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与管理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公司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当前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公司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1. 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监控和评估绩效目标,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它涉及到员工的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绩效改进等方面,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绩效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绩效管理也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三、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现状1. 绩效管理模型研究目前,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BSC(平衡计分卡)、MBO (管理者目标责任法)等模型的应用和研究。

这些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2. 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绩效管理涉及到很多关键因素,如员工激励、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改进机制等。

目前,研究者们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3. 多维度研究传统的绩效管理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维度(如财务绩效),而现在的研究趋向于将绩效管理视角拓展到多维度,包括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等多个方面,更加全面地评估绩效。

四、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1. 弹性绩效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弹性化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弹性绩效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在保证绩效的实现员工的弹性化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研究也将重点放在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上,探索如何通过调整企业文化来提升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绩效评估作为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企业绩效评估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还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和福祉。

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的绩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估涉及多方面的指标和因素,如员工绩效、组织绩效、财务绩效等。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本文旨在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分析企业绩效评估的定义、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探讨影响企业绩效评估的因素,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推动企业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二是为企业提供量化的评估工具,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三是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四是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比较的基准,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评估工具,帮助企业制定精准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方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企业绩效评估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中也带 来了许 多 问题 , 使管理 走入 误 区:如何解 决这 些 问
题. 使绩 效管 理 真 正 成 为 管 理 利 器 , 需 要 对 于 绩 效 管 理 体 就
系有 一 个 全 面 的 认 识 。
分数可能很高 . 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注霞评估 的过程 和形
式 . 注重 评 估 的价 值 , 组 织 和 员 工 的作 用 不 大 等 。 不 对
色的 绩效 管理 理 论 , 关键词 绩效管理 绩效评估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G 0 3 4
文 献标 识 码

文章编号
10 — 9 5 2 1 )0 6 0 0 2 16 (0 0 0 1— 4
当前 , 内外 有 关 绩 效 管 理 理论 成 果 繁 多 . 多 理 论 在 许
所 环 境 的 变 化 : 工 应 该 把 管 理 者 不 仅 仅 当作 评 价 者 , 员 同时 还是指导者 , 助他们获得成功 l 。 帮 3 汤 姆 ・ 恩 ( o on 和 玛 丽 . 肯 斯 ( r Jnis 科 Tm Ce) 金 Ma ekn ) y 在 总 结 许 多 管 理 实 践 案 例后 , m应 当废 止 绩 效评 估 。 范德 指 瑞 ( ada ) 出 应 该 用 绩 效 管 理 系 统 代 替 每 年 的 绩 效 评 Fnr 指 y
绩 效 管 理 日益 受 到 各 个 领 域 管理 人 员 的 重视 。我 们 从 绩 效 管 理 思 想 的起 源 、 念 与 原 理 形 成 历 程 可 以 看 概
出, 绩效管理 经历 了由单一 的评估制度 , 逐步 向系统性 、 综合性 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 并逐步在各个领域 形成 了具有特
对 独 立 的 系统 , 常 与 组 织 中 的 其 他 背 景 因 素 相 脱 离 , 组 通 如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1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1
参考文献
[1] 黄建荣.公共管理新论[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9
[2] 粱滢.重塑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4.05
[3] 厦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社.2004
[4] 苏宝忠 张正河.公共管理学.2004.25
地方政府行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而服务。首先,地方行政管理要把为社会、为公民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责和基本理念,树立服务观念。其次,树立责任观念,突出强调公民参与对公共责任保障的意义和作用,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公民参与作为公共责任落实的基础。
1.3 在实际应用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误区
政府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的程序,对政府的实绩和结果做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政府的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我们现在的做法更多的却是关注"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只重视"审批"不重视"监管"。对许多领域采取的都是计划性的;在考评内容设计上只要求"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只要设计得好,过程走的对,就算过关。即使出了问题,一般也不会追究后果,因为相关部门只看报告做的好就可以了,考核部门也不归他管。这种轻"结果"的方式不仅没有进行合理的考评,更谈不上对政府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
其次,完善公务员制度。地方政府要以《公务员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与完善。一方面应现实需要,将《公务员法》的内容与地方政府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完善公务员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相关机制,使之更好地配合政府部门,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学号2011228134成绩等级本科生学年论文1题目: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院(系)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班级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姓名胡婷婷指导教师(职称)麻凤梅(讲师)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胡婷婷(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安康,72500)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

本文对国内、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理论体系。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文献综述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Hu Tingting(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kang University Ankang,Shaanxi,72500)Abstract:In the economic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nagement.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From which it can be seen tha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has experienced by single evaluation system,and gradually developed to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c,comprehensive process,finally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system.Key words:performance;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review目录引言 (1)1研究绩效管理理论的原因 (1)1.1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 (1)1.2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 (2)2绩效管理在政府中应用的原因 (3)2.1西方政府的绩效管理 (3)2.2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 (4)结束语 (4)参考文献 (5)致谢 (7)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共3篇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共3篇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共3篇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1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量化分析,评估企业的价值创建能力并指导企业管理决策。

在国外,许多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从而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和创新。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绩效评价是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评估,因此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工作中的重点。

国外学者通常将企业绩效指标划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类。

财务指标主要是通过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考核企业的经营绩效,这些指标包括回报率、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

其中,投资回报率因其能够直接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国外许多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

非财务指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和效果进行衡量,以及对企业内部各要素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品牌价值、创新能力、环境与社会责任等。

这些指标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二、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是对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工具。

国外学者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模型等。

这些模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多种企业和多种行业的需求。

例如,回归分析模型能够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为企业提供决策信息;层次分析法模型则能够通过对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层次化分析,更好地评价指标对绩效的影响,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三、企业绩效评价的实际应用企业绩效评价的实际应用是评价工作的最终目标,国外许多企业已经将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中。

这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适合自己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通过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推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优化。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企业绩效考核是一种对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是管理者制定或修改企业战略、调整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依据。

国外对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历史悠久,领域涉及诸多领域。

本文将针对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进行概述。

一、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起源1970年代,美国学者C. Argyris和D.A. Schön提出了“双循环学习”理论,认为组织应该不断地学习与调整,来适应不断变幻的外部环境。

此后,国外学者对于绩效考核进行了大量研究,学术成果丰硕。

二、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方法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金融指标的方法、基于财务比率的方法、基于计划管理的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观点的方法等。

1. 基于金融指标的方法基于金融指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利润、销售收入、资产等方面进行评测,以此评估企业的绩效。

这种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定量数据,也便于进行内外比较。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互动关系、信任关系等非金融指标的影响,不利于企业修正和调整经营策略。

2. 基于财务比率的方法基于财务比率的方法将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评估企业的绩效。

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比如忽略了各项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忽略了企业的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因素。

3. 基于计划管理的方法基于计划管理的方法主要是以规划和指标来导向企业绩效,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

这种方法强调了企业的目标导向性和结果导向性,可以使企业在绩效考评中有更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协作和知识共享等方面的因素。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利益相关者等各方面的指标,以此进行企业绩效考核。

这种方法强调了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性,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考虑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绩效管理理论综述1、绩效管理的概念首先来看一下,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他或她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1、期望员工完成的实质性的工作职责;2、员工的工作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3、以明确的条款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4、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5、工作绩效如何衡量;6、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排除之。

绩效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面谈、绩效诊断与改进四个组成部分,这四个部分紧密联系,构成了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

还记得前面我们阐述的三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管理是经由他人完成工作的互动过程,这里我们进一步讲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的持续交流过程,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对什么是好的绩效达成共识,经理要作为员工的辅导员帮助员工排除障碍,为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员工完善绩效,这是对经理的价值的进一步阐释。

2、绩效管理的目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绩效管理的目标,绩效管理的目的——促使员工努力方向与组织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还记得前一次课,讲目标管理的时候,讲到的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越趋向一致,员工的绩效越好。

这里我们再次回顾这个内容,再次重申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促使经理和公司的目标相一致。

绩效管理是对公司目标的落实,通过目标分解落实到员工,再通过经理和员工的共同努力,达成和超越这些目标,最终实现员工的成长,实现经理的价值,使公司的目标得到落实。

前面我们讲了绩效管理是什么,下面我们还要看看绩效管理不是什么?绩效管理中经常会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阻碍了绩效管理的进程,使这个本来可以持续改进的工作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经常停留在填表打分的层面。

3、绩效管理不是什么要想使绩效管理成功,你必须对一些常见的错误概念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些错误概念能使最好的经理晕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考评与管理研究综述31、绩效考评概述41.1 绩效的概念41.1-1 关于周边绩效理论和概念的研究41.1-2 周边绩效的特点51.2 考评的概念71.2-1 绩效考核71.2-2 绩效评价71.3 绩效考评的过程、目的与用途81.3-1 绩效考评的过程81.3-2 绩效考评的目的91.3-3 绩效考评的用途122、关于绩效考评指标选择及考评偏差的研究142.1 关于绩效考评指标选择的研究142.1-1 有关绩效标准的特征和要求的研究142.1-2有关绩效标准的分类和容的研究152.2 对绩效考评偏差的研究173、绩效考评的层次、人员、容和种类193.1 绩效考评的层次水平193.2 考评人员203.3 绩效考评的容213.4 绩效考评的种类214、个体绩效考评的方法及其差误224.1 评级量表法224.2 人员比较量表法234.3 行为考核表法244.4 绩效目标考评法264.4-1 目标管理概述264.4-2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274.4-3 目标管理在绩效考评中的作用284.4-4 根据可考核目标进行考评的缺点304.5 模糊AHP法314.5-1 模糊AHP法考评的具体步骤314.5-2 使用模糊AHP进行绩效考评的案例334.6 AFT法374.6-1 考评指标体系384.6-2 考评数据采集384.6-3 考评方法——AFT394.6-4 实例应用424.7 小组考评法454.8 评语法454.9 关键事件法454.10 360度考评法454.11 自我评估法465、企业的整体绩效考评465.1 传统的企业业绩衡量系统465.2 企业整体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485.2-1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原则485.2-2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505.2-3 平衡记分卡525.2-4 国有资产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85.2-5 企业管理绩效的分形评价606、企业集团部成员的绩效评价646.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646.1-1 行为业绩评价指标的具体容656.1-2 潜在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容656.1-3 指标值的确定666.2 行为业绩与潜在能力评价676.2-1 行为业绩评价676.2-2 潜在能力评价676.3 九方格综合评价与分析686.4 案例697、绩效考评容易发生的其他差误727.1 考评指标理解差误727.2 近期差误727.3 个人偏见差误737.4 压力差误737.5 完美主义差误737.6 自我比较差误737.7 盲点差误748、绩效管理系统748.1 绩效管理系统的要素748.2 绩效管理的灵魂与核心——沟通技术768.2-1 倾听技术768.2-2 绩效反馈技术778.3 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789、绩效考评的培训与考评结果的反馈799.1 绩效考评的培训799.2 考评结果的反馈8010、参考文献81绩效考评与管理研究综述施华淼绩效考评(Performance Appraisal,简称PA)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引入“沟通”、“反馈”、“目标管理”和“自我管理”等概念,使考评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检查手段,而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一个指导、教育和培养员工的过程。

一方面,对组织与个人来说,只有对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和评估,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另一方面,准确的绩效考评可以发现员工正确的操作和不良工作行为,能力是否胜任岗位要求,以及了解员工的发展潜能。

这些信息可以让管理者及时针对员工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反馈,并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和监督员工改进工作,达到监控员工工作过程的目的。

同时针对员工行为和能力的不足,提出培训计划,设计合适的培训程序,提升员工的能力,为人力资源发展、人员任用和选拔打下基础。

而我国长期以来各单位的考评工具各自为政、参差不齐,考评方法与手段大多都不一样,特别是考评的结果难以达到真正区分人员差别的目的,企业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且基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

1、绩效考评概述1.1 绩效的概念1.1-1关于周边绩效理论和概念的研究根据韦氏词典,绩效指的是完成、执行的行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

Motowidlo和Borman(1993)提出的绩效模型中将绩效划分为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周边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成为近年来研究颇多的课题。

任务绩效是与具体职务的工作容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与个体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熟练程度和工作知识密切相关的绩效,包括两类行为:(1)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活动;(2)通过补充原材料的供应来服务和维持技术核心,分配产品,提供计划、协调、监督和参谋职能。

任务绩效的完成由组织决定,下指令明确规定,使得员工、组织达到预期目标。

而周边绩效是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是组织中员工随意性绩效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对于组织的技术核心的维护和服务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从更广泛发企业运转环境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来看,这种行为非常重要。

周边绩效的涵相当广泛,包括人际因素和意志动机因素,如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坦然面对逆境、主动加班工作等。

Motowidlo和Scotter(1994)认为周边绩效包含5方面容:(1)主动完成并不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任务;(2)在工作时表现出超常的热情;(3)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合作工作;(4)坚持严格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5)对组织目标的认可、支持和维护。

这个研究是建立在上级对绩效的判断上的。

在此基础上,Motowidlo和Scotter(1996)进一步将周边绩效划分为两方面:人际促进(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和工作奉献(Job Dedication),人际促进是有意增进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能够提高组织士气、鼓励合作,消除阻碍绩效的因素,帮助同事完成他们的工作;工作奉献是以自律性行为为中心的,诸如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创造性等。

工作奉献是工作绩效的动机基础,含有很大的动机成分,驱动人们提高组织的绩效;同时工作奉献也包括大量的意志因素,导向性与坚持性是工作奉献的一个显著特点,尽责、对成功的期望、目标导向、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等都是这一动机的体现。

任务绩效强调任务熟练(task proficiency)和有效完成自身任务的动机。

周边绩效包括人际关系技能,维持良好工作关系的动机和帮助他人有效地完成工作。

Motowidlo和Scotter(1994)利用400多名空军机械师的上级考评来测试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任务和周边绩效因素独立地贡献于整体绩效,个性变量与周边绩效有更高的相关。

1.1-2 周边绩效的特点(1)周边绩效与工作任务没有直接关系。

上述理论所探讨的行为和职务描述与工作要求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些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了弥补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的不足,是被工作任务所遗漏的,或者这些行为是职务描述所没能够预测到的。

(2)周边绩效是工作情景中的绩效。

周边绩效的概念提出了在组织中工作与一个人单独工作是不一样的,对于情景因素的考虑使得绩效评估融合更多的组织的社会特征。

在组织中工作,除了对于单独的工作任务要求以外,还有对于仪表、风格、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要求。

研究表明,上司对于下属绩效的考评不仅仅受到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下属所表现的助人、谦让、守时等方面的因素可以影响到上司对整体绩效的评估。

个体的周边绩效行为所表现的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气氛,如主动、承诺、自豪、积极,可以影响到对整个群体与组织绩效的认识。

(3)周边绩效行为能够促进群体与组织绩效。

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以外,企业员工之间会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行为。

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可以减少部门摩擦,辅助协调工作,提高组织绩效。

周边绩效理论认为个体绩效已经不单独与个人有关,与组织有关的因素,如沟通能力、人际能力、领导能力等也应当是绩效评估的重要容。

(4)周边绩效是一种过程导向与行为导向的绩效。

周边绩效理论也表明,绩效标准已经从一些单纯的结果标准向综合的行为与过程标准转化。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是可以考察的数量化标准,如产量、单位时间生产件数、合格率、企业业绩、市场份额等一些“硬指标”。

而周边绩效理论则提出,许多绩效行为只能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不是能够单独考评的结果,如个人纪律、同事之间的勉励、自律行为等。

绩效同时也包括许多动机因素的考评,如努力程度、尽责、成就取向、奖励偏好、依赖性、努力等等。

另外一些有助于组织发展与组织核心价值建立的行为,如自我发展培训、开创与自发、公民美德、传播良好意愿、对组织目标的维护与承诺等等,虽然与任务结果没有短期的直接联系,但有利于组织的远期战略性发展,也是绩效的一种。

1.2 考评的概念考评是考核与评价的总称(廖泉文,2000)。

王重鸣(1988)也认为考评是指“考核与评定”。

考核是为评价提供事实依据,只有基于客观的考核基础上的评价才是公平合理的。

考核的结果也只有通过评价才得以进一步的运用。

否则,为了考核而考核是毫无意义的。

1.2-1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用数学的方法对员工业绩进行客观的描述过程。

比如,甲企业某员工月产量1000件,废品率不超过规定水平,则其得分为7分,这就是对其生产数量方面的描述。

1.2-2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应用考核结果的描述,并根据描述来确定业绩的高低,作出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的评价,应该回答的是该员工在产量方面“有多好”或属于哪一等级。

评价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业绩的分析,有利于找到影响业绩的因素和提高业绩的方法。

综上所述,绩效考评的基本定义是: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实际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廖泉文,2000)。

1.3 绩效考评的过程、目的与用途1.3-1 绩效考评的过程绩效考评过程其实就是评定者对与评定任务有关的绩效信息进行观察、收集、组织、贮存、提取、整合和实际评定的过程(捷,1997)。

正如计算机处理数据过程一样,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精确度和处理程序的科学性。

而绩效考评系统的输出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决定于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考评方法的科学性。

这就要求考评的过程有一个正确的模式。

加里·德斯勒(1999)认为工作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界定工作本身的要求;评价实际的工作绩效;提供反馈。

王重鸣(1988)认为绩效考评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订立作业标准;记录实际成绩;根据标准考察工作成绩;决定改进工作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