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赏析 ppt课件
现代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 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 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 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 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 的中国!
胡适
都是平常情感 醉过才知道酒浓 都是平常言语 爱过才知道情重 偶然碰着个诗人 你不能做我的诗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ppt课件 6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早期白话新诗代表性作家 北京大学教授
• 刘半农
• (1891——1934)
ppt课件 7
刘半农原名刘复,江苏汀阴人。出 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 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 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 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 编辑工作,积极役身文学革命,反对文 自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 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 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 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 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 伏尔 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 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6年出版了诗集《扬鞭集》和 《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 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 8 ppt课件 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
ppt课件
2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最早提倡白话新诗的作家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 胡适
• (1891—1962)
• (安徽省绩溪县人)
ppt课件 3
现代诗鉴赏课件4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考情分析
首批高考改革地区山东省组织的2020新高考模拟考试中,增设了一篇 现代诗歌阅读题。考纲上提到过现代诗歌鉴赏,考纲规定:“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里的诗歌 特指现代诗歌。但因考试基本不涉及,以至于很多同学进入“学的不考、 考的不学”的认识误区。这次模拟给教和学敲响了警钟。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9.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 析。(6分)
揭开现代诗的神秘面纱 源起与发展
中国诗歌演进史
楚辞 诗经
乐府
唐诗
宋词
明清诗歌
元曲
新诗
无法避开的 诗歌流派
新月诗派
九叶诗派
朦胧诗派
香 菱 学 诗
触摸现代诗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 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 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 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 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 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 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 野时的渺小感。
现代诗歌欣赏适合朗诵超抒情PPT课件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
• •
谢 感 给感
谢 谢 我谢
大 老 们如
家 师 的风
的 美般
观 好的
看
诗
歌
带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w桃ww树.gzj下
青春---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w岚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 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 野w花ww一.gz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现代诗歌赏析ppt课件-现代诗歌及赏析共49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பைடு நூலகம்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学阅读理解:现代诗歌课件(共14张PPT)

A.怀念故人
B.思念故乡
C.郁郁不得志
D.忧伤低落
课外阅读:《乡愁》
3.概括这首诗的中心意思。 答:全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故土似海深的愁绪和怀 恋、怅惘之情。
4.请你用形象的比喻来仿写“乡愁”。(不少于两句) 答:乡愁是远行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课外阅读:《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好像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课外阅读:《乡愁》
1.作者在诗中将“乡愁”比喻成( D )
A.一支清远的笛
B.一种模糊的怅惘
C.写满历史的树
D.没有年轮的树
2.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表达了诗人( B )的情感。
课内阅读:《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好像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这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Βιβλιοθήκη 在灿灿的余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课内阅读:《白桦》
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 诗歌如果只写“虚”显得抽象空泛;如果只写“实”,则会 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现代诗鉴赏方法
(4)斟酌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现个人的心绪; 二、是诗人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 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同学们再见!!
现代诗鉴赏方法
2024诗歌《家》ppt课件

诗歌《家》ppt课件CONTENTS•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探讨•诗歌价值与社会影响•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家庭观念异同•诗歌《家》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01时代背景社会动荡,家庭观念受到冲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使得作者开始思考家庭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文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家和作品,这些文学思潮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作者的生平经历介绍作者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以及主要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对作者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成就概述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代表作品、获奖情况以及对文学发展的贡献等。
《家》创作背景及意义创作背景介绍《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等。
诗歌意义阐述《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它所传达的家庭观念、社会意义等对读者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结合诗歌的文本分析,进一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内容赏析02整体结构与写作特点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歌《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家庭场景和人物形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
写作特点鲜明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描绘家庭场景及人物形象家庭场景温馨和谐诗歌中描绘的家庭场景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诗人通过刻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爱,让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诗人在诗歌中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慈爱的母亲、勤劳的父亲、活泼的孩子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传唱性。
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情感真挚深沉诗歌《家》传达出的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现代诗北岛ppt课件

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诗歌中表现出的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符合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容易引 起读者的共鸣。
2024/1/28
10
03
《一切》诗歌解读
2024/1/28
11
诗歌主题思想阐述
揭示现实困境
《一切》通过描绘荒诞、 冷漠的社会现象,表达诗 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
2024/1/28
追求自由精神
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由、独 立的渴望,以及对束缚和 压制的反抗。
呼唤人性觉醒
诗人试图唤醒人们内心深 处的良知和勇气,以面对 现实并寻求改变。
12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分析
象征手法
诗歌中运用大量象征元素,如“ 黑夜”、“冰冷的雨滴”等,来
暗示现实世界的冷酷无情。
2024/1/28
抽象表达
诗人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 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的独特见 解。
2024/1/28
25
展望未来
传承优秀传统
鼓励跨界合作
继承和发扬现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如象征 手法、意象表达等,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 行创新和发展。
鼓励诗人与艺术家、音乐家等跨界合作, 创造出更多元化的诗歌艺术形式,丰富现 代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
推动国际交流
关注社会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诗歌交流活动,推动中国现 代诗歌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2024/1/28
23
回顾北岛诗歌创作历程及成就
01
02
03
04
创作历程
从早期政治抒情诗到后期多元 主题探索
代表作品
《回答》、《一切》、《午夜 歌手》等
获奖荣誉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华语诗 歌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含蓄手法的运用 如:顾城的《远和近》
远和近
你,
——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诗歌的建筑美(结构)
诗歌的节奏美
语句的分行,句内有规则 的长短词语,使诗歌具有长短 均衡的音顿(节拍),音顿有 规则的出现,再加上轻重的交 替使用,就构成了诗歌的节奏。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你看云时很近。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排比、反复,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如: 《乡愁》 *比喻,形象,深入浅出。如:《致橡树》 *夸张,横添气势。如:《天狗》 *对比,立意鲜明。如:《有的人》
诗歌的生命——情感
诗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动 读者,是因为好诗能“以情 感人”
现代诗歌鉴赏 (写作篇)
清明节
现代诗歌鉴赏 (赏析篇)
❖新格律诗讲究三美:绘画美、建 筑美、音乐美。
❖诗歌的绘画美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看一看他的牛,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
清明习俗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 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 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 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 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 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 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 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 节日。
寒食禁火 风在树枝上打滚 燕子像一块海绵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这使得我们的灵魂 彼此挤靠
举杯饮泪 母亲说:“孩子 活着就已经足够” 从那么多邻居家 走过 我不再拘谨……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关于清明的诗句?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途中寒食》
借问酒家何处有?
(唐)宋之问
牧童遥指杏花村。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清明节
介子推和母亲相拥成火 阴阳之间 我和母亲横隔一粒黄土 一挂银白瀑布 母亲咀嚼得津津有味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的构成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具体的事、物。 意境:意象营造的氛围。 情感:诗歌的灵魂和内涵。
营造意境的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 2.含蓄手法的运用 3.修辞手法的运用
1.化抽象为形象
如: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
——余光中
❖你所了解的清明节!
简说清明节气:
❖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 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 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 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 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 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 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