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

合集下载

飞天学者(青年学者)

飞天学者(青年学者)

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中药材科技攻关等 项目8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
专利5项,授权4项;参编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正
式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3篇,其中SCI 收录8篇(1区3篇;总IF=21.6)。
1)揭示了高海拔/温度促进桃儿七、贯叶连翘中鬼臼毒素、金丝 桃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方向(Ⅰ)--药用植物逆境生物学]
6. Delong Yang, Ping Sun, Mengfei Li*. Chilling temperature stimulates growth, gene over-expression and podophyllotoxin biosynthesis in 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6, 107:197-203. (IF=2.72) 7. Delong Yang, Yuan Liu, Hongbo Cheng, Lei Chang, Jingjing Chen, Shouxi Chai, Mengfei Li*. Genetic dissection of flag leaf morphology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diverse water regimes. BMC Genetics, 2016, 17(1):1-15. (IF=2.27) 8. Mengfei Li, Wei Li*, Delong Yang, Lanlan Zhou, Tiantian Li, Xiaomeng Su. Relationship between podophyllotoxin accumulation and soil nutri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Fe2+ and Mn2+ on podophyllotoxin biosynthesis in Podophyllum hexandrum tissue culture.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3, 71: 96-102. (IF=2.84) 9. 栗孟飞, 姚园园,丁耀录,葛莉,曹小路,黎洁,杨德龙*. 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活 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7, 26(4):162-168. (CSCD) 10. 栗孟飞, 姚园园, 杨林贵, 葛莉, 王克鹏, 杨德龙, 幸华*. 狭叶红景天引种驯化后 抗氧化能力、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挥发性组分的变化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7, 28(9): 2947-2954. (CSCD)

耕地地力提升与养分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耕地地力提升与养分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都是独立或单独进 行的,缺乏对不同时空尺度、植物一土壤或地下联
系、非生物和生物关系,缺乏对有益或有害生物或 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全球合作、共同努力和制定长远的计划,以填补耕 地地力和养分利用效率之间研究领域的知识空
白。
与会专家和代表根据目前我国化肥使用现
状,针对如何增加耕地土壤养分库容和提高土壤 生物功能促进养分循环以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的
相关单位领导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嘉宾及参
会人员分别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老道明大学、
加拿大女王大学、德国科隆大学、日本冈山大学、意 年 第 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韩国忠北大学、新西兰梅西大
题组汇报两项。
(1)会议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由14位来自国外的特邀专家及2位
国内的特邀专家分别进行汇报,每个特邀报告的
合作,可以促进我国耕地培肥增效理论和技术的 研究,为我国实施农业双减增效行动提供支撑。
此次会议提出未来应加强5个方向的研究,即:
①土壤有机质一氮素协同循环机制;②土壤微生物
NP库容演变和模拟;③土壤活性N固持的生物物
年 理技术;④^业一农户信息服务技术;⑤耐瘠耐逆植 第
物品种应用。

项目首席科学家孙波研究员总结了会议成果,
用生态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德国科隆大学Michael Bonkowski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刘满强教授和中科院
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副研究员。
懈努力表示由衷感谢,对大会即将取得的成果表 示期待,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列席会议开幕 式的还有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次大会邀请了 “耕地地力影响化肥养分利用
了课题实施情况及主要成果,每位专家的汇报时

2018年赴美国波士顿参加国际植物病理大会(ICPP)的总结

2018年赴美国波士顿参加国际植物病理大会(ICPP)的总结

2018年赴美国波士顿参加国际植物病理大会(ICPP)的总结杨根华,梁艳丽病害是植物生存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对植物病害的研究及防治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由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组织。

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是国际性的学术研究联合组织,于1968年成立,致力于促进植物健康和植物病害相关知识的研究及宣传工作。

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于1909年第一次举行,每年举行1次。

2018年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于2018年9月28-8月3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海斯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共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2000多名植物病理学从业者参加。

受组委会(ICPP2018)邀请,植物保护学院杨根华教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梁艳丽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包括了特别会议、全体会议、并行会议、实地考察、研讨会和海报等内容。

7月27日中午,我校代表团抵达波士顿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的MRRIOTT COPLEY PALACE宾馆。

当晚我们参加了会前卫星会议“丝核菌面临机遇与挑战”,丝核菌是一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能够侵染玉米、小麦、水稻、大麦、大豆等43科263种植物,引起猝倒、立枯、纹枯等症状,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次会议是全球丝核菌研究者的大聚会,大家就关于丝核菌的分类,生物防治,致病机理分享了最前沿的各自的研究进展,其中给我感到启发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报告“The secret life inside Rhizoctonia solani:The contributions of endohyphal bacteria.University of Florida,”,这个关于真菌的内生细菌加强了丝核菌的侵染力的研究非常新颖,因为我们正在做真菌内生病毒的减弱研究,这对我们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大家分为5个讨论小组就下面的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1)Do we need host plant resistance to Rhizoctonia in agronomic,forage,forestry,fruit, ornamental,turfgrass,and vegetable crops?W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what are the major challenges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2)What is the recent progress on Rhizoctonia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and challenges for deploying and validating these methods?大家一致认为分类及生物防治是目前的全球的面临的挑战。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化工能源化 工 设 计 通 讯Chemical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44·第47卷第2期2021年2月β-葡萄糖苷酶也称为β-D-葡萄糖苷葡萄糖水解酶,其可以水解释放出β-D-葡萄糖及相关配基。

1837年研究人员在苦杏仁中发现了β-葡萄糖苷酶,随后研究调查得出β-葡萄糖苷酶在植物和昆虫及细菌体内广泛存在,β-葡萄糖苷酶参与了生物体内的糖代谢过程,对维持生物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β-葡萄糖苷酶参与EMP 糖酵解的途径属于参与双歧杆菌糖代谢的有关酶系。

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乳糖酶/根皮苷(LPH )水解酶也包含着芳基-β-葡萄糖苷酶,乳糖酶/根皮苷由于涉及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病得到广泛实验研究,同时β-葡萄糖苷酶可以使得水果和蔬菜及茶叶中的风味前体物质水解为有浓郁天然风味的香气物质,可以协助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1]。

1 β-葡萄糖苷酶简介β-葡萄糖苷酶分布比较广泛,普遍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中,动物中也存在着大量的β-葡萄糖苷酶,根据酶对底物水解所具有的专一性特点,β-葡萄糖苷酶主要有芳香基-β-葡萄糖苷酶和烃基-β-葡萄糖苷酶及多底物特异性β-葡萄糖苷酶三种类型。

根据酶的结构和催化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等特点对其分类时,糖苷水解酶的GH1和GH3家族中所包含着的β-葡萄糖苷酶最多[2]。

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像目前我国的医疗、食品乃至其他行业领域内,都有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身影。

最为关键的是,在我国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鉴于严重的环境能源危机下,社会各界人士对β-葡萄糖苷酶提出了极高的关注程度。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对β-葡萄糖苷酶实施水解过程中,还存在的很大的困难就是纤维素彻底降解为单糖。

站在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视角下进行分析,已经获取到了良好的β-葡萄糖苷酶。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6分)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6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6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6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百兵之君学习强国新题

百兵之君学习强国新题

百兵之君学习强国新题2022年7月1日晚新增7题1.2009年12月5日至13日,____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大赛。

A.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B.第五届东亚运动会2.2003年7月28日,广东东莞、中山、江门、佛山被列为第一批港澳“____”开放城市。

A.团队游B.自由行3.香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____项目的举办地。

A.马术B.花剑4.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作为唯一一所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香港院校,____研发了随嫦娥四号落月的“相机指向系统”,还为其候选着陆区创建了地形模型。

A.香港理工大学B.香港科技大学C.香港大学5.200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将大熊猫____和____赠予香港特别行政区。

A.盈盈乐乐B.佳佳安安6.2001年5月17日,香港最大的图书馆____落成启用。

A.中央图书馆B.九龙公共图书馆7.2000年,香港开始实施覆盖全港的强制退休保障计划一一____制度。

这个制度快速稳定地实现了从自愿性的退休保障体系向强制性的转换,顺应香港“回归”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A.强积金B.年金2022年6月17日晚新增4题1.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____型航空母舰。

A.滑跃B.弹射2.中国舰艇自诞生起就有自己的编号和舰名。

一般“1”字头为____。

A.护卫舰B.驱逐舰3.根据我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的是____。

A.驱逐舰B.巡洋舰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编制序列中,通常将战斗船只称为舰艇,一般排水量大于500吨称为“____”。

A.艇B.舰2022年6月15日晚新增1题,修正1题1.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2.修正1题:修正前:我国的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____税率。

A. 比例 B. 超额累进 C. 定额 D. 超率累进修正后:在我国,个人的工资工资、薪金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____税率。

2018年全国卷3生物试题

2018年全国卷3生物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3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9.(9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甘肃省武威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甘肃省武威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甘肃省武威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蝗虫的数量会影响玉米的产量B.食虫鸟、蟾蜍等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玉米→蝗虫→蟾蜍→细菌D.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2.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B.黄河源自高原,流经森林、农田,进入大海C.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D.鲨鱼生活在海洋中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A.焚林造田B.退耕还林C.垃圾分类D.节能减排4.当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

这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B.能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够由小长大5.小明想验证“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认真操作,统计一次实验结果即可C.为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生活环境D.除温度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鼠妇生活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B.维持生态平衡,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的数量相对稳定C.人类所需的资源中,土地和能源是有限的,而水和空气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7.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虽然不同,但都能适应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为了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植物科学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举办“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

大会定于2018年10月18日-2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将邀请国内植物生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

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主题:植物科学助力乡村振兴会议网址:/2018/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8日~22日(18日报到)会议地址:泰安市泰山宝盛大酒店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承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山东遗传学会、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大会主席:许智宏、翟虎渠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丁艳锋、于振文、万建民、王学路、邓兴旺、左建儒、巩志忠、朱玉贤、朱健康、任海云、向成斌、刘旭、刘宝、刘宝辉、刘春明、刘耀光、许智宏、孙大业、孙蒙祥、李家洋、杨洪全、杨维才、束怀瑞、何光存、何奕騉、何祖华、宋纯鹏、张启发、张宪省、陈晓亚、武维华、林宏辉、林鸿宣、周俭民、周雪平、郑绍建、赵进东、赵振东、种康、钱前、黄三文、曹晓风、戚益军、康振生、韩斌、廖红、谭保才、翟虎渠、黎家、薛红卫、薛勇彪、瞿礼嘉组委会主任:刘春明、张宪省组委会成员:王台、王佳伟、王宝山、王勇、毛龙、孔令让、左建儒、卢从明、巩志忠、向成斌、刘希山、刘春明、杨克理、杨淑华、张彦、张宪省、陈凡、郑成超、赵延兵、赵忠、廖红、谭保才、瞿礼嘉组委会秘书长:毛龙、郑成超、王勇、杨克理组委会秘书:徐琴、崔强、石佼、赵翔宇、李祥、李滨、苏英华、齐盛东墙报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徐麟、张彦青年学者论坛主席:王佳伟、田志喜、赵翔宇大会日程安排:10月18日:会议报到(10:00-22:00)10月19日:08:30-12:00 开幕式和大会报告;13:30-17:30 分会报告19:00-21:00 青年学者论坛一;19:00-20:00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ASPB)论坛。

10月20日:08:00-12:00 分会报告;13:30-17:30 分会报告;19:00-21:00 青年学者论坛二。

10月21日:08:00-12:00 分会报告;13:30-17:30 大会报告和闭幕式。

大会报告(按报告人姓氏笔划排序;报告时间30分钟含提问时间)1、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重要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2、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策略的探索3、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杂种不育研究进展和克服远源杂种育性障碍的技术方法4、张宪省(山东农业大学)植物干细胞与再生5、何光存(武汉大学)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发掘与抗虫机理研究6、杨淑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7、陈学伟(四川农业大学)A singl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motes both yield andimmunity in rice8、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Genetic basis of the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in rice9、罗杰(海南大学)Exploring the metabolic diversity in major crops– fromfunctional genomics to functional metabolomics10、瞿礼嘉(北京大学)拟南芥雌雄互作分子机制研究11、韩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Unlocking genetic basis of complextraits and heterosis in rice墙报:鼓励所有参会代表参加墙报展示。

请按照大会网页公布的墙报制作的格式和大小制作墙报(宽90cm×高120cm,适宜黏贴的材质),并请参会代表自行携带到会,交于会务组并索取墙报编号;大会将评选优秀墙报,并颁发证书与奖励。

青年学者论坛:每人15分钟报告(含提问时间)。

经专家评选后,颁发证书与奖励(只限青年学者论坛二)。

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日程2018年10月18-22日山东泰安2018年10月18日10:00 - 22:00 会议报到(泰山宝盛大酒店)18:00 - 20:00 晚餐20:00 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预备会2018年10月19日上午08:30 - 09:00 开幕式(宝盛厅)主持人: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致开幕辞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万建民院士致辞山东农业大学徐剑波书记致欢迎辞当地领导致欢迎辞09:00 - 10:00 大会报告(宝盛厅)主持人: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09:00 - 09:30 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重要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09:30 - 10:00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策略的探索10:00 - 10:15 茶歇10:15 - 11:45 大会报告(宝盛厅)主持人:郑成超(山东农业大学)10:15 - 10:45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杂种不育研究进展和克服远源杂种育性障碍的技术方法10:45 - 11:15 张宪省(山东农业大学)植物干细胞与再生11:15 - 11:45何光存(武汉大学)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发掘与抗虫机理研究12:00 午餐专题报告所有专题报告分别在分会场一(宝盛厅A)和分会场二(宝盛厅B)同时进行。

2018年10月19日下午分会场一(宝盛厅A)13:30 - 15:10 植物发育生物学(一)主持人: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3:30 - 13:50赵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活性氧信号调控植物干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13:50 - 14:10王永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The genetic network controlling rice tiller angle mediated by LAZY1-dependent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auxin14:10 - 14:30马力耕(首都师范大学)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male fertility gene Ms1 in bread wheat14:30 - 14:50苏英华(山东农业大学)Interaction of master regulators WUS and STM specifies shoot stem cells in Arabidopsis14:50 - 15:10高俊平(中国农业大学)菊花成花的分子机制解析15:10 - 15:30茶歇15:30 - 17:30 植物发育生物学(二)主持人:谭保才(山东大学)15:30 - 15:50孔宏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毛茛科与花的进化发育15:50 - 16:10焦雨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叶片发育的生物力学调控16:10 - 16:30巫永睿(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草酸代谢的新进展16:30 - 16:50李云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16:50 - 17:10郑丙莲(复旦大学)Clearance of maternal barriers by paternal miR159 to initiate endosperm nuclear divisions in Arabidopsis17:10 - 17:30李超(华东师范大学)拟南芥FERONIA受体激酶调控生长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2018年10月19日下午分会场二(宝盛厅B)13:30 - 15:10 植物基因组与演化主持人:顾红雅(北京大学)13:30 - 13:50杨四海(南京大学)水稻Tetep基因组NLR基因的快速演化及其抗病模式13:50 - 14:10高立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Genomic basis of tea-processing suitability and tea flavors resolved by Camelliacomparative genomics14:10 - 14:30刘建全(四川大学)Genomic divergence of Populus euphratica species complex14:30 - 14:50马泽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植物根功能属性的组织方式及进化趋势14:50 - 15:10李霖锋(复旦大学)多倍体小麦亚基因组起源与进化15:10 - 15:30茶歇15:30 - 17:30 植物基因组分析与应用主持人:王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5:30 - 15:50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小麦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15:50 - 16:10樊龙江(浙江大学)Genomic clues for crop-weed interactions and crop breeding16:10 - 16:30田丰(中国农业大学)Genet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aize flowering time adaptation16:30 - 16:50杨俊(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栽培甘薯的遗传起源问题16:50 - 17:10张一婧(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基于表观组信息进行低成本核心基因组组装及遗传多态性解析17:10 - 17:30赖锦盛(中国农业大学)玉米Mo17自交系基因组的组装和比较分析18:00 晚餐青年学者论坛等2018年10月19日晚上19:00 - 22:00 墙报交流(泰山1厅)19:00 - 20:00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ASPB)论坛(宝盛厅B)19:00 - 21:00 青年学者论坛一(宝盛厅A)主持人:王佳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19:00 - 19:15辛秀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Molecular dissection of plant-microbe-environment triangular interactions19:15 - 19:30李美娜(广州大学)大豆生物钟响应非生物逆境的分子机理19:30 - 19:45王鹏蔚(华中农业大学)The formation of autophagosomes at ER-PM contact sites in concert with the actin cytoskeleton and the endocyticmachinery19:45 - 20:00张保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Glycan acetylation patterning control is required for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resistance 20:00 - 20:15胥国勇(武汉大学)Growth and defense trade-off: balanced at translational level20:15 - 20:30刘利静(山东大学)植物激素水杨酸和茉莉酸交叉互作的新进展20:30 - 20:45高彩吉(华南师范大学)A novel cross-talk between endomembrane trafficking and plant ABA signaling20:45 - 21:00宣伟(南京农业大学)根系生物钟发生机制及对逆境的响应专题报告2018年10月20日上午分会场一(宝盛厅A)08:00 - 09:40 植物复杂农艺性状解析(一)主持人:陈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8:00 - 08:20李仕贵(四川农业大学)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亲本蜀恢498的重穗抗倒特性的遗传解析08:20 - 08:40黄学辉(上海师范大学)水稻复杂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08:40 - 09:00刁现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谷子是禾本科穗发育功能基因分析的模式作物09:00 - 09:20欧阳亦聃(华中农业大学)The selfish genes in hybrid sterility: battle of the two genomes09:20 - 09:40朱作峰(中国农业大学)非洲栽培稻落粒性驯化的分子机理09:40 - 10:00 茶歇10:00 - 11:40 植物复杂农艺性状解析(二)主持人:林宏辉(四川大学)10:00 - 10:20孔凡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学基础10:20 - 10:40姚颖垠(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旗叶夹角的分子调控机制10:40 - 11:00刘巧泉(扬州大学)稻米重要品质性状变异的遗传解析11:00 - 11:20张燕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淫羊藿的类黄酮代谢途径研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11:20 - 11:40郝玉金(山东农业大学)苹果果实色泽形成的光温调控分会场二(宝盛厅B)08:00 - 09:40 植物激素生物学(一)主持人:黎家(兰州大学)08:00 - 08:20巩志忠(中国农业大学)ABA和ROS调控根远端小柱干细胞分化的机理08:20 - 08:40张劲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水稻乙烯信号转导的新进展08:40 - 09:00薛红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蛋白磷酸化参与激素作用的机制09:00 - 09:20谢道昕(清华大学)茉莉素介导的植物抗虫反应09:20 - 09:40左建儒(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Nitric oxide- regulated stress responses in Arabidopsis09:40 - 10:00 茶歇10:00 - 11:40 植物激素生物学(二)主持人:王宝山(山东师范大学)10:00 - 10:20黎家(兰州大学)ADS1 mediates brassinosteroids-induced auxin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10:20 - 10:40李传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Mediator links the jasmonate receptor to 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chromatin10:40 - 11:00王学路(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素甾醇和独脚金内脂信号途径互作及其调控水稻发育的机制11:00 - 11:20白明义(山东大学)H2O2调控油菜素内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研究11:20 - 11:40陈汝进(兰州大学)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叶片发育的调控机理12:00 午餐分会场一(宝盛厅A)13:30 - 15:10 植物逆境生物学(一)主持人:向成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30 - 13:50郭岩(中国农业大学)The Ca2+sensor SCaBP3 fine tunes Arabidopsis saline-alkali tolerance by modulating plasma membraneH+-ATPase activity13:50 - 14:10李自超(中国农业大学)水稻生殖生长期耐冷基因的研究进展14:10 - 14:30丁兆军(山东大学)非经典AUX/IAA33调控植物的生长素信号及根尖干细胞的维持14:30 - 14:50黄荣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乙烯在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中的调控功能14:50 - 15:10张蘅(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耐逆作物的进化与改良15:10 - 15:30 茶歇15:30 - 17:30 植物逆境生物学(二)主持人:秦峰(中国农业大学)15:30 - 15:50熊延(福建农林大学)TOR kinase coordinates nutrients with hormone signaling to orchestrate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responses 15:50 - 16:10梁允宽(武汉大学)BIG regulates stomatal immunity and jasmonate production in Arabidopsis16:10 - 16:30毛传澡(浙江大学)水稻养分高效相关根系构型的分子机制16:30 - 16:50邱全胜(兰州大学)拟南芥NHX5和NHX6调节PIN5介导的生长发育过程16:50 - 17:10刘选明(湖南大学)类受体激酶参与水稻盐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17:10 - 17:30王鹏程(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Mapping proteome-wide targets of protein kinases in plant stress responses2018年10月20日下午分会场二(宝盛厅B)13:30 - 15:10 植物细胞生物学主持人:任海云(北京师范大学)13:30 - 13:50毛同林(中国农业大学)微管骨架参与调控下胚轴顶端弯钩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机制13:50 - 14:10孔照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A kinesin motor's long journey in plant environmental fitness14:10 - 14:30王应祥(复旦大学)减数分裂重组的调控机制14:30 - 14:50吴双(福建农林大学)Regulatory network behind endodermal differentiation in plants14:50 - 15:10何凯(兰州大学)受体激酶BAK1是调节植物PTI和ETI的重要节点15:10 - 15:30 茶歇15:30 - 17:30 植物基因编辑与生物技术主持人:瞿礼嘉(北京大学)15:30 - 15:50韩方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玉米高效基因编辑技术的建立及应用15:50 - 16:10李剑峰(中山大学)CRISPR/Cas9衍生的基因激活和基因失活策略16:10 - 16:30王克剑(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Hi-TOM: a platform for high-throughput tracking of mutations induced by CRISPR/Cassystems16:30 - 16:50谢卡斌(华中农业大学)內源RNA加工系统在CRISPR技术中的应用16:50 - 17:10周焕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单碱基替换技术在水稻上的开发与应用17:10 - 17:30崔海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纳米磁转化方法在植物基因操作上的应用18:00 晚餐青年学者论坛等2018年10月20日晚上19:00 - 22:00 墙报交流(泰山1厅)19:00 - 21:00 青年学者论坛二(宝盛厅A)主持人:田志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9:00 - 19:15张仁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谷子抗旱候选基因SiDDr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19:15 - 19:30孙延彪(福建农林大学)水杨酸介导的脂筏重排调节胞间连丝通透性的机制研究19:30 - 19:45李俭(中山大学)神经酰胺在线粒体自噬及植物抗性反应中的功能研究19:45 - 20:00谢勇尧(华南农业大学)The intronic silencing element SE1 epigenetically suppresses the Eui1 expression via repressorcomplexes in rice20:00 - 20:15田永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南芥LncRNA介导PRC2招募和H3K27me3修饰的分子机制20:15 - 20:30宋亚京(河北师范大学)AtCaM4 interacts with a Sec14-like protein, PATL1, to regulates freezing tolerance of Arabidopsis20:30 - 20:45吴洁(北京大学)利用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鉴定拟南芥幼苗中O-GlcNAc蛋白质组20:45 - 21:00梁祥修(中国农业大学)Role of heterotrimeric G proteins in plant immunity专题报告2018年10月21日上午分会场一(宝盛厅A)08:00 - 09:40 作物生产与绿色增效主持人:廖红(福建农林大学)08:00 - 08:20王忆平(北京大学)通向农作物自主固氮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最小“固氮组”的构建08:20 - 08:40储成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NRT1.1s, beyond the transporters08:40 - 09:00陈益芳(中国农业大学)玉米磷吸收和再分配的分子机制09:00 - 09:20何中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兼抗型成株抗性遗传研究与育种进展09:20 - 09:40易可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外界磷素状况调控水稻叶夹角的机理研究09:40 - 10:00 茶歇10:00 - 11:40 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学主持人:卢从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00 - 10:20杨洪全(上海师范大学)光信号与生长素信号互作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研究10:20 - 10:40刘宏涛(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防晒”的分子机制研究10:40 - 11:00李继刚(中国农业大学)TZP is a novel key component of phytochrome A signaling11:00 - 11:20刘琳(安徽大学)光合色素合成的分子机理11:20 - 11:40李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玉米状态转换复合物PSI-LHCI-LHCII三维结构研究2018年10月21日上午分会场二(宝盛厅B)08:00 - 09:40 植物免疫与作物抗病(一)主持人:唐威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08:00 - 08:20周俭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RLCKs: 免疫调控的枢纽08:20 - 08:40李毅(北京大学)RNAi mediated host antiviral defense in rice 08:40 - 09:00张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Suppression of plant immunity by microbe-derived secretory proteins09:00 - 09:20宁约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Dissec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AvrPiz-t–Piz-t mediated immunityagainst Magnaporthe oryzae09:20 - 09:40谢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Invasion by invitati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hizobial infection inlegumes09:40 - 10:00 茶歇10:00 - 11:40 植物免疫与作物抗病(二)主持人:周俭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0:00 - 10:20刘玉乐(清华大学)番茄抗病基因Tm-2(2)介导病毒抗性的分子机制10:20 - 10:40王宏斌(中山大学)A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cycle of CERK1 controls plant innate immunity10:40 - 11:00吴建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寄生植物菟丝子在植物间传导系统性信号与生物大分子11:00 - 11:20陶小荣(南京农业大学)番茄免疫受体蛋白Sw-5b介导对Tospovirus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11:20 - 11:40赵开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发掘与利用12:00 午餐大会报告2018年10月21日下午13:30 - 16:45 大会报告(宝盛厅)主持人: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13:30 - 14:00瞿礼嘉(北京大学)拟南芥雌雄互作分子机制研究14:00 - 14:30陈学伟(四川农业大学)A singl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motes both yield and immunity in rice14:30 - 15:00杨淑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15:00 - 15:15 茶歇主持人:孔令让(山东农业大学)15:15 - 15:45罗杰(海南大学)Exploring the metabolic diversity in major crops- from functional genomics to functional metabolomics15:45 - 16:15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Genetic basis of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nitrogen-use efficiency and grain yieldin rice16:15 - 16:45韩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Unlocking genetic basis of complex traits and heterosis in rice16:45 - 17:15 闭幕式(宝盛厅)主持人:毛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优秀墙报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报告奖颁奖山东农业大学张宪省校长致闭幕辞2019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筹备会代表致辞********************************************************************* 日程若有变化,以当天会场外显示日程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