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越中览古》优质课件2

合集下载

越中览古(精华版)PPT课件

越中览古(精华版)PPT课件
18
乌衣巷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
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
刘禹锡
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不复存在。
朱雀桥边野草花,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
乌衣巷口夕阳斜。 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蕴深刻
旧时王谢堂前燕, 的意象:野草、斜阳等。
飞入寻常百姓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的形
白居易:
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今那侯门 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燕成为历史的

(荣华)
今 只今惟有鹧鸪飞。 (转)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

(凄凉) 13
比较阅读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 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14
①苏台:即姑苏台,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苏台①览②古》 南姑苏山上。
②览:观览。
2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古之幽情。尤 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 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 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 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 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 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

《越中览古》课件20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越中览古》课件20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 都用了对比手法。
越中一首,着重在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 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 之,转出主旨。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 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 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作业
背诵及默写《越中览古》
再 见
《越中览古》小结:
内容:前三句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尾句通过鹧鸪意
象写出现今的荒凉、衰败
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手法
情感: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
蹈古人覆辙。
当堂测试 比较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越中览古
苏台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旧苑荒台杨柳新, 义士还家尽锦衣。 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西江月, 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 ,今尚存900多首, 内容丰富多采。其七 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 ,声调和谐优美,写 景抒情,深入浅出。 像《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望庐山 瀑布》、《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等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怀古诗
1. 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3. 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傲神情烘托出来。
越中览古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 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 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
宫女如花满春殿, 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只今惟有鹧鸪飞。
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冷落之境。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赏析:
1、作者选取了哪两幅画面?为了渲染了什么?
画面一:__“__战__士__还__家__尽__锦__衣__”_____
战士凯旋,大家都就将越王及 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表情烘托出来。
画面二:__“__宫__女__如__花__满__春__殿__”_____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
惆怅——达观——坚忍不拔
曾照吴王宫里人。
同:
都是吊古之作,意蕴诗中, 都用了对照手法。
《越》前三句写古,末句写今 《苏》前三句写今,末句写古 异: 《越》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 《苏》从今月说到古宫人。
两首诗的格局正好相反。
思 同: 两诗都生盛衰、荣华无常的感慨。

内 异: 《越》通过古今对照、物是人非写感慨;《苏

通过自然景物今古常新写感慨。
3、你读了此诗,能悟出怎样的道理?
• 隐含着诗人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 隐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忘却往日的屈辱和 苦难,完全陶醉在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其结果只 能使化为乌有。
读李白《苏台览古》,比较表达技能和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表 达
菱歌唱尽不胜春。
技 能
只今惟有西江月,
性情刘禹锡
——其他诗作赏析
竹枝词(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热烈而忐忑的少女情怀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羁旅之情,思归之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中语文《越中览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越中览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pt课件
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 • 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 • 只今惟有鹧鸪飞。
ppt课件
越王勾践破吴归
• 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南游吴越时所写 • 勾践灭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
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 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
• 本诗选取了吴败越胜, 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 个镜头。
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 蕴涵着对勾践的嘲讽
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ppt课件
写法借鉴:
对比
昔日繁华——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今日凄凉—— 惟有鹧鸪飞
忘记过 去,陶 醉于胜 利,必 然使胜 利化为 乌有!
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ppt课件
苏台览古
• 旧苑荒台杨柳新, • 菱歌清唱不胜春。 • 只今惟有西江月, • 曾照吴王宫里人。
•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ppt课件
乌衣巷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
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
刘禹锡
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
不复存在。
朱雀桥边野草花, •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
乌衣巷口夕阳斜。 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 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等。
• 往往题为“咏史”、“怀古”、 “览古”、“××古” 有的干脆以题:
• 1、登高游览,发昔盛今衰、时空流转、世事无常 之叹——伤世
• 2、怀古伤己 ,抒志士壮志难酬之幽思 ——伤己
• 3、托古讽今、曲意讽谏, 起忧愤讽喻之劝 ——伤今(伤时) 这是常见的几种主题,当然也有评论古人、描

越中览古课件

越中览古课件

•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 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盛衰无 常的感慨。
3
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 材相 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 处。
• 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 答: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 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透过这首诗,我们 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
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 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
2
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 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 句聚焦在 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 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 古常新的自然 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 诗人内心的感受。
3.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 慨?写一 段文字,做简要分析。
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对功名富贵的否定。(意思对即可)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15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15张PPT)
越王勾践破吴归,景 极物 力为 渲作 染者 出的 当推 时测 的想热像闹之繁景华,, “只今惟有鹧鸪飞”为眼前景,
义士还家尽锦衣。写 “出鹧鸪今飞日此”三地字的凄饱含凉无冷落限的,惋 惜和感慨,②对比。尾句与前
宫女如花满春殿,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蕴涵着 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 常的感慨。③借古讽今。诗歌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
且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
只今惟有鹧鸪飞。 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
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 镜好头、三热:闹只、今欢惟乐有的鹧气鸪氛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之境。
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 ①虚实结合。前三句所写
只今惟有鹧鸪飞。揭示了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缘 由,讽谏当朝统治者勿重蹈古 人覆辙。
越中览古
对比
昔 盛
越王勾践破吴归, 历史事件:勾践破吴归。 (带着胜利的喜悦)
义士还家尽锦衣。 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
(骄傲)
宫女如花满春殿,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
今 衰
只今惟有鹧鸪飞。
景象(荣华)
第四句写眼前凄凉 (凄凉)
课堂练习
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 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破旧的宫苑,荒凉的姑苏台依然 残留在原处,只是杨柳树 长出了嫩嫩 的新叶 。
采菱姑娘那清脆的歌声带来了 无限 的春意。 现在只有长 江上 空的明月还挂在天上,这轮月亮以 前也曾照过昊国宫殿里面的人啊
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
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 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昔盛今衰 之感。
相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
《苏台览古》作,题材近似,主题相同,都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越中览古 课 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越中览古   课 件 (共31张PPT)

对 比
今 只今惟有鹧鸪飞。 衰
以意逆志,概括主题:
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 荒 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 无常的主题。全诗通过昔日的热闹 繁华和眼前的凄凉冷落的对比,表 达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昔盛今衰) 的感慨。
比较阅读
比较:两首诗在主旨、写法上的异同?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 都用了对比手法。
解题:
越中
古地名,古越州,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 建都于此。
览古
游览古迹。
思考:本诗是一首什么类别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对接考点:对比手法
题型总结: 1、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 种手法的。) 3、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①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前几句写… … , 后几句写… …。③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 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 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特征:
1、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咏怀”“怀 古”“有怀”等字样。
2、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 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或借古 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
思 想 内
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 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 和特殊的生活体验,借古 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或是借古讽今,别有
寄托。



李 白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 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科什湖南面的楚 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 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 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
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 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 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 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 古之幽情。尤其是做为 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 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 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 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 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 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越王勾践破吴归,
(起)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 归。(带着胜利的喜悦)

盛 战士还家尽锦衣。 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骄傲)
(承)
对 宫女如花满春殿,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

(荣华)
今 只今惟有鹧鸪飞。 (转)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

(凄凉)
越中览古
李白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惟有鹧鸪飞
出了凯旋之后越国从士兵
中的“尽”和 “满”两字。
到君王之间的奢侈享乐生
活。
答案示例
1、对照手法。 古越的热闹、 繁华与现在 的荒凉、衰 败形成鲜明 的对照,抒 发了一种世 事变化无常 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示例
1、对比手法。六代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 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一种昔盛今衰 的感慨。
2、借古讽今。热闹、繁华的万千门 户已是杂草丛生,只因为一曲后庭花, 揭示出统治者荒淫误国,借此讽喻现 代不要重蹈覆辙。
咏史怀古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 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 的的诗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三)怀古伤今
1.昔盛今衰的感慨
2.物是人非的感伤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
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 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
咏史诗常用 的手法
修辞:今昔对比, 使用典故。
表现手法:衬托、 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虚实结合······
中 国
最 大 的
传抒
统情
文 学
主 题 是
中?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 抒情主题,不是爱,不 是死,而是怀古之情、 兴亡之叹。——余秋雨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 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 而己。”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破吴归
勾践灭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 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 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
越王勾践破吴归, 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
义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
宫女如花满春殿, 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只今惟有鹧鸪飞。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冷
落之境。
1、对比手法。
对比
昔日繁华——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今日凄凉—— 惟有鹧鸪飞
忘记过 去,陶 醉于胜 利,必 然使胜 利化为 乌有!
教师提问
1、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分别 有什么作用?
2、说说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
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
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
傲神情烘托出来。
越中览古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
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
(09年福建卷高考模拟题)
台城 刘禹锡
请简析这首诗 的表现手法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1、结绮临春: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后主所建 的两栋高达十几丈的豪华楼宇
2、后庭花:《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亲自谱 曲,填词,然后让数以千计的美人边歌边舞, 后被喻为亡国之音
“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答案
描写了东晋时的朱雀桥及乌衣巷的繁 华,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今昔对 比,感慨盛衰无常
诗人通过对野草夕阳,及燕子易主的描 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 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
刘禹锡
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
不复存在。
朱雀桥边野草花,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
乌衣巷口夕阳斜。 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 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等。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 的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
白居易:
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 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越王将过去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 干净净。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 站满了如花宫女,多么繁盛、美好、热 闹、欢乐的气氛!
只今惟有鹧鸪飞
结句突然一转,写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 “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
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旨
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表面上写古人古事,实际上 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
历史兴亡的咏叹——咏史 怀古诗
就古迹,怀古人,咏古事, 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 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 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
往往题为“咏史”、“怀古”、 “览古”、“××古” 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
归纳
常见情感 常见手法
常见情感:(一)怀人伤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际遇和作者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 都用了对比手法。
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 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 杀之,转出主旨。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 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 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破:攻破
战士还家尽锦衣
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们都凯旋了 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赏赐,
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
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 乐
花朵儿一样的美人, 站在宫殿,拥簇着他, 侍候着他
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人尽其才。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同病相怜型(以……自况,自喻)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
的不得意,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 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㈢(借二古)理讽性今反,思理性反思
⒈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
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如:李商隐《马嵬》
2、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
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题乌江亭 杜牧
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 败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讽谏 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 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
《越中览古》小结:
内容:前三句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 尾句通过鹧鸪意象写出现今的荒凉、衰败
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手法 情感: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课后作业
日薄西山
(07年浙江卷高考题) 惨淡
衰败 荒凉 乌 衣 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今昔对比 烘托 渲染
乌衣巷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