B 1 .0 2 .5 1 .5 2 .0 1 .5 2 .0 1 .0 2 .5 2 .0 2 .5 1 .5 1 .0 2 .5 1 .0 2 .0 1 .5 7 . 800 7 . 850 8 . 200 8 . 35 0 . 75 C 50 70 80 60 60 80 70 50 70 50 60 80 80 60 50 70 7. 575 7. 625 8. 525 8. 500 0. 950 D 1 . 0 1 . 5 2 . 0 2 . 5 1 . 5 1 . 0 2 . 5 2 . 0 2 . 0 2 . 5 1 . 0 1 . 5 2 . 5 2 . 0 1 . 5 1 . 0 7 . 825 8 . 325 8 . 225 7 . 850 0 . 500 E 50 50 50 50 60 60 60 60 70 70 70 70 80 80 80 80 7 . 850 8 . 050 8 . 100 8 . 225 0 . 375 晶粒度 /nm 10. 4 11. 2 7. 0 2. 8 11. 2 10. 7 6. 8 3. 5 12. 4 9. 5 6. 5 4. 0 12. 3 9. 5 6. 9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