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钢的焊接性与焊接缺陷

高碳钢的焊接性与焊接缺陷
高碳钢的焊接性与焊接缺陷

高碳钢的焊接性与焊接缺陷

高碳钢在经适当热处理或冷拔硬化后,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切削性能尚可,但焊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能力差。本文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等方面分析了高碳钢的焊接性,并针对高碳钢焊接时容易出现的焊接缺陷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标签:高碳钢;焊接性;焊接缺陷;裂纹

引言:高碳钢是指w(C)高于0.6%的碳钢,它比中碳钢具有更大的淬硬倾向,并形成高碳马氏体,对冷裂纹的形成更为敏感。同时,焊接热影响区内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性能硬而脆,导致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大大下降,因此高碳钢的焊接性相当差,必须采取特殊的焊接工艺,才能保证接头的性能。因此,在焊接结构中,一般很少采用。高碳钢主要用于要求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机器零部件,如转轴、大型齿轮和联轴器等。为节省钢材,简化加工工艺,这些机器零部件也往往采用焊接结构组合而成。在重型机器制造中,也会碰到高碳钢部件的焊接问题。在制定高碳钢焊件的焊接工艺时,应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焊接缺陷,并采取相应的焊接工艺措施。

一、关于高碳钢的特点

高碳钢的硬度、强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固溶的碳量,并隨固溶碳量的增加而提高。固溶碳量超过0.6%时,淬火后硬度不再增加,只是过剩的碳化物数量增多,钢的耐磨性略有增加,而塑性、韧性和弹性有所降低。为此,常根据使用条件和对钢的强度、韧性匹配来选用不同的钢号。例如,制造受力不大的弹簧或簧式零件,可选择较低碳量的65钢。一般高碳钢可用电炉、平炉、氧气转炉生产。要求质量较高或特殊质量时可采用电炉冶炼加真空自耗或电渣重熔。冶熔时,严格控制化学成分,特别是硫和磷的含量。为减少偏析,提高等向性能,钢锭可进行高温扩散退火(对工具钢尤为重要)。热加工时,过共析钢的停锻(轧)温度要求低(约800℃),锻轧成材后应避免粗大网状碳化物的析出,在700℃以下应注意缓冷,以防热应力造成裂纹。热处理或热加工过程中要防止表面脱碳(对弹簧钢尤为重要)。热加工时要有足够的压缩比,以保证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优点:热处理后可以得到高的硬度(HRC60一65)和较好的耐磨性。退火状态下硬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可切削性。原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其缺点是:热硬性差,当刀具工作温度大于200℃时,其硬度和耐磨性急剧下降。淬透性低。水淬时完全淬透的直径一般仅为15一18mm;油淬时完全淬透的最大直径或厚度仅为6mm 左右,并易变形开裂。

二、高碳钢的焊接性

焊接方法:高碳钢主要用于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结构,所以主要的焊接方法是焊条电弧焊、钎焊和埋弧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